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一個趕集日,楊皓晟在家具店裏晃來晃去,搬搬這個,挪挪那個,與上兩個趕集日一樣,直折騰到中午也沒等到李雪兒的到來,他隻好迴裏麵熬藥、做午飯。
其實,上次李雪兒來過後,又有兩家買主看上了李雪兒製作的椅子,他們將小椅子買走了,說好給每家做六把大椅子,楊皓晟想著將這個好消息當麵告訴李雪兒,可今天已是第三次集日,她仍然沒來,難道她家裏出了什麽事,沒法來集市?
楊皓晟很想去劉家村找李雪兒,但想想生病的阿爸,還有需要照看的店鋪,隻好放棄這個念頭另做打算,若下次趕集日李雪兒仍未來,他便去集市門口給她捎口信。
此時,迴到家裏的李雪兒並不知道楊皓晟在等她,她鬱悶地發現,今天忘記了買肉包子,雖然柱子和剛子沒說什麽,但看著兩張帶著些許失望的小臉,李雪兒異常心虛,她將買給他倆的帽子給他們戴上,倆人便忘記了沒吃上包子的失落,在新帽子帶來的喜悅中,歡快地跑了出去。
為了補償兩個小傢夥,李雪兒準備用煉板油餘出的油渣做餡餅。
因為柱子在剛子家已經吃過了午飯,李雪兒便吃了一個餅填飽肚子。
她將發麵和好,放到鍋裏,為了讓麵到下午便能發起來,她將鍋微微加熱,並讓灶膛裏的火保持半封不封狀態,從而保證鍋裏的溫度。
由於做鞋底鞋麵的夾子尚未幹透,一時半會兒仍沒法動手做棉鞋,李雪兒便繼續做她的罩衣和褲子。
下午李雪兒早點收了針線,來到廚房做餡餅。
她先將板油塊切成小方丁,將鍋裏已經起好的麵取出來放到鍋台上,然後一邊燒火,一邊煉油。
為了讓餡餅好吃,李雪兒沒有將油煉製幹淨,在油渣中尚存有一部分油。
油煉好之後,李雪兒便開始揉麵,這次在麵裏放了少許鹼,為了餡餅更好吃,她又放了少量的鹽。
揉好麵團,並將麵團分成一個個比拳頭大的小麵團,用擀麵杖將麵擀薄,然後卷上油渣,卷好又團成一團,再擀成圓形的餅。
此次李雪兒做的餡餅比上次做的黑麵餅稍大,每鍋隻能放三個,共計做了九個。
在烙餅前鍋底又抹了一層油,餡餅出鍋時,飄著一股誘人的香氣。
李雪兒喚來柱子和剛子,她將五個餅裝在木盆裏,叮囑他倆一起送到剛子家,然後柱子拿了盆迴家吃餅。
柱子迴來後,與有榮焉地向李雪兒轉達大家的誇讚:「阿姐,他們都說你做的餡餅聞起來可香了,我沒等他們開始吃便跑了迴來。」
柱子臉色糾結了一下繼續道:「但阿婆說你太過浪費,以後可不敢再這樣既是油渣,又是白麵地做餡餅吃,省著點可以頂好幾頓呢。」
李雪兒明白阿婆的意思,本來日子不好過,吃點好吃的不容易,還總是給他們家送去。
但她也明白,阿婆心裏一定很高興,他們將他們姐弟倆當自家孩子疼愛,她也應該將他們當做自己的親人。
姐弟倆一人吃了一個內餡餅,柱子又是一邊吃一邊感慨,李雪兒最喜歡這樣的時刻,滿滿的溫馨,滿滿的歡樂,僅僅是一頓稍好一點的吃食便能達到,她感到努力後的滿足和成就感。
李雪兒又忙活了一天,縫製好了她的罩衣和褲子,她看了看炕上烘著的夾子,覺得尚需要等上兩天方能幹透,便決定先處理原木料。
第二天,李雪兒自己在木工房裏嚐試了一下,發現她一個人根本無法將原木料鋸開,因為鋸原木料必須用大鋸,她的力氣不夠,想起海子的大力氣,她便去王嬸子家找海子。
冬天地裏也沒什麽農活,劉金勝阿叔會去鎮子上打點零工,但沒有手藝,打零工也掙不了幾個錢,而海子今年才十四歲,阿婆不贊成過早地讓他去打零工,所以海子便呆在家裏無所事事。
當李雪兒過去時,柱子和剛子在院子裏玩耍著。正屋裏,阿婆坐在炕上,看上去精神不錯,海子坐在炕沿上陪阿婆聊著天,王嬸子則坐在一個方凳子上做著針線,屋子中間燒了一個火盆。
