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府鑼鼓喧天,秦國公騎著高頭大馬,帶著大隊人馬向北出發了。
迎親!
迎娶契丹公主耶律餘裏衍。
尋常人家迎親隻需帶上些許吹鼓禮樂,些許抬聘禮的轎夫即可。
徐駙馬卻是帶著五萬精銳大軍出發,雖然口口聲聲說是去迎親,但怎麽看都好像是去打仗。
倒也沒錯,金軍正在猛攻雲內州。
戰火紛飛,若不帶著兵馬前去,能不能接迴新娘且不說,新郎的安全都是問題。
再者,如今秦國公也算是契丹女婿。
妻子娘家被人欺負,作為女婿當然應該上門撐腰,討迴公道。
尤其是老丈人和小舅子都已經不再了,女婿就是這個家裏當仁不讓,頂門立戶的男人。
不過也有人覺得,契丹人的事情,讓大宋的子弟兵前去流血打仗,似乎有些不大合適。
但隨即就有人反駁,去打的是金賊,是大宋的仇人,有何不可?
在關中百姓津津樂道的議論中,徐還率領大軍經過延安府,於九月初到達府州。
大軍在黃河邊停下,由迎親使折彥野率先渡河,前去與契丹人商談具體細節。
沒有人知道,當此之時,吳玠、吳璘兄弟也帶著一直人馬,悄然離開駐地。
……
雲內州,公主府。
耶律餘裏衍正在對鏡試裝,試嫁衣。
對每一個女孩而言,做新娘都是一生最為激動,最為在意的事情。
女為悅己者容,尤其是大婚當日,一定要美豔無雙。
徐還已經到了府州,無論是他親自來雲內州迎親,還是在黃河邊等自己,都可以。
重要的是能見到他,坐上他的花轎,成為他的妻子。
餘裏衍在銅鏡前一遍又一遍試嫁衣,細節之處也都甚為在意,唯恐有不完美之處。
“表姐,你真漂亮。”
蕭明月不知從何處鑽出來,連連誇讚。
“是啊,我們公主是天底下最美的新娘。”
耶律餘睹的妻子盧氏與蕭秋荻聯袂而來,作為長輩,為新娘子添嫁妝是分內之責。
當然了,女眷們準備的嫁妝,主要都是些首飾,金玉器物。
“夫人,姨母。”
“嗯!”
蕭秋荻隻是點點頭,表情淡漠,與盧夫人一臉的笑意形成鮮明對比。
“表姐,你什麽時候出嫁啊?”
“快了,就這兩天。”
“新郎什麽時候來啊?明月可想瞧瞧他長什麽樣了。”
“會的,你會見到的。”
餘裏衍輕輕一點明月鼻頭,笑語晏晏道:“即便到時候他不來,我帶著你去黃河南邊,去關中,你也能見到他。”
“好啊,明月可想去看看黃河對岸了。”
蕭明月拍手叫好:“娘親經常帶我站在河邊遙望對岸,我早就想去了呢!”
“好,帶著你。”
“明月,莫要胡鬧。”蕭秋荻忍不住製止。
“娘親,我不能去嗎?”
蕭明月趴在母親膝蓋上,低聲道:“為什麽?咦,娘親,你不開心嗎?”
盧夫人和餘裏衍這才注意到,蕭秋荻麵色低沉,似乎心有憂慮。
“姨母,怎麽了?”
“沒,沒什麽……”
蕭秋荻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低聲道:“我是擔心金軍,越是熱鬧的時候,越不敢大意。”
……
話是一點不錯。
徐還率領五萬大軍駐紮在黃河邊,契丹人的底氣立即足了不少。
大敵當前,兵馬實力就是後盾和底氣。
大軍前來,比婚訊輿論上的支持強多了,使得契丹岌岌可危的局勢大概改觀。
現在,問題來了。
金軍在觀望,有後撤跡象,但暫時並未撤離。
那麽,到底要不要宋軍過黃河呢?
過來,金軍必然聞風喪膽,立即撤退。
粘罕的兵馬有限,且兵鋒已疲,不是宋遼兩軍的對手。
可那樣導致的後果,可能不太理想。
有道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宋軍來了之後不走了怎麽辦?
假道伐虢的教訓,契丹人也是聽說過的。
宋軍趁此機會徹底吞並契丹,他們連說理的機會和地方都沒有。
雖然公主嫁了過去,遼國可能不存在了,但契丹人還是想要保全一塊屬於他們的領地。
有求於宋軍,卻也要提防宋軍。
可如果不讓宋軍過河,徐還不會不會接到公主之後立即掉頭離開呢?
