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韶華笑起來如春風拂麵。
李太後卻知道,這張如春風般的笑臉後是深不可測的帝王心計手段。她這個太後能在後宮裏尊榮體麵,靠的是太和帝的餘澤,還有她及時挺身支持薑韶華的恩澤。
如今薑韶華登基九年,早已坐穩龍椅掌控朝堂,文臣武將歸心,百姓擁護愛戴。誰也撼動不了天子之位。
換而言之,薑韶華這位大梁天子,早已不需看任何人的臉色。反倒是她這個太後,得時時揣摩著薑韶華的心思。
她想讓李氏女做平王妃,確實有些不為人道的私心。李芳華忽然鬧了這一出,令李家人顏麵掃地,她這個太後臉上無光,平王妃的人選勢必得換人。或許,這才正合薑韶華的心意。
薑韶華其實並不樂意李家出一個平王妃。今日正好順水推舟,解決了一個麻煩。
李太後唿出一口濁氣,擠出笑容:“皇上說的是。今日是哀家生辰,別被一個不懂事的丫頭擾了。”
然後,便笑著招唿其餘幾個年輕姑娘過來說話。
盧姑娘崔姑娘王姑娘皆是大家閨秀,進宮赴宴前都經過家中長輩教導,再有剛才李芳華鬧的一出,她們心中各有思慮,應對間頗為小心。
陳姑娘相貌和陳瑾瑜有三分相似,薑韶華看著頗為親切,隨口笑道:“你是陳瑾瑜的堂妹麽?”
陳姑娘輕聲應道:“是,隔了幾個房頭,是遠房堂妹。”
薑韶華有些懷念:“她在豫州做郡守,這幾年差事當得好。等明年滿了一任,就能迴京城了。朕幾年沒見她,心裏著實惦記。”
所以,看到相貌有些相似的陳家姑娘,便覺親切。
李太後聽著話音,不動聲色地打量陳姑娘。
陳丞相是皇上鐵杆心腹,又是大梁文臣之首。如果陳氏女嫁給平王,以後便能日夜盯著平王。對皇上來說,這才是最合意的人選。
陳姑娘柔順地垂著頭,任由太後娘娘挑剔打量。
等在一旁的馮姑娘,悄悄往外瞧。
平王在外麵瘋跑了一圈,跑得滿頭都是汗,此時轉頭衝了進來。
平王生得白白胖胖,相貌一等一的俊俏。此時滿臉歡快,像個孩童一般,讓人情不自禁地跟著一同展顏而笑。
馮姑娘忍不住笑了一笑。
平王覺得這個笑姑娘笑得爛漫可愛,下意識地停下腳步:“外麵有鳥雀,我要去抓,你去不去?”
平王嗓門洪亮,一張口,就將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
李太後看著天真稚氣的馮姑娘,心想這馮尚書也是有趣,怎麽挑了個傻乎乎的姑娘進宮來赴宴。偏偏平王沒注意旁人,就對馮姑娘張口說話了。
馮姑娘也是個妙人,先迅速點頭,然後悄聲應道:“現在不成,我還得等太後娘娘問話呢!”
平王可不管這些,伸手扯住馮姑娘的衣袖:“走走走,我們去玩。”
平王力氣大得很,也沒人敢去攔著他,馮姑娘被扯著走了幾步,急急轉頭。
沒等李太後發話,薑韶華已笑了起來:“平王是個孩童脾氣,你就陪著他去玩耍片刻。”
馮姑娘的心也大得很,果然就高高興興地去了。
眾人的神情都很微妙,紛紛轉頭去開馮夫人。
馮尚書相貌醜陋,馮夫人年輕時候也不是什麽美人,相貌平平無奇。不過,馮夫人和馮尚書夫妻多年,能受得了馮尚書火爆急躁的脾氣,也不會怵這等場麵。
馮夫人笑眯眯地說道:“無雙這丫頭,自小就性情爛漫天真,今年都十六歲了,玩心還是重得很。平日在家裏,就愛爬樹摘花,會用彈弓射鳥,半點不像姑娘家,是個野小子脾氣。今日在宮中鬧什麽笑話,大家可別見怪。”
得!
還是馮尚書厲害,從家中挑了這麽一個活寶來。平王智力低下,馮無雙也沒聰明到哪兒去。性情爛漫天真,換個詞來說,就是缺心眼唄!
