嶽州城牆上,徐還與孔彥舟遠眺洞庭湖。
今天的天氣不錯,晴空萬裏,僅有一絲微風,湖麵上波瀾不驚,一碧萬頃,恰如範仲淹《嶽陽樓記》中的描寫。
如果要觀景,最好的位置無疑是嶽陽樓上,可惜整修才剛剛開始,難免遺憾。
徐還歎道:“孔將軍,嶽陽樓是何時損毀的啊?”
孔彥舟道:“哦,去歲金軍入侵時便已有損傷,前些天叛軍又襲擾嶽州,千古名樓便險些毀於一旦。”
“孔將軍調任沿江招討使有日子了吧?”
“是…末將原本駐守江夏,說來慚愧,去歲完顏宗輔大軍進攻自南陽、襄陽南侵,末將駐守江夏卻沒能擋住金賊,以至其突破江防,殺到了潭州。”
孔彥舟道:“多虧駙馬,以及諸位將軍在江淮擊退兀術和撻懶,金賊才從此處撤離。”
“金賊來勢洶洶,朝廷兵力有限,難免顧此失彼,江夏之失,也不見得是你們的錯。”
“多謝駙馬理解!”聽到徐還如此口氣,孔彥舟本來倨傲的態度有所變化,逐漸恭敬起來。
徐還淡淡道:“說說平叛吧,艑山水戰,情況你了解嗎?”
孔彥舟迴憶道:“那一戰是嶽州平叛將領商討之後,共同製定的策略,也是參與兵將最多的一戰。
本意是想趁機一舉殲滅叛軍的,不曾想竟功虧一簣,反過來被楊幺算計了,王躞與程昌寓兩位將軍無功而返。
在艑山的兩萬伏兵也幾乎全軍覆沒,水軍從此再無戰力,被叛軍趁此機會徹底掌控了整個洞庭湖。”
“我看過了你們呈報給樞密院的出兵計劃與過程敘述,準備充足,計劃周詳,怎麽就敗了呢?”
徐還疑惑道:“這個楊幺竟如此厲害,發現了王、程二位將軍的動向,以及真實目的?”
“奇怪之處就在這裏,楊幺竟然先一步堅壁清野,撤走了所有的叛軍和裹挾的百姓。”
孔彥舟信誓旦旦道:“楊幺縱然有些小聰明,也絕不至於未卜先知,所以我一直有所懷疑,是走漏了消息,被楊幺知悉,反過來給官軍設伏下套。”
“哦?”盡管徐還早已心知肚明,但此時此刻,仍舊露出了驚詫神色,並問道:“何以見得?”
“一個是叛軍提前堅壁清野,另一個是叛軍先派小股疑兵出擊,引誘艑山伏兵出擊,然後聚而殲之…”
孔彥舟道:“兩件事,楊幺都好像未卜先知,著實太過詭異,若非提前知悉,很難合理解釋。”
嘖嘖…
越發有意思了,和程昌寓的說法一模一樣,兩位將領不約而同暗示有內鬼,這也不是巧合。
徐還麵色凝重,沉吟片刻道:“孔將軍,如果這麽說的話,情況就嚴重了。此等機密,恐怕隻有為數不多的高階將領知曉,叛軍是從何處獲悉的呢?”
“駙馬,這個…末將就不敢亂說了。”孔彥舟沉聲道:“不過末將想提醒您,洞庭湖水深浪高,您還是要多加小心。”
意味深長,徐還心如明鏡,輕笑道:“多謝孔將軍提醒。”
“末將告辭!”
孔彥舟走了,徐還站在城牆上,遠眺洞庭湖,不知何時湖麵上竟然起了風,水麵還是出現波瀾。
誠如孔彥舟所言,嶽州這湖水真的很深,當兩位將領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之後,徐還已經不敢掉與輕心。
叛軍不可怕,平叛也不難。
但如果有人與叛軍暗通款曲,私下暗通消息,那就危險了。就像先前那一戰,不禁無功而返,還可能全軍覆沒。
想要順利平叛,不出岔子,就要確保鐵板一塊,密不透風。但是眼下的嶽州,就像這嶽陽樓一樣,破損不堪,四處漏洞。
堪憂啊!
徐還不禁沉吟起來,消息究竟是從何處泄露的呢?
