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赫拔出佩劍,鮮血湧出,劉裕簡單的包紮處理,便說道:“父王,兒子之所以請求解釋,是因為晚上的這場戲,在兒子看來,至少有四點漏洞,可以證明兒子是被冤枉的。這是汙蔑,是母妃的陷害。”
康王妃道:“事實俱在,誰冤枉你?”
劉宣看了康王妃一眼,淡淡道:“我還沒說,母妃急什麽呢?”
劉赫看著肩膀染血的劉宣,轉眼瞪了康王妃一眼,示意康王妃不準插嘴,吩咐道:“宣兒,你說。”
“是!”
劉宣點了點頭,道:“第一,母妃派人請兒子來時,事先沒說是什麽事情。來了後,母妃說是為了商量兒子繼承世子後的慶賀事宜。”
“屋子中的案桌上,擺上了酒水,雖說是商量,實則是家宴。”
“明知父王會來,兒子會在這種場合對母妃不軌嗎?”
劉宣說話,看了康王妃一眼。
這麽簡單的道理,稍微一想就能明白的。
康王妃聞言,身體一震,臉上流露出一抹擔憂神色。
劉赫眼眸眯起,道:“繼續說。”
劉宣繼續道:“既然是家宴,父王和兒子都在,這樣的場合,怎麽能缺了二弟呢?可是屋子中的布置,隻有兒子和父王兩人,這也不合理。這樣的場合,兒子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亂來啊,何況兒子並未飲酒,腦子很清醒。”
康王妃哼了聲,反擊道:“你二弟大病未愈,還在修養中。他不在,很正常。至於你的膽量如何,都無法掩蓋,你犯下了禽獸不如的大錯。”
劉赫沒有搭理康王妃,道:“宣兒,第一個理由尚可,但很勉強。”
劉宣繼續道:“第二,父王進入屋子中,丫鬟還在。”
“有丫鬟在場的情況下,兒子敢亂來嗎?假設兒子要對母妃意圖不軌,肯定會先把丫鬟支走,在沒有人的情況下有所動作。”
“偏偏,丫鬟在屋子中。”
“尤其是,丫鬟不是兒子的人,兒子怎麽可能留下他呢?”
劉宣眼神銳利,道:“父王,這是第二個理由。”
康王妃很是不屑,再一次反駁道:“劉宣,你就強詞奪理吧。分明是你猴急之下,連丫鬟都威脅了。丫鬟擔心我的安全,才不敢言語。”
劉赫有自己的判斷,他看了康王妃一眼,道:“宣兒,繼續說。”
此話一出,康王妃心中涼了半截。
情況很不妙,劉赫不相信她,否則不會讓劉宣繼續的。
劉宣心中知道事情往好的發展,繼續道:“第三,兒子這次來母妃的院子,沒有帶隨從。如果兒子要對母妃行兇,至少在院子外麵,會安排一個人放哨站崗。”
“一旦有人來了,侍從會提前通知,不至於被抓個現行。”
“最重要的是,大門還是敞開的。”
劉宣自嘲一笑,說道:“兒子是得有多蠢啊,才會打開們對母妃意圖不軌?一個稍微正常的人,都不會做出這樣的蠢事。兒子自認還有點智慧,做這樣的事情,怎麽可能不防備呢?”
“這,根本就是母妃演的一場戲。”
劉宣說道:“常識問題,父王英明神武,自然能明白。”
劉赫聽了第三點理由,微微頷首。設身處地的考慮,如果劉宣真的要動手,就不會留下這麽多的破綻。他的心沉了下去,看向康王妃的眼神,多了淩厲神色。
挑撥父子關係,汙蔑劉宣。
這樣的人,還是他印象中的慈母嗎?
康王妃強自道:“劉宣,你瞎編吧,你的話都是謊言。”
劉宣沒搭理康王妃,繼續道:“第四,酒的問題。兒子一進入屋子坐下,母妃就向兒子敬酒。父王要來,自然是父王為主,母妃一上來就敬酒,這合適嗎?合理嗎?”
