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宣微微一笑,道:“先生,不試一試,怎麽知道呢?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隻要努力了,總會有機會的。如果知道困難,就不去管不去做了,那什麽事情都不用做了。”
邴原道:“靖王言之有理!”
話鋒一轉,邴原道:“不知道靖王此行來遼東,已經招攬了哪些人?”
劉宣道:“到目前為止,有劉政和太史慈,邴原先生是第三個。”
邴原接過話道:“除了管寧需要靖王親自去,其餘的一些士人,在下倒是可以幫助靖王招攬。”
劉宣道:“如此,便多謝先生了。隻是關於人才,以德為上,才能次之。”
邴原道:“在下明白。”
事實上劉宣之所以提出這個要求,就是因為葉樽等人的事情。
邴原也是聰明之人,一就通。
兩人又談及了一些北海國的人情世故,而且劉宣又留在邴原府上用了飯,才迴到府上。
入夜後,劉宣一個人坐在房中。
此時進入了四月,劉宣一個人坐在房中,卻是準備再一次抽獎了。他閉上眼進入了係統內,一輪抽獎下來,這次卻是又抽取了一個望遠鏡。
對於望遠鏡,劉宣倒是極為喜愛的。
這玩意兒用在軍事上,有著極大的作用,一個兩個不嫌少,十個八個不嫌多。
可惜,至今為止,也就抽取了兩個。
第一個給了徐晃,現在這一個,他自己可以裝備。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劉宣早早的就起來晨練了。雖然已經進入四月,但是遼東的清晨,仍然是頗為清冷的,在冷風中晨練,劉宣卻也沒有什麽影響。
晨練結束,洗漱一番,吃過早飯,劉宣便來到書房。
這一日,柳信又來了。
柳信屁顛屁顛的來到劉宣身邊,拱手道:“靖王,人這一次來,是通知靖王一個消息。”
劉宣道:“什麽消息?”
≤∮≤∮≤∮≤∮,<div style="margin:p 0 p 0">柳信迴答道:“今日上午巳時,侯爺請您去會晤。”
劉宣道:“知道了!”
柳信卻是站在書房中,並未離開。
劉宣問道:“你還有什麽事情嗎?”
撲通!
柳信直接跪下來,他雙手趴在地上,以頭叩地,道:“人在海上冒犯靖王,後來靖王23win遼東,人又帶人圍攻靖王。人有罪,請靖王責罰。”
劉宣擺手道:“那都是過去的事兒。”
隻是,劉宣心中卻是古怪。
前兩日的時候,柳信這子都好好的,今天怎的突然提起之前的事情。
柳信道:“人能力平平,武藝也不出眾。但是人還能跑腿,人願意追隨靖王,不求封賞官職,隻求能跟在靖王身邊,鞍前馬後,替靖王效犬馬之勞。”
劉宣聽了後,道:“這是你兄長教你的?”
“靖王怎麽知道?”
柳信瞪大眼,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
劉宣搖了搖頭,在他的眼中,柳信就是一個紈絝子弟,該玩兒的玩兒,該吃的吃,該喝的喝,雖無太出眾的能力,但也沒有太大的禍事。
柳信這樣的人,不可能想著追隨劉宣。
唯一的解釋,就是幕後有人給柳信支招,劉宣思來想去,也隻有柳毅了。
劉宣盯著柳信,卻是陷入思考了。
收下柳信,沒什麽壞處,不過是多一個人罷了,而且能和柳毅接上關係。如果以後劉宣要謀劃遼東,那麽柳信就是牽線搭橋的人。
劉宣問道:“你可知道,追隨了本官,你就沒有花花世界了,不能喝花酒,不能逛青樓,什麽事情也不能由著性子來了。甚至,你還要背井離鄉,跟著本王一起去東萊郡。”
柳信想都不想,道:“人願意!”
一想到柳毅,他隻能答應劉宣,他怕讓柳毅失望。
劉宣道:“很好,響鼓不用重錘,本王也不再給你重申禁令了。”
“史阿!”
劉宣吩咐了一聲,史阿就走了進來,抱拳行禮。
劉宣道:“兩件事,第一,準備一輛馬車,本官和郭嘉要在巳時和公孫度會晤;第二,柳信從今天起,就是警衛營的人了。本王把他交給你,好好的條件。不論是為人處事,亦或是武藝,都要好好的教導。”
“是!”