知情隻有幾位高級將領,其中兩位在艑山水戰中已經兵敗身亡,而今餘下隻有程昌寓、孔彥舟、王躞三人。
當然了,或許當時還有一些中層將領可能知悉情況,這個還需要詳細進行調查。
傳訊或是商討中也有可能泄露機密,傳令小兵,將領的侍衛仆從等等都有可能是泄密的渠道,後世的諜報戰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甚至有心人通過一些蛛絲馬跡,綜合分析,也可能做出一些契合事實的推斷,有點類似於後世的大數據。
徐還不敢因為楊幺出身低微,是流寇叛軍就輕視。能夠率領一直龐大的叛軍,在一片地域占湖為王,絕對不是一般人。
消息到底是怎麽泄露了?這很重要,需要詳細調查。
辛讚在這方麵很有長處,可以讓他一一排查。
不過戰事緊張,唯恐時間來不及。
如果隻是下麵的環節也就罷了,徐還最擔心的始終是上層的三位將領。
眼下自己算是初來乍到,調兵遣將方麵根本離不開他們,如果他們有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其實程昌寓和孔彥舟的言辭,明裏暗裏其實已經表達出某種指向。
或許確如其實,或許是疑神疑鬼,也有可能是賊喊抓賊。
為了公平起見,徐還也找到了王躞談話,理由自然是了解過去的戰況,以及關於叛軍的一些情況。
意料之中,王躞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甚至表達的更為直接,認為嶽州城裏有人與叛軍勾結。
鑒於他說的最為直接,徐還便索性與王躞說開了,笑問道:“王將軍,既然你覺得有人與叛軍的暗通款曲,作為嶽州官軍統帥,你可有調查過?”
王躞道:“這是自然,戰事結束之後我就在調查了。”
“有什麽進展嗎?”徐還饒有興致地問道。
“沒有…”王躞搖頭道:“此人很小心,並未留下痕跡證據,所以我隻能一一摸排,諸葛排查。”
“有結果嗎?”
“末將以為,孔彥舟將軍應該沒問題。”
“哦?”徐還眉頭一動,問道:“有何依據?”
王躞道:“艑山水戰叛軍大獲全勝,當時留守嶽州的就是孔彥舟,如果他與叛軍勾結,打開城門,嶽州就陷落了,但事實並非如此。”
這個憑據充分嗎?如果孔彥舟沒問題,那麽貌似最老實的程昌寓,還有眼前的王躞……誰在與叛軍暗通款曲?
一時間,徐還腦中浮起很多疑問。
今天的天氣不錯,晴空萬裏,僅有一絲微風,湖麵上波瀾不驚,一碧萬頃,恰如範仲淹《嶽陽樓記》中的描寫。
如果要觀景,最好的位置無疑是嶽陽樓上,可惜整修才剛剛開始,難免遺憾。
徐還歎道:“孔將軍,嶽陽樓是何時損毀的啊?”
孔彥舟道:“哦,去歲金軍入侵時便已有損傷,前些天叛軍又襲擾嶽州,千古名樓便險些毀於一旦。”
“孔將軍調任沿江招討使有日子了吧?”
“是…末將原本駐守江夏,說來慚愧,去歲完顏宗輔大軍進攻自南陽、襄陽南侵,末將駐守江夏卻沒能擋住金賊,以至其突破江防,殺到了潭州。”
孔彥舟道:“多虧駙馬,以及諸位將軍在江淮擊退兀術和撻懶,金賊才從此處撤離。”
“金賊來勢洶洶,朝廷兵力有限,難免顧此失彼,江夏之失,也不見得是你們的錯。”
“多謝駙馬理解!”聽到徐還如此口氣,孔彥舟本來倨傲的態度有所變化,逐漸恭敬起來。
徐還淡淡道:“說說平叛吧,艑山水戰,情況你了解嗎?”
孔彥舟迴憶道:“那一戰是嶽州平叛將領商討之後,共同製定的策略,也是參與兵將最多的一戰。
本意是想趁機一舉殲滅叛軍的,不曾想竟功虧一簣,反過來被楊幺算計了,王躞與程昌寓兩位將軍無功而返。
在艑山的兩萬伏兵也幾乎全軍覆沒,水軍從此再無戰力,被叛軍趁此機會徹底掌控了整個洞庭湖。”
“我看過了你們呈報給樞密院的出兵計劃與過程敘述,準備充足,計劃周詳,怎麽就敗了呢?”
徐還疑惑道:“這個楊幺竟如此厲害,發現了王、程二位將軍的動向,以及真實目的?”
