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兒將稀飯熬到鍋裏後,便讓海子去把阿婆和金勝叔叫過來一起吃飯。
等金勝叔和海子攙著阿婆過來時,稀飯也已經熬好。
李雪兒給每人盛了一碗稀飯,用三個她在年前買得新碟子分別裝了三樣包子,將正屋裏的三個小桌子拚到了一起,再將廚房的小凳子以及正屋的兩個大凳子都擺到桌子邊上,七個人剛好夠坐。
正屋裏生著火爐,暖烘烘的,七個人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
三樣包子擺上桌時,柱子和剛子被可愛的小老鼠吸引了眼球,驚喜地喊道:「好可愛哦,這是怎麽做的?」
阿婆、金勝叔和海子也驚奇地看著一碟子似乎眨著灰色眼睛的小動物,等著王嬸子和李雪兒給他們解答。
王嬸子看到大家的表情,忍不住笑了起來,「這是雪兒為了讓柱子和海子喜歡才專門做的小老鼠,你們看像不像?」
大家看著那一碟子有著灰色眼睛,尾巴下還有小灰點的小動物,再想想小老鼠的樣子,除了外皮不是灰色外確實挺像的,尤其是那兩個似乎很靈動的眼睛,尤其相似。
大家都點了點頭,柱子激動的說道:「真像,這是阿姐為我們倆做的呀,真好看。」
剛子也激動地接話道:「就是就是,太好看了,可是這個能吃嗎?」
李雪兒笑著說道:「當然能吃了,這個裏麵包的是豬油麵做的餡兒,吃起來可香了,我們今年吃了這種包子,明年我們的莊稼就會大豐收的。」
兩個小傢夥看著可愛的小老鼠,很是捨不得吃,可聽李雪兒這麽一說,似乎不吃明年就不會大豐收,隻好猶猶豫豫地拿起小老鼠吃了起來。
當香噴噴的豬油麵進入嘴裏後,兩個小傢夥的猶豫一掃而光,晶亮閃閃的眼睛似乎在說「太好吃了」。
害怕兩個小傢夥一下子吃太多,李雪兒阻止了他們再次伸向小老鼠的手:「其他兩種餡的包子也很好吃,你們都嚐嚐。」
阿婆、金勝叔和王嬸子笑看著兩個小傢夥,也品嚐著小老鼠,看上去這麽可愛,又是這麽好吃。
因為雪兒操心兩個小傢夥,沒顧上解釋小老鼠是怎麽做的,王嬸子便一邊吃著包子,一邊把小老鼠的做法細細地給阿婆、金勝叔講了一遍。
海子一邊品嚐,心裏一邊止不住地驚嘆,雪兒的想法可真多,做出來的包子不僅好吃,也很好看,雪兒越來越能幹了,他也要努力,不能讓雪兒瞧不起。
柱子和剛子不情不願地將眼睛從小老鼠上移開,拿起一個糖蘿蔔包子吃了起來。
甜而不膩、蒸得軟軟的糖蘿蔔餡進入嘴裏,輕輕一嚼,嘴裏便被滿滿的香甜充斥,兩個小傢夥幾嘴把包子吃完,驚唿了起來:「阿姐(雪兒姐),這是糖包子嗎?太好吃了。」
話還沒說完,第二個糖蘿蔔包子已經送進了嘴裏。
李雪兒微笑著:「不是糖包子,是糖蘿蔔餡的,雖然好吃,也不能吃太多,這個吃完再嚐嚐豬肉土豆餡的包子。」
阿婆、金勝叔和海子也喜歡上了那甜甜的、軟軟的糖蘿蔔,尤其是阿婆,這甜甜的軟軟的,太適合她了,吃了也不怕不消化,便多吃了兩個。
柱子和剛子被李雪兒阻止了繼續吃糖蘿蔔餡的包子,隻好不情不願地轉吃豬肉土豆餡的。
他們對這個包子沒抱多大希望,想著豬肉包子他們都吃過,現在覺得還沒糖蘿蔔和豬油麵的好吃呢,但是沒辦法,阿姐(雪兒姐)不讓吃其它的了,隻好吃豬肉土豆餡的了。
當他們吃到豬肉土豆餡時,他們發現,他們都想錯了,這比豬肉餡的好吃多了,不對,隻要是阿姐(雪兒姐)做的都好吃,這三種餡的都好吃,但是阿姐(雪兒姐)不讓多吃,怎麽辦呢?
