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菊道:“師父,剛才你說咱們練的混元七星神功是北鬥派的,難道師父您老人家是從北鬥派出來的?”衛天璣沉默了一會,才道:“不錯,為師少時確是在黃山北鬥派中學藝,是北鬥七子之一,其實我從未脫離過師門,到現在也還是北鬥派的人,隻是為師自下了山後,這二十餘年來從未再踏上黃山一步而已。”
太白派弟子從未聽師父講起過他的身世和武功來曆,此刻得知師父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北鬥七子之一,自己所在的太白派可說得上是名震江湖的北鬥派的分支,無不驚訝異常,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言語中難掩興奮之情。
李逸航道:“衛師伯,不知您是大師伯還是三師伯?”衛天璣道:“北鬥七子中的大師哥早於二十多年前已然去世,我在七子中排行第三,現任北鬥派掌門的鍾天璿是你的二師伯,你師父馮玉衡排行第五,其上還有個四師伯宋天權,其下有六師叔朱開陽和七師叔範搖光,除了我和你師父之外,其餘四位師伯師叔都還留在黃山上。一眨眼便過去了將近三十年,時間可過得真快。”說完後陷入了長長的沉思,臉上顯出了落寞與不舍的神色。
眾弟子靜靜地瞧著師父,誰也不敢說話,過了良久,衛天璣從追憶中迴過神來,見到弟子個個神情嚴肅,便道:“我如你們這般年輕時,可活潑好動了,每天要說無數的話語,兀自覺得天色黑得好快,怎麽你們卻一句話不說,古板呆滯,那裏有半點年青人朝氣蓬勃樣子?”
七師妹劉若竹是個十八九歲長相甜美嬌俏身形婀娜多姿的姑娘,平時頗受師父的喜愛,膽子比較大,說道:“師父,我們怕吵著你老人家思憶往事。”華遠也道:“是啊,師父,你老人家在沉思,我們怎敢吵鬧?”
衛天璣道:“胡鬧胡鬧,誰說我在迴思往事,你們便不能說話?我就愛看你們熱熱鬧鬧、追追打打的樣子,你們都散了去吧,逸航賢侄,你留下來,我還有事要問你。”李逸航道:“是!三師伯。”眾弟子一聽,全都三三兩兩出了廳,隻林菊一人留了下來,未出廳門。衛天璣道:“菊兒,怎麽你不出去溜達溜達?”林菊道:“徒兒想多陪師父一會。”
衛天璣道:“好,也好,多一個人說話熱鬧些。”三人坐在一張小桌上,衛天璣問道:“逸航賢侄,開封城外我內力攻入你體內,發現你體內除了咱們北鬥派的混元七星內力外,還有一股更強勁的真氣內力護住你心脈,可不知你還修煉了什麽內功心法,竟然有如此之高的成就?”
李逸航知道他問了是自己體內的異種真氣,便道:“三師伯,那道更強勁的真氣,不是我自身修煉而來,是憑空鑽出來的。”
“憑空鑽出來的?”衛天璣吃了一驚,顯然他不信李逸航的說話,問道:“怎麽憑空法?”
李逸航道:“三師伯,這股異種真氣是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將異種真氣最初開始出現,發展到現在等各種經過情況,前前後後原原本本的全說了出來。衛天璣聽他說得有頭有尾,繪聲繪色,不像是捏造出來的,不得不信,他想了一會,問道:“你說三年前在張震天家裏時便有這種情況出現?”
李逸航道:“是的,不過那時還很輕微,我根本沒放在心上,是在棺材裏睡了將近四個月的長覺之後,異種真氣才突然變強,變狂亂。”
衛天璣又是一驚:“在棺材裏睡了四個月?”李逸航點了點頭,道:“不錯,在棺材裏睡了將近四個月。”又把蒼南山墓中的經曆一五一十說了出來。直聽得衛天璣和林菊二人大唿奇怪,雖絕不相信,但見李逸航神色肯定,語氣堅決,絕不留半分質疑之處,又不得不信。衛天璣道:“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很多事,很多現象,以我們現在的學識認知水平,是很難解釋得清的。”
林菊也道:“不錯,就如上古奇書《山海經》,裏麵記載之事,在今人眼中看來過於荒誕無稽,連大史學家司馬遷也不認同裏麵之事,認為它是方士之書。可我認為書裏的故事內容,絕不能被認為是虛無縹緲,無根浮萍,隻是我們眼光短淺,見識有限,沒經曆過而已。李師弟能在棺材裏不知不喝不唿吸,睡了四個月而不死,世人絕不會相信,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嗎?”