“奇怪之處就在這裏,楊幺竟然先一步堅壁清野,撤走了所有的叛軍和裹挾的百姓。”
孔彥舟信誓旦旦道:“楊幺縱然有些小聰明,也絕不至於未卜先知,所以我一直有所懷疑,是走漏了消息,被楊幺知悉,反過來給官軍設伏下套。”
“哦?”盡管徐還早已心知肚明,但此時此刻,仍舊露出了驚詫神色,並問道:“何以見得?”
“一個是叛軍提前堅壁清野,另一個是叛軍先派小股疑兵出擊,引誘艑山伏兵出擊,然後聚而殲之…”
孔彥舟道:“兩件事,楊幺都好像未卜先知,著實太過詭異,若非提前知悉,很難合理解釋。”
嘖嘖…
越發有意思了,和程昌寓的說法一模一樣,兩位將領不約而同暗示有內鬼,這也不是巧合。
徐還麵色凝重,沉吟片刻道:“孔將軍,如果這麽說的話,情況就嚴重了。此等機密,恐怕隻有為數不多的高階將領知曉,叛軍是從何處獲悉的呢?”
“駙馬,這個…末將就不敢亂說了。”孔彥舟沉聲道:“不過末將想提醒您,洞庭湖水深浪高,您還是要多加小心。”
意味深長,徐還心如明鏡,輕笑道:“多謝孔將軍提醒。”
“末將告辭!”
孔彥舟走了,徐還站在城牆上,遠眺洞庭湖,不知何時湖麵上竟然起了風,水麵還是出現波瀾。
誠如孔彥舟所言,嶽州這湖水真的很深,當兩位將領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之後,徐還已經不敢掉與輕心。
叛軍不可怕,平叛也不難。
但如果有人與叛軍暗通款曲,私下暗通消息,那就危險了。就像先前那一戰,不禁無功而返,還可能全軍覆沒。
想要順利平叛,不出岔子,就要確保鐵板一塊,密不透風。但是眼下的嶽州,就像這嶽陽樓一樣,破損不堪,四處漏洞。
堪憂啊!
徐還不禁沉吟起來,消息究竟是從何處泄露的呢?
知情隻有幾位高級將領,其中兩位在艑山水戰中已經兵敗身亡,而今餘下隻有程昌寓、孔彥舟、王躞三人。
當然了,或許當時還有一些中層將領可能知悉情況,這個還需要詳細進行調查。
傳訊或是商討中也有可能泄露機密,傳令小兵,將領的侍衛仆從等等都有可能是泄密的渠道,後世的諜報戰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甚至有心人通過一些蛛絲馬跡,綜合分析,也可能做出一些契合事實的推斷,有點類似於後世的大數據。
徐還不敢因為楊幺出身低微,是流寇叛軍就輕視。能夠率領一直龐大的叛軍,在一片地域占湖為王,絕對不是一般人。
消息到底是怎麽泄露了?這很重要,需要詳細調查。
辛讚在這方麵很有長處,可以讓他一一排查。
不過戰事緊張,唯恐時間來不及。
如果隻是下麵的環節也就罷了,徐還最擔心的始終是上層的三位將領。
眼下自己算是初來乍到,調兵遣將方麵根本離不開他們,如果他們有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其實程昌寓和孔彥舟的言辭,明裏暗裏其實已經表達出某種指向。
或許確如其實,或許是疑神疑鬼,也有可能是賊喊抓賊。
為了公平起見,徐還也找到了王躞談話,理由自然是了解過去的戰況,以及關於叛軍的一些情況。
意料之中,王躞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甚至表達的更為直接,認為嶽州城裏有人與叛軍勾結。
鑒於他說的最為直接,徐還便索性與王躞說開了,笑問道:“王將軍,既然你覺得有人與叛軍的暗通款曲,作為嶽州官軍統帥,你可有調查過?”
王躞道:“這是自然,戰事結束之後我就在調查了。”
“有什麽進展嗎?”徐還饒有興致地問道。
“沒有…”王躞搖頭道:“此人很小心,並未留下痕跡證據,所以我隻能一一摸排,諸葛排查。”
“有結果嗎?”
“末將以為,孔彥舟將軍應該沒問題。”
“哦?”徐還眉頭一動,問道:“有何依據?”
王躞道:“艑山水戰叛軍大獲全勝,當時留守嶽州的就是孔彥舟,如果他與叛軍勾結,打開城門,嶽州就陷落了,但事實並非如此。”
這個憑據充分嗎?如果孔彥舟沒問題,那麽貌似最老實的程昌寓,還有眼前的王躞……誰在與叛軍暗通款曲?
一時間,徐還腦中浮起很多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