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諸皇子獻禮(4)
不論是哪一方的人,心中對於李別盧都是不爽到了極點——你什麽時候找麻煩不好,偏偏在這時候,在陛下的大宴上找越王的麻煩,你什麽意思?給陛下臉色看嗎?
你給他臉色看沒什麽,但你為什麽偏偏要當著這麽多外人的麵給他難堪?
當著外人的麵,李世民是會不自在了,但我們又何嚐不是丟盡了臉麵?
平白的讓外人看了笑話?
你這是何其的糊塗啊?
李別盧可沒有想過別人怎麽想的,他此時還沉浸在讓李世民丟了顏麵,迴頭迎接眾人同僚的崇拜的眼神呢,他可沒有想到自己的舉動,會給這個國家帶來什麽負麵影響。
“老朽的問題很簡單。”李別盧指著盒子裏的玉飾,問道:“這翡翠的確的人間極品,乃是一等一的美玉,雕工上也是最頂尖的大師級,這兩點都無可挑剔。問題是好馬配好鞍,如此精美的玉飾,即便是配上金絲銀線也不嫌失色,但你為何隻配了普通的繩子?此舉何其的馬虎也?”
麵對李別盧的指摘,岑文本就要反駁,但是有一人卻搶在了他的前頭,怒懟李別盧:“哈哈哈……李別盧啊李別盧,我還以為你能說出什麽高見呢?原來也不過如此。”
“盧正,你什麽意思?”李別盧扭頭望去,更是大怒,因為說話的人叫盧正,以前是世家聯盟中,範陽盧氏家主的弟弟。當然,現在盧家已經投靠了朝廷,成為了世家的死敵,現在還膽敢嘲諷自己,他當然不會給盧正好臉色。
“沒什麽意思,就是你想的那個意思。”盧正作為盧家家主盧平的弟子,對於李別盧這樣的反唐聯盟中人,自然是毫無好感的,何況李別盧的名字也和盧氏相衝,他對李別盧的印象就更不好了。
想到這裏,李別盧語氣更加不屑:“你也不想想,這翡翠雖然明豔無比,但雕工卻樸拙無華,配上豔麗的金絲銀線,未免太不倫不類了吧?你究竟是什麽品位啊?”
李別盧辯解道:“金絲銀線隻是我列舉的一個例子,我可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說,如此珍貴的玉飾,用普通繩子串聯起來,未免太配不上這極品翡翠了吧?”
“原來李大人說的是這個啊,這可不是一般的繩子。”岑文本作恍然大悟狀,躬身向李世民請求道:“陛下,可否允許臣為諸位同僚講解一番?”
“準。”李世民自無不可,他也很好奇眾這繩子究竟有什麽不凡之處。
“多謝陛下。”得了李世民的準許,岑文本便從盒子中隨便拿起了一條玉帶,指著上麵的繩子,環繞一圈方道:“諸位是否也和李少卿一般,這繩子隻是一般的繩子?”
說罷不待眾人迴應,便繼續道:“如果你們也都是如此想的,那就是大錯特錯了。實際上在岑某的眼中,所謂的玻璃種帝王綠翡翠,其價值也不及這些繩子的十一。在岑某的眼中,這些繩子並不是玉飾的陪襯,而是恰恰相反,這些繩子才是主角,它們才是真正的重寶,這些翡翠玉飾隻是為裝點這些繩子而存在的、”
“什麽?”
眾人頓時嘩然,這繩子究竟有什麽樣的魅力?竟然讓岑文本說出了這樣的豪言。但大家也都知道岑文本的性格,他並不是那種喜歡誇大其詞的人,既然他這麽說了,那就說明這些繩子真的價值不菲。
魏征皺眉問道:“這究竟是什麽樣的繩子,竟然讓景仁(岑文本字)你誇下了如此海口?莫非是傳說中的龍須鳳羽編織而成的?”
岑文本笑著朝魏征點點頭:“魏公果然聰敏,雖不中,亦不遠矣。”
“什麽意思?”
“哈哈哈……”岑文本將玉帶高高舉起,用略帶癲狂的語氣大聲道:“因為這繩子的確來曆不凡,這繩子的材料,其實是南洋諸國,那些國君的須發編織而成的啊。
南洋一共二十七位國王,每一個都貢獻了一撮頭發或者胡須——整整整二十七位國王的須發編織成的繩子,與極品翡翠相比,孰優孰劣,諸位覺得如何?”
