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鐵衣等人首先將注意力瞄準的都是能夠改變天下局勢的寶物,但整個河洛戰場,實際上還有眾多的二品,三品及以下的寶物。
這是當初那些參與大戰死亡的諸子百家留下的道統,當兩段曆史重合,這些寶物也隨著天空中洛河和地麵洛河的交融如同雨下。
還有一人,提前進入這裏,並且沒有受到諸方勢力的注意和製約,那就是法華寺迦樓羅元乾。
在周鐵衣鴻運的加持下,當一位三品看到七件二品秘寶,上百件三品秘寶如同雨下,他心中的貪婪可想而知,這份貪婪自然也蒙蔽了他靈性的提醒。
元乾化作一道道金光來迴穿梭,收攝一件件二品秘寶,他原本打算自己搶到一件,再搶到幾件三品秘寶就迅速離開,免得被後麵進來的二品,一品圍堵。
但是有鴻運加持,他忽然發現自己收取這些無主的二品秘寶比想象中還要容易許多,以至於他接連收取了四件二品秘寶,當兩段曆史已經快要完全重合才反應過來。
“不好!”
元乾一邊壓製手中才收獲的四件秘寶,一邊迅速向趙佛兒靠攏,他化作的金光如同迅雷,隻要十幾息的時間就能夠落到趙佛兒身邊。
但今夜天空中的月色實在是太明亮了。
玉京山的月亮屬於天後,但是玉京山之外,整個大夏的月亮屬於周鐵衣。
明月的光輝落在元乾身上,一隻大手從光輝中探出,周圍的月光如同一條河流,讓掌心覆蓋之中的時間流速變得緩慢起來。
所以在元乾看來,他引以為傲的天賦神通能夠一息九裏,但是在外界看來,元乾就像是在月光凝成的手掌之中緩慢遊動,隨著手掌蓋下,元乾的身體也越來越小,遊得自然也越來越慢。
趙佛兒也注意到了元乾,但沒有了曆史的加持,他現在也不過隻是一位三品,如何能夠在周鐵衣虎口下奪食,隻能夠看向天空中的月光說道,“元乾獲得的二品秘寶給你,你將元乾放了,也算是了結這段因果。”
周鐵衣已經完全將元乾擒在掌中,然後好整以待地看向趙佛兒笑道,“這幾件二品秘寶是我加持在他身上的鴻運換來的,至於我擒下他,自然是因為他無故擒下我的弟子,若你們法華寺想要要人,來太乙觀找我就是。”
想要周鐵衣放了元乾可沒有那麽容易,法華寺三寶之一的【八部佛眾】當然要賣個好價錢。
“哼。”
趙佛兒冷哼一聲,元乾這位迦樓羅他當然要奪迴,但也隻能夠等到天下道統匯聚太乙觀,破除周鐵衣的三十三天了,到了那個時候,一定比眼前蔓延三百多年的洛河之戰還要兇惡!
周鐵衣沒有繼續理會趙佛兒,孫乘龍身上還有另外一段因果需要解決,他可不希望自己徒弟落得和元乾一樣的下場,於是順著因果指引,他帶著三人落入洛水江畔。
此時經過曆史的融合,整條洛河變得‘豐潤’了起來,河麵波光粼粼,天空中繁星竟然和明月一同璀璨,上百件三品秘寶和剩下三件二品秘寶隨意落到洛河各地,引得天下有緣人前來探秘。
周鐵衣來到江畔渡口,此處諸葛丹已經擺好了簡易的座椅,桌子上除了一壺酒之外,就隻有幾條新釣起來的刀魚清蒸。
而且諸葛丹不僅給周鐵衣準備了椅子,還給周鐵衣三個徒弟準備了椅子。
周鐵衣凝聚的月光佛陀像走到諸葛丹身邊,笑道,“神武侯這一魚三吃可真不地道啊。”
他眼中諸葛丹的氣息仍然在迅速下降,早已經跌落三品,甚至有迴歸普通人的趨勢。
諸葛丹知道周鐵衣的意思,這是說自己不僅利用他的徒弟解決薑太一,還要複活齊國士兵,甚至還要周鐵衣出力幫助他拿迴現在的洛水龍庭。
不過諸葛丹的臉皮跟周鐵衣一樣厚,笑道,“周侯如此會吃魚,這一魚三吃,當你我共享。”
周鐵衣看了看眼前的洛水,又看了看麵前蒸好的魚,微微頷首,然後坐下,梅俊蒼三位弟子也趕忙跟著坐下。
坐下之後,諸葛丹作為主人,給四人倒了酒水,然後又取出剛剛蒸好的刀魚,一人一條分在盤中。
周鐵衣端著酒杯,先是問道,“神武侯現在在損道?”
