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除了西平府之戰,孟太後駕崩之外。
大宋另一件要緊事便是——郾城之戰。
嶽飛被秦檜算計,孤軍深入郾城,兀術發現機會,立即大軍進犯,試圖將嶽飛絞殺在郾城。
但結果似乎事與願違,嶽飛到底是一代名將,在援兵未到的情況下,生生堅守住了郾城,讓兀術大軍無可奈何。
攻守多日,嶽家軍的援軍終於到來。
兀術抓住機會,立即對嶽翻率領的援軍發動進攻,試圖以兵力優勢決戰,一舉擊潰嶽家軍。
除了常規騎兵之外,甚至不惜動用了金國最為精銳的——鐵浮屠。
這是兀術專門打造,最引以為傲,也是實力最強的底牌,兵、馬全都配備重甲,刀槍劍戟難以傷及。
作戰之時,重甲騎兵強大的衝鋒力更是強勁,,可以一舉衝破宋軍的戰陣。
但嶽飛怡然不懼,並親自指揮這場戰鬥,交代將士們的隻有一句話——上砍騎兵,下砍馬腿。
這句話很熟悉,是這個年代對付重甲騎兵最行之有效的策略。
比如早年間抵禦遼國鐵林軍,以及之前徐還在西北對付西夏鐵鷂子,都成效顯著。
作為一個經驗老道的武將,嶽飛自然對此多有關注,同樣的手段便用在了鐵浮屠身上。
結果可想而知。
鐵浮屠壓根沒有發揮出該有的所用,便被嶽家軍步兵打的落花流水,敗退之時,重甲反倒成了累贅。
幸好嶽飛手中沒有火器,沒有給鐵甲兵來一場火攻,否則他們的下場會比當初的西夏鐵鷂子更為淒慘。
鐵浮屠戰敗,後續金軍猝不及防,立即被宋軍打亂了陣腳,嶽飛趁機率部衝殺上去,身先士卒,大大激烈了宋軍士氣,從而大破金軍戰陣。
若非兀術經驗老道,率領親兵斷後,損失會更為嚴重。
但一個不爭的事實,郾城之戰,他失敗了。
繼續江南之戰敗給徐還之後,損失最穩慘重的一戰,引以為傲的鐵浮屠在此戰中折損大半。
更嚴重的後果,出現在戰略層麵。
趁著嶽飛孤軍深入,將其絞殺的設想化為泡影,反倒被倒打一耙,失了先機,倒是整個戰線退縮。
嶽飛不僅在郾城站穩腳跟,隨著後續兵馬到達,宋軍逐漸逼近了潁昌府、繼而逼近洛陽和陝州。
兀術本打算在迴師途中吃掉潁昌府的王貴所部,但張憲的援軍來的太快,壓根沒有給他機會。
潁昌府徹底失陷,落入宋軍手中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實。
更鬧心的是接下來,洛陽和陝州該當如何?
事實上,陝州和洛陽如今的處境本就很尷尬。
西邊潼關是徐還的大軍,北邊隔著黃河的河東之地估計也保不住了,南邊則是嶽飛所部,三麵被宋軍包圍,壓力本就不小。
銀術可北撤河東,又陣亡於雲內州,此處兵力薄弱,缺少能鎮守的大將。
好在徐還暫時並無東出潼關之意,河東之戰尚未結束,還有一條黃河天險,暫時可以支撐。
兀術本來試圖以一己之力擊敗嶽飛,穩住局勢,但事與願違。
當嶽家軍逼近洛陽一線時,他不得不作出一個選擇。
守還是撤?
洛陽是中原雄城,更為重要的是大宋昔日的西京,大宋五京之一,地位可比臨安行在高得多。
也是眼下唯一一座有望收複的都城,何況此處還是大宋太祖趙匡胤誕生之地,尤為特殊。
收複洛陽,對大宋可能會有裏程碑式的意義,比徐還收複靈州與河東更有意義。
從金國的角度而言,是應該阻止的。
但兀術有些怕,到時候南邊被嶽飛堵住,西邊徐還見勢橫叉一杠子,若是圍困在洛陽怎麽辦?