“顯然,是不合適不合理。”
“母妃敬酒,她率先就豪爽的喝了一杯。”
“父王是懂酒的人,在母妃嘴邊一聞,就能聞出來。”
劉宣看向劉赫,等著劉赫確認。
劉赫也想確定一下,真的是湊上前。他喜好喝酒,輕輕一聞,就確定了康王妃真的喝了酒,沒有說謊話。他看向劉宣,等著劉宣繼續解釋。
劉宣繼續道:“母妃勸酒,我是拒絕的。但母妃不依不饒,命令丫鬟給兒子遞酒。丫鬟遞酒,卻在途中鬆手,酒杯當場就掉在案桌上。”
“兒子見機迅速起身後退,堪堪避開了,酒水沒有灑落在身上。”
“兒子事後,覺得很可怕。一旦兒子飲了酒,會被母妃指認是酒後亂性。或者身上沾了酒,也要被汙蔑了。”
劉宣一副後怕的表情,話鋒一轉,道:“父王來的時候,兒子站在門口,也是有緣由的。”
“什麽緣由?”劉赫問道。
劉宣解釋道:“兒子不飲酒,而丫鬟因為酒杯跌落在案桌上,被母妃喝令退下。當時,母妃和兒子說著事情,丫鬟卻悄無聲息的退出,並且要關門。”
“兒子見狀,當場就喝令她停止。”
“門一旦關上了,兒子還能說得清嗎?”
劉宣神色冷肅,道:“父王,這就是兒子的解釋。”
劉赫點頭,卻沉默了下來。他看向康王妃的眼神,更是不善。
劉宣深吸口氣,繼續道:“今天的事情,是母妃一手策劃。她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父王冊立兒子為世子。母妃為了二弟,才會出此下策。”
“一個世子之位,讓家人鬩牆,太不值得。”
“我,也不願意這樣。”
劉宣忍著肩膀的痛楚,說道:“父王,兒子懇請辭掉世子之位,由二弟繼承。如此,母妃不會再針對兒子。兒子明日就啟程,返迴觀陽縣。”
康王妃聽到劉赫的話,暗罵劉宣歹毒。劉宣一招以退為進,看似通情達理,實則加大了劉赫對她的厭惡。然而四個理由,令康王妃啞口無言了。
劉赫盯著康王妃,道:“柳氏,你還有何話說?”
康王妃沉默了片刻,忽然大笑了起來,她笑聲癲狂,更透著悲涼和無奈。
好半響,才聽了下來。
康王妃眼神明亮,卻帶著濃鬱的憤懣,質問道:“妾身無話可說,但妾身不甘心,為什麽是劉宣繼承王爵,不是我兒?殿下答應了妾身,卻出爾反爾,讓劉宣繼承王位。為什麽?”
質問的話語,令劉赫蹬蹬的後退了兩步。
顯然,康王妃承認了陷害。
饒是劉赫心中已經有了結論,但他親耳聽了康王妃的質問,仍是難受。
康王妃道:“事實俱在,誰冤枉你?”
劉宣看了康王妃一眼,淡淡道:“我還沒說,母妃急什麽呢?”
劉赫看著肩膀染血的劉宣,轉眼瞪了康王妃一眼,示意康王妃不準插嘴,吩咐道:“宣兒,你說。”
“是!”
劉宣點了點頭,道:“第一,母妃派人請兒子來時,事先沒說是什麽事情。來了後,母妃說是為了商量兒子繼承世子後的慶賀事宜。”
“屋子中的案桌上,擺上了酒水,雖說是商量,實則是家宴。”
“明知父王會來,兒子會在這種場合對母妃不軌嗎?”
劉宣說話,看了康王妃一眼。
這麽簡單的道理,稍微一想就能明白的。
康王妃聞言,身體一震,臉上流露出一抹擔憂神色。
劉赫眼眸眯起,道:“繼續說。”
劉宣繼續道:“既然是家宴,父王和兒子都在,這樣的場合,怎麽能缺了二弟呢?可是屋子中的布置,隻有兒子和父王兩人,這也不合理。這樣的場合,兒子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亂來啊,何況兒子並未飲酒,腦子很清醒。”
康王妃哼了聲,反擊道:“你二弟大病未愈,還在修養中。他不在,很正常。至於你的膽量如何,都無法掩蓋,你犯下了禽獸不如的大錯。”
劉赫沒有搭理康王妃,道:“宣兒,第一個理由尚可,但很勉強。”
劉宣繼續道:“第二,父王進入屋子中,丫鬟還在。”
“有丫鬟在場的情況下,兒子敢亂來嗎?假設兒子要對母妃意圖不軌,肯定會先把丫鬟支走,在沒有人的情況下有所動作。”
“偏偏,丫鬟在屋子中。”
“尤其是,丫鬟不是兒子的人,兒子怎麽可能留下他呢?”