這就是諸葛丹為什麽要借助周鐵衣才能夠取迴洛水龍庭的原因了。
諸葛丹沒有隱瞞,這件事周鐵衣肯定能夠通過自己的狀態猜測出十之八九,剩下一二分細節也不過是自己走聖道的方法,說給周鐵衣這位以前的神尊聖人聽也不礙事,說不定還能夠從周鐵衣口中獲得一些新的感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是,世人皆說我多智,但三百多年前我仍然沒有能夠幫助齊國完成大業,就是因為少力,三百年後這天下變局還要大於三百年前,所以這聖道我是不爭也得爭。”
周鐵衣看向諸葛丹,琢磨著說道,“你借助曆史迴環,融合了曆史鏡像,暫時達到了一品頂峰,然後開始損道?”
諸葛丹笑道,“對,在剛剛封印的曆史迴環中,我是陰陽家絕世一品,一般人損道,都是將自身道統承接到人和物身上,在您那個時代已經有了完整的法門。”
周鐵衣凝聲說道,“神胎之法,五帝。”
諸葛丹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對,神胎之法,荒古之時,眾神為了追求聖道,除了你之外,鳳祖,蒼龍,地母,幽冥,血海都用的是人作為神胎,也就是後來的五帝。”
周鐵衣微微頷首,鳳祖對應赤帝,蒼龍對應黑帝,地母對應黃帝,幽冥對應青帝,血海則對應白帝。
“至於元始,太虛和九霄,祂們應該是將自己損的道凝聚到物之上,具體怎麽做的,至今沒有流傳出來。”
諸葛丹看向周鐵衣,想要從周鐵衣這裏得到答案。
周鐵衣高深莫測地一笑,就算我知道也不會告訴你。
孫乘龍似乎想到了什麽,他瞪大眼睛看向諸葛丹,“所以神武侯您損的道……”
諸葛丹遺憾地從周鐵衣身上收迴目光,隨後自信地笑道,“對,既然是損道,那麽我索性就幹脆點,借助歸墟和這段迴環的曆史,讓其徹底化為虛無,以後自然不會留下破綻。”
在諸葛丹看來,既然五帝背叛荒古九神,成為荒古九神失敗的直接原因,那麽就說明聖人本身是沒有弱點的,但是隻要抓住祂們的損道之物,就能夠擊敗聖人。
但周鐵衣反而搖頭,“這點我和你的看法不一樣。”
諸葛丹認真地問道,“願聞其詳。”
周鐵衣伸出手掌,直接觸摸眼前的刀魚,但是他這具佛陀身本來就是月光凝聚,所以隻能夠如同一陣柔光一樣覆蓋在刀魚之上。
諸葛丹皺眉,他讀懂了周鐵衣要表達的意思。
周鐵衣繼續說道,“神尊,聖人高於眾生之上,祂們如果是完全狀態之下,其實已經不在我們理解的世界之中,而是在另外一個更加宏大的宇宙,所以祂們需要一個錨定物,能夠讓他們從完全狀態之下恢複到正常狀態,迴歸我們所在的世界。”
“這個錨定物就是承道之物?”
“對。”周鐵衣認真地說道,“承道之物是聖人們的‘弱點’也是祂們在這個世界的‘根本’,這就符合聖人的本質,強大和弱小同時存在,永遠在矛盾之中,如果失去其中一麵,那就是超脫於世,也可以稱之為迷失。”
“迷失?”
