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已經是12月份的天氣,李世民出去了這麽一圈有些意氣風發。他對程知節道:“五哥,這一次你給我上了很深的一堂課。大魔國的各個方麵的確都比大唐更加先進,也更加的有朝氣。
通過這一段時間考察,我準備大魔國和大唐的合並暫時不全麵開始。我要維持大魔國3到5五年的相對獨立。這一段時間大魔國去番號,名義上歸屬大唐,軍隊優先合並,其他方麵先維持自己的運作模式。
我會讓大唐的官員到大魔國學習實習,迅速的推廣大魔國的管理方式。”
“陛下聖明!”程知節躬身施禮,接著問:“陛下,您認為什麽時候咱們什麽時候合並合適呢?”
李世民戲謔的笑道:“怎麽著?五哥這麽著急的就要撂挑子不幹了?你可是答應我,咱們要一起打下一份大大的疆土。”
老程摸了摸腦袋道:“我這個人是一個皮賴的家夥,對於政事一竅不通,這麽多年我一直到處亂跑,家裏的事情都是杜如晦他們在處理。
相對來說對於軍事我就還更在行一些,你還是讓我幹我的老本行算了。”
李世民苦笑搖頭道:“五哥,現在已經是年底,我想明年元月一日改元貞觀,咱們到時候在宣布這個消息怎麽樣?”
程知節眼睛咕嚕嚕隻轉,他一拍大腿道:“好!就按陛下說的。不過我有一個建議;為了顯示陛下繼承大統,普天同慶;咱們舉行一次慶祝活動怎麽樣?
咱們還可以邀請各國的使節來,舉行一次大閱兵,彰顯一下咱們大唐的國力,好好地嚇唬一下子這些兔崽子。”
李世民聽得眼睛放光,他拍手道:“還是五哥想的周到,就按你說的辦。我這就去安排禮部準備。”
程知節連忙把他攔住道:“別呀!陛下,禮部那一套祭天拜地的程序都臭大街了。再說陛下登基的時候已經做過,再做就不新鮮。你把這件事情交給我,保證陛下滿意,把那幫異族人嚇得膽戰心驚。”
“行嗎?”李世民還是覺著把這麽重要的一件事情交給這個不著調的家夥有點不放心。
程知節拍著胸口道:“陛下放心!這件事情你就交給我吧!我一定給你辦的妥妥的。”李世民見到程知節說的篤定,也就點頭同意。
程知節謝了恩,扭頭就跑,去趙王府把李元霸提溜了出來;然後跑到了兵部尚書府把屈突通也叫了出來,讓他們給自己準備最最精銳的士卒。
他要求這些士卒各個必須身長八尺,多一分不行,少一分不可;要求軍部提供統一的服飾,器械;他要操練軍隊。
他讓李元霸從玄甲騎兵中挑出,戰馬毛色純黑,個頭大小一致的玄甲騎兵50名也來參加訓練。
接著老程又從工部借了不少的人,丈量皇宮南麵的朱雀大街,並且在朱雀門的前麵搭建一片檢閱台。
連禮部也沒有逃脫,程知節命令他們選拔勳貴和各界代表;邀請他們元月一日前來觀禮,並且要求選拔長安城內老實本分的百姓來參加慶祝活動。
同時禮部還要大發請帖請天下各國的使臣前來觀禮,並做好接待的一切事物。
接著山東大魔國研究所的崔景帶領著一大幫子人飛速趕到長安;他們帶來了不少的新鮮東西,迅速的開始裝扮長安街頭。
元月一日要普天同慶,共同慶祝偉大的唐王李世民改元貞觀;這一消息迅速的在長安城傳播。
禮部尚書王圭雖然是李建成的嫡係,但是一點不拿自己當外人,很快地就找到了李世民,埋怨他不應該把這麽一件大事交給程知節這麽一個粗人。
到時候普挺同慶全城有頭臉的人物,還有各國的使節,以至於全城的百姓都要來,如果丟了我們大唐的麵子,豈不是有損大唐的榮譽。
李世民連忙解釋道:“這又不是朕的登基大典,隻是一次改元的慶祝活動。再說目的是震懾各國使臣,所以還是讓軍隊來做比較合適;這一次禮部就好好的做好配合,不要在摻和了。”
王圭這才憤憤不平的退了出去。李世民畢竟有些不放心,擺駕去了教軍場想看看程知節是怎麽訓練士兵的。
程知節現在正指著這群大兵破口大罵,他已經給將自己手下最會練兵的段誌玄,曾龍,李軍、鄭坡等人都叫了過來;但是忙活了兩三天有的人連左右都還分不清。
“每人左手寄一個帶子!你們都tm記住係著帶子的是左手!每次轉向的時候先想一想!
