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國城!
蓋天大王府!
完顏希尹這麽一說,粘罕與撻懶頓時反應過來。
除了戰場上的兵卒交鋒之外,金國手中其實還有一張王牌,那就是五國城被俘虜的數千宋國宗室。
其中包括嶽飛一心要迎迴的二聖,也有當今宋國皇帝趙構的生母韋妃。
放迴趙佶父子有難度,金國是輕易不會考慮,但是韋太後一介女流並非不能。
事實上,上一次紹興和議時,宋國就提出了這個要求,要迎太後南歸。
合乎情理的提議,不是不想放迴去,而是不能放。
大部分被俘虜的宋國宗室之女都沒什麽好下場,除了柔福帝姬幸運,得以平安南歸外,其餘大部分進了五國城的浣衣院。
名為浣衣,但實際上是個什麽地方,大家心知肚明。
皇妃公主,宗室貴婦們的遭遇很淒慘,大都被金人蹂躪,處境淒涼。
趙構的原配夫人邢氏為保名節,觸柱而死,但大部養尊處優的貴婦人,卻沒有死的勇氣。
要麽繼續留在浣衣局受罪,要麽另尋靠山。
趙構的生母韋妃便搭上了蓋天大王完顏宗賢,委於其身下。
原本韋妃已到中年,人老珠黃,沒什麽優勢,但她是趙構生母,頓時身價倍增,完顏宗賢欣然接納。
占有韋妃之後,時常聲稱自己是宋國假父,說什麽:“從此以後,趙構當唿我阿爹”雲雲。
韋妃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對完顏宗賢百般諂媚,甚至先後為其生下兩個孩子。
第一次是徐還和柔福帝姬南歸之時,在遼陽府的驛站中,她大著肚子。
也是那時候,她得知兒子已經登基為帝,自己成了太後,那時候韋妃或許後悔過,但已悔之晚矣。
或者說後悔全無作用,若不委身蓋天大王,她的下場會更為淒慘。
擔心自己的醜事傳迴南方,傳入宋國臣民,尤其是兒子耳朵裏,韋妃毫不猶豫指出了柔福帝姬的身份。
若非徐還及時劫持了阿骨打的嫡長孫,又遇到契丹人,恐怕當時已經命喪驛站。
第二次便是紹興和議時,韋妃再度身懷有孕,自然不能放她南歸。
一來是完顏宗賢不答應,二來……太後懷孕更為一樁天大的醜聞,兩邊臉上都不好看。
尤其是趙構,勢必顏麵掃地,將士臣民在喊一句太後受辱,必定以血還血之類的話,和談立即就崩盤了,隻好搪塞過去。
而今誕下孩子,韋妃自然可以南歸。
此番金國想要發起和談,必定要拿出一些誠意,韋妃便是很好的籌碼。
一方麵,在形勢上,趙構樂意接受和談;另一方麵,也有感情因素,至少可以此作為糊弄臣民的借口。
為了孝道,接受和談,能減少一些阻力。
“臨安那邊,宋國孟太後駕崩,正是韋妃返迴的好時機。”
“放個女人迴去,安趙構之心嗎?”
“算是吧,也算是安宋人之心,嶽飛不是口口聲聲喊什麽迎迴二聖嘛,我們一點點來,先放太後作為誠意,迴頭可以允諾放迴太上皇,也好堵住嶽飛之口。”
“也好,如此這婦人也算有些價值。”
完顏希尹搖頭道:“元帥莫要小看了這個婦人,她的價值或許大的超乎想象。”
“怎麽說?”
“據聞徐還與那柔福帝姬南歸之時,曾在遼陽驛與蓋天大王相遇,那日韋妃也在,而且大著肚子……”
完顏希尹道:“韋氏乃太後之尊,這等醜事豈肯願意旁的宋人知曉?
當時便點破了柔福帝姬的身份,可惜……徐還劫持皇孫,沒能將其拿下,以至於有了後來這些麻煩事。”
“你是說……韋妃與徐還夫婦有仇?”
“沒錯,徐還夫婦知曉她的醜聞,韋氏那等心胸狹隘,死要麵子的女人,會怎麽辦?”
