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票、求推薦。∽↗,)
衝上了城樓的東萊郡士兵,一個個神色興奮,鬥誌昂揚。他們之前攻城,處處被打壓,始終不能在城樓上站住腳。現在機會來了,一個個揚起了手中的刀,劈殺駐守的士兵。
城樓上的局麵,呈一邊倒的結果。
無數守軍,慘死在刀下。
慘叫聲,連成一片。
一具具屍體倒在地上,鮮血流淌,染紅了地麵的石頭。
陳登見自己的士兵損失慘重,知道不可能守住了。
劉宣,你贏了。
陳登心中不甘心,卻不得不麵對現實。
陳仇麵色緊張,他接連劈殺了幾個衝過來的人,身上染血,大聲道:“大人,劉宣的士兵一個個都不受影響,而我們的士兵承受不住濃煙,隻能撤退了。一旦對方攻入城內,我們被纏住後,恐怕難以撤走。”
“咳!咳!”
鍾俊咳嗽著,麵色難堪,也開口道:“大人,撤退吧。”
江厲勸道:“大人,撤吧!”
眾人臉上的表情,變得無比的凝重。
此情此景,已經到了生死時刻。
多耽擱一點時間,就可能葬送生機。
陳登握緊拳頭,臉上神色不斷變化。他被濃煙嗆得咳嗽兩聲,也忍不住城樓上的味道,下令道:“撤入城內,突圍。”
“撤,馬上撤退!”
鍾俊大喜,直接就下達了命令。
“快撤!”
江厲聞言,也下達了命令。
命令在城樓上響起,陳登在士兵的簇擁下離開。
駐守的士兵退走,東萊郡的士兵迅速的占領了城樓,然後下去打開城門。嘎吱一聲,厚重厚實的城門打開了,早在城外等待的士兵一擁而入,直接殺入城內。
軍隊入城,陳登卻已經退走。
掩殺的士兵追了一陣,最終沒能追上陳登。
此時的陳登,一行人快速奔跑,直奔諸縣的北門而去。
江厲唿吸急促,他看到是走北門方向,神色不解,大聲說道:“大人,走北門突圍,恐怕不合適。出了北門後,周邊一片荒涼,道路也崎嶇難行。我們為什麽不走南門呢,出了南門,就可以順著官道南下,直奔莒縣。”
陳登神色冷厲,嗬斥道:“你想死,別拉著我一起。如果是走南門,你剛剛出了南門,就會遇到劉宣的伏兵。”
江厲聞言,便不再開口說話。
陳登是主帥,而且陳登更精於行兵打仗,聽陳登的不會錯。一行人直奔北門,抵達北門後,陳登率領北門的士兵揚長而去。
劉宣奪取諸縣,掌控了四方城門,然後清理戰場。
一個時辰後,諸縣恢複了平靜。
縣衙大廳。
劉宣高坐在上方。
太史慈、周倉、劉政、郭嘉全都到了。
太史慈表情肅然,稟報道:“殿下,諸縣的四方城門都控製在我們的城中,諸縣的糧倉、器械庫和錢財也全部封存。粗略估計,糧倉中的存糧應該有兩萬石左右。因為時間關係,錢財和器械沒來得及統計。”
劉宣大喜道:“兩萬石糧食,這不是一筆小數目。諸縣的兩萬石糧食,至少能支撐我們一個多月的消耗。以戰養戰,這才是最合適的戰法。”
太史慈繼續道:“這一次攻城作戰,我們戰死六十八名士兵,損失較少。俘虜的琅琊國士兵,有一千三百餘人。可惜的是,沒有一個是丹陽兵。”
劉宣道:“丹陽兵都是精銳中的精銳,沒有留下也是正常的。俘虜重新挑選,不符合的人,全部遣散。身體素質好的,全部編入軍中。所有戰死的士兵,登記在冊以備撫恤。”
“是!”