這一次慶典閱兵時間緊迫,總共才一個月的時間,你們要根據我的要求一絲不苟的完成沒有個動作。從我開始每個人都要做好掉20斤肉的準備,這一次活動決不能有任何失誤。”
李世民一聽,轉身迴宮,再也沒有過問過慶典訓練的任何消息。
隨著距離元日原來越近,朱雀大街被整治一新,各個角落都被打掃的一塵不染,街道上畫好了各種各樣的標誌,紅燈掛滿了街道兩旁。
觀禮台也都搭建完畢,用琉璃瓦裝點,用金色大漆粉刷過的觀禮台更顯著金碧輝煌。
在宮門的兩旁搭建了兩個碩大的木頭架子,上麵掛著一個巨大的用羊皮縫製的袋子,大家都不知道這是幹什麽用的;問程知節也隻是嘿嘿一笑道:“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肯定會嚇所有人一跳。”
眾人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也就靜靜的等待著在元日的一天答案被揭曉。程知節這幾天將軍隊的訓練全交給了段誌玄等人,他天天拿著檢閱的流程計劃和李世民核對,將每一個細節都確定無誤。
時光飛逝武德五年已經過去,迎來了貞觀元年的第一天。這一天紅日東升,萬裏無雲,讓人一出門就心情舒暢。
朱雀大街早就已經戒嚴,隻有拿著官憑路引才能夠進入。李世民夫婦陪著老皇帝李淵,來到了皇城的城樓之上。周圍都是隨著李淵起兵反隋建立大唐王朝的勳貴。
眾位大臣一看到他們父子上來,趕緊跪伏在地參拜太上皇和皇帝陛下。
李淵新遭喪子之痛,又被逼退位心情可想而知;今天一看到這麽多的老臣不由感慨萬分;上前將這些老臣們一一攙扶起來。
李世民夫婦攙扶著父親來到了城樓之上,慶祝儀式正式開始,在秦王破陣樂的伴奏下;第一項是程知節帶領著杜如晦、岑文本、魏征以及張鼎、秦瓊、李靖向李世民獻上大魔國的旗幟,表示效忠。
李世民讓內侍將大魔國的旗幟送了上來,然後宣布大魔國正式並入大唐朝。唐朝一下子擁有山東,遼東,雞林州,瀛洲,琉球、嶺南、南陽、江都等大片土地,疆域幾乎擴大一倍,人口增加一倍還多。天下進入大一統盛況。
“萬歲!萬歲!萬歲!”隨著這個消息的傳播,飽受亂世之苦的人們忘情的歡唿;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李淵看著站在城樓接受歡唿兒子,心中此起彼伏;這個兒子也太好運了,大魔國怎麽可能這麽簡單就投降了。
李世民站在城頭,擺手讓內侍上來宣讀詔書;他封杜如晦蔡國公,吏部尚書,賜實封一千三百戶。封岑文本為江陵公,中書侍郎;封魏征為鄭國公尚書左丞。
接著封張鼎為東萊公,海軍大都督;又封秦瓊為胡國功,左武衛大將軍;封李靖為衛國公,尚書右仆射。
最後李世民看了一眼程知節,微微一點頭,那位內侍接著念道:“冊封程知節為大魔郡王,驃騎大將軍,授使持節都督幽、易、檀、平、燕、媯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
眾人聽了一陣驚唿,能夠因公封王的外姓人不多,羅藝也是賜姓李才被封為燕郡王,沒想到李世民一下子把程知節封王,而且讓他總督六州軍事。
這六個州都是臨近遼東和突厥,很顯然李世民的意思是讓他主持這幾州的兵馬準備對突厥用兵。
程知節等人磕頭稱謝,然後老程的大嗓子震天震地的大吼了一聲:“陛下改元貞觀,中原一統,慶典開始!”
隨著老程的一聲大吼,秦王破陣樂的音樂震天震地;懸掛著羊皮袋子的木架子下麵燃起了通紅的火焰。
大家都不知道這是什麽意思,一個個抻長脖子靜靜的看著;沒有過多長時間,羊皮袋子慢慢的鼓了起來,並且緩緩的漂浮起來。
這兩個羊皮袋子越來越大,最後足足有兩間屋子大小。在羊皮袋子上劃著兩條黃龍那正是大唐的旗幟。
兩條黃龍張牙舞爪,扶搖直上,緩緩的升到半天空。它們並沒有停止,帶著兩個一丈方圓的木藍緩緩的向上攀登。
“嘩!上麵有人!快看上麵有人!他們飛起來了!他們上天了!”