怪不得平王一招唿,馮姑娘就興衝衝地跟著去了。這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哪!
李太後哭笑不得,轉頭看薑韶華。
薑韶華也有些意外,目中閃出笑意。
陳姑娘不錯,馮姑娘就更好了。肥水不流外人田,這平王妃的位置,留給馮家也是極好的。
……
“平王真相中無雙了?”
馮尚書從戶部衙門迴來後,見了老妻,就聽到了令他驚掉下巴的一樁大喜事。
馮夫人忍俊不禁:“可不是麽?進宮的幾位姑娘,平王看都沒看別人,就和我們無雙玩了小半日。”
“走的時候,平王依依難舍,扯著無雙的衣袖不讓走,嚷著要娶無雙。”
馮尚書哭笑不得:“太後娘娘早已內定了李家姑娘做平王妃。我讓無雙去宮裏赴宴,算是湊個數。怎麽倒成了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了?不知道的,肯定以為我心機深沉,故意投平王所好。”
真是冤枉得很。
馮尚書每日忙著戶部差事,大半時間都住在戶部衙門裏,根本就沒心思琢磨這些。宮裏傳了太後旨意,他壓根沒當迴事,隨口就對老妻說道:“找個傻氣膽大的,進宮應付一日。”
馮家不是什麽大族。這幾年來京城依附馮尚書的族人,也就那麽五六戶。及笄的姑娘隻有三個,馮無雙自小就是個野小子,玩心重膽子大。馮夫人就帶了馮無雙進宮。
誰能想到,平王就相中了馮無雙?
“其實,也不能說是相中。”馮夫人很中肯地說道:“平王每日在宮裏,接觸的都是宮人內侍,根本就沒機會見同齡的姑娘。十幾歲的少女,大多柔順貞靜,像無雙這樣的傻丫頭壓根就沒第二個。平王這是找到玩伴了。”
當然,對平王來說,有個投契的玩伴就足夠了。
馮尚書嗯了一聲,摸了一把短須,很快做出決定:“這不是小事。你讓人將無雙一家子都叫過來。我得將這件事仔細說一說。”
“一定要無雙樂意,才能結親。如果無雙不樂意,我豁出這張老臉,也要進宮拒了這門親事。”
李太後卻知道,這張如春風般的笑臉後是深不可測的帝王心計手段。她這個太後能在後宮裏尊榮體麵,靠的是太和帝的餘澤,還有她及時挺身支持薑韶華的恩澤。
如今薑韶華登基九年,早已坐穩龍椅掌控朝堂,文臣武將歸心,百姓擁護愛戴。誰也撼動不了天子之位。
換而言之,薑韶華這位大梁天子,早已不需看任何人的臉色。反倒是她這個太後,得時時揣摩著薑韶華的心思。
她想讓李氏女做平王妃,確實有些不為人道的私心。李芳華忽然鬧了這一出,令李家人顏麵掃地,她這個太後臉上無光,平王妃的人選勢必得換人。或許,這才正合薑韶華的心意。
薑韶華其實並不樂意李家出一個平王妃。今日正好順水推舟,解決了一個麻煩。
李太後唿出一口濁氣,擠出笑容:“皇上說的是。今日是哀家生辰,別被一個不懂事的丫頭擾了。”
然後,便笑著招唿其餘幾個年輕姑娘過來說話。
盧姑娘崔姑娘王姑娘皆是大家閨秀,進宮赴宴前都經過家中長輩教導,再有剛才李芳華鬧的一出,她們心中各有思慮,應對間頗為小心。
陳姑娘相貌和陳瑾瑜有三分相似,薑韶華看著頗為親切,隨口笑道:“你是陳瑾瑜的堂妹麽?”
陳姑娘輕聲應道:“是,隔了幾個房頭,是遠房堂妹。”
薑韶華有些懷念:“她在豫州做郡守,這幾年差事當得好。等明年滿了一任,就能迴京城了。朕幾年沒見她,心裏著實惦記。”
所以,看到相貌有些相似的陳家姑娘,便覺親切。
李太後聽著話音,不動聲色地打量陳姑娘。
陳丞相是皇上鐵杆心腹,又是大梁文臣之首。如果陳氏女嫁給平王,以後便能日夜盯著平王。對皇上來說,這才是最合意的人選。
陳姑娘柔順地垂著頭,任由太後娘娘挑剔打量。
等在一旁的馮姑娘,悄悄往外瞧。
平王在外麵瘋跑了一圈,跑得滿頭都是汗,此時轉頭衝了進來。
平王生得白白胖胖,相貌一等一的俊俏。此時滿臉歡快,像個孩童一般,讓人情不自禁地跟著一同展顏而笑。
馮姑娘忍不住笑了一笑。
平王覺得這個笑姑娘笑得爛漫可愛,下意識地停下腳步:“外麵有鳥雀,我要去抓,你去不去?”