劉宣眼神銳利,道:“父王,這是第二個理由。”
康王妃很是不屑,再一次反駁道:“劉宣,你就強詞奪理吧。分明是你猴急之下,連丫鬟都威脅了。丫鬟擔心我的安全,才不敢言語。”
劉赫有自己的判斷,他看了康王妃一眼,道:“宣兒,繼續說。”
此話一出,康王妃心中涼了半截。
情況很不妙,劉赫不相信她,否則不會讓劉宣繼續的。
劉宣心中知道事情往好的發展,繼續道:“第三,兒子這次來母妃的院子,沒有帶隨從。如果兒子要對母妃行兇,至少在院子外麵,會安排一個人放哨站崗。”
“一旦有人來了,侍從會提前通知,不至於被抓個現行。”
“最重要的是,大門還是敞開的。”
劉宣自嘲一笑,說道:“兒子是得有多蠢啊,才會打開們對母妃意圖不軌?一個稍微正常的人,都不會做出這樣的蠢事。兒子自認還有點智慧,做這樣的事情,怎麽可能不防備呢?”
“這,根本就是母妃演的一場戲。”
劉宣說道:“常識問題,父王英明神武,自然能明白。”
劉赫聽了第三點理由,微微頷首。設身處地的考慮,如果劉宣真的要動手,就不會留下這麽多的破綻。他的心沉了下去,看向康王妃的眼神,多了淩厲神色。
挑撥父子關係,汙蔑劉宣。
這樣的人,還是他印象中的慈母嗎?
康王妃強自道:“劉宣,你瞎編吧,你的話都是謊言。”
劉宣沒搭理康王妃,繼續道:“第四,酒的問題。兒子一進入屋子坐下,母妃就向兒子敬酒。父王要來,自然是父王為主,母妃一上來就敬酒,這合適嗎?合理嗎?”
“顯然,是不合適不合理。”
“母妃敬酒,她率先就豪爽的喝了一杯。”
“父王是懂酒的人,在母妃嘴邊一聞,就能聞出來。”
劉宣看向劉赫,等著劉赫確認。
劉赫也想確定一下,真的是湊上前。他喜好喝酒,輕輕一聞,就確定了康王妃真的喝了酒,沒有說謊話。他看向劉宣,等著劉宣繼續解釋。
劉宣繼續道:“母妃勸酒,我是拒絕的。但母妃不依不饒,命令丫鬟給兒子遞酒。丫鬟遞酒,卻在途中鬆手,酒杯當場就掉在案桌上。”
“兒子見機迅速起身後退,堪堪避開了,酒水沒有灑落在身上。”
“兒子事後,覺得很可怕。一旦兒子飲了酒,會被母妃指認是酒後亂性。或者身上沾了酒,也要被汙蔑了。”
劉宣一副後怕的表情,話鋒一轉,道:“父王來的時候,兒子站在門口,也是有緣由的。”
“什麽緣由?”劉赫問道。
劉宣解釋道:“兒子不飲酒,而丫鬟因為酒杯跌落在案桌上,被母妃喝令退下。當時,母妃和兒子說著事情,丫鬟卻悄無聲息的退出,並且要關門。”
“兒子見狀,當場就喝令她停止。”
“門一旦關上了,兒子還能說得清嗎?”
劉宣神色冷肅,道:“父王,這就是兒子的解釋。”
劉赫點頭,卻沉默了下來。他看向康王妃的眼神,更是不善。
劉宣深吸口氣,繼續道:“今天的事情,是母妃一手策劃。她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父王冊立兒子為世子。母妃為了二弟,才會出此下策。”
“一個世子之位,讓家人鬩牆,太不值得。”
“我,也不願意這樣。”
劉宣忍著肩膀的痛楚,說道:“父王,兒子懇請辭掉世子之位,由二弟繼承。如此,母妃不會再針對兒子。兒子明日就啟程,返迴觀陽縣。”
康王妃聽到劉赫的話,暗罵劉宣歹毒。劉宣一招以退為進,看似通情達理,實則加大了劉赫對她的厭惡。然而四個理由,令康王妃啞口無言了。
劉赫盯著康王妃,道:“柳氏,你還有何話說?”
康王妃沉默了片刻,忽然大笑了起來,她笑聲癲狂,更透著悲涼和無奈。
好半響,才聽了下來。
康王妃眼神明亮,卻帶著濃鬱的憤懣,質問道:“妾身無話可說,但妾身不甘心,為什麽是劉宣繼承王爵,不是我兒?殿下答應了妾身,卻出爾反爾,讓劉宣繼承王位。為什麽?”
質問的話語,令劉赫蹬蹬的後退了兩步。
顯然,康王妃承認了陷害。
饒是劉赫心中已經有了結論,但他親耳聽了康王妃的質問,仍是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