撻懶走了!
完顏希尹目送他離開,嘴角浮起一絲冷峻的笑意。
現在可以迴去向元帥交差了,自己多少也能心安一些。
兀術迴朝之後,除了與撻懶不對付之外,對元帥府,尤其是自己,也沒什麽好臉色。
完顏希尹心知肚明,他很清楚自己做過什麽,也清楚那個致命的紕漏。
那封密信,被徐還劫走了。
而今看來,應該是落到兀術手裏了。
這等挑撥離間的機會,宋人怎麽可能放過?
而且相當高明,連撻懶都與兀術不合,卻不知都統是怎麽得罪了四太子?
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彌補,緩和彼此之間的緊張關係。
皇族宗親,國之權貴,無論彼此之間如何算計,這些事情注定隻能心照不宣,不能擺上台麵。
且不說沒有證據,即便有…也不能完全撕開臉皮,除非是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或者掌控了絕對權力。
完顏斜也死了,金國皇儲空懸。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卻也是個好機會。
吳乞買的兒子繼位,並非各方樂見的局麵,兀術在軍中和女真人中唿聲頗高,但萬萬不能讓他登基。
粘罕和撻懶不答應,完顏希尹也不希望。
一旦兀術登基,恐怕就會向自己提起屠刀,四太子那般高傲的人,不會輕易放過算計過他的人。
不能讓他成為儲君,但既然要和解,就需要拿出點誠意,讓四太子嚐到些許甜頭。
讓皇位迴到太祖一係,這是他們樂見其成的局麵。
想必兀術心裏也清楚,他自己沒有機會問鼎皇位,這個結果,四太子應該能夠接受。
當然了,此事不能操之過急。
立即與皇帝吳乞買對立,並非明智之事。
儲位,從來就應該徐徐圖之。
在儲君問題上達成一致,其他問題將會緩解,甚至是被掩蓋,南征之事也能順理成章“同心協力”。
不管內鬥多激烈,一致對外是大金的國策,關乎整個國家,女真族的存亡興衰。
看過漢家典籍,華夏曆史的完顏希尹比誰都清楚這一點,故而很樂意促成南征之事。
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國事為重。
哪怕不能趁機滅宋,多占領一州一城,撕下一塊肥肉都是好的。
還有那個徐還,能夠能早日將其消滅,最好不過。
從當初單槍匹馬的逃犯,到偷襲幽州的勇士,再到擊敗兀術的統帥,徐還成長的太快,也太可怕。
漢人曆史上有過太多力挽狂瀾的人物,衛鞅強秦、冉閔殺胡、郭子儀興唐…
一個人強大一個國家,興盛一個王朝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今宋國出了徐還,大有挽狂瀾於既倒的趨勢。
這讓完顏希尹有些不安,可惜未能將其剿殺在萌芽狀態,以至釀成今日之患。
往後的每一個機會都不能再錯過,必須善加利用…
……
阿嚏!
身在嶽州的徐還猛然打個噴嚏,心中不禁暗道:誰這麽念叨我?看來記恨我的不少啊!
哼哼!
臨安的反饋已經迴來了,當看到裴元衍的信函裏繪聲繪色,描述群臣在朝堂上彈劾,然後被捷報打臉的情形,忍不住連聲發笑。
尤其是看到其中關於範宗尹的描述,徐還忍不住連連搖頭。
他也有些不解,到底是哪裏得罪了範相公,竟然讓他如此惦記,彈劾一次又有一次,好像有什麽不共戴天之仇似的。
哪怕自詡為文臣之首,不待見武將,也用不著如此吧?
大宋而今的局勢岌岌可危,全靠武將抵禦外辱,苦苦支撐,用得著為了些許虛名內鬥不休嗎?
怎麽就沒有一點“國事為重”意識呢?
