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四章終見李世民
“諸位愛卿,你們以為如何啊?”李貞可以說將移民婆羅洲的先決條件都已經解決了,現在就輪到百官表態了。
杜如晦笑道:“殿下的方法,臣等是認可的,之前也已經附議了,不過這婆羅洲究竟開不開發,究竟能不能交給民間主導,咱們說了不算,還得問陛下的意思……臣見過陛下,太子殿下的策略您也聽到了,臣是覺得很有道理的,但是究竟如何,還請陛下裁決。”
“嗡!”
李貞在杜如晦叫第一聲‘陛下’的時候就已經覺得不妙了,再聽到後來的話,腦中就‘嗡’的一聲,緊接著眼中就閃過了意思懊惱。
“見過陛下,見過皇後娘娘。”
“見過父皇,見過母後。”
“諸位愛卿不用多禮,貞兒,朕剛才發現你好像很懊惱啊。”李世民牽著燕妃的手,排開人群來到李貞跟前,用滿具威嚴的目光看著李貞:“說說,你為何而懊惱?”
“兒臣的確是在懊惱。”李貞深吸一口氣,他明白李世民這是在找茬來了,看來不展露一點真本事,這一次怕是逃不過去了啊:“父皇能悄無聲息的來到兒臣跟前,並且聽了兒臣這麽長時間的談話,可是兒臣卻居然沒有一點發現父皇的天威,這對於一個戰士來說,實在是一種莫大的鬆懈。究竟是長時間的位居高位導致兒臣沒有了警惕之心,又或者是兒臣的修行還不到家?隻是無論是哪一種原因,父皇距離兒臣如此之近,但兒臣卻沒有感受到父皇的煌煌龍威,實在是兒臣莫大的錯誤,還請父皇降罪。”
“吧嗒!”
“嘩啦!”
“哢嚓!”
聽了李貞如此不要臉的話,所有人都驚呆了,有人下巴被驚得脫臼,有人嚇得連眼鏡片掉了一地,更有人的心口傳來陣陣碎裂的聲音——這個不要臉的人不是我們的太子,你把我們英明神武的太子究竟弄去了哪裏?你這個冒牌貨,大片紙。
“噗嗤!”燕妃忍不住嗤笑出聲,看著自己兒子一本正經的扯淡,實在是一種很好笑的事情。
“……”就連李世民的嘴角都直抽抽,這真的是自己那個素以英明著稱的兒子嗎?不,自己的兒子不可能這麽不要臉,這一定是一個假貨,朕不能上當。
反倒是李貞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不就是不要臉嗎?說的誰還不會一樣,有著後世豐富的不要臉經驗的自己,又豈是你們這些渣渣們所能對付的?
論不要臉的本事……
抱歉,我不是針對某個人,我的意思是,在坐的諸位都是垃圾……
“咳咳。”房玄齡重重的咳嗽了兩聲,將眾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深深的看了李貞一眼後,才對李世民道:“陛下,現在還是說正事吧,太子殿下為大唐尋找到了一座巨大的島嶼,臣等剛才正在討論如何開發那裏,太子殿下的意思是放手讓民間自主開發,不知道陛下您的意思是?”
一說起正事,李世民立刻就進入了工作狀態,考慮了一下,才點頭道:“嗯,朝廷隻是開發一個南洋就已經是耗盡了精力,如今這婆羅洲的麵積雖然不如南洋,但也是一座大島,更兼之其氣候適宜,物產豐富,若是就這麽放棄,未免太過可惜——貞兒的方法是對的,既然朝廷開發不了,那就放手讓民間去開發吧,朝廷隻需要控製他們不將事情鬧得太大,在關鍵時刻做一個引導就可以了,至於他們能將婆羅洲開發成什麽樣子,隻要鬧得別過分,就由著他們去吧。”
“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房玄齡躬身道:“既然陛下屬意民間開發,那麽事情就好辦多了,這種事情宜早不宜遲,臣這就下去擬旨,先安定民心,待我們將一切都商談妥當之後,再行安排。”
“去吧。”
“臣告退。”
送走房玄齡,李世民笑眯眯的看著李貞:“好了,事情就這麽定了,咱們該說貞兒你的事情了。”
“不急不急。”雖然是笑眯眯的樣子,但李貞卻從李世民的身上感受到了深深的惡意,連忙轉移話題:“父皇,您就不覺得這婆羅洲的模式,其實是可以用在別的地方的嗎?”