史阿抱拳行禮。
柳信也是站起身,拱手想劉宣行了一禮,然後就退下了。
劉宣換了一身正式的黑色袍服,就起身去喊上了郭嘉。兩人一起出了府,便乘坐馬車,朝著公孫度居住的住宅行去。
馬車抵達後,劉宣一下馬車瞬間,就有侍從迎了上來。
侍從一臉的笑容,領著劉宣幾人進入府內。
大廳中,賓主落座。
公孫度坐在主位,道:“靖王這幾日在遼東,覺得怎麽樣?”
劉宣表情肅然,道:“本王這兩日四處走走看看,見到遼東一派安定景象,心中甚是仰慕。遼東本是偏僻之地,但是在侯爺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一派寧靜,堪稱是世外桃源。能有這樣的景象,和侯爺勵精圖治密不可分。”
公孫度聽了後,臉上也流露出了笑容。
遼東百姓安居樂業,百姓生活殷實富足,不受戰亂之苦。
這,是公孫度最得意的地方。
如今的中原,不論是幽州、冀州,亦或是青州、兗州,各地都是狼煙四起,戰亂頻繁,唯有公孫度他所在地方,戰亂不存,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如果沒有他公孫度主政,遼東的百姓仍然還生活在深水火熱中。這一切,都是他公孫度的功勞,是他給百姓帶來了安樂。
公孫度微微一笑,自謙道:“靖王謬讚了,這都是為官一方最基本的責任。”
劉宣道:“侯爺言之有理!”
公孫度話鋒一轉,道:“靖王四處看了,對遼東已經有了大概的了解。那麽現在,我們來談談雙方結盟的事情。這件事情,也是靖王來遼東的目的,必須考慮的。”
劉宣道:“理當如此,侯爺請!”
公孫度笑吟吟的道:“本侯認為,你我雙方結盟,應該互通有無。”
劉宣表情平靜,道:“如何互通有無?”對於雙方結盟的條件,劉宣暫時以不變應萬變,靜等公孫度提出條件,然後再考慮應對。
劉宣也不相信公孫度是善茬,肯定會在這件事情上刁難。
所以,劉宣一都不急。
邴原道:“靖王言之有理!”
話鋒一轉,邴原道:“不知道靖王此行來遼東,已經招攬了哪些人?”
劉宣道:“到目前為止,有劉政和太史慈,邴原先生是第三個。”
邴原接過話道:“除了管寧需要靖王親自去,其餘的一些士人,在下倒是可以幫助靖王招攬。”
劉宣道:“如此,便多謝先生了。隻是關於人才,以德為上,才能次之。”
邴原道:“在下明白。”
事實上劉宣之所以提出這個要求,就是因為葉樽等人的事情。
邴原也是聰明之人,一就通。
兩人又談及了一些北海國的人情世故,而且劉宣又留在邴原府上用了飯,才迴到府上。
入夜後,劉宣一個人坐在房中。
此時進入了四月,劉宣一個人坐在房中,卻是準備再一次抽獎了。他閉上眼進入了係統內,一輪抽獎下來,這次卻是又抽取了一個望遠鏡。
對於望遠鏡,劉宣倒是極為喜愛的。
這玩意兒用在軍事上,有著極大的作用,一個兩個不嫌少,十個八個不嫌多。
可惜,至今為止,也就抽取了兩個。
第一個給了徐晃,現在這一個,他自己可以裝備。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劉宣早早的就起來晨練了。雖然已經進入四月,但是遼東的清晨,仍然是頗為清冷的,在冷風中晨練,劉宣卻也沒有什麽影響。
晨練結束,洗漱一番,吃過早飯,劉宣便來到書房。
這一日,柳信又來了。
柳信屁顛屁顛的來到劉宣身邊,拱手道:“靖王,人這一次來,是通知靖王一個消息。”
劉宣道:“什麽消息?”
≤∮≤∮≤∮≤∮,<div style="margin:p 0 p 0">柳信迴答道:“今日上午巳時,侯爺請您去會晤。”
劉宣道:“知道了!”
柳信卻是站在書房中,並未離開。
劉宣問道:“你還有什麽事情嗎?”
撲通!