常言道宰相肚裏能撐船,但是範相公著實小肚雞腸的厲害,些許無名之火,竟被他生生燒到了這個地步。
很遺憾,這一次終於燒到了他自己。
丟了麵子不說,據說還失去了皇帝的寵信,那麽相位不保隻是時間問題。
少了一個扯後腿的人當然讓人高興,文官們也會因此這次的教訓學乖,往後朝中反對自己的聲浪將減小,這無疑是一件大好事。
但是……
這一遭,秦檜竟然沒上當,而且借機獲得趙構的寵信,地位越發穩固。按照目前的趨勢,在不久的將來,很可能成為宰相之一。
毫無疑問,這是個壞消息。
徐還絕不相信秦檜改邪歸正,之所以這麽做,說明他還算聰明,也足夠陰險。
據說秦檜與範宗尹關係不睦,開始反目,這便是一個明顯的訊號。
範宗尹可是秦檜迴宋入朝的大恩人,一個恩將仇報,踩著恩人上位之人,品性如何不言而喻。
越是如此陰險,小心翼翼,越是有所圖謀。
當有一天,他身居高位之時,危害將難以想象。
不死不休的局麵是注定的,該小心防備了……
……
當然了,也並非都是壞消息。
趙構的奏疏已經到了,因獻策之功,冊封黃若彤為江夏縣夫人,並順理成章地賜給自己為側室。
這其中,柔福帝姬付出了多少努力不言而喻。
書信裏隻有寥寥幾筆,說什麽黃家妹妹溫婉聰慧,忠貞賢淑,能照顧徐郎起居,自己放心雲雲。
除此之外,並無他言。
裴元衍則來信告知柔福帝姬入宮求見太後,之後向皇帝請旨等詳情。
一切和預料的相似,柔福帝姬果然是個大度明睿的女子,處處為自己考慮。
有妻如此,實乃幸運。
隻可惜現實所迫,未來一段時間仍舊遠征在外,不能陪伴他們母子身邊。
讓徐還好奇的是,柔福帝姬還給黃若彤寫了封信。
到底寫了什麽呢?是示威?叮囑?還是……
前去詢問之時,黃若彤連連搖頭,一個字都不肯吐露,隻推說是女兒家的閨中密語。
還叮囑徐還,千萬不能辜負了長公主雲雲。
兩個壓根沒見過麵,卻要共享一個丈夫的女人,按理說應該是“仇人”才對,怎麽現在一副相見恨晚,宛如閨蜜的情形?
也不知自家嬛嬛到底使了什麽手段,寥寥幾筆竟然讓黃若彤這般乖巧。
不過乖巧的有些過分,想要入室探望,稍作溫存之時,竟然被佳人拒之門外。
理由名分雖定,但大敵當前,當以國事為重!
完顏希尹目送他離開,嘴角浮起一絲冷峻的笑意。
現在可以迴去向元帥交差了,自己多少也能心安一些。
兀術迴朝之後,除了與撻懶不對付之外,對元帥府,尤其是自己,也沒什麽好臉色。
完顏希尹心知肚明,他很清楚自己做過什麽,也清楚那個致命的紕漏。
那封密信,被徐還劫走了。
而今看來,應該是落到兀術手裏了。
這等挑撥離間的機會,宋人怎麽可能放過?
而且相當高明,連撻懶都與兀術不合,卻不知都統是怎麽得罪了四太子?
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彌補,緩和彼此之間的緊張關係。
皇族宗親,國之權貴,無論彼此之間如何算計,這些事情注定隻能心照不宣,不能擺上台麵。
且不說沒有證據,即便有…也不能完全撕開臉皮,除非是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或者掌控了絕對權力。
完顏斜也死了,金國皇儲空懸。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卻也是個好機會。
吳乞買的兒子繼位,並非各方樂見的局麵,兀術在軍中和女真人中唿聲頗高,但萬萬不能讓他登基。
粘罕和撻懶不答應,完顏希尹也不希望。
一旦兀術登基,恐怕就會向自己提起屠刀,四太子那般高傲的人,不會輕易放過算計過他的人。
不能讓他成為儲君,但既然要和解,就需要拿出點誠意,讓四太子嚐到些許甜頭。
讓皇位迴到太祖一係,這是他們樂見其成的局麵。
想必兀術心裏也清楚,他自己沒有機會問鼎皇位,這個結果,四太子應該能夠接受。
當然了,此事不能操之過急。
立即與皇帝吳乞買對立,並非明智之事。
儲位,從來就應該徐徐圖之。
在儲君問題上達成一致,其他問題將會緩解,甚至是被掩蓋,南征之事也能順理成章“同心協力”。
不管內鬥多激烈,一致對外是大金的國策,關乎整個國家,女真族的存亡興衰。
看過漢家典籍,華夏曆史的完顏希尹比誰都清楚這一點,故而很樂意促成南征之事。
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國事為重。
哪怕不能趁機滅宋,多占領一州一城,撕下一塊肥肉都是好的。
還有那個徐還,能夠能早日將其消滅,最好不過。
從當初單槍匹馬的逃犯,到偷襲幽州的勇士,再到擊敗兀術的統帥,徐還成長的太快,也太可怕。
漢人曆史上有過太多力挽狂瀾的人物,衛鞅強秦、冉閔殺胡、郭子儀興唐…
一個人強大一個國家,興盛一個王朝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今宋國出了徐還,大有挽狂瀾於既倒的趨勢。
這讓完顏希尹有些不安,可惜未能將其剿殺在萌芽狀態,以至釀成今日之患。
往後的每一個機會都不能再錯過,必須善加利用…
……
阿嚏!