“啊?”
“什麽?”
“天啊。”
“好大的手筆啊。”
“……”
整個宴會現場,再次騷動起來,所有人都驚唿出聲,目瞪口呆的看著岑文本手裏的那條玉帶,如果他所說的屬實的話,那這些繩子的確是不同凡響,雖然價值上比不上翡翠,但論及政治意義,怕是一百套玉飾,恐怕也難以企及這些繩子的萬分之一啊——果然不愧是越王,當真的好大的手筆啊。
頓時間,所有人看向玉帶的眼神就不同了——這可是大唐征服的最有力的證明啊,對大唐民心士氣的提升,更是將會起到難以想象的作用,價值無可估量。
岑文本越說越激動:“這些國家雖然不如我們大唐大,但國王就是國王,終究是有龍氣護佑的,如今集齊了二十七位君王的氣運編織的繩子,你們覺得那個價值更強?”
“哈哈哈……”李世民也喜笑顏開,疾步來到岑文本前,雙手顫抖著接過玉帶,仔細辨認,仿佛要將每一根須發都看個清楚。
良久之後,李世民才抬起頭,用激蕩的語氣說道:“好啊,好貞兒,果然給父皇獻上了一份大禮,朕很滿意,朕非常滿意,這是朕這輩子收到的最好的禮物。”
“陛下無需如此高興。”岑文本大笑道:“你要是高興,就等著這套飾品徹底完成之後,再高興吧。”
“哦?什麽意思?”李世民連忙放下玉帶,奇怪的問道:“難道說,這套玉飾隻是一套半成品?”
“當然不是。”岑文本搖頭道:“隻是其中有一樣東西,並不是最完美的。”
說著,岑文本從盒子中拿出了一頂鑲玉金絲皇冠,道:“這頂皇冠是用最頂級的金絲編織而成,盡管華無雙,但越王殿下且並不滿意。因為在他的預想中,這頂皇冠要用那些國王的須發纏繞金絲編織的。可惜,南洋隻有二十七個帝王,他們的須發已經用完,殿下無奈,隻能單獨用金絲編就,真是莫大的遺憾。”
不論是哪一方的人,心中對於李別盧都是不爽到了極點——你什麽時候找麻煩不好,偏偏在這時候,在陛下的大宴上找越王的麻煩,你什麽意思?給陛下臉色看嗎?
你給他臉色看沒什麽,但你為什麽偏偏要當著這麽多外人的麵給他難堪?
當著外人的麵,李世民是會不自在了,但我們又何嚐不是丟盡了臉麵?
平白的讓外人看了笑話?
你這是何其的糊塗啊?
李別盧可沒有想過別人怎麽想的,他此時還沉浸在讓李世民丟了顏麵,迴頭迎接眾人同僚的崇拜的眼神呢,他可沒有想到自己的舉動,會給這個國家帶來什麽負麵影響。
“老朽的問題很簡單。”李別盧指著盒子裏的玉飾,問道:“這翡翠的確的人間極品,乃是一等一的美玉,雕工上也是最頂尖的大師級,這兩點都無可挑剔。問題是好馬配好鞍,如此精美的玉飾,即便是配上金絲銀線也不嫌失色,但你為何隻配了普通的繩子?此舉何其的馬虎也?”
麵對李別盧的指摘,岑文本就要反駁,但是有一人卻搶在了他的前頭,怒懟李別盧:“哈哈哈……李別盧啊李別盧,我還以為你能說出什麽高見呢?原來也不過如此。”
“盧正,你什麽意思?”李別盧扭頭望去,更是大怒,因為說話的人叫盧正,以前是世家聯盟中,範陽盧氏家主的弟弟。當然,現在盧家已經投靠了朝廷,成為了世家的死敵,現在還膽敢嘲諷自己,他當然不會給盧正好臉色。
“沒什麽意思,就是你想的那個意思。”盧正作為盧家家主盧平的弟子,對於李別盧這樣的反唐聯盟中人,自然是毫無好感的,何況李別盧的名字也和盧氏相衝,他對李別盧的印象就更不好了。
想到這裏,李別盧語氣更加不屑:“你也不想想,這翡翠雖然明豔無比,但雕工卻樸拙無華,配上豔麗的金絲銀線,未免太不倫不類了吧?你究竟是什麽品位啊?”
