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傃睽違一種愛情,純真無邪的,熱烈激情的,所以她甚至想:當愛情以另外一種方式展現鋪陳時,也並非被完全撕毀,而是被翻譯成了一種更好的語言,而被派來的幾個譯者,名就叫機緣、責任、蘊藉、沉默、懷戀。
方晟,這個名字,就仿佛在她心中種下的那些個譯者的點點滴滴……
也或許,這是一種逃避?一種推卸?
一想到此,平傃立即從床上爬起來,狠狠地甩了一下頭,然後,一頭栽倒在床邊的沙發上,倒立在那裏。
恨嗬!憤又憎。
過去,平傃總是認為愛是一種感受,即使痛苦也會覺得幸福;愛是一種體會,即使心碎也會覺得甜蜜;愛是一種經曆,即使破碎也會覺得美麗……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有些緣分是永遠不會有結果的。愛一個人不一定就能擁有,愛一個人不一定就不能割舍……然而,如今,自己的腦海裏,就是抹不去方晟曾經在她心中種下的點點滴滴……
記憶。這個詞實在令人憂傷。平傃覺得如果可以再次失憶,她真的是十分樂意的。
可是,平傃的記憶飄溢在哪裏了呢?
她希望,那份記憶不在她的腦海裏,即使說夢話,她都不會再進行那種真實的表達;更希望,那份記憶不在她的酒後瘋話裏,那種傾訴是一種自說自話,沒有人能記住或忘記她的心聲,包括她自己;當然,她特別希望,那份記憶不在她與他的傾心長談裏,那種傾訴與傾聽都已成為了一種交換。
或許隻有等她死了,這些就都不再存在?
所有的一切就消失了,消失得幹幹淨淨,她一切的挽留都是徒勞,她一切的心血都化為烏有,她的屈辱羞恥和憤恨也都將雲飛天滅。
她將無聲無息地從這個世界上走過,沒有人知道她經曆了什麽,她做了些什麽,她做的那些傻事兒又是為了什麽。
可怕的是,她自己也不再存在了,連痛惜一下的心情都無從依歸。
今後,無論,不管做什麽,她都無法擺脫這個絕望的宿命了。
平傃絕望著,深深地沉陷在一個陌生的沙發裏,倒立著,就像墜入一個無邊無際的黑暗與恐懼中。
想象一下吧。人永遠是腳踏大地,頭望藍天的,但隻有像跳樓者那樣行動時候,頭朝下,眼卻看到,自己的雙腳是能踩在藍天上的。
想象一下吧,如果下落得越來越快,如果越來越強勁的狂風,撲到她的臉上,在她落地之前,她祈求自己:先窒息了吧。
平傃一下子跌落在沙發上,再從沙發裏坐起來,夢幻消失了,自己隻是渾身冒汗、顫抖、虛幻了而已。
平傃覺得必須立即逃離,跑出去,才是最佳的選擇。
她迅速整理了一下自我形象,從招待所裏逃出來,走在已經天色放亮的大街上。
初夏清晨的陽光裏,讓人有種恍惚的感覺,仿佛還是在通海市似的,一切似乎已經並不再陌生。
此時此刻的平傃,好似終於擺脫了噩夢的糾纏,心靈深處默念的是:“這個世界上,那些所有可恨的人,其實細細探求他的內心,也終究不過是很可憐之人。”
平傃突然想起她給方晟說過的一段話。
《詩經》上最悲哀的一首詩是:“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平傃說給方晟聽時,他就發誓般地說道:“我看哪,生與死與離別,都是大事,由不得我們支配的。比起自然界的力量,我們人類是多麽渺小、多麽無助嗬!我能做到的就是我的這句話,你要牢牢記住哦!我告訴你:我要永遠和你在一起,我們一生一世都不分離,相攜相伴、相濡以沫、一起變老。”
恰恰如願了平傃一直欣賞的這樣一種愛情:沒有太多的轟轟烈烈、驚天動地,卻有像流水一樣綿延不斷的甜蜜感覺;沒有太多的海誓山盟、花前月下,卻有相對無言眼波如流的默契。
這該是一種“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感覺吧,在陌生的人群之中,在迷失和彷徨之間,卻始終安詳而從容……
因為自己知道,冥冥之中,自有一雙屬於自己的雙手,緊緊地握住了自己的手,陪自己走過所有的狂風、暴雨、迷霧、豔陽天,直到一生一世。
愛情都是美麗的,雖然有的愛情或者並不動人;戀愛中的人,都是美麗的,雖然他們或者都很平凡。