經曆過多次失敗之後,兀術已經不是當年意氣風發的四太子,做事難免會有顧慮。
尤其是兄長完顏宗輔死後,阿骨打子孫一係全靠他維持大局,自然不敢大意,輕易有所閃失。
可若就此撤退,丟失洛陽,淮西的罪名也不在小,一時間不禁有些為難。
也許,現如今已經不單單考慮軍事戰場,似乎也該動用一些政治手段。
思來想去,兀術給完顏希尹送去一封信函。
雖說此人曾謀害過自己,但此一時彼一時。
到底同為金國人,現在需要對付共同的敵人,理應協作。
且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金國內部,玩權術詭計當以完顏希尹為第一人。
沒準他會有些辦法,可以牽絆嶽飛、徐還等人,彌補戰場上的損失,為金國爭取時間,爭取機會。
……
嶽家軍這邊,對郾城之戰的勝利興奮不已。
以少勝多,曆來都是兵家佳話,而且這也是為數不多,在戰場上正麵擊敗金兀術等金國重要高級將領。
而且收複郾城之後,京西路的局勢日趨明朗,洛陽在望,甚至連東京也已經不遠,這意味著什麽不言而喻。
“此役獲勝,光複西京,我們嶽家軍總算是揚眉吐氣了。”
“沒錯,這兩年光看著西京打勝仗了,功勞和名聲著實讓人羨慕。”
“可不是嘛,明明我們也在苦戰,可天下人似乎瞧不見一樣,朝廷也不聞不問,冷淡的厲害。”
“這下子,讓張俊和王德瞧瞧,他們臨陣脫逃,我們一樣能打勝仗。”
武將兵卒對戰功賞罰很敏感,也會有友軍一較高下的習慣。
當初嶽飛與徐還同在洞庭湖剿匪,徐家軍與嶽家軍基本都是那時候成型,可謂齊頭並進,不相上下。
但這兩年,徐還在西北勝仗不斷,西軍立下的戰功越發多了,風頭遠遠蓋過嶽家軍。
以至於很多將領都在抱怨,覺得自己吃力不討好,一直憋著一口氣,渴望某日揚眉吐氣,以振聲威。
這一遭,總算做到了。
揚眉吐氣的同時,一個新的問題也出現在麵前。
下一步該當如何?
“還用多說嗎?光複洛陽,然後兵臨東京城下,絞殺劉豫、驅逐金賊。”
“沒錯,大將軍以為然否?”
“東西二京自然都要光複。”
嶽飛沉吟道:“此戰金兀術已經傷了元氣,正是乘勝追擊的好時機。
我意,不僅要光複兩京,還要——直搗黃龍,迎迴二聖。”
大宋另一件要緊事便是——郾城之戰。
嶽飛被秦檜算計,孤軍深入郾城,兀術發現機會,立即大軍進犯,試圖將嶽飛絞殺在郾城。
但結果似乎事與願違,嶽飛到底是一代名將,在援兵未到的情況下,生生堅守住了郾城,讓兀術大軍無可奈何。
攻守多日,嶽家軍的援軍終於到來。
兀術抓住機會,立即對嶽翻率領的援軍發動進攻,試圖以兵力優勢決戰,一舉擊潰嶽家軍。
除了常規騎兵之外,甚至不惜動用了金國最為精銳的——鐵浮屠。
這是兀術專門打造,最引以為傲,也是實力最強的底牌,兵、馬全都配備重甲,刀槍劍戟難以傷及。
作戰之時,重甲騎兵強大的衝鋒力更是強勁,,可以一舉衝破宋軍的戰陣。
但嶽飛怡然不懼,並親自指揮這場戰鬥,交代將士們的隻有一句話——上砍騎兵,下砍馬腿。
這句話很熟悉,是這個年代對付重甲騎兵最行之有效的策略。
比如早年間抵禦遼國鐵林軍,以及之前徐還在西北對付西夏鐵鷂子,都成效顯著。
作為一個經驗老道的武將,嶽飛自然對此多有關注,同樣的手段便用在了鐵浮屠身上。
結果可想而知。
鐵浮屠壓根沒有發揮出該有的所用,便被嶽家軍步兵打的落花流水,敗退之時,重甲反倒成了累贅。
幸好嶽飛手中沒有火器,沒有給鐵甲兵來一場火攻,否則他們的下場會比當初的西夏鐵鷂子更為淒慘。
鐵浮屠戰敗,後續金軍猝不及防,立即被宋軍打亂了陣腳,嶽飛趁機率部衝殺上去,身先士卒,大大激烈了宋軍士氣,從而大破金軍戰陣。
若非兀術經驗老道,率領親兵斷後,損失會更為嚴重。
但一個不爭的事實,郾城之戰,他失敗了。
繼續江南之戰敗給徐還之後,損失最穩慘重的一戰,引以為傲的鐵浮屠在此戰中折損大半。
更嚴重的後果,出現在戰略層麵。
趁著嶽飛孤軍深入,將其絞殺的設想化為泡影,反倒被倒打一耙,失了先機,倒是整個戰線退縮。
嶽飛不僅在郾城站穩腳跟,隨著後續兵馬到達,宋軍逐漸逼近了潁昌府、繼而逼近洛陽和陝州。
兀術本打算在迴師途中吃掉潁昌府的王貴所部,但張憲的援軍來的太快,壓根沒有給他機會。
潁昌府徹底失陷,落入宋軍手中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實。
更鬧心的是接下來,洛陽和陝州該當如何?
