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時間,轉瞬即逝。
這兩日,又陸續來了一批人才,都是邴原請來的。
劉宣是來者不拒,並未專門進行考核。這一批人太多,所以劉宣的打算,是把這些人帶到了東萊郡後,再讓糜竺安排。
這一日,劉宣啟程離開。
一大清早,劉宣就已經收拾了行囊,帶著眾人離開。
隨著劉宣離開的人,卻已經多達千人。
等劉宣到了岸口,還有一批士子是追隨管寧而來的,而還有一些人是打算迴中原的,也都跟著來了。所以人數一家就激增了起來,接近兩千人。
劉宣到了岸邊後,暫時沒有登岸,而是等著柳毅。
一方麵,造船的工匠和水手都是約定在今天早上,柳毅得把這些人送來。另一方麵,劉宣還得請柳毅派船才行。
不多時,柳毅來了。
隻是柳毅的身邊隻帶了幾個護衛,沒有工匠跟隨。
劉宣看到這一幕,心中為什麽工匠沒有來,但是他的臉上卻很平靜,沒有一點波瀾。
柳毅來到劉宣身前,拱手道:“殿下久等了。”
劉宣說道:“本王也是剛到。”
柳毅站在劉宣的身旁,擺手指著停靠在岸邊的三艘船,道:“殿下,末將為你準備了三艘船。第一艘船是旗艦,是您和重要的人乘坐的。第二艘船,是追隨您的人乘坐的。”
他指著第三艘船,壓低了聲音,道:“第三艘船上,則是工匠和水手。工匠足有一百人,水手有三百餘人。因為容易引起事端,所以昨天晚上末將就安排好了。”
劉宣嘴角勾起笑容,道:“柳將軍做事妥當,本王謝過了。”
柳毅說道:“殿下,請吧!”
劉宣微微頷首,道:“柳將軍,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後會有期。”說完後,劉宣喊來了史阿,讓史阿安排人登船。
然後,劉宣便朝著第一艘船行去。
柳信卻是暫時沒有登船,他看著柳毅,臉上神色不舍。
長這麽大,他還是第一次出遠門。
心中不舍!
更是有一絲的彷徨。
柳信張了張嘴,想說話,可是到嘴的話又咽了迴去,不知道該說什麽。
柳毅拍了拍柳信的肩膀,道:“柳信,從今天起,你已經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雖然你塊頭夠大,也早已經成年了。但是從今天起,你的心必須成熟起來。”
“嗯!”
柳信重重的點頭。
柳毅道:“好了,快走吧。”
“兄長,保重!”
柳信說了一句話後,然後轉身就朝著第一艘船行去。
劉宣登上船後,看著陸續登船的人,等所有的人登船後,號角聲響起,三艘船都開始起錨,然後緩緩的駛出岸口。
朝陽升起,金燦燦的陽光下,三艘大船仿佛籠罩了一層金光一般。
日頭越來越高,三艘大船也越來越遠。
海麵上波光粼粼,大船劈波斬浪,不斷的前行。
日升日落,一天時間,轉瞬過去。
到了晚上,天空升起了一輪殘月,月亮升空,橫掛天際。
一支支火把,在船上點亮。
三艘大船都停泊下來,不再前進。
旗艦甲板上,有劉宣、管寧、邴原等人,以及一些追隨管寧的士子,富禎也在其中。除此外,還有一些受邴原邀請而來的。
吃過晚飯,管寧閑來無事,就在甲板上講學。
管寧講學的方式,一點不古板,尤其是他博古通今,講學的時候旁征博引,許多經典也是信手拈來,而且言語通俗,很容易讓人接受。
聽課的人,也是沉醉其中。
劉宣也坐在一旁,聆聽管寧講課。
對於劉宣來說,經曆過後世信息大爆炸,所以管寧許多授課的內容,他都是知道的。不過聽管寧引經據典,也是一眾樂趣。
足足一個時辰後,管寧授課才結束。
劉宣讓人準了一杯熱水,然後親自遞給了管寧。
管寧道:“多謝殿下。”
劉宣微笑道:“先生講課的時候,隻有老師和學生,哪來什麽殿下。”
管寧微微一笑,把被子遞給了劉宣。
然後,管寧看向了眾人,說道:“按照以往的慣例,今日講學結束。便以海上為背景,時間為一刻鍾,然後諸位自薦賦詩。”
劉宣聽了後,眉頭一挑。
沒想到,管寧教學還有這樣的環節。
在這個時代,管寧出題讓這些人賦詩,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讓他們展露自我才華的時候。如果誰得了管寧的青睞,那相當於是一步登天的機會。
這種環節,自然是無數人參與。
一個個都是盯著碧波粼粼的海麵,看著一輪殘月的天際,都在冥思苦想。
一刻鍾時間到,管寧還未開口,就有人站了出來。
起身的人是一個皓首老者,他當著劉宣的麵,將自己思考的一首詩說出來,然後請管寧點評。在這個人之後,又陸續有人開口賦詩,一個個相繼賦詩,那場麵真是熱鬧無比。
管寧耐著性子,逐一的點評。
劉宣看在了眼中,心中也是頷首,在這些人當中,到也有幾個不錯的。
富禎的詩,算得上其中的翹楚。
一個個賦詩結束了,忽然富禎站起身,他側身麵向劉宣,雙手合攏,拱手揖了一禮,道:“靖王,如此良辰美景,在座諸位都在賦詩,不如靖王也賦詩一首如何?”