李雪兒向阿婆和王嬸子打了招唿,向海子點了下頭算作打招唿,阿婆一個勁地讓她上炕:「雪兒,來,上來,到阿婆這裏來坐,地下涼。」
李雪兒本想直接說是來找海子幫忙的,但覺得盛情難卻,並且每天都忙於幹活,也許久沒和阿婆聊聊天,便上了炕坐到阿婆跟前,說道:「阿婆,您的病好點了沒,我看您氣色比那天好多了。」
「我這病也不是什麽大毛病,但也好不徹底,那幾天,不是變天下雪了嘛!我這病也跟著天氣加重了,這兩天天氣變好,我這病也便好了許多。」
阿婆握著李雪兒的手又道:「雪兒啊,謝謝你那天送來的餡餅,做的真好吃,可是阿婆要說道說道你,你可別嫌阿婆囉嗦,你和柱子兩個人本就不容易,你可不能這樣大手大腳,要省著點過日子,若不然吃了上頓便沒下頓了。」
「阿婆,我知道,隻是大家好久都沒吃過肉,我剛好買了點豬板油,便想著用油渣做餡餅讓大家嚐嚐肉味而已。」
「知道就好,豬油也省著點用,別頓頓都吃。」
李雪兒答應著,趕緊將話題扯到柱子和剛子身上,阿婆的注意力這才離開了餡餅。
這時,王嬸子和海子才插話進來,李雪兒和阿婆、王嬸子、海子四人扯東扯西地聊了大約一個多小時,李雪兒便告別阿婆、王嬸子,由海子送出了門。
到了門口,李雪兒才對海子說道:「海子哥,你明天有事沒有,我想請你幫個忙,幫我將家裏的那兩根原木料處理一下?」
海子聽李雪兒請他幫忙,高興得語氣都有點顫抖:「好啊,冬天我一直閑著沒事,有什麽事你盡管來找我,明天我一早便過去。」
「你明天過來前給阿婆和嬸子說一聲,可能要用一天時間,中午便不迴你家吃飯了。」李雪兒補充道。
「那能在你家吃飯呢,不過幫忙的事我會告訴阿婆和阿媽。」海子迴道。
說定明天幫忙的事,李雪兒便和海子道了別,迴家去做晚飯。
其實,自從上次海子幫忙挑水後,李雪兒家的水一直是海子幫忙挑的,每過兩三天,海子覺得水差不多用完了,便一聲不吭地過來挑著水桶去挑水,有時李雪兒都不知道。
但是這次不一樣,挑水是他主動幫忙,這次可是李雪兒請他幫忙,海子的心情異常雀躍,結果便是,晚上睡到炕上,邊上的剛子已經睡著很久了,他卻還睜著眼睛。
第二天早上,天剛放亮海子便收拾妥當來到了李雪兒家門口,此時李雪兒和柱子尚沒有起床。
時間又過了一會兒,海子才聽到院子裏有動靜,便開始敲門。
李雪兒打開門,看到站在門口的海子,便驚奇地問道:「海子哥,你怎麽過來這麽早,你給阿婆和嬸子說了嗎?」
海子一邊往裏走一邊說道:「我昨晚已經告訴了阿婆阿媽,她們讓我今早早點過來幫忙。」
「那好吧,你和柱子先說會話,我去做飯。」李雪兒一邊說著一邊轉身進了廚房。
柱子看著海子哥來了,便高興地教海子打起拳來,他已經學得有模有樣,一板一眼地教著,海子看著奇怪的拳路,想問柱子是誰教給他的,最終怕掃了小傢夥教他的興致,便沒有問出口。
李雪兒熬好稀飯,將餅熱了熱,喚了海子和柱子到廚房吃飯,海子覺得不好意思,推辭了半天,在李雪兒說了一句「你不吃,我就不請你幫忙了」之後,才端起碗吃了起來。
吃完飯,李雪兒領著海子進了木工房,先教他學會用鋸子,海子學得很用心,悟性也很高,沒過多久便能拉出很好的直線。
然後,李雪兒測量出要鋸的厚度,讓海子幫忙畫線,線畫好之後,便讓海子沿著畫線鋸木料。
海子鋸木料時,李雪兒沒事可幹,便去裁剪衣服。
中午,李雪兒做了午飯,沒讓海子迴去,在她家吃過飯,然後繼續幹活。
本以為,當天下午便能處理完兩根原木料,或許是由於海子是生手,速度稍稍慢點,到第二天午飯前才處理完原木料。