“迷失在更高層次的世界之中,佛經有言,世界如同恆沙之數,聖人住世,以道為錨點,若聖人以完全狀態存在,那麽祂們就高於我們現在意義上的世界,祂們目光所及就是恆沙世界,在那個維度中,聖人就像是普通人在沙灘中一樣,祂們如何能夠找到原本屬於自己的‘砂礫’?那就隻有提前標記好這枚沙子。”
“我懂了。”
諸葛丹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聖人已經處於矛盾之中,所以用我們理解的‘殺死’來形容聖人是不對的,因此擊敗聖人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祂們處於完全的,最強的狀態時徹底毀滅祂們的承道之物,讓祂們迷失在更廣闊的天地之中,要麽就將祂們拉下聖位,重新成為‘普通人’。”
諸葛丹認真看向周鐵衣,現在周鐵衣的狀態應該就是被拉下聖位的狀態,雖然他推演的成聖方法有問題,但是今天從周鐵衣口中知道這些知識,就不枉試錯一番,反正他也不一定能走到最後一步。
周鐵衣微微一笑,拿起筷子,細細將刀魚的肉刺分離,撚起一塊肥美的魚肉放入嘴中品嚐,雖然隻是化身,但是借助月光,他仍然能夠品嚐出其中美味的信息,這是一種感受,來自於人這個群體對於刀魚的認知。
周鐵衣告訴了諸葛丹這麽重要的一個信息,作為迴報,諸葛丹想了想說道,“薑太一應該會很快複活,要小心那個酷吏。”
這個消息無疑很炸裂,孫乘龍不敢置信地說道,“這都沒有能夠殺死他?”
諸葛丹笑道,“確實是殺死了他,但亞聖畢竟也帶著聖字,當時在曆史迴環中局勢很複雜,我為了達成目的,不得不和幻祭司合作,我既然能夠和幻祭司合作,那麽薑太一為什麽不行呢?”
諸葛丹說出了這個細節,孫乘龍三人低頭思考,確實,幻祭司出手的時機把握的太準確了,如果不是老師早就埋伏好後手,放在鄧學虎身上,那麽孫乘龍的一切都會為幻祭司做嫁衣。
但即使這樣,幻祭司也靠著對時機準確的把握成功脫困,如此精妙的時機掌握,肯定是幻祭司通過某種方法和薑太一溝通後的結果,薑太一得到幻祭司的幫助,卻在那場戰鬥中沒有體現出太關鍵的東西,至少不是他們能夠看到的東西。
周鐵衣對此倒毫不在意,他輕笑道,“就算他複活,代價肯定也不小,短時間肯定無法重新登臨亞聖之位,我登臨聖道在即,要與大夏,神道眾多勢力分勝負,他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出手對付我,我反而覺得他會偏向我一點,我和他又沒有深仇大恨。”
諸葛丹想了想,點頭道,“有理。”
孫乘龍趕忙指了指自己,“老師您和他沒有深仇大恨,那我呢?”
他露出苦瓜臉,自己算不算和薑太一有深仇大恨啊,畢竟自己的誓言已經立下,一旦薑太一道統複蘇,禍亂天下,他就有義務要阻止。
周鐵衣哈哈大笑,“小子,我當時給你講有借不還的法門時說的很清楚,我都沒有走通這條路多少,你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那就自己去走,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周鐵衣又轉頭看向諸葛丹,話音一轉,“但是平白占我這個徒弟的好處可不行。”
諸葛丹露出幾分無奈地笑容,之後複活齊國士兵還需要孫乘龍的幫助,這會消耗孫乘龍的本源,所以需要另外彌補。
他拿出放在一邊的竹簍,遞給了周鐵衣,裏麵有一大一小兩條真龍。
“當初洛河大戰的曆史支流迴歸,讓洛河的規則和天地祖炁大漲,如今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大河,若奪得龍庭,以此為根基建立神庭易如反掌,若孫小友有意,我願以齊國大將軍之位相邀,以後神庭,我與孫小友平起平坐,屆時複蘇的齊國士卒,孫小友也可指揮。”
孫乘龍眼巴巴看著自己老師,周鐵衣拿起竹簍,“平起平坐就不必了,聽調不聽宣即可。”
這就是周鐵衣能夠為孫乘龍爭取的最好的條件,齊國士兵複活的根基都在孫乘龍身上,諸葛丹肯定不會放棄,周鐵衣已經有很多敵人了,他也不想要再和神武侯為敵,反而雙方合作利大於弊。
既然這都是事實,那麽孫乘龍獲得齊國神庭的氣運,信仰就順理成章,付出一定的代價也正常,聽調不聽宣就是最好的結果。
諸葛丹聽後,麵露些許遺憾,相較於聽調不聽宣,他更願意‘平起平坐’,但在周鐵衣這裏,他肯定忽悠不了孫乘龍,隻能夠頷首道,“一言為定。”
這是當初那些參與大戰死亡的諸子百家留下的道統,當兩段曆史重合,這些寶物也隨著天空中洛河和地麵洛河的交融如同雨下。
還有一人,提前進入這裏,並且沒有受到諸方勢力的注意和製約,那就是法華寺迦樓羅元乾。
在周鐵衣鴻運的加持下,當一位三品看到七件二品秘寶,上百件三品秘寶如同雨下,他心中的貪婪可想而知,這份貪婪自然也蒙蔽了他靈性的提醒。
元乾化作一道道金光來迴穿梭,收攝一件件二品秘寶,他原本打算自己搶到一件,再搶到幾件三品秘寶就迅速離開,免得被後麵進來的二品,一品圍堵。
但是有鴻運加持,他忽然發現自己收取這些無主的二品秘寶比想象中還要容易許多,以至於他接連收取了四件二品秘寶,當兩段曆史已經快要完全重合才反應過來。
“不好!”