有道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宋人沒有理由為了雲內州的安危,將一支兵馬長期派駐在黃河岸畔。
因此產生的錢糧軍餉,軍事和政治層麵的後果太多,誰都承擔不起。
到底該怎麽辦?契丹人為難了。
讓他們驚喜的是,折彥野到來之後,竟沒有提出宋軍渡河的要求。
聲稱大軍會在府州駐守至少一個月,還會在黃河邊練兵演習。
金軍退,則宋軍退。
金賊進,則宋軍進。
言下之意,全力保障雲內州的安全,絕不趁火打劫。
徐還竟然如此友好體貼?
契丹人驚喜不已,對於這樣的好女婿,還有什麽挑剔的?
為了表達謝意,耶律餘睹很爽快地表示,會挑選三千匹駿馬作為餘裏衍的嫁妝。
對於缺少戰馬的宋軍而言,這無疑個好消息。
折彥野道謝之後,便在雲內州住下了,準備在高人擇下的吉日,引契丹公主的送親使團前往黃河邊,與新郎徐還相會。
……
雲內州這邊一團喜氣,遼金前線則依舊刀劍對峙。
不過契丹這邊兵卒的氣勢信心高昂了許多,公主出嫁換來的援救就在後麵,已經不是孤軍奮戰。
久攻不下,早已疲憊,軍心渙散的金賊有何可懼?
事實也確實如此,金軍的士氣確實很低落。
原以為勢如破竹,可以直下雲內州,飲馬黃河的。
哪曾想到蕭高六和蕭特謀聯手,竟讓不可一世粘罕元帥無計可施。
現在宋國人也摻和進來了,徐還的五萬大軍就在黃河邊虎視眈眈,粘罕少不得忐忑不安。
徐還沒有直接率軍過河,讓粘罕鬆了口氣,思索著徐還率軍離開時,是否有機可趁。
但聽聞宋軍黃河邊連營的消息後,粘罕立即無奈搖頭。
已經是九月裏,再有一個月,北方草原就要開始下雪了。
宋軍能撐下去,但勞師遠征的金軍補給卻是個大問題。
此等情況下,似乎隻有撤軍這一個選擇。
可是,似乎要做點什麽才行。
粘罕始終覺得有些不甘心,不能這麽隨隨便便無功而返……
迎親!
迎娶契丹公主耶律餘裏衍。
尋常人家迎親隻需帶上些許吹鼓禮樂,些許抬聘禮的轎夫即可。
徐駙馬卻是帶著五萬精銳大軍出發,雖然口口聲聲說是去迎親,但怎麽看都好像是去打仗。
倒也沒錯,金軍正在猛攻雲內州。
戰火紛飛,若不帶著兵馬前去,能不能接迴新娘且不說,新郎的安全都是問題。
再者,如今秦國公也算是契丹女婿。
妻子娘家被人欺負,作為女婿當然應該上門撐腰,討迴公道。
尤其是老丈人和小舅子都已經不再了,女婿就是這個家裏當仁不讓,頂門立戶的男人。
不過也有人覺得,契丹人的事情,讓大宋的子弟兵前去流血打仗,似乎有些不大合適。
但隨即就有人反駁,去打的是金賊,是大宋的仇人,有何不可?
在關中百姓津津樂道的議論中,徐還率領大軍經過延安府,於九月初到達府州。
大軍在黃河邊停下,由迎親使折彥野率先渡河,前去與契丹人商談具體細節。
沒有人知道,當此之時,吳玠、吳璘兄弟也帶著一直人馬,悄然離開駐地。
……
雲內州,公主府。
耶律餘裏衍正在對鏡試裝,試嫁衣。
對每一個女孩而言,做新娘都是一生最為激動,最為在意的事情。
女為悅己者容,尤其是大婚當日,一定要美豔無雙。
徐還已經到了府州,無論是他親自來雲內州迎親,還是在黃河邊等自己,都可以。
重要的是能見到他,坐上他的花轎,成為他的妻子。
餘裏衍在銅鏡前一遍又一遍試嫁衣,細節之處也都甚為在意,唯恐有不完美之處。
“表姐,你真漂亮。”
蕭明月不知從何處鑽出來,連連誇讚。
“是啊,我們公主是天底下最美的新娘。”
耶律餘睹的妻子盧氏與蕭秋荻聯袂而來,作為長輩,為新娘子添嫁妝是分內之責。
當然了,女眷們準備的嫁妝,主要都是些首飾,金玉器物。
“夫人,姨母。”
“嗯!”