吃過午飯,海子便迴了自己家,李雪兒看著鋸得整整齊齊的木板,她突然有個想法,她畢竟是個女孩子,幹起力氣活來速度慢不說,有些活,就像鋸原木料,還有去山林砍樹,她都無法做到,可海子能做到,何不和海子一起製作家具,到時候分工合作,力氣活交給海子,細活她來做便可。
李雪兒有了這個想法,便決定找個機會去和金勝叔和王嬸子商量商量,學木工可不是海子說了算。
處理好原木料,李雪兒決定先將他們姐弟倆的罩衣和褲子趕製出來
由於棉鞋做起來太慢,她便打算以後白天製作家具,晚上加班做棉鞋。
又過了一天,中午剛吃過午飯,李雪兒便收到了楊皓晟捎給金海叔的口信,內容是:兩個小椅子賣出去了,錢等她去了給她;買了小椅子的買主每人要六把大椅子,讓她盡快做好送過去。
接到楊皓晟的口信,當天晚上吃完飯,李雪兒便領著柱子去了剛子家。
他們到剛子家時,一家人都在,柱子自覺自發地上了炕,和剛子一起陪在阿婆兩邊。
李雪兒和大家打了招唿後,便直接進入了正題:「阿叔阿嬸,我今天來是有事想與你們商量,你們知道我最近製作了幾把椅子賣,賣的挺好,但我一個人製作起來速度太慢,我想請海子和我一起製作,製作好後,每賣出一把椅子,我給海子哥一百文的工錢,你們看行不行?」
「你這妮子,給什麽錢,你這是要教海子手藝,我們高興還來不及,當學徒的那有給工錢的理,不用給錢,不用給錢。」金勝叔激動地說到。
「王嬸子也急忙說道,海子笨,你願意教他便很好,不能給錢,不能給錢。」
海子也搖頭說著:「我能幫你幹活就好,隻要你不嫌我笨就行。」
阿婆聽了,也說道:「雪兒,你能教他手藝是看得上他,還給什麽錢,手藝可是吃飯的傢夥,一般都不傳別人,那還能給錢。
「阿婆、阿叔、阿嬸,海子能和我一起製作家具是給我幫大忙,錢當然要給的。」
最後在李雪兒的堅持下,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
</br>
其實,上次李雪兒來過後,又有兩家買主看上了李雪兒製作的椅子,他們將小椅子買走了,說好給每家做六把大椅子,楊皓晟想著將這個好消息當麵告訴李雪兒,可今天已是第三次集日,她仍然沒來,難道她家裏出了什麽事,沒法來集市?
楊皓晟很想去劉家村找李雪兒,但想想生病的阿爸,還有需要照看的店鋪,隻好放棄這個念頭另做打算,若下次趕集日李雪兒仍未來,他便去集市門口給她捎口信。
此時,迴到家裏的李雪兒並不知道楊皓晟在等她,她鬱悶地發現,今天忘記了買肉包子,雖然柱子和剛子沒說什麽,但看著兩張帶著些許失望的小臉,李雪兒異常心虛,她將買給他倆的帽子給他們戴上,倆人便忘記了沒吃上包子的失落,在新帽子帶來的喜悅中,歡快地跑了出去。
為了補償兩個小傢夥,李雪兒準備用煉板油餘出的油渣做餡餅。
因為柱子在剛子家已經吃過了午飯,李雪兒便吃了一個餅填飽肚子。
她將發麵和好,放到鍋裏,為了讓麵到下午便能發起來,她將鍋微微加熱,並讓灶膛裏的火保持半封不封狀態,從而保證鍋裏的溫度。
由於做鞋底鞋麵的夾子尚未幹透,一時半會兒仍沒法動手做棉鞋,李雪兒便繼續做她的罩衣和褲子。
下午李雪兒早點收了針線,來到廚房做餡餅。
她先將板油塊切成小方丁,將鍋裏已經起好的麵取出來放到鍋台上,然後一邊燒火,一邊煉油。
為了讓餡餅好吃,李雪兒沒有將油煉製幹淨,在油渣中尚存有一部分油。
油煉好之後,李雪兒便開始揉麵,這次在麵裏放了少許鹼,為了餡餅更好吃,她又放了少量的鹽。
揉好麵團,並將麵團分成一個個比拳頭大的小麵團,用擀麵杖將麵擀薄,然後卷上油渣,卷好又團成一團,再擀成圓形的餅。