元乾一邊壓製手中才收獲的四件秘寶,一邊迅速向趙佛兒靠攏,他化作的金光如同迅雷,隻要十幾息的時間就能夠落到趙佛兒身邊。
但今夜天空中的月色實在是太明亮了。
玉京山的月亮屬於天後,但是玉京山之外,整個大夏的月亮屬於周鐵衣。
明月的光輝落在元乾身上,一隻大手從光輝中探出,周圍的月光如同一條河流,讓掌心覆蓋之中的時間流速變得緩慢起來。
所以在元乾看來,他引以為傲的天賦神通能夠一息九裏,但是在外界看來,元乾就像是在月光凝成的手掌之中緩慢遊動,隨著手掌蓋下,元乾的身體也越來越小,遊得自然也越來越慢。
趙佛兒也注意到了元乾,但沒有了曆史的加持,他現在也不過隻是一位三品,如何能夠在周鐵衣虎口下奪食,隻能夠看向天空中的月光說道,“元乾獲得的二品秘寶給你,你將元乾放了,也算是了結這段因果。”
周鐵衣已經完全將元乾擒在掌中,然後好整以待地看向趙佛兒笑道,“這幾件二品秘寶是我加持在他身上的鴻運換來的,至於我擒下他,自然是因為他無故擒下我的弟子,若你們法華寺想要要人,來太乙觀找我就是。”
想要周鐵衣放了元乾可沒有那麽容易,法華寺三寶之一的【八部佛眾】當然要賣個好價錢。
“哼。”
趙佛兒冷哼一聲,元乾這位迦樓羅他當然要奪迴,但也隻能夠等到天下道統匯聚太乙觀,破除周鐵衣的三十三天了,到了那個時候,一定比眼前蔓延三百多年的洛河之戰還要兇惡!
周鐵衣沒有繼續理會趙佛兒,孫乘龍身上還有另外一段因果需要解決,他可不希望自己徒弟落得和元乾一樣的下場,於是順著因果指引,他帶著三人落入洛水江畔。
此時經過曆史的融合,整條洛河變得‘豐潤’了起來,河麵波光粼粼,天空中繁星竟然和明月一同璀璨,上百件三品秘寶和剩下三件二品秘寶隨意落到洛河各地,引得天下有緣人前來探秘。
周鐵衣來到江畔渡口,此處諸葛丹已經擺好了簡易的座椅,桌子上除了一壺酒之外,就隻有幾條新釣起來的刀魚清蒸。
而且諸葛丹不僅給周鐵衣準備了椅子,還給周鐵衣三個徒弟準備了椅子。
周鐵衣凝聚的月光佛陀像走到諸葛丹身邊,笑道,“神武侯這一魚三吃可真不地道啊。”
他眼中諸葛丹的氣息仍然在迅速下降,早已經跌落三品,甚至有迴歸普通人的趨勢。
諸葛丹知道周鐵衣的意思,這是說自己不僅利用他的徒弟解決薑太一,還要複活齊國士兵,甚至還要周鐵衣出力幫助他拿迴現在的洛水龍庭。
不過諸葛丹的臉皮跟周鐵衣一樣厚,笑道,“周侯如此會吃魚,這一魚三吃,當你我共享。”
周鐵衣看了看眼前的洛水,又看了看麵前蒸好的魚,微微頷首,然後坐下,梅俊蒼三位弟子也趕忙跟著坐下。
坐下之後,諸葛丹作為主人,給四人倒了酒水,然後又取出剛剛蒸好的刀魚,一人一條分在盤中。
周鐵衣端著酒杯,先是問道,“神武侯現在在損道?”