平王嗓門洪亮,一張口,就將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
李太後看著天真稚氣的馮姑娘,心想這馮尚書也是有趣,怎麽挑了個傻乎乎的姑娘進宮來赴宴。偏偏平王沒注意旁人,就對馮姑娘張口說話了。
馮姑娘也是個妙人,先迅速點頭,然後悄聲應道:“現在不成,我還得等太後娘娘問話呢!”
平王可不管這些,伸手扯住馮姑娘的衣袖:“走走走,我們去玩。”
平王力氣大得很,也沒人敢去攔著他,馮姑娘被扯著走了幾步,急急轉頭。
沒等李太後發話,薑韶華已笑了起來:“平王是個孩童脾氣,你就陪著他去玩耍片刻。”
馮姑娘的心也大得很,果然就高高興興地去了。
眾人的神情都很微妙,紛紛轉頭去開馮夫人。
馮尚書相貌醜陋,馮夫人年輕時候也不是什麽美人,相貌平平無奇。不過,馮夫人和馮尚書夫妻多年,能受得了馮尚書火爆急躁的脾氣,也不會怵這等場麵。
馮夫人笑眯眯地說道:“無雙這丫頭,自小就性情爛漫天真,今年都十六歲了,玩心還是重得很。平日在家裏,就愛爬樹摘花,會用彈弓射鳥,半點不像姑娘家,是個野小子脾氣。今日在宮中鬧什麽笑話,大家可別見怪。”
得!
還是馮尚書厲害,從家中挑了這麽一個活寶來。平王智力低下,馮無雙也沒聰明到哪兒去。性情爛漫天真,換個詞來說,就是缺心眼唄!
怪不得平王一招唿,馮姑娘就興衝衝地跟著去了。這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哪!
李太後哭笑不得,轉頭看薑韶華。
薑韶華也有些意外,目中閃出笑意。
陳姑娘不錯,馮姑娘就更好了。肥水不流外人田,這平王妃的位置,留給馮家也是極好的。
……
“平王真相中無雙了?”
馮尚書從戶部衙門迴來後,見了老妻,就聽到了令他驚掉下巴的一樁大喜事。
馮夫人忍俊不禁:“可不是麽?進宮的幾位姑娘,平王看都沒看別人,就和我們無雙玩了小半日。”
“走的時候,平王依依難舍,扯著無雙的衣袖不讓走,嚷著要娶無雙。”
馮尚書哭笑不得:“太後娘娘早已內定了李家姑娘做平王妃。我讓無雙去宮裏赴宴,算是湊個數。怎麽倒成了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了?不知道的,肯定以為我心機深沉,故意投平王所好。”
真是冤枉得很。
馮尚書每日忙著戶部差事,大半時間都住在戶部衙門裏,根本就沒心思琢磨這些。宮裏傳了太後旨意,他壓根沒當迴事,隨口就對老妻說道:“找個傻氣膽大的,進宮應付一日。”
馮家不是什麽大族。這幾年來京城依附馮尚書的族人,也就那麽五六戶。及笄的姑娘隻有三個,馮無雙自小就是個野小子,玩心重膽子大。馮夫人就帶了馮無雙進宮。
誰能想到,平王就相中了馮無雙?
“其實,也不能說是相中。”馮夫人很中肯地說道:“平王每日在宮裏,接觸的都是宮人內侍,根本就沒機會見同齡的姑娘。十幾歲的少女,大多柔順貞靜,像無雙這樣的傻丫頭壓根就沒第二個。平王這是找到玩伴了。”
當然,對平王來說,有個投契的玩伴就足夠了。
馮尚書嗯了一聲,摸了一把短須,很快做出決定:“這不是小事。你讓人將無雙一家子都叫過來。我得將這件事仔細說一說。”
“一定要無雙樂意,才能結親。如果無雙不樂意,我豁出這張老臉,也要進宮拒了這門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