在眾人的驚唿聲中,兩個木欄中的士兵猛地抖下兩條紅了的條幅,上麵寫的是:江山不老,大唐永春!201
通過這一段時間考察,我準備大魔國和大唐的合並暫時不全麵開始。我要維持大魔國3到5五年的相對獨立。這一段時間大魔國去番號,名義上歸屬大唐,軍隊優先合並,其他方麵先維持自己的運作模式。
我會讓大唐的官員到大魔國學習實習,迅速的推廣大魔國的管理方式。”
“陛下聖明!”程知節躬身施禮,接著問:“陛下,您認為什麽時候咱們什麽時候合並合適呢?”
李世民戲謔的笑道:“怎麽著?五哥這麽著急的就要撂挑子不幹了?你可是答應我,咱們要一起打下一份大大的疆土。”
老程摸了摸腦袋道:“我這個人是一個皮賴的家夥,對於政事一竅不通,這麽多年我一直到處亂跑,家裏的事情都是杜如晦他們在處理。
相對來說對於軍事我就還更在行一些,你還是讓我幹我的老本行算了。”
李世民苦笑搖頭道:“五哥,現在已經是年底,我想明年元月一日改元貞觀,咱們到時候在宣布這個消息怎麽樣?”
程知節眼睛咕嚕嚕隻轉,他一拍大腿道:“好!就按陛下說的。不過我有一個建議;為了顯示陛下繼承大統,普天同慶;咱們舉行一次慶祝活動怎麽樣?
咱們還可以邀請各國的使節來,舉行一次大閱兵,彰顯一下咱們大唐的國力,好好地嚇唬一下子這些兔崽子。”
李世民聽得眼睛放光,他拍手道:“還是五哥想的周到,就按你說的辦。我這就去安排禮部準備。”
程知節連忙把他攔住道:“別呀!陛下,禮部那一套祭天拜地的程序都臭大街了。再說陛下登基的時候已經做過,再做就不新鮮。你把這件事情交給我,保證陛下滿意,把那幫異族人嚇得膽戰心驚。”
“行嗎?”李世民還是覺著把這麽重要的一件事情交給這個不著調的家夥有點不放心。
程知節拍著胸口道:“陛下放心!這件事情你就交給我吧!我一定給你辦的妥妥的。”李世民見到程知節說的篤定,也就點頭同意。
程知節謝了恩,扭頭就跑,去趙王府把李元霸提溜了出來;然後跑到了兵部尚書府把屈突通也叫了出來,讓他們給自己準備最最精銳的士卒。
他要求這些士卒各個必須身長八尺,多一分不行,少一分不可;要求軍部提供統一的服飾,器械;他要操練軍隊。
他讓李元霸從玄甲騎兵中挑出,戰馬毛色純黑,個頭大小一致的玄甲騎兵50名也來參加訓練。
接著老程又從工部借了不少的人,丈量皇宮南麵的朱雀大街,並且在朱雀門的前麵搭建一片檢閱台。
連禮部也沒有逃脫,程知節命令他們選拔勳貴和各界代表;邀請他們元月一日前來觀禮,並且要求選拔長安城內老實本分的百姓來參加慶祝活動。
同時禮部還要大發請帖請天下各國的使臣前來觀禮,並做好接待的一切事物。
接著山東大魔國研究所的崔景帶領著一大幫子人飛速趕到長安;他們帶來了不少的新鮮東西,迅速的開始裝扮長安街頭。
元月一日要普天同慶,共同慶祝偉大的唐王李世民改元貞觀;這一消息迅速的在長安城傳播。
禮部尚書王圭雖然是李建成的嫡係,但是一點不拿自己當外人,很快地就找到了李世民,埋怨他不應該把這麽一件大事交給程知節這麽一個粗人。
到時候普挺同慶全城有頭臉的人物,還有各國的使節,以至於全城的百姓都要來,如果丟了我們大唐的麵子,豈不是有損大唐的榮譽。
李世民連忙解釋道:“這又不是朕的登基大典,隻是一次改元的慶祝活動。再說目的是震懾各國使臣,所以還是讓軍隊來做比較合適;這一次禮部就好好的做好配合,不要在摻和了。”
王圭這才憤憤不平的退了出去。李世民畢竟有些不放心,擺駕去了教軍場想看看程知節是怎麽訓練士兵的。
程知節現在正指著這群大兵破口大罵,他已經給將自己手下最會練兵的段誌玄,曾龍,李軍、鄭坡等人都叫了過來;但是忙活了兩三天有的人連左右都還分不清。
“每人左手寄一個帶子!你們都tm記住係著帶子的是左手!每次轉向的時候先想一想!