“可單憑一個婦人,想要拿下徐還夫婦,恐怕不易。”
完顏希尹搖頭道:“韋氏一個婦人辦不到,但他有個好兒子啊,趙構現在或許不敢與徐還翻臉。
然倘若韋氏帶迴去一個好消息,趙構或許就有這個膽量了。”
粘罕搖了搖頭,還是有些大不明白。
完顏希尹笑道:“元帥以為,徐還能在宋國風生水起,是什麽緣故?“
“本事,才能,運氣,還有……”
“還有他的駙馬身份,皇家裙帶關係。”
完顏希尹沉聲道:“倘若柔福不是公主,他還是駙馬嗎?到時候,宋國君臣,天下臣民會怎麽看他們?
他還能像今天這般,一唿百應,有這麽多人追隨嗎?”
粘罕與撻懶頓時豁然開朗:“妙哉,是這個道理……”
“柔福與徐還是從北方南歸,宋庭宗室大都被我軍俘虜,趙構與這位妹妹並不熟識,據說還是靠後宮的內侍宮女辨認,才確認身份的,此乃前次韓昉出事臨安探知消息。”
完顏希尹道:“可實情……完全可以有另外的說法,比如柔福早已病死在北方,乃是有人居心叵測冒充。
韋氏以太後之尊從北方南歸,對此知之甚詳,且早年同為後宮婦人,彼此熟識,識破假公主的身份……”
太後親自作證,權威性豈是幾個太監宮娥可以比的?到時候便可一口咬定其假公主身份,柔福帝姬將百口莫辯。
公主為假,駙馬當如何自處?
“這叫什麽?釜底抽薪,妙計啊!”粘罕與撻懶興奮不已,不由擊掌拍案。
“還有一事,亦可散播出去,當初術士說過,誰若同時迎娶宋遼兩國公主,便可以稱霸天下,這才有陛下迎娶二妃之事。
可那夜出了變故,宋國柔福公主與契丹蜀國公主雙雙失蹤,但如今……他們都是徐還的妻妾……”
粘罕臉色頓時一變:“難道說……”
“術士之言,無稽之談,元帥何必當真?”雖然這樣說,但完顏希尹心中卻不免有種口是心非的感覺。
“宋人最信這一套,若趙構聽聞此事,還能按捺住殺徐還之心嗎?”
“是,徐還必須死。”
粘罕和撻懶達成共識,即便術士虛妄之言,也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那是自然,但不能操之過急,先行議和,殺了嶽飛再說。到時徐還孤掌難鳴,自然也便好對付。”
蓋天大王府!
完顏希尹這麽一說,粘罕與撻懶頓時反應過來。
除了戰場上的兵卒交鋒之外,金國手中其實還有一張王牌,那就是五國城被俘虜的數千宋國宗室。
其中包括嶽飛一心要迎迴的二聖,也有當今宋國皇帝趙構的生母韋妃。
放迴趙佶父子有難度,金國是輕易不會考慮,但是韋太後一介女流並非不能。
事實上,上一次紹興和議時,宋國就提出了這個要求,要迎太後南歸。
合乎情理的提議,不是不想放迴去,而是不能放。
大部分被俘虜的宋國宗室之女都沒什麽好下場,除了柔福帝姬幸運,得以平安南歸外,其餘大部分進了五國城的浣衣院。
名為浣衣,但實際上是個什麽地方,大家心知肚明。
皇妃公主,宗室貴婦們的遭遇很淒慘,大都被金人蹂躪,處境淒涼。
趙構的原配夫人邢氏為保名節,觸柱而死,但大部養尊處優的貴婦人,卻沒有死的勇氣。
要麽繼續留在浣衣局受罪,要麽另尋靠山。
趙構的生母韋妃便搭上了蓋天大王完顏宗賢,委於其身下。
原本韋妃已到中年,人老珠黃,沒什麽優勢,但她是趙構生母,頓時身價倍增,完顏宗賢欣然接納。
占有韋妃之後,時常聲稱自己是宋國假父,說什麽:“從此以後,趙構當唿我阿爹”雲雲。
韋妃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對完顏宗賢百般諂媚,甚至先後為其生下兩個孩子。
第一次是徐還和柔福帝姬南歸之時,在遼陽府的驛站中,她大著肚子。
也是那時候,她得知兒子已經登基為帝,自己成了太後,那時候韋妃或許後悔過,但已悔之晚矣。
或者說後悔全無作用,若不委身蓋天大王,她的下場會更為淒慘。
擔心自己的醜事傳迴南方,傳入宋國臣民,尤其是兒子耳朵裏,韋妃毫不猶豫指出了柔福帝姬的身份。
若非徐還及時劫持了阿骨打的嫡長孫,又遇到契丹人,恐怕當時已經命喪驛站。
第二次便是紹興和議時,韋妃再度身懷有孕,自然不能放她南歸。
一來是完顏宗賢不答應,二來……太後懷孕更為一樁天大的醜聞,兩邊臉上都不好看。
尤其是趙構,勢必顏麵掃地,將士臣民在喊一句太後受辱,必定以血還血之類的話,和談立即就崩盤了,隻好搪塞過去。
而今誕下孩子,韋妃自然可以南歸。
此番金國想要發起和談,必定要拿出一些誠意,韋妃便是很好的籌碼。
一方麵,在形勢上,趙構樂意接受和談;另一方麵,也有感情因素,至少可以此作為糊弄臣民的借口。
為了孝道,接受和談,能減少一些阻力。
“臨安那邊,宋國孟太後駕崩,正是韋妃返迴的好時機。”
“放個女人迴去,安趙構之心嗎?”