事實上,陝州和洛陽如今的處境本就很尷尬。
西邊潼關是徐還的大軍,北邊隔著黃河的河東之地估計也保不住了,南邊則是嶽飛所部,三麵被宋軍包圍,壓力本就不小。
銀術可北撤河東,又陣亡於雲內州,此處兵力薄弱,缺少能鎮守的大將。
好在徐還暫時並無東出潼關之意,河東之戰尚未結束,還有一條黃河天險,暫時可以支撐。
兀術本來試圖以一己之力擊敗嶽飛,穩住局勢,但事與願違。
當嶽家軍逼近洛陽一線時,他不得不作出一個選擇。
守還是撤?
洛陽是中原雄城,更為重要的是大宋昔日的西京,大宋五京之一,地位可比臨安行在高得多。
也是眼下唯一一座有望收複的都城,何況此處還是大宋太祖趙匡胤誕生之地,尤為特殊。
收複洛陽,對大宋可能會有裏程碑式的意義,比徐還收複靈州與河東更有意義。
從金國的角度而言,是應該阻止的。
但兀術有些怕,到時候南邊被嶽飛堵住,西邊徐還見勢橫叉一杠子,若是圍困在洛陽怎麽辦?
經曆過多次失敗之後,兀術已經不是當年意氣風發的四太子,做事難免會有顧慮。
尤其是兄長完顏宗輔死後,阿骨打子孫一係全靠他維持大局,自然不敢大意,輕易有所閃失。
可若就此撤退,丟失洛陽,淮西的罪名也不在小,一時間不禁有些為難。
也許,現如今已經不單單考慮軍事戰場,似乎也該動用一些政治手段。
思來想去,兀術給完顏希尹送去一封信函。
雖說此人曾謀害過自己,但此一時彼一時。
到底同為金國人,現在需要對付共同的敵人,理應協作。
且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金國內部,玩權術詭計當以完顏希尹為第一人。
沒準他會有些辦法,可以牽絆嶽飛、徐還等人,彌補戰場上的損失,為金國爭取時間,爭取機會。
……
嶽家軍這邊,對郾城之戰的勝利興奮不已。
以少勝多,曆來都是兵家佳話,而且這也是為數不多,在戰場上正麵擊敗金兀術等金國重要高級將領。
而且收複郾城之後,京西路的局勢日趨明朗,洛陽在望,甚至連東京也已經不遠,這意味著什麽不言而喻。
“此役獲勝,光複西京,我們嶽家軍總算是揚眉吐氣了。”
“沒錯,這兩年光看著西京打勝仗了,功勞和名聲著實讓人羨慕。”
“可不是嘛,明明我們也在苦戰,可天下人似乎瞧不見一樣,朝廷也不聞不問,冷淡的厲害。”
“這下子,讓張俊和王德瞧瞧,他們臨陣脫逃,我們一樣能打勝仗。”
武將兵卒對戰功賞罰很敏感,也會有友軍一較高下的習慣。
當初嶽飛與徐還同在洞庭湖剿匪,徐家軍與嶽家軍基本都是那時候成型,可謂齊頭並進,不相上下。
但這兩年,徐還在西北勝仗不斷,西軍立下的戰功越發多了,風頭遠遠蓋過嶽家軍。
以至於很多將領都在抱怨,覺得自己吃力不討好,一直憋著一口氣,渴望某日揚眉吐氣,以振聲威。
這一遭,總算做到了。
揚眉吐氣的同時,一個新的問題也出現在麵前。
下一步該當如何?
“還用多說嗎?光複洛陽,然後兵臨東京城下,絞殺劉豫、驅逐金賊。”
“沒錯,大將軍以為然否?”
“東西二京自然都要光複。”
嶽飛沉吟道:“此戰金兀術已經傷了元氣,正是乘勝追擊的好時機。
我意,不僅要光複兩京,還要——直搗黃龍,迎迴二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