柳信直接跪下來,他雙手趴在地上,以頭叩地,道:“人在海上冒犯靖王,後來靖王23win遼東,人又帶人圍攻靖王。人有罪,請靖王責罰。”
劉宣擺手道:“那都是過去的事兒。”
隻是,劉宣心中卻是古怪。
前兩日的時候,柳信這子都好好的,今天怎的突然提起之前的事情。
柳信道:“人能力平平,武藝也不出眾。但是人還能跑腿,人願意追隨靖王,不求封賞官職,隻求能跟在靖王身邊,鞍前馬後,替靖王效犬馬之勞。”
劉宣聽了後,道:“這是你兄長教你的?”
“靖王怎麽知道?”
柳信瞪大眼,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
劉宣搖了搖頭,在他的眼中,柳信就是一個紈絝子弟,該玩兒的玩兒,該吃的吃,該喝的喝,雖無太出眾的能力,但也沒有太大的禍事。
柳信這樣的人,不可能想著追隨劉宣。
唯一的解釋,就是幕後有人給柳信支招,劉宣思來想去,也隻有柳毅了。
劉宣盯著柳信,卻是陷入思考了。
收下柳信,沒什麽壞處,不過是多一個人罷了,而且能和柳毅接上關係。如果以後劉宣要謀劃遼東,那麽柳信就是牽線搭橋的人。
劉宣問道:“你可知道,追隨了本官,你就沒有花花世界了,不能喝花酒,不能逛青樓,什麽事情也不能由著性子來了。甚至,你還要背井離鄉,跟著本王一起去東萊郡。”
柳信想都不想,道:“人願意!”
一想到柳毅,他隻能答應劉宣,他怕讓柳毅失望。
劉宣道:“很好,響鼓不用重錘,本王也不再給你重申禁令了。”
“史阿!”
劉宣吩咐了一聲,史阿就走了進來,抱拳行禮。
劉宣道:“兩件事,第一,準備一輛馬車,本官和郭嘉要在巳時和公孫度會晤;第二,柳信從今天起,就是警衛營的人了。本王把他交給你,好好的條件。不論是為人處事,亦或是武藝,都要好好的教導。”
“是!”
史阿抱拳行禮。
柳信也是站起身,拱手想劉宣行了一禮,然後就退下了。
劉宣換了一身正式的黑色袍服,就起身去喊上了郭嘉。兩人一起出了府,便乘坐馬車,朝著公孫度居住的住宅行去。
馬車抵達後,劉宣一下馬車瞬間,就有侍從迎了上來。
侍從一臉的笑容,領著劉宣幾人進入府內。
大廳中,賓主落座。
公孫度坐在主位,道:“靖王這幾日在遼東,覺得怎麽樣?”
劉宣表情肅然,道:“本王這兩日四處走走看看,見到遼東一派安定景象,心中甚是仰慕。遼東本是偏僻之地,但是在侯爺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一派寧靜,堪稱是世外桃源。能有這樣的景象,和侯爺勵精圖治密不可分。”
公孫度聽了後,臉上也流露出了笑容。
遼東百姓安居樂業,百姓生活殷實富足,不受戰亂之苦。
這,是公孫度最得意的地方。
如今的中原,不論是幽州、冀州,亦或是青州、兗州,各地都是狼煙四起,戰亂頻繁,唯有公孫度他所在地方,戰亂不存,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如果沒有他公孫度主政,遼東的百姓仍然還生活在深水火熱中。這一切,都是他公孫度的功勞,是他給百姓帶來了安樂。
公孫度微微一笑,自謙道:“靖王謬讚了,這都是為官一方最基本的責任。”
劉宣道:“侯爺言之有理!”
公孫度話鋒一轉,道:“靖王四處看了,對遼東已經有了大概的了解。那麽現在,我們來談談雙方結盟的事情。這件事情,也是靖王來遼東的目的,必須考慮的。”
劉宣道:“理當如此,侯爺請!”
公孫度笑吟吟的道:“本侯認為,你我雙方結盟,應該互通有無。”
劉宣表情平靜,道:“如何互通有無?”對於雙方結盟的條件,劉宣暫時以不變應萬變,靜等公孫度提出條件,然後再考慮應對。
劉宣也不相信公孫度是善茬,肯定會在這件事情上刁難。
所以,劉宣一都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