李世民立刻擺出認真的姿態道:“你這話何意?”
“父皇,大海是很大的,大海上的島嶼也是很多的。”李貞語重心長道:“別的不說,光是在南洋這麽一片地方,就足足有好幾萬座島嶼,這些島嶼上有相當大一部分都是可以供人生存的,這麽多的島嶼,難道我們朝廷要全部都直接管轄嗎?如果我們真的有那麽大的能力,又何至於連一個婆羅洲都無可奈何?”
李世民有點明白李貞的意思了:“所以你的意思是……”
“兒臣的意思是……我們幹脆都將南洋的島嶼開發權放出去算了。”李貞攤手道:“咱們將這些島嶼劃分成一片片區域,設立官府和軍隊,至於這些島嶼究竟該如何建設,就讓百姓們自己去幹好了。”
“南洋的島嶼真的有那麽多?”李世民震驚的問道。
“當然,堪稱多如繁星,雖然其中有一部分麵積太小或者不適合人居住,但是南洋的島嶼大部分都處於熱帶,隻要不是石頭構成或者缺少水源,基本上就能讓人生存。”李貞毫不猶豫的承認道,整個東南亞光是印度尼西亞就有一萬七千多個島嶼,其中有六千多個都有人居住,其他的呂宋、大馬等的這些國家的島嶼加起來也有不少,至少湊集三萬個島嶼應該是沒問題的。
“這太好了。”李世民大喜:“隻要將這些島嶼全部開發出來,我大唐就將再也不會因為土地而產生困擾。”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此時百官的心裏是複雜的,自古以來王朝更迭,除了少數是因為君王作死之外,更多的原因還是是土地兼並,大麵積的土地被世家豪族收入囊中,百姓沒有地也就沒有了糧食,活不下去了,因此揭竿而起,引發大亂,最終導致王朝的滅絕,這幾乎成了大趨勢,幾乎無法更改。
“諸位愛卿,你們以為如何啊?”李貞可以說將移民婆羅洲的先決條件都已經解決了,現在就輪到百官表態了。
杜如晦笑道:“殿下的方法,臣等是認可的,之前也已經附議了,不過這婆羅洲究竟開不開發,究竟能不能交給民間主導,咱們說了不算,還得問陛下的意思……臣見過陛下,太子殿下的策略您也聽到了,臣是覺得很有道理的,但是究竟如何,還請陛下裁決。”
“嗡!”
李貞在杜如晦叫第一聲‘陛下’的時候就已經覺得不妙了,再聽到後來的話,腦中就‘嗡’的一聲,緊接著眼中就閃過了意思懊惱。
“見過陛下,見過皇後娘娘。”
“見過父皇,見過母後。”
“諸位愛卿不用多禮,貞兒,朕剛才發現你好像很懊惱啊。”李世民牽著燕妃的手,排開人群來到李貞跟前,用滿具威嚴的目光看著李貞:“說說,你為何而懊惱?”
“兒臣的確是在懊惱。”李貞深吸一口氣,他明白李世民這是在找茬來了,看來不展露一點真本事,這一次怕是逃不過去了啊:“父皇能悄無聲息的來到兒臣跟前,並且聽了兒臣這麽長時間的談話,可是兒臣卻居然沒有一點發現父皇的天威,這對於一個戰士來說,實在是一種莫大的鬆懈。究竟是長時間的位居高位導致兒臣沒有了警惕之心,又或者是兒臣的修行還不到家?隻是無論是哪一種原因,父皇距離兒臣如此之近,但兒臣卻沒有感受到父皇的煌煌龍威,實在是兒臣莫大的錯誤,還請父皇降罪。”
“吧嗒!”
“嘩啦!”
“哢嚓!”
