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度目送劉宣離去,眼中神色卻陰鷙了下來。
沒想到,劉政竟然靠上了劉宣。
實在是出乎意料!
“踏!踏!”
腳步聲傳來,一個年逾五旬的老者走了進來。此人劍眉入鬢,眼神清亮,麵容剛毅,相貌堂堂,端的是氣宇非凡。雖說上了年紀,但一身的氣度,卻是令人佩服。
公孫度看到中年人,臉上流露出一抹笑容,道:“彥方公怎的來了?”
來人名叫王烈,字彥方,是青州平原縣人。
王烈年幼時就有才名,被尊為神童,他年幼的時候拜潁川陳寔為師,並且和當時的名士荀爽、賈彪、李膺、韓融等人交善。
不論是荀爽,亦或是李膺等人,都是名滿天下的大儒。
王烈和這些人交往,也是名滿天下。
董卓進入洛陽,挾天子以令諸侯,王烈見局勢糜爛,戰亂頻繁,便隻身前往遼東避難。到了遼東後,王烈教書育人,躬耕自娛。
後來公孫度得知了王烈,才拜訪了王烈,請王烈出山擔任公孫度的長史。
王烈揖首行了一禮,說道:“老夫聽聞侯爺綁了劉政的家人。”
公孫度說道:“的確有這件事。”
王烈表情平靜,淡淡說道:“侯爺綁了劉政的家人,竊以為不可。第一,侯爺在遼東禮賢下士,尋訪人才,給士人的印象是禮賢下士的人。如今侯爺綁了劉政的家人,讓遼東士人和百姓怎麽看待侯爺呢?”
“第二,劉政和邴原、管寧等人熟識,一旦侯爺和劉政關係僵持,意味著要招攬管寧、邴原等人就不可能了。”
王烈繼續說道:“第三,劉政此人也頗有謀略,智勇雙全。侯爺平白無故的樹敵不智。”
公孫度笑了笑道:“彥方公放心,本侯已經放了他的家人。”
王烈聞言,常常鬆了一口氣。
事實上,王烈和劉政之間也有一些聯係,因為兩人都是青州人。來勸說公孫度,一方麵是為了公孫度著想,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救出劉政的家人。
公孫度說道:“本侯剛剛抓了劉政的家人,沒想到靖王竟然找上門了。靖王說劉政是北海王室一脈,此次和劉政相遇,便打算帶著劉政迴北海國。既然劉政要離開,本侯順水推舟,就把他的家人放了。隻是本侯的心中,還是有些不舒服啊!”
王烈聞言,心中暗暗揣摩。
對於劉政的根底,王烈也是知道的。
劉政顯然不是北海王室一脈,劉宣能為了劉政如此,也的確是有魄力。
王烈微笑道:“侯爺有什麽不舒服呢?如今侯爺即將和靖王結盟,隻要有了靖王的糧食支持,那遼東的糧食空缺就補上了。隻要能得到這一戰略物資,遼東的發展將更快。”
公孫度道:“道理本侯明白,唉,罷了,你下去吧!”
“諾!”
王烈躬身行了一禮,便轉身退下了。
王烈對於劉宣,也是頗為好奇,心想劉宣到底是一個怎麽樣的人?隻是王烈卻沒有劉政那般想著為劉宣效力。
一方麵,王烈名望足夠。
另一方麵,王烈現在的日子也不錯。
……
劉宣帶著劉政及家人離開,劉宣單獨乘坐一輛馬車,而劉政則陪著家人一起。
劉政的老母道:“政兒,你怎麽和靖王搭上關係了?”
對於靖王,劉政的老母也知道了的。
劉政說道:“兒子已經替靖王效力,等靖王迴青州時,兒子也將要和靖王一起迴去。母親,到時候,我們一家人就能迴去了。”
“真的嗎?”
劉母的眼中,有著一絲期待。
落葉歸根是每一個老人的想法,他們都上了年紀,能夠迴返北海國,那是最好的結果。
劉政說道:“是真的。”
“好,好,我兒定要好好報答靖王。”
劉母囑咐著,包括劉政的家人,臉上都有著歡喜神色。
劉政看著父母妻兒滿足的表情,心中也是歡喜,暗暗心想一定要好好的報答劉宣。
一行人迴到了府內,劉政的家人都被安頓下。
劉政則陪著劉宣來到了書房,劉政站在房中,撩起衣袍跪下,鄭重說道:“今日父母妻兒蒙難,全憑殿下相救,多謝殿下!”