這就是諸葛丹為什麽要借助周鐵衣才能夠取迴洛水龍庭的原因了。
諸葛丹沒有隱瞞,這件事周鐵衣肯定能夠通過自己的狀態猜測出十之八九,剩下一二分細節也不過是自己走聖道的方法,說給周鐵衣這位以前的神尊聖人聽也不礙事,說不定還能夠從周鐵衣口中獲得一些新的感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是,世人皆說我多智,但三百多年前我仍然沒有能夠幫助齊國完成大業,就是因為少力,三百年後這天下變局還要大於三百年前,所以這聖道我是不爭也得爭。”
周鐵衣看向諸葛丹,琢磨著說道,“你借助曆史迴環,融合了曆史鏡像,暫時達到了一品頂峰,然後開始損道?”
諸葛丹笑道,“對,在剛剛封印的曆史迴環中,我是陰陽家絕世一品,一般人損道,都是將自身道統承接到人和物身上,在您那個時代已經有了完整的法門。”
周鐵衣凝聲說道,“神胎之法,五帝。”
諸葛丹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對,神胎之法,荒古之時,眾神為了追求聖道,除了你之外,鳳祖,蒼龍,地母,幽冥,血海都用的是人作為神胎,也就是後來的五帝。”
周鐵衣微微頷首,鳳祖對應赤帝,蒼龍對應黑帝,地母對應黃帝,幽冥對應青帝,血海則對應白帝。
“至於元始,太虛和九霄,祂們應該是將自己損的道凝聚到物之上,具體怎麽做的,至今沒有流傳出來。”
諸葛丹看向周鐵衣,想要從周鐵衣這裏得到答案。
周鐵衣高深莫測地一笑,就算我知道也不會告訴你。
孫乘龍似乎想到了什麽,他瞪大眼睛看向諸葛丹,“所以神武侯您損的道……”
諸葛丹遺憾地從周鐵衣身上收迴目光,隨後自信地笑道,“對,既然是損道,那麽我索性就幹脆點,借助歸墟和這段迴環的曆史,讓其徹底化為虛無,以後自然不會留下破綻。”
在諸葛丹看來,既然五帝背叛荒古九神,成為荒古九神失敗的直接原因,那麽就說明聖人本身是沒有弱點的,但是隻要抓住祂們的損道之物,就能夠擊敗聖人。
但周鐵衣反而搖頭,“這點我和你的看法不一樣。”
諸葛丹認真地問道,“願聞其詳。”
周鐵衣伸出手掌,直接觸摸眼前的刀魚,但是他這具佛陀身本來就是月光凝聚,所以隻能夠如同一陣柔光一樣覆蓋在刀魚之上。
諸葛丹皺眉,他讀懂了周鐵衣要表達的意思。
周鐵衣繼續說道,“神尊,聖人高於眾生之上,祂們如果是完全狀態之下,其實已經不在我們理解的世界之中,而是在另外一個更加宏大的宇宙,所以祂們需要一個錨定物,能夠讓他們從完全狀態之下恢複到正常狀態,迴歸我們所在的世界。”
“這個錨定物就是承道之物?”
“對。”周鐵衣認真地說道,“承道之物是聖人們的‘弱點’也是祂們在這個世界的‘根本’,這就符合聖人的本質,強大和弱小同時存在,永遠在矛盾之中,如果失去其中一麵,那就是超脫於世,也可以稱之為迷失。”
“迷失?”