女詩人舒婷描繪過這樣一道風景:大街上,一個安詳的老婦人和一個從容的老人微笑著,從不同的方向麵對麵地走近,走近;然後是微笑著,鼻間頂著鼻間的站著,雙手緊緊地係在一起,身後西下的陽光把他們的頭發和笑容染成一片暖暖的夕陽紅,身旁的人們被他們的幸福感染成一片溫暖橙色。
平傃與方晟交往起初,一直還在懷疑和他的愛情是否存在,因為它畢竟不象當初設想的那樣完美、那樣精致、那樣浪漫。那隻是淡淡的一種感覺,沒有大喜也沒有大悲,沒有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也沒有魂斷藍橋的悲蒼……
隻是一種手牽著手,肩並著肩,漫步的感覺。
有人說婚姻是一座圍城,進去了的想出來;而平傃以為就這樣手牽著手,坦坦然然地一起走入圍城裏,彼此互相扶持著,把許許多多毫不動人的日子走成一串一串靚麗的風景,多好。
如今迴憶起來,平傃啞然失笑。
她不得不承認那些所有平凡的生活片段,那些所有曾抱怨過、曾懷疑過的時光,其實是自己生命中最溫馨、最恬淡、最浪漫的篇章;那些所有淡淡傷感、淡淡思念的日子,其實都像“空山靈雨”一樣,清淡得韻味綿長。
所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該是這種並肩站立,共同凝望太陽的升起、太陽的落下的美妙的感覺吧;該是一種天變、地變、情不變的感覺吧?
事實是,方晟徹徹底底地欺騙了她。
是的,時間是可以衝淡一切,可總有些東西是地久天長、海枯石爛的吧?
天上比翼,地上連理,總有一種愛情,是像山一樣執著,像海一樣深沉,像天空一樣廣闊的吧?
平傃幻覺自己在下雨的時候,孤伶伶地望著淅淅瀝瀝的雨線,心情是無可奈何的鬱悶;這時從旁邊伸過一把傘來,為她遮住了雨絲和陰暗;不用迴頭,便知道是如山、如海、如藍天的他,正站在自己的旁邊了,便有一種極溫暖、極踏實、極美好的感覺湧上心頭:雨絲,就讓它飄飛吧;天空,就讓它陰暗吧。
請記住,時間永駐,為的就是將來那永久的迴憶?
有人說,時間可以讓一切蒙上灰塵,可總有些東西是曆久常新的吧?
牽住愛人的手,所有的人生、所有燦爛或不燦爛的日子,都變得嶄新而明媚。
時光總是在不停地走,迴首之時不覺已是滿身塵垢,就像平傃仍然願意蒙上眼睛,毫不保留的想把雙手都交給這個以為的生生世世的戀人。
但是……
平傃真的是欲哭無淚嗬。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境界何處才有?
當女人哭泣的時候,有人陪女人傷心,傾聽女人訴說,為女人撫平淩亂的頭發和憔悴的顏容,告訴女人明天依舊陽光燦爛,多好;當女人笑容明媚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和女人一起明媚,而他靜靜地站在一旁,微笑著看著女人和陽光一般地靚麗和燦爛,多好。
那樣的境界,每一刻都是如此的美好,每一刻都是一首動人的情詩,每一刻都值得用所有的時光去迴味的。
也許也不迴味,隻是緊緊握住愛人的手,什麽話也不說,慢慢地陪愛人走過今生今世,來生來世。
但,平傃有嗎?不會再有……
平傃感受著自己的心被毒蛇吞噬的滋味。悲痛。恥辱。羞憤。憎恨。焦躁。甚至憐憫。
她已深諳了每一顆可笑、譏諷的心之背後的可憐,所以“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她知道懂的太透,是沒有羅曼蒂克的。
為了將來,為了美好,為了正義,她也隻好隻能必須,選擇逃離,離開她以為曾經深愛的男人。
而且,還要,必須,徹底,魅毀他!堅決,決絕,徹底,禁止他繼續像隻蝴蝶似的尖叫。
主意拿定,平傃的心也就平和、坦然多了。
餘下的,就是行動。
於是,平傃盤腿坐下來,與青草地中的幽幽碧綠一起,在燦爛陽光下,閃爍著一種神秘。
隻見她閉上了眼睛,手伸過了腦袋,嘴中念念有詞:來吧,我的屏幕映像。
於是,她仿佛看見了一幕幕畫麵,在紅幕為底的天靈蓋上,彰顯著一種另類的人生。
方晟,這個名字,就仿佛在她心中種下的那些個譯者的點點滴滴……
也或許,這是一種逃避?一種推卸?