衛天璣道:“菊兒,你這番見解很獨特,很有意思。”林菊臉上一紅,道:“在師父麵前胡亂發表意見,還請師父不要見怪,不嫌徒兒多嘴。”衛天璣道:“我怎麽會見怪,一個人,不論他的學識有多高,成就有多大,武功有多強,如果沒有屬於自己的見解與觀點,隻人雲亦雲,墨守成規,因循守舊,那麽他永遠也成不了一代宗師,成不了各個行業中奠基級的人物。你們二人在學武練藝的道路上,也要有自己的見解,要不斷創新,不能盲目迷信前人,不畏權威,不斷質疑前人留下來的練功方法與招式,就算是咱們祖師爺留下來的武功招式與秘藉,也不一定全部正確,都需要咱們在修煉當中不斷加以糾正,知道沒有?”
林菊和李逸航雙雙站起,齊聲說道:“是,師父(師伯)的教誨,弟子必定銘記在心中!”衛天璣又道:“逸航,你師父練七星神功第七階,在第一步上便走火入魔,有可能是你師父對神功內容理解得不夠透徹,也可說神功口訣上記載的文字產生了歧義,因而你師父沒能準確掌握祖師爺所要表達的意思,這才導致他岔了真氣。”
李逸航道:“三師伯,弟子可不可以這樣說,我師父走火入魔,主要在於他老人家的原因,其次也可說是祖師爺留下的練功口訣表述不清,令人產生歧義?”衛天璣臉上露出讚賞之色,說道:“不錯,師伯就是這個意思,千萬不能盲目迷信前人以及流傳下來的經典。我舉這個例子,不是說你們祖師爺的留下的神功口訣不對,因為練功不同於算數,一加一就是等於二,練功卻不一樣,個體差異極大,特別是練內功,同樣一門內功,有人練得風生水起,有人卻怎麽練也沒有進步,這原因主要還在於練功者本人體智不同,境況際遇不同,不可一概而論。”
二人聽了他這一番意義深刻的談話,都陷入了沉思當中,久久不能迴味。
衛天璣喝了一口茶,問道:“逸航,在張家之前,我猜想你應該還有故事,把你的奇遇說給我二人聽聽。”李逸航道:“是!”當下把嶽州城外石室古墓探險一事也說了,再之前白涯寨和振威武館之事,他也一並簡略提了一下。
林菊滿臉讚歎之色,說道:“李師弟,你的經曆可真豐富,出生入死這麽多迴,真正不枉此生。”李逸航道:“林師兄,我寧願做一個正常人,安安份份在家過日子,也不願過這出生入死一波未停一波又起的生活。”衛天璣道:“菊兒,別眼紅李師弟奇遇,要是換成了你,都不知你已死上了幾迴,那還能在這喝茶聊天?”林菊道:“是,我沒李師弟的才能與運氣,隻怕在白涯寨上便已丟了性命。”
李逸航道:“林師哥還說我有運氣,有運氣就不會碰上這麽多倒黴之事了。”衛天璣道:“倒不能這麽認為,你的運氣是一環連著一環,有好有壞,總體上來看,你運氣還不壞,應說比許多人都要好。”李逸航道:“三師伯,何以說我運氣好?”
