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
早在去歲趙構逃奔海島,途徑越州之時,就曾有過這樣的說辭。
當時還說要將越州改為紹興府,後來因戰事緊張,一時忽略遺忘了。
而今既然改元,也便正式下詔改越州為紹興府。
紹興!
一個年號,一個地名,同樣是一個封號。
紹興縣男徐承嗣現在總算是實至名歸了。
公主府,後宅!
已經五個多月徐承嗣,小平安郎躺在搖籃裏,提溜著大眼睛,被母親一逗,咯咯笑個不停。
這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個新年,不過很可惜,無法闔家團圓,也注定少收一份壓歲錢。
老爹徐還還在西北前線,依舊無法歸來,出生至今,他還從未見過父親。
不過小家夥還小,懵然不知,難過的大概隻有柔福帝姬。
丈夫走了已經快半年了,可惜西北戰事緊張,隻能天各一方,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作為妻子,作為大宋的公主,她完全理解,支持。
卻也如同無數閨怨詩中的女子一般,心存牽掛。
聽到丈夫在嚴冬季節冒險翻山,親率兵馬深入敵後突襲時,柔福帝姬心裏難免有些緊張,有些擔憂。
不過好在吉人天相,平安無事,而且大獲全勝。
捷報,她已習以為常,也認為是天經地義之事。
自從在會寧府外的小河裏認識起,丈夫出馬,就沒有辦不到的事情。
評判、抗賊、複土,這些全不在話下。
想起徐還在幽州元帥府外刻下的那幾句話,柔福帝姬明白,這是他的心願,也是大宋很多人的心願。
而今看來,達成有望。
柔福帝姬也是由衷高興,隻是戰事幾時休?丈夫什麽時候才能迴家呢?
自己也就罷了,平安郎已經開始認人,再有個一年半讚就會說,會走,到時候嚷著找爹該當如何?
柔福帝姬歎息之時,傅選來報:“張少保到訪。”
張少保,張浚是也!
自大散關返迴臨安,因伏擊金軍先鋒,斬敵三千有功,一定程度上將功折罪。
和尚原已經收複,還有一場大捷,因而當初的和尚原之敗也就不再追究。
至於富平之戰失敗,有其金軍兵鋒強盛的客觀因素在內,情有可原。
張浚經略川陝這一年多,沒功勞也有苦勞,不能太過苛待。
在全線大勝,朝野歡慶的大背景下,張浚並未被問罪,而是加封檢校少保,任參知政事。
誠如徐還所料,照這個趨勢下去,擔任宰相隻是時間問題。
張浚是由衷感謝徐還,大散關那場伏擊是遮羞布,和尚原大捷改變了局勢,讓自己的失誤一下子顯得不那麽重要,難堪。
若非如此,迴到臨安,還能有如此待遇?問罪貶官幾乎食必然遭遇。
知恩圖報,是必須的。
別的且不說,首先一件,交代徐駙馬囑托的事情。
外臣拜訪公主原本有些唐突,但受駙馬之托送東西就不同了,而且張浚還帶著夫人同來,也算避嫌。
在公主府的廳堂,由長史裴元衍陪著閑聊之時,長公主到了。
張氏夫婦立即起身:“參見長公主。”
“張少保免禮。”柔福帝姬笑著招唿,目有探尋之意。
自從徐還離開之後,公主府素來不接見外臣,唯恐落下口實。
若非想著張浚剛從丈夫處迴來,知曉丈夫最新消息,指不定有所托付,柔福帝姬未必願意見他。
張浚也是明白人,當即開門見山,直奔主題道:“長公主,臣受駙馬之托,來給殿下、小公子送份東西。”
“哦?駙馬有東西送迴來?”
前幾日丈夫剛來了信,送了一些川陝特產迴家,信中也沒提這迴事,這是特意留給自己的驚喜嗎?
張浚使個顏色,立即有人從門外搬來一個壇子。
柔福帝姬仔細盯著,好奇道:“這是何物?”
“土,關中故土。”
張浚道:“駙馬說自己祖籍關中,雖未入故鄉長安,卻也算迴到故地,故而掘了一壇故土,囑臣帶迴臨安。”
“駙馬怎麽說?”