一想到此,平傃立即從床上爬起來,狠狠地甩了一下頭,然後,一頭栽倒在床邊的沙發上,倒立在那裏。
恨嗬!憤又憎。
過去,平傃總是認為愛是一種感受,即使痛苦也會覺得幸福;愛是一種體會,即使心碎也會覺得甜蜜;愛是一種經曆,即使破碎也會覺得美麗……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有些緣分是永遠不會有結果的。愛一個人不一定就能擁有,愛一個人不一定就不能割舍……然而,如今,自己的腦海裏,就是抹不去方晟曾經在她心中種下的點點滴滴……
記憶。這個詞實在令人憂傷。平傃覺得如果可以再次失憶,她真的是十分樂意的。
可是,平傃的記憶飄溢在哪裏了呢?
她希望,那份記憶不在她的腦海裏,即使說夢話,她都不會再進行那種真實的表達;更希望,那份記憶不在她的酒後瘋話裏,那種傾訴是一種自說自話,沒有人能記住或忘記她的心聲,包括她自己;當然,她特別希望,那份記憶不在她與他的傾心長談裏,那種傾訴與傾聽都已成為了一種交換。
或許隻有等她死了,這些就都不再存在?
所有的一切就消失了,消失得幹幹淨淨,她一切的挽留都是徒勞,她一切的心血都化為烏有,她的屈辱羞恥和憤恨也都將雲飛天滅。
她將無聲無息地從這個世界上走過,沒有人知道她經曆了什麽,她做了些什麽,她做的那些傻事兒又是為了什麽。
可怕的是,她自己也不再存在了,連痛惜一下的心情都無從依歸。
今後,無論,不管做什麽,她都無法擺脫這個絕望的宿命了。
平傃絕望著,深深地沉陷在一個陌生的沙發裏,倒立著,就像墜入一個無邊無際的黑暗與恐懼中。
想象一下吧。人永遠是腳踏大地,頭望藍天的,但隻有像跳樓者那樣行動時候,頭朝下,眼卻看到,自己的雙腳是能踩在藍天上的。
想象一下吧,如果下落得越來越快,如果越來越強勁的狂風,撲到她的臉上,在她落地之前,她祈求自己:先窒息了吧。
平傃一下子跌落在沙發上,再從沙發裏坐起來,夢幻消失了,自己隻是渾身冒汗、顫抖、虛幻了而已。
平傃覺得必須立即逃離,跑出去,才是最佳的選擇。
她迅速整理了一下自我形象,從招待所裏逃出來,走在已經天色放亮的大街上。
初夏清晨的陽光裏,讓人有種恍惚的感覺,仿佛還是在通海市似的,一切似乎已經並不再陌生。
此時此刻的平傃,好似終於擺脫了噩夢的糾纏,心靈深處默念的是:“這個世界上,那些所有可恨的人,其實細細探求他的內心,也終究不過是很可憐之人。”
平傃突然想起她給方晟說過的一段話。
《詩經》上最悲哀的一首詩是:“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平傃說給方晟聽時,他就發誓般地說道:“我看哪,生與死與離別,都是大事,由不得我們支配的。比起自然界的力量,我們人類是多麽渺小、多麽無助嗬!我能做到的就是我的這句話,你要牢牢記住哦!我告訴你:我要永遠和你在一起,我們一生一世都不分離,相攜相伴、相濡以沫、一起變老。”
恰恰如願了平傃一直欣賞的這樣一種愛情:沒有太多的轟轟烈烈、驚天動地,卻有像流水一樣綿延不斷的甜蜜感覺;沒有太多的海誓山盟、花前月下,卻有相對無言眼波如流的默契。
這該是一種“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感覺吧,在陌生的人群之中,在迷失和彷徨之間,卻始終安詳而從容……
因為自己知道,冥冥之中,自有一雙屬於自己的雙手,緊緊地握住了自己的手,陪自己走過所有的狂風、暴雨、迷霧、豔陽天,直到一生一世。
愛情都是美麗的,雖然有的愛情或者並不動人;戀愛中的人,都是美麗的,雖然他們或者都很平凡。
女詩人舒婷描繪過這樣一道風景:大街上,一個安詳的老婦人和一個從容的老人微笑著,從不同的方向麵對麵地走近,走近;然後是微笑著,鼻間頂著鼻間的站著,雙手緊緊地係在一起,身後西下的陽光把他們的頭發和笑容染成一片暖暖的夕陽紅,身旁的人們被他們的幸福感染成一片溫暖橙色。