太史慈點了點頭,意氣風發。
這一次攻城,輕而易舉。
這一切,都是郭嘉的計策。太史慈想到郭嘉,覺得讀書人太恐怖了。郭嘉把刮風的時間把握得如此準確,令人佩服。
郭嘉表情平靜,緩緩道:“可惜陳登識破了我們的安排,沒有走南門突圍,而是走了北門。以至於南門的伏兵失去作用。這個陳登,不可小覷,戰場隨機應變,相當厲害。”
劉宣道:“陳登在慌亂之中,能想得這麽周全,的確不簡單。”
對於陳登,劉宣一直沒有小覷。
能讓劉備看重的人,絕對不是泛泛之輩。
劉宣話鋒一轉,和眾人商議了安撫百姓等事情,又讓太史慈梳理政務,等待後方派人來處理。劉宣在前線廝殺,奪取了一座縣城,都是後方的糜竺派人來接管。
“報!”
史阿的聲音,自外麵傳來。
史阿進入大廳,拱手行禮後道:“主公,探子傳迴消息,陳登自北門離開後,在背麵繞了個圈,然後帶著所有的士兵南下了。”
劉宣說道:“諸縣被我們奪取,陳登就算南下,也影響不了大局,繼續盯著他即可。”
“諾!”
史阿拱手應下。
劉宣說道:“接下來,就該是琅琊國的治所莒縣了。休整一天,明日一早,我們啟程南下。我相信在半路上,會遇到陳登的。”
眾人都退下,郭嘉卻留了下來。
劉宣看向郭嘉,問道:“大哥還有什麽事情嗎?”
郭嘉說道:“我留下來,是和你商量接下來的走向。進入琅琊國後,我在思考一件事。這一戰,我們該把握一個怎樣的尺度?”
“我們打陶謙,應該打到什麽地步?我們攻打琅琊國,要攻打多少地方?”
“我的想法是,不能奪下整個琅琊國。”
“以我們的兵鋒,可以奪下琅琊國,但要守住琅琊國卻很難。甚至於,一旦奪取了整個琅琊國,會麵臨陶謙的瘋狂反撲。”
郭嘉說道:“到時候,反而會把我們拖入無邊無盡的戰爭。我的考慮是,奪取諸縣後,就適當的收斂兵鋒,不再南下,看陶謙作何反應?”
劉宣聽了郭嘉的話,陷入沉默中。
對於郭嘉的考慮,劉宣也有所考量。
思考片刻,劉宣說道:“大哥,我的想法和你不一樣。我考慮的是,這一戰至少要打到琅琊國的治所莒縣,甚至得奪下莒縣,再南下攻占開陽縣等地,拿下整個琅琊國。”
“即使陶謙反撲,我們也要再戰。”
“我們的兵鋒越強,陶謙就會越恐懼,越不敢開戰。”
“最後,迫使陶謙和談。”
劉宣眼神銳利,沉聲道:“陶謙不和談,我們就打他,打到他服氣為止。我知道占據整個琅琊國很難,也會耗費太多兵力,可是我們不需要攻城掠地。所以我的打算是繼續南下,繼續和陶謙開戰,打到陶謙承受不了。”
郭嘉聽了後,點頭道:“我明白你的考慮了,既然你有了決定,我會按照你的想法來設計接下來的戰事。”
劉宣笑道:“辛苦兄長了。”
郭嘉笑了笑,道:“你我兄弟,何談辛苦?”
說完後,郭嘉起身離開了縣衙。
劉宣一個人坐在大廳中,他表情嚴肅,眼中閃過一道厲芒。陳登逃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下一次交戰,就是陳登的末日。
衝上了城樓的東萊郡士兵,一個個神色興奮,鬥誌昂揚。他們之前攻城,處處被打壓,始終不能在城樓上站住腳。現在機會來了,一個個揚起了手中的刀,劈殺駐守的士兵。
城樓上的局麵,呈一邊倒的結果。
無數守軍,慘死在刀下。
慘叫聲,連成一片。
一具具屍體倒在地上,鮮血流淌,染紅了地麵的石頭。
陳登見自己的士兵損失慘重,知道不可能守住了。
劉宣,你贏了。
陳登心中不甘心,卻不得不麵對現實。
陳仇麵色緊張,他接連劈殺了幾個衝過來的人,身上染血,大聲道:“大人,劉宣的士兵一個個都不受影響,而我們的士兵承受不住濃煙,隻能撤退了。一旦對方攻入城內,我們被纏住後,恐怕難以撤走。”
“咳!咳!”