蕭秋荻隻是點點頭,表情淡漠,與盧夫人一臉的笑意形成鮮明對比。
“表姐,你什麽時候出嫁啊?”
“快了,就這兩天。”
“新郎什麽時候來啊?明月可想瞧瞧他長什麽樣了。”
“會的,你會見到的。”
餘裏衍輕輕一點明月鼻頭,笑語晏晏道:“即便到時候他不來,我帶著你去黃河南邊,去關中,你也能見到他。”
“好啊,明月可想去看看黃河對岸了。”
蕭明月拍手叫好:“娘親經常帶我站在河邊遙望對岸,我早就想去了呢!”
“好,帶著你。”
“明月,莫要胡鬧。”蕭秋荻忍不住製止。
“娘親,我不能去嗎?”
蕭明月趴在母親膝蓋上,低聲道:“為什麽?咦,娘親,你不開心嗎?”
盧夫人和餘裏衍這才注意到,蕭秋荻麵色低沉,似乎心有憂慮。
“姨母,怎麽了?”
“沒,沒什麽……”
蕭秋荻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低聲道:“我是擔心金軍,越是熱鬧的時候,越不敢大意。”
……
話是一點不錯。
徐還率領五萬大軍駐紮在黃河邊,契丹人的底氣立即足了不少。
大敵當前,兵馬實力就是後盾和底氣。
大軍前來,比婚訊輿論上的支持強多了,使得契丹岌岌可危的局勢大概改觀。
現在,問題來了。
金軍在觀望,有後撤跡象,但暫時並未撤離。
那麽,到底要不要宋軍過黃河呢?
過來,金軍必然聞風喪膽,立即撤退。
粘罕的兵馬有限,且兵鋒已疲,不是宋遼兩軍的對手。
可那樣導致的後果,可能不太理想。
有道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宋軍來了之後不走了怎麽辦?
假道伐虢的教訓,契丹人也是聽說過的。
宋軍趁此機會徹底吞並契丹,他們連說理的機會和地方都沒有。
雖然公主嫁了過去,遼國可能不存在了,但契丹人還是想要保全一塊屬於他們的領地。
有求於宋軍,卻也要提防宋軍。
可如果不讓宋軍過河,徐還不會不會接到公主之後立即掉頭離開呢?
有道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宋人沒有理由為了雲內州的安危,將一支兵馬長期派駐在黃河岸畔。
因此產生的錢糧軍餉,軍事和政治層麵的後果太多,誰都承擔不起。
到底該怎麽辦?契丹人為難了。
讓他們驚喜的是,折彥野到來之後,竟沒有提出宋軍渡河的要求。
聲稱大軍會在府州駐守至少一個月,還會在黃河邊練兵演習。
金軍退,則宋軍退。
金賊進,則宋軍進。
言下之意,全力保障雲內州的安全,絕不趁火打劫。
徐還竟然如此友好體貼?
契丹人驚喜不已,對於這樣的好女婿,還有什麽挑剔的?
為了表達謝意,耶律餘睹很爽快地表示,會挑選三千匹駿馬作為餘裏衍的嫁妝。
對於缺少戰馬的宋軍而言,這無疑個好消息。
折彥野道謝之後,便在雲內州住下了,準備在高人擇下的吉日,引契丹公主的送親使團前往黃河邊,與新郎徐還相會。
……
雲內州這邊一團喜氣,遼金前線則依舊刀劍對峙。
不過契丹這邊兵卒的氣勢信心高昂了許多,公主出嫁換來的援救就在後麵,已經不是孤軍奮戰。
久攻不下,早已疲憊,軍心渙散的金賊有何可懼?
事實也確實如此,金軍的士氣確實很低落。
原以為勢如破竹,可以直下雲內州,飲馬黃河的。
哪曾想到蕭高六和蕭特謀聯手,竟讓不可一世粘罕元帥無計可施。
現在宋國人也摻和進來了,徐還的五萬大軍就在黃河邊虎視眈眈,粘罕少不得忐忑不安。
徐還沒有直接率軍過河,讓粘罕鬆了口氣,思索著徐還率軍離開時,是否有機可趁。
但聽聞宋軍黃河邊連營的消息後,粘罕立即無奈搖頭。
已經是九月裏,再有一個月,北方草原就要開始下雪了。
宋軍能撐下去,但勞師遠征的金軍補給卻是個大問題。
此等情況下,似乎隻有撤軍這一個選擇。
可是,似乎要做點什麽才行。
粘罕始終覺得有些不甘心,不能這麽隨隨便便無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