衛天璣道:“你的所有的好運氣,都來自於你一顆俠義之心,而所有的壞運氣,也是來自於你抱打不平助人為樂的性格,你想想是不是?”李逸航得了衛師伯的提醒,迴想起往事,確如他說的那樣,救冷靜母女,不願殺莫遠清,救陳娟,幫羅雲娶白姍姍,還有救華遠、張美蘭、羅雲和孫建騰,以及最近救藍於正等等之事,都為自己引來了血光之災殺身之禍,迴迴都是必死無疑,運氣差到貼地,但最後卻都沒死成,反而還因此學了不少高深功夫,結識不少有情有義的朋友,從這個角度上看,運氣卻真的好得出奇。
他點了點頭,說道:“衛師伯說得不錯,師父他老人家也說了,禍福相依,禍患與福氣可相互轉化,不是一成不變的,運氣這事,要辨證地看,沒有絕對好運氣,也沒有絕對的壞運氣。”
衛天璣道:“說得好,說得妙,五師弟能有你這樣一個弟子,可真是他的福氣!”林菊卻在心裏頭想:“禍福相依,禍患與福氣可相互轉化,五師叔有李師弟這樣一個弟子,還真不好說是好還是壞,不管怎樣,還是要看個人造化。”但這個念頭隻在他腦海裏想想而已,卻那裏敢說出了口,要說了出來,師父非打斷自己的腿不可。
衛天璣又道:“聽了你在墓中的遭遇,我敢肯定你體內的異種真氣,來自於你從千年女屍口中吞下的屍晶。”李逸航驚道:“屍晶,屍晶難道不是子虛烏有之說麽?”衛天璣道:“本來我也不相信屍晶之說,但你的經曆,卻明明白白的證實世上確有其事。”
林菊問道:“師父,什麽是屍晶?”衛天璣道:“屍晶其實又叫屍丹,說白了,就是死人屍身上凝結出的精華,不是每個死人都有屍晶,死人要想結出屍晶,屍首不腐不化保存完好隻是前提,還須考慮下葬時辰擺放方位以及墓穴所在之處的風水是否夠好等等。”李逸航問:“衛師伯,什麽是風水?”
“風水之說,太過博大精深,我對此也隻略懂皮毛,隻能籠統的說是空氣、日月、光照、水分、溫度、磁場等各種因緣共同用下產生的氣象,就謂之風水,那條女屍能保持千年不腐,墓穴的風水必定是極佳。女屍得吸取千年日月精華,在風水寶地中浸淫千年,結出來的屍晶必定是非同小可,已具靈性。換句話說,逸航,你雖隻一具皮囊,可皮囊裏卻有兩個人,一個生人,一個死人,生人就是你,死人就是千年女屍,因而你體內有兩股內力,那異種真氣,正是來自那女屍。”
李逸航開始聽到這石破天驚的一席話,隻覺匪夷所思,難以置信,可是想深一層,胡老大說自己身上有死人味,自己得在棺材裏睡上三個月而不死,遇到外力襲體時,異種真氣會出來護主,這種種跡象表明,自己體內確實還有另外一個她,一個會保護宿主的她,一個一千年前的她!石室中那具女僵自焚,毀壞的隻是她的身體。她的靈魂,她的精華,她的元神卻已經寄居在自己體內,想到這裏,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道:“衛師伯,我覺得你老人家說的很有道理,事實多半便是這樣,我體內多了一個‘人’,多了一份力量,那這該怎麽辦好?”