聽了李貞如此不要臉的話,所有人都驚呆了,有人下巴被驚得脫臼,有人嚇得連眼鏡片掉了一地,更有人的心口傳來陣陣碎裂的聲音——這個不要臉的人不是我們的太子,你把我們英明神武的太子究竟弄去了哪裏?你這個冒牌貨,大片紙。
“噗嗤!”燕妃忍不住嗤笑出聲,看著自己兒子一本正經的扯淡,實在是一種很好笑的事情。
“……”就連李世民的嘴角都直抽抽,這真的是自己那個素以英明著稱的兒子嗎?不,自己的兒子不可能這麽不要臉,這一定是一個假貨,朕不能上當。
反倒是李貞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不就是不要臉嗎?說的誰還不會一樣,有著後世豐富的不要臉經驗的自己,又豈是你們這些渣渣們所能對付的?
論不要臉的本事……
抱歉,我不是針對某個人,我的意思是,在坐的諸位都是垃圾……
“咳咳。”房玄齡重重的咳嗽了兩聲,將眾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深深的看了李貞一眼後,才對李世民道:“陛下,現在還是說正事吧,太子殿下為大唐尋找到了一座巨大的島嶼,臣等剛才正在討論如何開發那裏,太子殿下的意思是放手讓民間自主開發,不知道陛下您的意思是?”
一說起正事,李世民立刻就進入了工作狀態,考慮了一下,才點頭道:“嗯,朝廷隻是開發一個南洋就已經是耗盡了精力,如今這婆羅洲的麵積雖然不如南洋,但也是一座大島,更兼之其氣候適宜,物產豐富,若是就這麽放棄,未免太過可惜——貞兒的方法是對的,既然朝廷開發不了,那就放手讓民間去開發吧,朝廷隻需要控製他們不將事情鬧得太大,在關鍵時刻做一個引導就可以了,至於他們能將婆羅洲開發成什麽樣子,隻要鬧得別過分,就由著他們去吧。”
“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房玄齡躬身道:“既然陛下屬意民間開發,那麽事情就好辦多了,這種事情宜早不宜遲,臣這就下去擬旨,先安定民心,待我們將一切都商談妥當之後,再行安排。”
“去吧。”
“臣告退。”
送走房玄齡,李世民笑眯眯的看著李貞:“好了,事情就這麽定了,咱們該說貞兒你的事情了。”
“不急不急。”雖然是笑眯眯的樣子,但李貞卻從李世民的身上感受到了深深的惡意,連忙轉移話題:“父皇,您就不覺得這婆羅洲的模式,其實是可以用在別的地方的嗎?”
李世民立刻擺出認真的姿態道:“你這話何意?”
“父皇,大海是很大的,大海上的島嶼也是很多的。”李貞語重心長道:“別的不說,光是在南洋這麽一片地方,就足足有好幾萬座島嶼,這些島嶼上有相當大一部分都是可以供人生存的,這麽多的島嶼,難道我們朝廷要全部都直接管轄嗎?如果我們真的有那麽大的能力,又何至於連一個婆羅洲都無可奈何?”
李世民有點明白李貞的意思了:“所以你的意思是……”
“兒臣的意思是……我們幹脆都將南洋的島嶼開發權放出去算了。”李貞攤手道:“咱們將這些島嶼劃分成一片片區域,設立官府和軍隊,至於這些島嶼究竟該如何建設,就讓百姓們自己去幹好了。”
“南洋的島嶼真的有那麽多?”李世民震驚的問道。
“當然,堪稱多如繁星,雖然其中有一部分麵積太小或者不適合人居住,但是南洋的島嶼大部分都處於熱帶,隻要不是石頭構成或者缺少水源,基本上就能讓人生存。”李貞毫不猶豫的承認道,整個東南亞光是印度尼西亞就有一萬七千多個島嶼,其中有六千多個都有人居住,其他的呂宋、大馬等的這些國家的島嶼加起來也有不少,至少湊集三萬個島嶼應該是沒問題的。
“這太好了。”李世民大喜:“隻要將這些島嶼全部開發出來,我大唐就將再也不會因為土地而產生困擾。”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此時百官的心裏是複雜的,自古以來王朝更迭,除了少數是因為君王作死之外,更多的原因還是是土地兼並,大麵積的土地被世家豪族收入囊中,百姓沒有地也就沒有了糧食,活不下去了,因此揭竿而起,引發大亂,最終導致王朝的滅絕,這幾乎成了大趨勢,幾乎無法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