此次李雪兒做的餡餅比上次做的黑麵餅稍大,每鍋隻能放三個,共計做了九個。
在烙餅前鍋底又抹了一層油,餡餅出鍋時,飄著一股誘人的香氣。
李雪兒喚來柱子和剛子,她將五個餅裝在木盆裏,叮囑他倆一起送到剛子家,然後柱子拿了盆迴家吃餅。
柱子迴來後,與有榮焉地向李雪兒轉達大家的誇讚:「阿姐,他們都說你做的餡餅聞起來可香了,我沒等他們開始吃便跑了迴來。」
柱子臉色糾結了一下繼續道:「但阿婆說你太過浪費,以後可不敢再這樣既是油渣,又是白麵地做餡餅吃,省著點可以頂好幾頓呢。」
李雪兒明白阿婆的意思,本來日子不好過,吃點好吃的不容易,還總是給他們家送去。
但她也明白,阿婆心裏一定很高興,他們將他們姐弟倆當自家孩子疼愛,她也應該將他們當做自己的親人。
姐弟倆一人吃了一個內餡餅,柱子又是一邊吃一邊感慨,李雪兒最喜歡這樣的時刻,滿滿的溫馨,滿滿的歡樂,僅僅是一頓稍好一點的吃食便能達到,她感到努力後的滿足和成就感。
李雪兒又忙活了一天,縫製好了她的罩衣和褲子,她看了看炕上烘著的夾子,覺得尚需要等上兩天方能幹透,便決定先處理原木料。
第二天,李雪兒自己在木工房裏嚐試了一下,發現她一個人根本無法將原木料鋸開,因為鋸原木料必須用大鋸,她的力氣不夠,想起海子的大力氣,她便去王嬸子家找海子。
冬天地裏也沒什麽農活,劉金勝阿叔會去鎮子上打點零工,但沒有手藝,打零工也掙不了幾個錢,而海子今年才十四歲,阿婆不贊成過早地讓他去打零工,所以海子便呆在家裏無所事事。
當李雪兒過去時,柱子和剛子在院子裏玩耍著。正屋裏,阿婆坐在炕上,看上去精神不錯,海子坐在炕沿上陪阿婆聊著天,王嬸子則坐在一個方凳子上做著針線,屋子中間燒了一個火盆。
李雪兒向阿婆和王嬸子打了招唿,向海子點了下頭算作打招唿,阿婆一個勁地讓她上炕:「雪兒,來,上來,到阿婆這裏來坐,地下涼。」
李雪兒本想直接說是來找海子幫忙的,但覺得盛情難卻,並且每天都忙於幹活,也許久沒和阿婆聊聊天,便上了炕坐到阿婆跟前,說道:「阿婆,您的病好點了沒,我看您氣色比那天好多了。」
「我這病也不是什麽大毛病,但也好不徹底,那幾天,不是變天下雪了嘛!我這病也跟著天氣加重了,這兩天天氣變好,我這病也便好了許多。」
阿婆握著李雪兒的手又道:「雪兒啊,謝謝你那天送來的餡餅,做的真好吃,可是阿婆要說道說道你,你可別嫌阿婆囉嗦,你和柱子兩個人本就不容易,你可不能這樣大手大腳,要省著點過日子,若不然吃了上頓便沒下頓了。」
「阿婆,我知道,隻是大家好久都沒吃過肉,我剛好買了點豬板油,便想著用油渣做餡餅讓大家嚐嚐肉味而已。」
「知道就好,豬油也省著點用,別頓頓都吃。」
李雪兒答應著,趕緊將話題扯到柱子和剛子身上,阿婆的注意力這才離開了餡餅。
這時,王嬸子和海子才插話進來,李雪兒和阿婆、王嬸子、海子四人扯東扯西地聊了大約一個多小時,李雪兒便告別阿婆、王嬸子,由海子送出了門。
到了門口,李雪兒才對海子說道:「海子哥,你明天有事沒有,我想請你幫個忙,幫我將家裏的那兩根原木料處理一下?」
海子聽李雪兒請他幫忙,高興得語氣都有點顫抖:「好啊,冬天我一直閑著沒事,有什麽事你盡管來找我,明天我一早便過去。」
「你明天過來前給阿婆和嬸子說一聲,可能要用一天時間,中午便不迴你家吃飯了。」李雪兒補充道。
「那能在你家吃飯呢,不過幫忙的事我會告訴阿婆和阿媽。」海子迴道。
說定明天幫忙的事,李雪兒便和海子道了別,迴家去做晚飯。
其實,自從上次海子幫忙挑水後,李雪兒家的水一直是海子幫忙挑的,每過兩三天,海子覺得水差不多用完了,便一聲不吭地過來挑著水桶去挑水,有時李雪兒都不知道。