不過也沒關係,今天早上蒸了一上午,今天不能多吃,但是可以天天吃到也很好啊,兩個小吃貨想到這些,也就沒那麽憂傷了。
阿婆、金勝叔和海子也是在吃到豬肉土豆餡後,被那種肉味夾著土豆味的特殊的香味折服了,土豆蒸的爛爛的、沙沙的,豬肉蒸得軟軟的、爛爛的,輕輕一咬,肉丁和土豆丁都被咬爛後,豬肉和土豆就在嘴裏混合到一起,香味也在嘴裏瀰漫開來,比光有肉膩味的豬肉餡的包子更加可口,更加有味。
李雪兒一邊吃著包子,一邊享受這種溫馨而快樂的時光。
她不記得已經有多久沒有享受這種幸福了,自從前世阿媽和弟弟去世後,阿爸忙著掙錢養家,而她除了上學還是上學,都忘記了在她的生活中還應該有這樣的幸福快樂時光。
雖然現在家裏隻有她和柱子兩個人,確有不是親人卻更似親人般待他們倆的阿婆、金勝叔和王嬸子,還有像親兄弟一樣的海子和剛子,李雪兒覺得此生她是不幸的,同時也是幸運的,與這樣一家子一起快樂幸福地過一輩子,還有什麽比這更加美好的事呢。
李雪兒暗暗地下了決心,在製作家具上已經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至於前世學了十幾年的知識,就讓它們靜靜地在大腦裏存著吧。
她要好好發揮自己的雕刻技術,讓大家過上輕鬆快樂幸福的生活,讓每一個人的臉上一生隻有歡笑。
想到這些,李雪兒的臉上湧滿了笑意,望了一圈歡笑著吃著包子的每一個人,將這幸福快樂溫馨的一幕永遠定格在自己的記憶中。
阿婆存著僥倖心理又多吃了一個豬肉土豆餡的包子,結果便是吃罷飯後被海子、剛子和柱子攙扶著在院子裏消了一個多小時的食,才覺得胃裏好受了些。
一老三小一邊溜達著,一邊說笑著,院子裏充斥著笑聲和阿婆偶爾的滿含寵膩的斥責聲,似乎今年的春天已經提前來到了李雪兒家呢。
阿婆在院子裏消食時,李雪兒和王嬸子將廚房裏都收拾整齊,她將包子都裝到蒸籠裏,放到鍋台上,為了蒸籠裏能夠通氣,便在底下墊了幾個木稜子。
阿婆的胃舒服點之後,李雪兒和王嬸子也收拾好了廚房,金勝叔攙著阿婆,王嬸子端著做好的包子便迴了家。
李雪兒也閑了下來,便開始給海子三人補上今天上午的課。
</br>
等金勝叔和海子攙著阿婆過來時,稀飯也已經熬好。
李雪兒給每人盛了一碗稀飯,用三個她在年前買得新碟子分別裝了三樣包子,將正屋裏的三個小桌子拚到了一起,再將廚房的小凳子以及正屋的兩個大凳子都擺到桌子邊上,七個人剛好夠坐。
正屋裏生著火爐,暖烘烘的,七個人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
三樣包子擺上桌時,柱子和剛子被可愛的小老鼠吸引了眼球,驚喜地喊道:「好可愛哦,這是怎麽做的?」
阿婆、金勝叔和海子也驚奇地看著一碟子似乎眨著灰色眼睛的小動物,等著王嬸子和李雪兒給他們解答。
王嬸子看到大家的表情,忍不住笑了起來,「這是雪兒為了讓柱子和海子喜歡才專門做的小老鼠,你們看像不像?」
大家看著那一碟子有著灰色眼睛,尾巴下還有小灰點的小動物,再想想小老鼠的樣子,除了外皮不是灰色外確實挺像的,尤其是那兩個似乎很靈動的眼睛,尤其相似。
大家都點了點頭,柱子激動的說道:「真像,這是阿姐為我們倆做的呀,真好看。」
剛子也激動地接話道:「就是就是,太好看了,可是這個能吃嗎?」
李雪兒笑著說道:「當然能吃了,這個裏麵包的是豬油麵做的餡兒,吃起來可香了,我們今年吃了這種包子,明年我們的莊稼就會大豐收的。」
兩個小傢夥看著可愛的小老鼠,很是捨不得吃,可聽李雪兒這麽一說,似乎不吃明年就不會大豐收,隻好猶猶豫豫地拿起小老鼠吃了起來。
當香噴噴的豬油麵進入嘴裏後,兩個小傢夥的猶豫一掃而光,晶亮閃閃的眼睛似乎在說「太好吃了」。
害怕兩個小傢夥一下子吃太多,李雪兒阻止了他們再次伸向小老鼠的手:「其他兩種餡的包子也很好吃,你們都嚐嚐。」