“徐駙馬稱讓公主以此壇土花木,與小公子一同成長,好讓小公子感受故鄉氣息,知曉故鄉何在,心懷故鄉。”
“哦,有勞張少保了。”柔福帝姬點頭致謝。
隨即問起徐還在西北的情況,得知丈夫在西北一切安好,以及一些生活細節,柔福帝姬安心不少。
再有聽到那位黃夫人身在興州,並未前往大散關時,與是與丈夫天各一方時,柔福帝姬心中泛起一絲略微古怪的情緒。
嫉妒?同情?放鬆?還是……
一時間,心中湧起好幾個複雜念頭。
張浚道:“折彥質將軍不日會動身前往大散關,長公主若有什麽物事要捎給駙馬,可以找他。”
“好。”
“恭祝長公主與小公子新年大吉,臣告辭了。”
再寒暄幾句,張浚便主動告辭,欣然離去。
待張浚出門之後,柔福帝姬命人打開罐子,果然是有別於江南紅壤的西北黃土,並非是張浚變相送禮。
有趣!
他不能陪在兒子身邊,用這樣一種方式來告訴孩子,彰顯父親的存在。
這份新年禮物,也真是煞費苦心。
柔福帝姬嫣然一笑,吩咐道:“裴長史,收起來,換桃符,彩燈,準備慶新年。”
“是!”
公主府張燈結彩之時,出門的張夫人好奇道:“一罐土而已,差仆從驛卒送迴來便是,駙馬何故非要夫君你來送?”
“是啊,一罐黃土,何人不能送?非得讓我送。”
張浚似乎是附和,又似自言自問,隨後露出一個高深莫測的笑容。
張夫人一臉茫然,搖了搖丈夫的胳膊,似乎有所不滿。
“徐駙馬給我幫了那麽大的忙,幫忙帶點東西總是應該的。”
張浚迴頭看了一眼公主府,送東西任何人都可以,但不同的人進公主府,意味卻完全不同。
也罷!
知恩圖報嘛,這也算是還個人情給徐駙馬。
相比人家的給予的恩惠,自己這點迴報似乎太少,太小,看來有必要再送份大禮。
嗯!
紹興元年,新年之時,應當送份新年禮物才是。
早在去歲趙構逃奔海島,途徑越州之時,就曾有過這樣的說辭。
當時還說要將越州改為紹興府,後來因戰事緊張,一時忽略遺忘了。
而今既然改元,也便正式下詔改越州為紹興府。
紹興!
一個年號,一個地名,同樣是一個封號。
紹興縣男徐承嗣現在總算是實至名歸了。
公主府,後宅!
已經五個多月徐承嗣,小平安郎躺在搖籃裏,提溜著大眼睛,被母親一逗,咯咯笑個不停。
這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個新年,不過很可惜,無法闔家團圓,也注定少收一份壓歲錢。
老爹徐還還在西北前線,依舊無法歸來,出生至今,他還從未見過父親。
不過小家夥還小,懵然不知,難過的大概隻有柔福帝姬。
丈夫走了已經快半年了,可惜西北戰事緊張,隻能天各一方,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作為妻子,作為大宋的公主,她完全理解,支持。
卻也如同無數閨怨詩中的女子一般,心存牽掛。
聽到丈夫在嚴冬季節冒險翻山,親率兵馬深入敵後突襲時,柔福帝姬心裏難免有些緊張,有些擔憂。
不過好在吉人天相,平安無事,而且大獲全勝。
捷報,她已習以為常,也認為是天經地義之事。
自從在會寧府外的小河裏認識起,丈夫出馬,就沒有辦不到的事情。
評判、抗賊、複土,這些全不在話下。
想起徐還在幽州元帥府外刻下的那幾句話,柔福帝姬明白,這是他的心願,也是大宋很多人的心願。
而今看來,達成有望。
柔福帝姬也是由衷高興,隻是戰事幾時休?丈夫什麽時候才能迴家呢?
自己也就罷了,平安郎已經開始認人,再有個一年半讚就會說,會走,到時候嚷著找爹該當如何?
柔福帝姬歎息之時,傅選來報:“張少保到訪。”
張少保,張浚是也!