管寧看在眼中,卻沒有阻止。
對於劉宣,管寧認為他是一個合格的政客。隻是劉宣的才華,管寧卻不知道。富禎開了這個頭,管寧也就由著富禎了,想要看看劉宣的才華。
劉宣聞言,卻是笑了起來。
這個富禎還真是小性子,竟然在這個時候找他的麻煩。
富禎見劉宣不說話,就又說道:“殿下,在座的諸位,都紛紛賦詩,有好有壞。我們不過是為了好玩,為了活躍氣氛罷了。靖王不必推辭。”
富禎看向周圍的人,眼神示意。
頃刻間,周圍的人都明白了過來,一個個紛紛開口。
“殿下,何必要推辭呢?殿下出身皇室,更是當今天子的皇叔。以殿下的才華,做出來的詩肯定是相當出眾的。”
“殿下不要推辭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殿下,還請試一試。”
“殿下不試一試怎麽知道呢?殿下來聽幼安公講課,卻不服從幼安公的規矩,實在是說不過去。殿下,還是賦詩一首吧。”
一個個士子,紛紛開口勸說。
這兩日,又陸續來了一批人才,都是邴原請來的。
劉宣是來者不拒,並未專門進行考核。這一批人太多,所以劉宣的打算,是把這些人帶到了東萊郡後,再讓糜竺安排。
這一日,劉宣啟程離開。
一大清早,劉宣就已經收拾了行囊,帶著眾人離開。
隨著劉宣離開的人,卻已經多達千人。
等劉宣到了岸口,還有一批士子是追隨管寧而來的,而還有一些人是打算迴中原的,也都跟著來了。所以人數一家就激增了起來,接近兩千人。
劉宣到了岸邊後,暫時沒有登岸,而是等著柳毅。
一方麵,造船的工匠和水手都是約定在今天早上,柳毅得把這些人送來。另一方麵,劉宣還得請柳毅派船才行。
不多時,柳毅來了。
隻是柳毅的身邊隻帶了幾個護衛,沒有工匠跟隨。
劉宣看到這一幕,心中為什麽工匠沒有來,但是他的臉上卻很平靜,沒有一點波瀾。
柳毅來到劉宣身前,拱手道:“殿下久等了。”
劉宣說道:“本王也是剛到。”
柳毅站在劉宣的身旁,擺手指著停靠在岸邊的三艘船,道:“殿下,末將為你準備了三艘船。第一艘船是旗艦,是您和重要的人乘坐的。第二艘船,是追隨您的人乘坐的。”
他指著第三艘船,壓低了聲音,道:“第三艘船上,則是工匠和水手。工匠足有一百人,水手有三百餘人。因為容易引起事端,所以昨天晚上末將就安排好了。”
劉宣嘴角勾起笑容,道:“柳將軍做事妥當,本王謝過了。”
柳毅說道:“殿下,請吧!”
劉宣微微頷首,道:“柳將軍,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後會有期。”說完後,劉宣喊來了史阿,讓史阿安排人登船。
然後,劉宣便朝著第一艘船行去。
柳信卻是暫時沒有登船,他看著柳毅,臉上神色不舍。
長這麽大,他還是第一次出遠門。
心中不舍!