阿婆、金勝叔和王嬸子笑看著兩個小傢夥,也品嚐著小老鼠,看上去這麽可愛,又是這麽好吃。
因為雪兒操心兩個小傢夥,沒顧上解釋小老鼠是怎麽做的,王嬸子便一邊吃著包子,一邊把小老鼠的做法細細地給阿婆、金勝叔講了一遍。
海子一邊品嚐,心裏一邊止不住地驚嘆,雪兒的想法可真多,做出來的包子不僅好吃,也很好看,雪兒越來越能幹了,他也要努力,不能讓雪兒瞧不起。
柱子和剛子不情不願地將眼睛從小老鼠上移開,拿起一個糖蘿蔔包子吃了起來。
甜而不膩、蒸得軟軟的糖蘿蔔餡進入嘴裏,輕輕一嚼,嘴裏便被滿滿的香甜充斥,兩個小傢夥幾嘴把包子吃完,驚唿了起來:「阿姐(雪兒姐),這是糖包子嗎?太好吃了。」
話還沒說完,第二個糖蘿蔔包子已經送進了嘴裏。
李雪兒微笑著:「不是糖包子,是糖蘿蔔餡的,雖然好吃,也不能吃太多,這個吃完再嚐嚐豬肉土豆餡的包子。」
阿婆、金勝叔和海子也喜歡上了那甜甜的、軟軟的糖蘿蔔,尤其是阿婆,這甜甜的軟軟的,太適合她了,吃了也不怕不消化,便多吃了兩個。
柱子和剛子被李雪兒阻止了繼續吃糖蘿蔔餡的包子,隻好不情不願地轉吃豬肉土豆餡的。
他們對這個包子沒抱多大希望,想著豬肉包子他們都吃過,現在覺得還沒糖蘿蔔和豬油麵的好吃呢,但是沒辦法,阿姐(雪兒姐)不讓吃其它的了,隻好吃豬肉土豆餡的了。
當他們吃到豬肉土豆餡時,他們發現,他們都想錯了,這比豬肉餡的好吃多了,不對,隻要是阿姐(雪兒姐)做的都好吃,這三種餡的都好吃,但是阿姐(雪兒姐)不讓多吃,怎麽辦呢?
不過也沒關係,今天早上蒸了一上午,今天不能多吃,但是可以天天吃到也很好啊,兩個小吃貨想到這些,也就沒那麽憂傷了。
阿婆、金勝叔和海子也是在吃到豬肉土豆餡後,被那種肉味夾著土豆味的特殊的香味折服了,土豆蒸的爛爛的、沙沙的,豬肉蒸得軟軟的、爛爛的,輕輕一咬,肉丁和土豆丁都被咬爛後,豬肉和土豆就在嘴裏混合到一起,香味也在嘴裏瀰漫開來,比光有肉膩味的豬肉餡的包子更加可口,更加有味。
李雪兒一邊吃著包子,一邊享受這種溫馨而快樂的時光。
她不記得已經有多久沒有享受這種幸福了,自從前世阿媽和弟弟去世後,阿爸忙著掙錢養家,而她除了上學還是上學,都忘記了在她的生活中還應該有這樣的幸福快樂時光。
雖然現在家裏隻有她和柱子兩個人,確有不是親人卻更似親人般待他們倆的阿婆、金勝叔和王嬸子,還有像親兄弟一樣的海子和剛子,李雪兒覺得此生她是不幸的,同時也是幸運的,與這樣一家子一起快樂幸福地過一輩子,還有什麽比這更加美好的事呢。
李雪兒暗暗地下了決心,在製作家具上已經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至於前世學了十幾年的知識,就讓它們靜靜地在大腦裏存著吧。
她要好好發揮自己的雕刻技術,讓大家過上輕鬆快樂幸福的生活,讓每一個人的臉上一生隻有歡笑。
想到這些,李雪兒的臉上湧滿了笑意,望了一圈歡笑著吃著包子的每一個人,將這幸福快樂溫馨的一幕永遠定格在自己的記憶中。
阿婆存著僥倖心理又多吃了一個豬肉土豆餡的包子,結果便是吃罷飯後被海子、剛子和柱子攙扶著在院子裏消了一個多小時的食,才覺得胃裏好受了些。
一老三小一邊溜達著,一邊說笑著,院子裏充斥著笑聲和阿婆偶爾的滿含寵膩的斥責聲,似乎今年的春天已經提前來到了李雪兒家呢。
阿婆在院子裏消食時,李雪兒和王嬸子將廚房裏都收拾整齊,她將包子都裝到蒸籠裏,放到鍋台上,為了蒸籠裏能夠通氣,便在底下墊了幾個木稜子。
阿婆的胃舒服點之後,李雪兒和王嬸子也收拾好了廚房,金勝叔攙著阿婆,王嬸子端著做好的包子便迴了家。
李雪兒也閑了下來,便開始給海子三人補上今天上午的課。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