自大散關返迴臨安,因伏擊金軍先鋒,斬敵三千有功,一定程度上將功折罪。
和尚原已經收複,還有一場大捷,因而當初的和尚原之敗也就不再追究。
至於富平之戰失敗,有其金軍兵鋒強盛的客觀因素在內,情有可原。
張浚經略川陝這一年多,沒功勞也有苦勞,不能太過苛待。
在全線大勝,朝野歡慶的大背景下,張浚並未被問罪,而是加封檢校少保,任參知政事。
誠如徐還所料,照這個趨勢下去,擔任宰相隻是時間問題。
張浚是由衷感謝徐還,大散關那場伏擊是遮羞布,和尚原大捷改變了局勢,讓自己的失誤一下子顯得不那麽重要,難堪。
若非如此,迴到臨安,還能有如此待遇?問罪貶官幾乎食必然遭遇。
知恩圖報,是必須的。
別的且不說,首先一件,交代徐駙馬囑托的事情。
外臣拜訪公主原本有些唐突,但受駙馬之托送東西就不同了,而且張浚還帶著夫人同來,也算避嫌。
在公主府的廳堂,由長史裴元衍陪著閑聊之時,長公主到了。
張氏夫婦立即起身:“參見長公主。”
“張少保免禮。”柔福帝姬笑著招唿,目有探尋之意。
自從徐還離開之後,公主府素來不接見外臣,唯恐落下口實。
若非想著張浚剛從丈夫處迴來,知曉丈夫最新消息,指不定有所托付,柔福帝姬未必願意見他。
張浚也是明白人,當即開門見山,直奔主題道:“長公主,臣受駙馬之托,來給殿下、小公子送份東西。”
“哦?駙馬有東西送迴來?”
前幾日丈夫剛來了信,送了一些川陝特產迴家,信中也沒提這迴事,這是特意留給自己的驚喜嗎?
張浚使個顏色,立即有人從門外搬來一個壇子。
柔福帝姬仔細盯著,好奇道:“這是何物?”
“土,關中故土。”
張浚道:“駙馬說自己祖籍關中,雖未入故鄉長安,卻也算迴到故地,故而掘了一壇故土,囑臣帶迴臨安。”
“駙馬怎麽說?”
“徐駙馬稱讓公主以此壇土花木,與小公子一同成長,好讓小公子感受故鄉氣息,知曉故鄉何在,心懷故鄉。”
“哦,有勞張少保了。”柔福帝姬點頭致謝。
隨即問起徐還在西北的情況,得知丈夫在西北一切安好,以及一些生活細節,柔福帝姬安心不少。
再有聽到那位黃夫人身在興州,並未前往大散關時,與是與丈夫天各一方時,柔福帝姬心中泛起一絲略微古怪的情緒。
嫉妒?同情?放鬆?還是……
一時間,心中湧起好幾個複雜念頭。
張浚道:“折彥質將軍不日會動身前往大散關,長公主若有什麽物事要捎給駙馬,可以找他。”
“好。”
“恭祝長公主與小公子新年大吉,臣告辭了。”
再寒暄幾句,張浚便主動告辭,欣然離去。
待張浚出門之後,柔福帝姬命人打開罐子,果然是有別於江南紅壤的西北黃土,並非是張浚變相送禮。
有趣!
他不能陪在兒子身邊,用這樣一種方式來告訴孩子,彰顯父親的存在。
這份新年禮物,也真是煞費苦心。
柔福帝姬嫣然一笑,吩咐道:“裴長史,收起來,換桃符,彩燈,準備慶新年。”
“是!”
公主府張燈結彩之時,出門的張夫人好奇道:“一罐土而已,差仆從驛卒送迴來便是,駙馬何故非要夫君你來送?”
“是啊,一罐黃土,何人不能送?非得讓我送。”
張浚似乎是附和,又似自言自問,隨後露出一個高深莫測的笑容。
張夫人一臉茫然,搖了搖丈夫的胳膊,似乎有所不滿。
“徐駙馬給我幫了那麽大的忙,幫忙帶點東西總是應該的。”
張浚迴頭看了一眼公主府,送東西任何人都可以,但不同的人進公主府,意味卻完全不同。
也罷!
知恩圖報嘛,這也算是還個人情給徐駙馬。
相比人家的給予的恩惠,自己這點迴報似乎太少,太小,看來有必要再送份大禮。
嗯!
紹興元年,新年之時,應當送份新年禮物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