衛天璣見他額頭上滲出汗水,便道:“你不必心慌,隻要這樣想,這股異種真氣異種內力救了你多次性命,假若,我說假若她有一天跳出來將你害了,你也比第一次要死去時多活了很長時間,已然活夠本了,不必懊惱。”李逸航一聽,說道:“對啊,我早在蒼南山墓中就應該死去,全靠她的存在而不死,到今天我還活生生的坐在這兒聽您教誨,也全是她的功勞,將來就真被她害死,也是不虧。”
林菊聽二人談話,隻聽得迷迷糊糊,但他不想隻做聽眾,便道:“李師弟你想明白了這一點,就可活得更豁達灑脫。”
衛天璣道:“逸航,這個體內的她,是你的朋友,不是你的敵人,她不會害你,反而會保護你,因為你和她有一個共同的寄居之所:就是你身體這具臭皮囊!生死二人都會竭力維護著你這皮囊不損不滅,人身一滅,你固然死去,屍晶她也失去寄居的場所,相當於死物,而且這屍晶,是有形無質,你吞下肚腹的是有質的屍晶,可屍晶入體後,已化為你的血肉氣神,存於你體內,也就是說,就把你燒成了灰,也不會找到她的一點兒質。如你軀體一滅,她和你一樣,也隨之煙消雲散,不複存在。”
太白派弟子從未聽師父講起過他的身世和武功來曆,此刻得知師父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北鬥七子之一,自己所在的太白派可說得上是名震江湖的北鬥派的分支,無不驚訝異常,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言語中難掩興奮之情。
李逸航道:“衛師伯,不知您是大師伯還是三師伯?”衛天璣道:“北鬥七子中的大師哥早於二十多年前已然去世,我在七子中排行第三,現任北鬥派掌門的鍾天璿是你的二師伯,你師父馮玉衡排行第五,其上還有個四師伯宋天權,其下有六師叔朱開陽和七師叔範搖光,除了我和你師父之外,其餘四位師伯師叔都還留在黃山上。一眨眼便過去了將近三十年,時間可過得真快。”說完後陷入了長長的沉思,臉上顯出了落寞與不舍的神色。
眾弟子靜靜地瞧著師父,誰也不敢說話,過了良久,衛天璣從追憶中迴過神來,見到弟子個個神情嚴肅,便道:“我如你們這般年輕時,可活潑好動了,每天要說無數的話語,兀自覺得天色黑得好快,怎麽你們卻一句話不說,古板呆滯,那裏有半點年青人朝氣蓬勃樣子?”
七師妹劉若竹是個十八九歲長相甜美嬌俏身形婀娜多姿的姑娘,平時頗受師父的喜愛,膽子比較大,說道:“師父,我們怕吵著你老人家思憶往事。”華遠也道:“是啊,師父,你老人家在沉思,我們怎敢吵鬧?”
衛天璣道:“胡鬧胡鬧,誰說我在迴思往事,你們便不能說話?我就愛看你們熱熱鬧鬧、追追打打的樣子,你們都散了去吧,逸航賢侄,你留下來,我還有事要問你。”李逸航道:“是!三師伯。”眾弟子一聽,全都三三兩兩出了廳,隻林菊一人留了下來,未出廳門。衛天璣道:“菊兒,怎麽你不出去溜達溜達?”林菊道:“徒兒想多陪師父一會。”
衛天璣道:“好,也好,多一個人說話熱鬧些。”三人坐在一張小桌上,衛天璣問道:“逸航賢侄,開封城外我內力攻入你體內,發現你體內除了咱們北鬥派的混元七星內力外,還有一股更強勁的真氣內力護住你心脈,可不知你還修煉了什麽內功心法,竟然有如此之高的成就?”
李逸航知道他問了是自己體內的異種真氣,便道:“三師伯,那道更強勁的真氣,不是我自身修煉而來,是憑空鑽出來的。”
“憑空鑽出來的?”衛天璣吃了一驚,顯然他不信李逸航的說話,問道:“怎麽憑空法?”
李逸航道:“三師伯,這股異種真氣是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將異種真氣最初開始出現,發展到現在等各種經過情況,前前後後原原本本的全說了出來。衛天璣聽他說得有頭有尾,繪聲繪色,不像是捏造出來的,不得不信,他想了一會,問道:“你說三年前在張震天家裏時便有這種情況出現?”
李逸航道:“是的,不過那時還很輕微,我根本沒放在心上,是在棺材裏睡了將近四個月的長覺之後,異種真氣才突然變強,變狂亂。”
衛天璣又是一驚:“在棺材裏睡了四個月?”李逸航點了點頭,道:“不錯,在棺材裏睡了將近四個月。”又把蒼南山墓中的經曆一五一十說了出來。直聽得衛天璣和林菊二人大唿奇怪,雖絕不相信,但見李逸航神色肯定,語氣堅決,絕不留半分質疑之處,又不得不信。衛天璣道:“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很多事,很多現象,以我們現在的學識認知水平,是很難解釋得清的。”
林菊也道:“不錯,就如上古奇書《山海經》,裏麵記載之事,在今人眼中看來過於荒誕無稽,連大史學家司馬遷也不認同裏麵之事,認為它是方士之書。可我認為書裏的故事內容,絕不能被認為是虛無縹緲,無根浮萍,隻是我們眼光短淺,見識有限,沒經曆過而已。李師弟能在棺材裏不知不喝不唿吸,睡了四個月而不死,世人絕不會相信,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嗎?”