“算是吧,也算是安宋人之心,嶽飛不是口口聲聲喊什麽迎迴二聖嘛,我們一點點來,先放太後作為誠意,迴頭可以允諾放迴太上皇,也好堵住嶽飛之口。”
“也好,如此這婦人也算有些價值。”
完顏希尹搖頭道:“元帥莫要小看了這個婦人,她的價值或許大的超乎想象。”
“怎麽說?”
“據聞徐還與那柔福帝姬南歸之時,曾在遼陽驛與蓋天大王相遇,那日韋妃也在,而且大著肚子……”
完顏希尹道:“韋氏乃太後之尊,這等醜事豈肯願意旁的宋人知曉?
當時便點破了柔福帝姬的身份,可惜……徐還劫持皇孫,沒能將其拿下,以至於有了後來這些麻煩事。”
“你是說……韋妃與徐還夫婦有仇?”
“沒錯,徐還夫婦知曉她的醜聞,韋氏那等心胸狹隘,死要麵子的女人,會怎麽辦?”
“可單憑一個婦人,想要拿下徐還夫婦,恐怕不易。”
完顏希尹搖頭道:“韋氏一個婦人辦不到,但他有個好兒子啊,趙構現在或許不敢與徐還翻臉。
然倘若韋氏帶迴去一個好消息,趙構或許就有這個膽量了。”
粘罕搖了搖頭,還是有些大不明白。
完顏希尹笑道:“元帥以為,徐還能在宋國風生水起,是什麽緣故?“
“本事,才能,運氣,還有……”
“還有他的駙馬身份,皇家裙帶關係。”
完顏希尹沉聲道:“倘若柔福不是公主,他還是駙馬嗎?到時候,宋國君臣,天下臣民會怎麽看他們?
他還能像今天這般,一唿百應,有這麽多人追隨嗎?”
粘罕與撻懶頓時豁然開朗:“妙哉,是這個道理……”
“柔福與徐還是從北方南歸,宋庭宗室大都被我軍俘虜,趙構與這位妹妹並不熟識,據說還是靠後宮的內侍宮女辨認,才確認身份的,此乃前次韓昉出事臨安探知消息。”
完顏希尹道:“可實情……完全可以有另外的說法,比如柔福早已病死在北方,乃是有人居心叵測冒充。
韋氏以太後之尊從北方南歸,對此知之甚詳,且早年同為後宮婦人,彼此熟識,識破假公主的身份……”
太後親自作證,權威性豈是幾個太監宮娥可以比的?到時候便可一口咬定其假公主身份,柔福帝姬將百口莫辯。
公主為假,駙馬當如何自處?
“這叫什麽?釜底抽薪,妙計啊!”粘罕與撻懶興奮不已,不由擊掌拍案。
“還有一事,亦可散播出去,當初術士說過,誰若同時迎娶宋遼兩國公主,便可以稱霸天下,這才有陛下迎娶二妃之事。
可那夜出了變故,宋國柔福公主與契丹蜀國公主雙雙失蹤,但如今……他們都是徐還的妻妾……”
粘罕臉色頓時一變:“難道說……”
“術士之言,無稽之談,元帥何必當真?”雖然這樣說,但完顏希尹心中卻不免有種口是心非的感覺。
“宋人最信這一套,若趙構聽聞此事,還能按捺住殺徐還之心嗎?”
“是,徐還必須死。”
粘罕和撻懶達成共識,即便術士虛妄之言,也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那是自然,但不能操之過急,先行議和,殺了嶽飛再說。到時徐還孤掌難鳴,自然也便好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