李別盧辯解道:“金絲銀線隻是我列舉的一個例子,我可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說,如此珍貴的玉飾,用普通繩子串聯起來,未免太配不上這極品翡翠了吧?”
“原來李大人說的是這個啊,這可不是一般的繩子。”岑文本作恍然大悟狀,躬身向李世民請求道:“陛下,可否允許臣為諸位同僚講解一番?”
“準。”李世民自無不可,他也很好奇眾這繩子究竟有什麽不凡之處。
“多謝陛下。”得了李世民的準許,岑文本便從盒子中隨便拿起了一條玉帶,指著上麵的繩子,環繞一圈方道:“諸位是否也和李少卿一般,這繩子隻是一般的繩子?”
說罷不待眾人迴應,便繼續道:“如果你們也都是如此想的,那就是大錯特錯了。實際上在岑某的眼中,所謂的玻璃種帝王綠翡翠,其價值也不及這些繩子的十一。在岑某的眼中,這些繩子並不是玉飾的陪襯,而是恰恰相反,這些繩子才是主角,它們才是真正的重寶,這些翡翠玉飾隻是為裝點這些繩子而存在的、”
“什麽?”
眾人頓時嘩然,這繩子究竟有什麽樣的魅力?竟然讓岑文本說出了這樣的豪言。但大家也都知道岑文本的性格,他並不是那種喜歡誇大其詞的人,既然他這麽說了,那就說明這些繩子真的價值不菲。
魏征皺眉問道:“這究竟是什麽樣的繩子,竟然讓景仁(岑文本字)你誇下了如此海口?莫非是傳說中的龍須鳳羽編織而成的?”
岑文本笑著朝魏征點點頭:“魏公果然聰敏,雖不中,亦不遠矣。”
“什麽意思?”
“哈哈哈……”岑文本將玉帶高高舉起,用略帶癲狂的語氣大聲道:“因為這繩子的確來曆不凡,這繩子的材料,其實是南洋諸國,那些國君的須發編織而成的啊。
南洋一共二十七位國王,每一個都貢獻了一撮頭發或者胡須——整整整二十七位國王的須發編織成的繩子,與極品翡翠相比,孰優孰劣,諸位覺得如何?”
“啊?”
“什麽?”
“天啊。”
“好大的手筆啊。”
“……”
整個宴會現場,再次騷動起來,所有人都驚唿出聲,目瞪口呆的看著岑文本手裏的那條玉帶,如果他所說的屬實的話,那這些繩子的確是不同凡響,雖然價值上比不上翡翠,但論及政治意義,怕是一百套玉飾,恐怕也難以企及這些繩子的萬分之一啊——果然不愧是越王,當真的好大的手筆啊。
頓時間,所有人看向玉帶的眼神就不同了——這可是大唐征服的最有力的證明啊,對大唐民心士氣的提升,更是將會起到難以想象的作用,價值無可估量。
岑文本越說越激動:“這些國家雖然不如我們大唐大,但國王就是國王,終究是有龍氣護佑的,如今集齊了二十七位君王的氣運編織的繩子,你們覺得那個價值更強?”
“哈哈哈……”李世民也喜笑顏開,疾步來到岑文本前,雙手顫抖著接過玉帶,仔細辨認,仿佛要將每一根須發都看個清楚。
良久之後,李世民才抬起頭,用激蕩的語氣說道:“好啊,好貞兒,果然給父皇獻上了一份大禮,朕很滿意,朕非常滿意,這是朕這輩子收到的最好的禮物。”
“陛下無需如此高興。”岑文本大笑道:“你要是高興,就等著這套飾品徹底完成之後,再高興吧。”
“哦?什麽意思?”李世民連忙放下玉帶,奇怪的問道:“難道說,這套玉飾隻是一套半成品?”
“當然不是。”岑文本搖頭道:“隻是其中有一樣東西,並不是最完美的。”
說著,岑文本從盒子中拿出了一頂鑲玉金絲皇冠,道:“這頂皇冠是用最頂級的金絲編織而成,盡管華無雙,但越王殿下且並不滿意。因為在他的預想中,這頂皇冠要用那些國王的須發纏繞金絲編織的。可惜,南洋隻有二十七個帝王,他們的須發已經用完,殿下無奈,隻能單獨用金絲編就,真是莫大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