衛天璣道:“菊兒,你這番見解很獨特,很有意思。”林菊臉上一紅,道:“在師父麵前胡亂發表意見,還請師父不要見怪,不嫌徒兒多嘴。”衛天璣道:“我怎麽會見怪,一個人,不論他的學識有多高,成就有多大,武功有多強,如果沒有屬於自己的見解與觀點,隻人雲亦雲,墨守成規,因循守舊,那麽他永遠也成不了一代宗師,成不了各個行業中奠基級的人物。你們二人在學武練藝的道路上,也要有自己的見解,要不斷創新,不能盲目迷信前人,不畏權威,不斷質疑前人留下來的練功方法與招式,就算是咱們祖師爺留下來的武功招式與秘藉,也不一定全部正確,都需要咱們在修煉當中不斷加以糾正,知道沒有?”
林菊和李逸航雙雙站起,齊聲說道:“是,師父(師伯)的教誨,弟子必定銘記在心中!”衛天璣又道:“逸航,你師父練七星神功第七階,在第一步上便走火入魔,有可能是你師父對神功內容理解得不夠透徹,也可說神功口訣上記載的文字產生了歧義,因而你師父沒能準確掌握祖師爺所要表達的意思,這才導致他岔了真氣。”
李逸航道:“三師伯,弟子可不可以這樣說,我師父走火入魔,主要在於他老人家的原因,其次也可說是祖師爺留下的練功口訣表述不清,令人產生歧義?”衛天璣臉上露出讚賞之色,說道:“不錯,師伯就是這個意思,千萬不能盲目迷信前人以及流傳下來的經典。我舉這個例子,不是說你們祖師爺的留下的神功口訣不對,因為練功不同於算數,一加一就是等於二,練功卻不一樣,個體差異極大,特別是練內功,同樣一門內功,有人練得風生水起,有人卻怎麽練也沒有進步,這原因主要還在於練功者本人體智不同,境況際遇不同,不可一概而論。”
二人聽了他這一番意義深刻的談話,都陷入了沉思當中,久久不能迴味。
衛天璣喝了一口茶,問道:“逸航,在張家之前,我猜想你應該還有故事,把你的奇遇說給我二人聽聽。”李逸航道:“是!”當下把嶽州城外石室古墓探險一事也說了,再之前白涯寨和振威武館之事,他也一並簡略提了一下。
林菊滿臉讚歎之色,說道:“李師弟,你的經曆可真豐富,出生入死這麽多迴,真正不枉此生。”李逸航道:“林師兄,我寧願做一個正常人,安安份份在家過日子,也不願過這出生入死一波未停一波又起的生活。”衛天璣道:“菊兒,別眼紅李師弟奇遇,要是換成了你,都不知你已死上了幾迴,那還能在這喝茶聊天?”林菊道:“是,我沒李師弟的才能與運氣,隻怕在白涯寨上便已丟了性命。”
李逸航道:“林師哥還說我有運氣,有運氣就不會碰上這麽多倒黴之事了。”衛天璣道:“倒不能這麽認為,你的運氣是一環連著一環,有好有壞,總體上來看,你運氣還不壞,應說比許多人都要好。”李逸航道:“三師伯,何以說我運氣好?”