平傃與方晟交往起初,一直還在懷疑和他的愛情是否存在,因為它畢竟不象當初設想的那樣完美、那樣精致、那樣浪漫。那隻是淡淡的一種感覺,沒有大喜也沒有大悲,沒有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也沒有魂斷藍橋的悲蒼……
隻是一種手牽著手,肩並著肩,漫步的感覺。
有人說婚姻是一座圍城,進去了的想出來;而平傃以為就這樣手牽著手,坦坦然然地一起走入圍城裏,彼此互相扶持著,把許許多多毫不動人的日子走成一串一串靚麗的風景,多好。
如今迴憶起來,平傃啞然失笑。
她不得不承認那些所有平凡的生活片段,那些所有曾抱怨過、曾懷疑過的時光,其實是自己生命中最溫馨、最恬淡、最浪漫的篇章;那些所有淡淡傷感、淡淡思念的日子,其實都像“空山靈雨”一樣,清淡得韻味綿長。
所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該是這種並肩站立,共同凝望太陽的升起、太陽的落下的美妙的感覺吧;該是一種天變、地變、情不變的感覺吧?
事實是,方晟徹徹底底地欺騙了她。
是的,時間是可以衝淡一切,可總有些東西是地久天長、海枯石爛的吧?
天上比翼,地上連理,總有一種愛情,是像山一樣執著,像海一樣深沉,像天空一樣廣闊的吧?
平傃幻覺自己在下雨的時候,孤伶伶地望著淅淅瀝瀝的雨線,心情是無可奈何的鬱悶;這時從旁邊伸過一把傘來,為她遮住了雨絲和陰暗;不用迴頭,便知道是如山、如海、如藍天的他,正站在自己的旁邊了,便有一種極溫暖、極踏實、極美好的感覺湧上心頭:雨絲,就讓它飄飛吧;天空,就讓它陰暗吧。
請記住,時間永駐,為的就是將來那永久的迴憶?
有人說,時間可以讓一切蒙上灰塵,可總有些東西是曆久常新的吧?
牽住愛人的手,所有的人生、所有燦爛或不燦爛的日子,都變得嶄新而明媚。
時光總是在不停地走,迴首之時不覺已是滿身塵垢,就像平傃仍然願意蒙上眼睛,毫不保留的想把雙手都交給這個以為的生生世世的戀人。
但是……
平傃真的是欲哭無淚嗬。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境界何處才有?
當女人哭泣的時候,有人陪女人傷心,傾聽女人訴說,為女人撫平淩亂的頭發和憔悴的顏容,告訴女人明天依舊陽光燦爛,多好;當女人笑容明媚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和女人一起明媚,而他靜靜地站在一旁,微笑著看著女人和陽光一般地靚麗和燦爛,多好。
那樣的境界,每一刻都是如此的美好,每一刻都是一首動人的情詩,每一刻都值得用所有的時光去迴味的。
也許也不迴味,隻是緊緊握住愛人的手,什麽話也不說,慢慢地陪愛人走過今生今世,來生來世。
但,平傃有嗎?不會再有……
平傃感受著自己的心被毒蛇吞噬的滋味。悲痛。恥辱。羞憤。憎恨。焦躁。甚至憐憫。
她已深諳了每一顆可笑、譏諷的心之背後的可憐,所以“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她知道懂的太透,是沒有羅曼蒂克的。
為了將來,為了美好,為了正義,她也隻好隻能必須,選擇逃離,離開她以為曾經深愛的男人。
而且,還要,必須,徹底,魅毀他!堅決,決絕,徹底,禁止他繼續像隻蝴蝶似的尖叫。
主意拿定,平傃的心也就平和、坦然多了。
餘下的,就是行動。
於是,平傃盤腿坐下來,與青草地中的幽幽碧綠一起,在燦爛陽光下,閃爍著一種神秘。
隻見她閉上了眼睛,手伸過了腦袋,嘴中念念有詞:來吧,我的屏幕映像。
於是,她仿佛看見了一幕幕畫麵,在紅幕為底的天靈蓋上,彰顯著一種另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