身在嶽州的徐還猛然打個噴嚏,心中不禁暗道:誰這麽念叨我?看來記恨我的不少啊!
哼哼!
臨安的反饋已經迴來了,當看到裴元衍的信函裏繪聲繪色,描述群臣在朝堂上彈劾,然後被捷報打臉的情形,忍不住連聲發笑。
尤其是看到其中關於範宗尹的描述,徐還忍不住連連搖頭。
他也有些不解,到底是哪裏得罪了範相公,竟然讓他如此惦記,彈劾一次又有一次,好像有什麽不共戴天之仇似的。
哪怕自詡為文臣之首,不待見武將,也用不著如此吧?
大宋而今的局勢岌岌可危,全靠武將抵禦外辱,苦苦支撐,用得著為了些許虛名內鬥不休嗎?
怎麽就沒有一點“國事為重”意識呢?
常言道宰相肚裏能撐船,但是範相公著實小肚雞腸的厲害,些許無名之火,竟被他生生燒到了這個地步。
很遺憾,這一次終於燒到了他自己。
丟了麵子不說,據說還失去了皇帝的寵信,那麽相位不保隻是時間問題。
少了一個扯後腿的人當然讓人高興,文官們也會因此這次的教訓學乖,往後朝中反對自己的聲浪將減小,這無疑是一件大好事。
但是……
這一遭,秦檜竟然沒上當,而且借機獲得趙構的寵信,地位越發穩固。按照目前的趨勢,在不久的將來,很可能成為宰相之一。
毫無疑問,這是個壞消息。
徐還絕不相信秦檜改邪歸正,之所以這麽做,說明他還算聰明,也足夠陰險。
據說秦檜與範宗尹關係不睦,開始反目,這便是一個明顯的訊號。
範宗尹可是秦檜迴宋入朝的大恩人,一個恩將仇報,踩著恩人上位之人,品性如何不言而喻。
越是如此陰險,小心翼翼,越是有所圖謀。
當有一天,他身居高位之時,危害將難以想象。
不死不休的局麵是注定的,該小心防備了……
……
當然了,也並非都是壞消息。
趙構的奏疏已經到了,因獻策之功,冊封黃若彤為江夏縣夫人,並順理成章地賜給自己為側室。
這其中,柔福帝姬付出了多少努力不言而喻。
書信裏隻有寥寥幾筆,說什麽黃家妹妹溫婉聰慧,忠貞賢淑,能照顧徐郎起居,自己放心雲雲。
除此之外,並無他言。
裴元衍則來信告知柔福帝姬入宮求見太後,之後向皇帝請旨等詳情。
一切和預料的相似,柔福帝姬果然是個大度明睿的女子,處處為自己考慮。
有妻如此,實乃幸運。
隻可惜現實所迫,未來一段時間仍舊遠征在外,不能陪伴他們母子身邊。
讓徐還好奇的是,柔福帝姬還給黃若彤寫了封信。
到底寫了什麽呢?是示威?叮囑?還是……
前去詢問之時,黃若彤連連搖頭,一個字都不肯吐露,隻推說是女兒家的閨中密語。
還叮囑徐還,千萬不能辜負了長公主雲雲。
兩個壓根沒見過麵,卻要共享一個丈夫的女人,按理說應該是“仇人”才對,怎麽現在一副相見恨晚,宛如閨蜜的情形?
也不知自家嬛嬛到底使了什麽手段,寥寥幾筆竟然讓黃若彤這般乖巧。
不過乖巧的有些過分,想要入室探望,稍作溫存之時,竟然被佳人拒之門外。
理由名分雖定,但大敵當前,當以國事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