衛天璣道:“你的所有的好運氣,都來自於你一顆俠義之心,而所有的壞運氣,也是來自於你抱打不平助人為樂的性格,你想想是不是?”李逸航得了衛師伯的提醒,迴想起往事,確如他說的那樣,救冷靜母女,不願殺莫遠清,救陳娟,幫羅雲娶白姍姍,還有救華遠、張美蘭、羅雲和孫建騰,以及最近救藍於正等等之事,都為自己引來了血光之災殺身之禍,迴迴都是必死無疑,運氣差到貼地,但最後卻都沒死成,反而還因此學了不少高深功夫,結識不少有情有義的朋友,從這個角度上看,運氣卻真的好得出奇。
他點了點頭,說道:“衛師伯說得不錯,師父他老人家也說了,禍福相依,禍患與福氣可相互轉化,不是一成不變的,運氣這事,要辨證地看,沒有絕對好運氣,也沒有絕對的壞運氣。”
衛天璣道:“說得好,說得妙,五師弟能有你這樣一個弟子,可真是他的福氣!”林菊卻在心裏頭想:“禍福相依,禍患與福氣可相互轉化,五師叔有李師弟這樣一個弟子,還真不好說是好還是壞,不管怎樣,還是要看個人造化。”但這個念頭隻在他腦海裏想想而已,卻那裏敢說出了口,要說了出來,師父非打斷自己的腿不可。
衛天璣又道:“聽了你在墓中的遭遇,我敢肯定你體內的異種真氣,來自於你從千年女屍口中吞下的屍晶。”李逸航驚道:“屍晶,屍晶難道不是子虛烏有之說麽?”衛天璣道:“本來我也不相信屍晶之說,但你的經曆,卻明明白白的證實世上確有其事。”
林菊問道:“師父,什麽是屍晶?”衛天璣道:“屍晶其實又叫屍丹,說白了,就是死人屍身上凝結出的精華,不是每個死人都有屍晶,死人要想結出屍晶,屍首不腐不化保存完好隻是前提,還須考慮下葬時辰擺放方位以及墓穴所在之處的風水是否夠好等等。”李逸航問:“衛師伯,什麽是風水?”
“風水之說,太過博大精深,我對此也隻略懂皮毛,隻能籠統的說是空氣、日月、光照、水分、溫度、磁場等各種因緣共同用下產生的氣象,就謂之風水,那條女屍能保持千年不腐,墓穴的風水必定是極佳。女屍得吸取千年日月精華,在風水寶地中浸淫千年,結出來的屍晶必定是非同小可,已具靈性。換句話說,逸航,你雖隻一具皮囊,可皮囊裏卻有兩個人,一個生人,一個死人,生人就是你,死人就是千年女屍,因而你體內有兩股內力,那異種真氣,正是來自那女屍。”
李逸航開始聽到這石破天驚的一席話,隻覺匪夷所思,難以置信,可是想深一層,胡老大說自己身上有死人味,自己得在棺材裏睡上三個月而不死,遇到外力襲體時,異種真氣會出來護主,這種種跡象表明,自己體內確實還有另外一個她,一個會保護宿主的她,一個一千年前的她!石室中那具女僵自焚,毀壞的隻是她的身體。她的靈魂,她的精華,她的元神卻已經寄居在自己體內,想到這裏,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道:“衛師伯,我覺得你老人家說的很有道理,事實多半便是這樣,我體內多了一個‘人’,多了一份力量,那這該怎麽辦好?”
衛天璣見他額頭上滲出汗水,便道:“你不必心慌,隻要這樣想,這股異種真氣異種內力救了你多次性命,假若,我說假若她有一天跳出來將你害了,你也比第一次要死去時多活了很長時間,已然活夠本了,不必懊惱。”李逸航一聽,說道:“對啊,我早在蒼南山墓中就應該死去,全靠她的存在而不死,到今天我還活生生的坐在這兒聽您教誨,也全是她的功勞,將來就真被她害死,也是不虧。”
林菊聽二人談話,隻聽得迷迷糊糊,但他不想隻做聽眾,便道:“李師弟你想明白了這一點,就可活得更豁達灑脫。”
衛天璣道:“逸航,這個體內的她,是你的朋友,不是你的敵人,她不會害你,反而會保護你,因為你和她有一個共同的寄居之所:就是你身體這具臭皮囊!生死二人都會竭力維護著你這皮囊不損不滅,人身一滅,你固然死去,屍晶她也失去寄居的場所,相當於死物,而且這屍晶,是有形無質,你吞下肚腹的是有質的屍晶,可屍晶入體後,已化為你的血肉氣神,存於你體內,也就是說,就把你燒成了灰,也不會找到她的一點兒質。如你軀體一滅,她和你一樣,也隨之煙消雲散,不複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