劉宣擺手道:“起來吧,這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劉政起身後落座,話鋒一轉,迴到了正題上,說道:“殿下如果要招攬邴原、管寧等人,恐怕還得有所準備。因為此前也有許多人去拜訪,想要招攬管寧等人,最後都失敗了。”
劉宣微笑道:“這是自然!”
頓了頓,劉宣問道:“關於太史慈此人,你可知道?”
相比於招攬管寧、邴原等人,劉宣手中有慈母書寫的書信,要招攬太史慈是最容易的。所以,劉宣想要先把太史慈招攬到麾下。
劉政說道:“卑職認識太史慈,知道他的住處。”
“好!”
劉宣笑了起來,眼中神色欣喜。
劉政道:“殿下打算什麽時候去找他呢?”
劉宣說道:“擇日不如撞日,我們今天就去。”
“史阿!”
劉宣喊了一聲,史阿又走了進來,劉宣吩咐道:“準備馬車,我們又要出去一趟。”
“是!”
史阿得令,便下去準備了。
劉宣帶著劉政往外走,一邊往外走,劉政一邊說道:“主公,相比於管寧、邴原等人,恐怕太史慈還更加的難以招募。管寧、邴原等人醉心於學術,希望有一個和平之所,他們對於官員不怎麽敵視,但是太史慈卻不同,頗為敵視官員和權貴。”
劉宣大袖一拂,道:“無妨,你隻管帶路就是。”
一行人出了住宅後,劉宣、劉政和史阿登上馬車,又帶了一隊警衛營的士兵,就在劉政的指引下,朝著太史慈居住的地方行去。
太史慈的住處並非在城內,而是在城外的西南方。
這一片區域,四處都是山林。
不過這片山林外的平坦地帶,聚集著許許多多的百姓,都是從中原逃難來的。
馬車來到了這一片區域,緩緩行駛。
而此時,卻是有些人開始跟在馬車的後麵,眼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甚至許多的人手中還拿著鐵棍等武器。
沒想到,劉政竟然靠上了劉宣。
實在是出乎意料!
“踏!踏!”
腳步聲傳來,一個年逾五旬的老者走了進來。此人劍眉入鬢,眼神清亮,麵容剛毅,相貌堂堂,端的是氣宇非凡。雖說上了年紀,但一身的氣度,卻是令人佩服。
公孫度看到中年人,臉上流露出一抹笑容,道:“彥方公怎的來了?”
來人名叫王烈,字彥方,是青州平原縣人。
王烈年幼時就有才名,被尊為神童,他年幼的時候拜潁川陳寔為師,並且和當時的名士荀爽、賈彪、李膺、韓融等人交善。
不論是荀爽,亦或是李膺等人,都是名滿天下的大儒。
王烈和這些人交往,也是名滿天下。
董卓進入洛陽,挾天子以令諸侯,王烈見局勢糜爛,戰亂頻繁,便隻身前往遼東避難。到了遼東後,王烈教書育人,躬耕自娛。
後來公孫度得知了王烈,才拜訪了王烈,請王烈出山擔任公孫度的長史。
王烈揖首行了一禮,說道:“老夫聽聞侯爺綁了劉政的家人。”
公孫度說道:“的確有這件事。”
王烈表情平靜,淡淡說道:“侯爺綁了劉政的家人,竊以為不可。第一,侯爺在遼東禮賢下士,尋訪人才,給士人的印象是禮賢下士的人。如今侯爺綁了劉政的家人,讓遼東士人和百姓怎麽看待侯爺呢?”
“第二,劉政和邴原、管寧等人熟識,一旦侯爺和劉政關係僵持,意味著要招攬管寧、邴原等人就不可能了。”
王烈繼續說道:“第三,劉政此人也頗有謀略,智勇雙全。侯爺平白無故的樹敵不智。”
公孫度笑了笑道:“彥方公放心,本侯已經放了他的家人。”
王烈聞言,常常鬆了一口氣。
事實上,王烈和劉政之間也有一些聯係,因為兩人都是青州人。來勸說公孫度,一方麵是為了公孫度著想,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救出劉政的家人。
公孫度說道:“本侯剛剛抓了劉政的家人,沒想到靖王竟然找上門了。靖王說劉政是北海王室一脈,此次和劉政相遇,便打算帶著劉政迴北海國。既然劉政要離開,本侯順水推舟,就把他的家人放了。隻是本侯的心中,還是有些不舒服啊!”