更是有一絲的彷徨。
柳信張了張嘴,想說話,可是到嘴的話又咽了迴去,不知道該說什麽。
柳毅拍了拍柳信的肩膀,道:“柳信,從今天起,你已經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雖然你塊頭夠大,也早已經成年了。但是從今天起,你的心必須成熟起來。”
“嗯!”
柳信重重的點頭。
柳毅道:“好了,快走吧。”
“兄長,保重!”
柳信說了一句話後,然後轉身就朝著第一艘船行去。
劉宣登上船後,看著陸續登船的人,等所有的人登船後,號角聲響起,三艘船都開始起錨,然後緩緩的駛出岸口。
朝陽升起,金燦燦的陽光下,三艘大船仿佛籠罩了一層金光一般。
日頭越來越高,三艘大船也越來越遠。
海麵上波光粼粼,大船劈波斬浪,不斷的前行。
日升日落,一天時間,轉瞬過去。
到了晚上,天空升起了一輪殘月,月亮升空,橫掛天際。
一支支火把,在船上點亮。
三艘大船都停泊下來,不再前進。
旗艦甲板上,有劉宣、管寧、邴原等人,以及一些追隨管寧的士子,富禎也在其中。除此外,還有一些受邴原邀請而來的。
吃過晚飯,管寧閑來無事,就在甲板上講學。
管寧講學的方式,一點不古板,尤其是他博古通今,講學的時候旁征博引,許多經典也是信手拈來,而且言語通俗,很容易讓人接受。
聽課的人,也是沉醉其中。
劉宣也坐在一旁,聆聽管寧講課。
對於劉宣來說,經曆過後世信息大爆炸,所以管寧許多授課的內容,他都是知道的。不過聽管寧引經據典,也是一眾樂趣。
足足一個時辰後,管寧授課才結束。
劉宣讓人準了一杯熱水,然後親自遞給了管寧。
管寧道:“多謝殿下。”
劉宣微笑道:“先生講課的時候,隻有老師和學生,哪來什麽殿下。”
管寧微微一笑,把被子遞給了劉宣。
然後,管寧看向了眾人,說道:“按照以往的慣例,今日講學結束。便以海上為背景,時間為一刻鍾,然後諸位自薦賦詩。”
劉宣聽了後,眉頭一挑。
沒想到,管寧教學還有這樣的環節。
在這個時代,管寧出題讓這些人賦詩,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讓他們展露自我才華的時候。如果誰得了管寧的青睞,那相當於是一步登天的機會。
這種環節,自然是無數人參與。
一個個都是盯著碧波粼粼的海麵,看著一輪殘月的天際,都在冥思苦想。
一刻鍾時間到,管寧還未開口,就有人站了出來。
起身的人是一個皓首老者,他當著劉宣的麵,將自己思考的一首詩說出來,然後請管寧點評。在這個人之後,又陸續有人開口賦詩,一個個相繼賦詩,那場麵真是熱鬧無比。
管寧耐著性子,逐一的點評。
劉宣看在了眼中,心中也是頷首,在這些人當中,到也有幾個不錯的。
富禎的詩,算得上其中的翹楚。
一個個賦詩結束了,忽然富禎站起身,他側身麵向劉宣,雙手合攏,拱手揖了一禮,道:“靖王,如此良辰美景,在座諸位都在賦詩,不如靖王也賦詩一首如何?”
管寧看在眼中,卻沒有阻止。
對於劉宣,管寧認為他是一個合格的政客。隻是劉宣的才華,管寧卻不知道。富禎開了這個頭,管寧也就由著富禎了,想要看看劉宣的才華。
劉宣聞言,卻是笑了起來。
這個富禎還真是小性子,竟然在這個時候找他的麻煩。
富禎見劉宣不說話,就又說道:“殿下,在座的諸位,都紛紛賦詩,有好有壞。我們不過是為了好玩,為了活躍氣氛罷了。靖王不必推辭。”
富禎看向周圍的人,眼神示意。
頃刻間,周圍的人都明白了過來,一個個紛紛開口。
“殿下,何必要推辭呢?殿下出身皇室,更是當今天子的皇叔。以殿下的才華,做出來的詩肯定是相當出眾的。”
“殿下不要推辭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殿下,還請試一試。”
“殿下不試一試怎麽知道呢?殿下來聽幼安公講課,卻不服從幼安公的規矩,實在是說不過去。殿下,還是賦詩一首吧。”
一個個士子,紛紛開口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