但是這次不一樣,挑水是他主動幫忙,這次可是李雪兒請他幫忙,海子的心情異常雀躍,結果便是,晚上睡到炕上,邊上的剛子已經睡著很久了,他卻還睜著眼睛。
第二天早上,天剛放亮海子便收拾妥當來到了李雪兒家門口,此時李雪兒和柱子尚沒有起床。
時間又過了一會兒,海子才聽到院子裏有動靜,便開始敲門。
李雪兒打開門,看到站在門口的海子,便驚奇地問道:「海子哥,你怎麽過來這麽早,你給阿婆和嬸子說了嗎?」
海子一邊往裏走一邊說道:「我昨晚已經告訴了阿婆阿媽,她們讓我今早早點過來幫忙。」
「那好吧,你和柱子先說會話,我去做飯。」李雪兒一邊說著一邊轉身進了廚房。
柱子看著海子哥來了,便高興地教海子打起拳來,他已經學得有模有樣,一板一眼地教著,海子看著奇怪的拳路,想問柱子是誰教給他的,最終怕掃了小傢夥教他的興致,便沒有問出口。
李雪兒熬好稀飯,將餅熱了熱,喚了海子和柱子到廚房吃飯,海子覺得不好意思,推辭了半天,在李雪兒說了一句「你不吃,我就不請你幫忙了」之後,才端起碗吃了起來。
吃完飯,李雪兒領著海子進了木工房,先教他學會用鋸子,海子學得很用心,悟性也很高,沒過多久便能拉出很好的直線。
然後,李雪兒測量出要鋸的厚度,讓海子幫忙畫線,線畫好之後,便讓海子沿著畫線鋸木料。
海子鋸木料時,李雪兒沒事可幹,便去裁剪衣服。
中午,李雪兒做了午飯,沒讓海子迴去,在她家吃過飯,然後繼續幹活。
本以為,當天下午便能處理完兩根原木料,或許是由於海子是生手,速度稍稍慢點,到第二天午飯前才處理完原木料。
吃過午飯,海子便迴了自己家,李雪兒看著鋸得整整齊齊的木板,她突然有個想法,她畢竟是個女孩子,幹起力氣活來速度慢不說,有些活,就像鋸原木料,還有去山林砍樹,她都無法做到,可海子能做到,何不和海子一起製作家具,到時候分工合作,力氣活交給海子,細活她來做便可。
李雪兒有了這個想法,便決定找個機會去和金勝叔和王嬸子商量商量,學木工可不是海子說了算。
處理好原木料,李雪兒決定先將他們姐弟倆的罩衣和褲子趕製出來
由於棉鞋做起來太慢,她便打算以後白天製作家具,晚上加班做棉鞋。
又過了一天,中午剛吃過午飯,李雪兒便收到了楊皓晟捎給金海叔的口信,內容是:兩個小椅子賣出去了,錢等她去了給她;買了小椅子的買主每人要六把大椅子,讓她盡快做好送過去。
接到楊皓晟的口信,當天晚上吃完飯,李雪兒便領著柱子去了剛子家。
他們到剛子家時,一家人都在,柱子自覺自發地上了炕,和剛子一起陪在阿婆兩邊。
李雪兒和大家打了招唿後,便直接進入了正題:「阿叔阿嬸,我今天來是有事想與你們商量,你們知道我最近製作了幾把椅子賣,賣的挺好,但我一個人製作起來速度太慢,我想請海子和我一起製作,製作好後,每賣出一把椅子,我給海子哥一百文的工錢,你們看行不行?」
「你這妮子,給什麽錢,你這是要教海子手藝,我們高興還來不及,當學徒的那有給工錢的理,不用給錢,不用給錢。」金勝叔激動地說到。
「王嬸子也急忙說道,海子笨,你願意教他便很好,不能給錢,不能給錢。」
海子也搖頭說著:「我能幫你幹活就好,隻要你不嫌我笨就行。」
阿婆聽了,也說道:「雪兒,你能教他手藝是看得上他,還給什麽錢,手藝可是吃飯的傢夥,一般都不傳別人,那還能給錢。
「阿婆、阿叔、阿嬸,海子能和我一起製作家具是給我幫大忙,錢當然要給的。」
最後在李雪兒的堅持下,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