“迷失在更高層次的世界之中,佛經有言,世界如同恆沙之數,聖人住世,以道為錨點,若聖人以完全狀態存在,那麽祂們就高於我們現在意義上的世界,祂們目光所及就是恆沙世界,在那個維度中,聖人就像是普通人在沙灘中一樣,祂們如何能夠找到原本屬於自己的‘砂礫’?那就隻有提前標記好這枚沙子。”
“我懂了。”
諸葛丹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聖人已經處於矛盾之中,所以用我們理解的‘殺死’來形容聖人是不對的,因此擊敗聖人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祂們處於完全的,最強的狀態時徹底毀滅祂們的承道之物,讓祂們迷失在更廣闊的天地之中,要麽就將祂們拉下聖位,重新成為‘普通人’。”
諸葛丹認真看向周鐵衣,現在周鐵衣的狀態應該就是被拉下聖位的狀態,雖然他推演的成聖方法有問題,但是今天從周鐵衣口中知道這些知識,就不枉試錯一番,反正他也不一定能走到最後一步。
周鐵衣微微一笑,拿起筷子,細細將刀魚的肉刺分離,撚起一塊肥美的魚肉放入嘴中品嚐,雖然隻是化身,但是借助月光,他仍然能夠品嚐出其中美味的信息,這是一種感受,來自於人這個群體對於刀魚的認知。
周鐵衣告訴了諸葛丹這麽重要的一個信息,作為迴報,諸葛丹想了想說道,“薑太一應該會很快複活,要小心那個酷吏。”
這個消息無疑很炸裂,孫乘龍不敢置信地說道,“這都沒有能夠殺死他?”
諸葛丹笑道,“確實是殺死了他,但亞聖畢竟也帶著聖字,當時在曆史迴環中局勢很複雜,我為了達成目的,不得不和幻祭司合作,我既然能夠和幻祭司合作,那麽薑太一為什麽不行呢?”
諸葛丹說出了這個細節,孫乘龍三人低頭思考,確實,幻祭司出手的時機把握的太準確了,如果不是老師早就埋伏好後手,放在鄧學虎身上,那麽孫乘龍的一切都會為幻祭司做嫁衣。
但即使這樣,幻祭司也靠著對時機準確的把握成功脫困,如此精妙的時機掌握,肯定是幻祭司通過某種方法和薑太一溝通後的結果,薑太一得到幻祭司的幫助,卻在那場戰鬥中沒有體現出太關鍵的東西,至少不是他們能夠看到的東西。
周鐵衣對此倒毫不在意,他輕笑道,“就算他複活,代價肯定也不小,短時間肯定無法重新登臨亞聖之位,我登臨聖道在即,要與大夏,神道眾多勢力分勝負,他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出手對付我,我反而覺得他會偏向我一點,我和他又沒有深仇大恨。”
諸葛丹想了想,點頭道,“有理。”
孫乘龍趕忙指了指自己,“老師您和他沒有深仇大恨,那我呢?”
他露出苦瓜臉,自己算不算和薑太一有深仇大恨啊,畢竟自己的誓言已經立下,一旦薑太一道統複蘇,禍亂天下,他就有義務要阻止。
周鐵衣哈哈大笑,“小子,我當時給你講有借不還的法門時說的很清楚,我都沒有走通這條路多少,你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那就自己去走,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周鐵衣又轉頭看向諸葛丹,話音一轉,“但是平白占我這個徒弟的好處可不行。”
諸葛丹露出幾分無奈地笑容,之後複活齊國士兵還需要孫乘龍的幫助,這會消耗孫乘龍的本源,所以需要另外彌補。
他拿出放在一邊的竹簍,遞給了周鐵衣,裏麵有一大一小兩條真龍。
“當初洛河大戰的曆史支流迴歸,讓洛河的規則和天地祖炁大漲,如今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大河,若奪得龍庭,以此為根基建立神庭易如反掌,若孫小友有意,我願以齊國大將軍之位相邀,以後神庭,我與孫小友平起平坐,屆時複蘇的齊國士卒,孫小友也可指揮。”
孫乘龍眼巴巴看著自己老師,周鐵衣拿起竹簍,“平起平坐就不必了,聽調不聽宣即可。”
這就是周鐵衣能夠為孫乘龍爭取的最好的條件,齊國士兵複活的根基都在孫乘龍身上,諸葛丹肯定不會放棄,周鐵衣已經有很多敵人了,他也不想要再和神武侯為敵,反而雙方合作利大於弊。
既然這都是事實,那麽孫乘龍獲得齊國神庭的氣運,信仰就順理成章,付出一定的代價也正常,聽調不聽宣就是最好的結果。
諸葛丹聽後,麵露些許遺憾,相較於聽調不聽宣,他更願意‘平起平坐’,但在周鐵衣這裏,他肯定忽悠不了孫乘龍,隻能夠頷首道,“一言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