王烈聞言,心中暗暗揣摩。
對於劉政的根底,王烈也是知道的。
劉政顯然不是北海王室一脈,劉宣能為了劉政如此,也的確是有魄力。
王烈微笑道:“侯爺有什麽不舒服呢?如今侯爺即將和靖王結盟,隻要有了靖王的糧食支持,那遼東的糧食空缺就補上了。隻要能得到這一戰略物資,遼東的發展將更快。”
公孫度道:“道理本侯明白,唉,罷了,你下去吧!”
“諾!”
王烈躬身行了一禮,便轉身退下了。
王烈對於劉宣,也是頗為好奇,心想劉宣到底是一個怎麽樣的人?隻是王烈卻沒有劉政那般想著為劉宣效力。
一方麵,王烈名望足夠。
另一方麵,王烈現在的日子也不錯。
……
劉宣帶著劉政及家人離開,劉宣單獨乘坐一輛馬車,而劉政則陪著家人一起。
劉政的老母道:“政兒,你怎麽和靖王搭上關係了?”
對於靖王,劉政的老母也知道了的。
劉政說道:“兒子已經替靖王效力,等靖王迴青州時,兒子也將要和靖王一起迴去。母親,到時候,我們一家人就能迴去了。”
“真的嗎?”
劉母的眼中,有著一絲期待。
落葉歸根是每一個老人的想法,他們都上了年紀,能夠迴返北海國,那是最好的結果。
劉政說道:“是真的。”
“好,好,我兒定要好好報答靖王。”
劉母囑咐著,包括劉政的家人,臉上都有著歡喜神色。
劉政看著父母妻兒滿足的表情,心中也是歡喜,暗暗心想一定要好好的報答劉宣。
一行人迴到了府內,劉政的家人都被安頓下。
劉政則陪著劉宣來到了書房,劉政站在房中,撩起衣袍跪下,鄭重說道:“今日父母妻兒蒙難,全憑殿下相救,多謝殿下!”
劉宣擺手道:“起來吧,這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劉政起身後落座,話鋒一轉,迴到了正題上,說道:“殿下如果要招攬邴原、管寧等人,恐怕還得有所準備。因為此前也有許多人去拜訪,想要招攬管寧等人,最後都失敗了。”
劉宣微笑道:“這是自然!”
頓了頓,劉宣問道:“關於太史慈此人,你可知道?”
相比於招攬管寧、邴原等人,劉宣手中有慈母書寫的書信,要招攬太史慈是最容易的。所以,劉宣想要先把太史慈招攬到麾下。
劉政說道:“卑職認識太史慈,知道他的住處。”
“好!”
劉宣笑了起來,眼中神色欣喜。
劉政道:“殿下打算什麽時候去找他呢?”
劉宣說道:“擇日不如撞日,我們今天就去。”
“史阿!”
劉宣喊了一聲,史阿又走了進來,劉宣吩咐道:“準備馬車,我們又要出去一趟。”
“是!”
史阿得令,便下去準備了。
劉宣帶著劉政往外走,一邊往外走,劉政一邊說道:“主公,相比於管寧、邴原等人,恐怕太史慈還更加的難以招募。管寧、邴原等人醉心於學術,希望有一個和平之所,他們對於官員不怎麽敵視,但是太史慈卻不同,頗為敵視官員和權貴。”
劉宣大袖一拂,道:“無妨,你隻管帶路就是。”
一行人出了住宅後,劉宣、劉政和史阿登上馬車,又帶了一隊警衛營的士兵,就在劉政的指引下,朝著太史慈居住的地方行去。
太史慈的住處並非在城內,而是在城外的西南方。
這一片區域,四處都是山林。
不過這片山林外的平坦地帶,聚集著許許多多的百姓,都是從中原逃難來的。
馬車來到了這一片區域,緩緩行駛。
而此時,卻是有些人開始跟在馬車的後麵,眼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甚至許多的人手中還拿著鐵棍等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