這一次慶典閱兵時間緊迫,總共才一個月的時間,你們要根據我的要求一絲不苟的完成沒有個動作。從我開始每個人都要做好掉20斤肉的準備,這一次活動決不能有任何失誤。”
李世民一聽,轉身迴宮,再也沒有過問過慶典訓練的任何消息。
隨著距離元日原來越近,朱雀大街被整治一新,各個角落都被打掃的一塵不染,街道上畫好了各種各樣的標誌,紅燈掛滿了街道兩旁。
觀禮台也都搭建完畢,用琉璃瓦裝點,用金色大漆粉刷過的觀禮台更顯著金碧輝煌。
在宮門的兩旁搭建了兩個碩大的木頭架子,上麵掛著一個巨大的用羊皮縫製的袋子,大家都不知道這是幹什麽用的;問程知節也隻是嘿嘿一笑道:“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肯定會嚇所有人一跳。”
眾人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也就靜靜的等待著在元日的一天答案被揭曉。程知節這幾天將軍隊的訓練全交給了段誌玄等人,他天天拿著檢閱的流程計劃和李世民核對,將每一個細節都確定無誤。
時光飛逝武德五年已經過去,迎來了貞觀元年的第一天。這一天紅日東升,萬裏無雲,讓人一出門就心情舒暢。
朱雀大街早就已經戒嚴,隻有拿著官憑路引才能夠進入。李世民夫婦陪著老皇帝李淵,來到了皇城的城樓之上。周圍都是隨著李淵起兵反隋建立大唐王朝的勳貴。
眾位大臣一看到他們父子上來,趕緊跪伏在地參拜太上皇和皇帝陛下。
李淵新遭喪子之痛,又被逼退位心情可想而知;今天一看到這麽多的老臣不由感慨萬分;上前將這些老臣們一一攙扶起來。
李世民夫婦攙扶著父親來到了城樓之上,慶祝儀式正式開始,在秦王破陣樂的伴奏下;第一項是程知節帶領著杜如晦、岑文本、魏征以及張鼎、秦瓊、李靖向李世民獻上大魔國的旗幟,表示效忠。
李世民讓內侍將大魔國的旗幟送了上來,然後宣布大魔國正式並入大唐朝。唐朝一下子擁有山東,遼東,雞林州,瀛洲,琉球、嶺南、南陽、江都等大片土地,疆域幾乎擴大一倍,人口增加一倍還多。天下進入大一統盛況。
“萬歲!萬歲!萬歲!”隨著這個消息的傳播,飽受亂世之苦的人們忘情的歡唿;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李淵看著站在城樓接受歡唿兒子,心中此起彼伏;這個兒子也太好運了,大魔國怎麽可能這麽簡單就投降了。
李世民站在城頭,擺手讓內侍上來宣讀詔書;他封杜如晦蔡國公,吏部尚書,賜實封一千三百戶。封岑文本為江陵公,中書侍郎;封魏征為鄭國公尚書左丞。
接著封張鼎為東萊公,海軍大都督;又封秦瓊為胡國功,左武衛大將軍;封李靖為衛國公,尚書右仆射。
最後李世民看了一眼程知節,微微一點頭,那位內侍接著念道:“冊封程知節為大魔郡王,驃騎大將軍,授使持節都督幽、易、檀、平、燕、媯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
眾人聽了一陣驚唿,能夠因公封王的外姓人不多,羅藝也是賜姓李才被封為燕郡王,沒想到李世民一下子把程知節封王,而且讓他總督六州軍事。
這六個州都是臨近遼東和突厥,很顯然李世民的意思是讓他主持這幾州的兵馬準備對突厥用兵。
程知節等人磕頭稱謝,然後老程的大嗓子震天震地的大吼了一聲:“陛下改元貞觀,中原一統,慶典開始!”
隨著老程的一聲大吼,秦王破陣樂的音樂震天震地;懸掛著羊皮袋子的木架子下麵燃起了通紅的火焰。
大家都不知道這是什麽意思,一個個抻長脖子靜靜的看著;沒有過多長時間,羊皮袋子慢慢的鼓了起來,並且緩緩的漂浮起來。
這兩個羊皮袋子越來越大,最後足足有兩間屋子大小。在羊皮袋子上劃著兩條黃龍那正是大唐的旗幟。
兩條黃龍張牙舞爪,扶搖直上,緩緩的升到半天空。它們並沒有停止,帶著兩個一丈方圓的木藍緩緩的向上攀登。
“嘩!上麵有人!快看上麵有人!他們飛起來了!他們上天了!”
在眾人的驚唿聲中,兩個木欄中的士兵猛地抖下兩條紅了的條幅,上麵寫的是:江山不老,大唐永春!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