鍾俊咳嗽著,麵色難堪,也開口道:“大人,撤退吧。”
江厲勸道:“大人,撤吧!”
眾人臉上的表情,變得無比的凝重。
此情此景,已經到了生死時刻。
多耽擱一點時間,就可能葬送生機。
陳登握緊拳頭,臉上神色不斷變化。他被濃煙嗆得咳嗽兩聲,也忍不住城樓上的味道,下令道:“撤入城內,突圍。”
“撤,馬上撤退!”
鍾俊大喜,直接就下達了命令。
“快撤!”
江厲聞言,也下達了命令。
命令在城樓上響起,陳登在士兵的簇擁下離開。
駐守的士兵退走,東萊郡的士兵迅速的占領了城樓,然後下去打開城門。嘎吱一聲,厚重厚實的城門打開了,早在城外等待的士兵一擁而入,直接殺入城內。
軍隊入城,陳登卻已經退走。
掩殺的士兵追了一陣,最終沒能追上陳登。
此時的陳登,一行人快速奔跑,直奔諸縣的北門而去。
江厲唿吸急促,他看到是走北門方向,神色不解,大聲說道:“大人,走北門突圍,恐怕不合適。出了北門後,周邊一片荒涼,道路也崎嶇難行。我們為什麽不走南門呢,出了南門,就可以順著官道南下,直奔莒縣。”
陳登神色冷厲,嗬斥道:“你想死,別拉著我一起。如果是走南門,你剛剛出了南門,就會遇到劉宣的伏兵。”
江厲聞言,便不再開口說話。
陳登是主帥,而且陳登更精於行兵打仗,聽陳登的不會錯。一行人直奔北門,抵達北門後,陳登率領北門的士兵揚長而去。
劉宣奪取諸縣,掌控了四方城門,然後清理戰場。
一個時辰後,諸縣恢複了平靜。
縣衙大廳。
劉宣高坐在上方。
太史慈、周倉、劉政、郭嘉全都到了。
太史慈表情肅然,稟報道:“殿下,諸縣的四方城門都控製在我們的城中,諸縣的糧倉、器械庫和錢財也全部封存。粗略估計,糧倉中的存糧應該有兩萬石左右。因為時間關係,錢財和器械沒來得及統計。”
劉宣大喜道:“兩萬石糧食,這不是一筆小數目。諸縣的兩萬石糧食,至少能支撐我們一個多月的消耗。以戰養戰,這才是最合適的戰法。”
太史慈繼續道:“這一次攻城作戰,我們戰死六十八名士兵,損失較少。俘虜的琅琊國士兵,有一千三百餘人。可惜的是,沒有一個是丹陽兵。”
劉宣道:“丹陽兵都是精銳中的精銳,沒有留下也是正常的。俘虜重新挑選,不符合的人,全部遣散。身體素質好的,全部編入軍中。所有戰死的士兵,登記在冊以備撫恤。”
“是!”
太史慈點了點頭,意氣風發。
這一次攻城,輕而易舉。
這一切,都是郭嘉的計策。太史慈想到郭嘉,覺得讀書人太恐怖了。郭嘉把刮風的時間把握得如此準確,令人佩服。
郭嘉表情平靜,緩緩道:“可惜陳登識破了我們的安排,沒有走南門突圍,而是走了北門。以至於南門的伏兵失去作用。這個陳登,不可小覷,戰場隨機應變,相當厲害。”
劉宣道:“陳登在慌亂之中,能想得這麽周全,的確不簡單。”
對於陳登,劉宣一直沒有小覷。
能讓劉備看重的人,絕對不是泛泛之輩。
劉宣話鋒一轉,和眾人商議了安撫百姓等事情,又讓太史慈梳理政務,等待後方派人來處理。劉宣在前線廝殺,奪取了一座縣城,都是後方的糜竺派人來接管。
“報!”
史阿的聲音,自外麵傳來。
史阿進入大廳,拱手行禮後道:“主公,探子傳迴消息,陳登自北門離開後,在背麵繞了個圈,然後帶著所有的士兵南下了。”
劉宣說道:“諸縣被我們奪取,陳登就算南下,也影響不了大局,繼續盯著他即可。”
“諾!”
史阿拱手應下。
劉宣說道:“接下來,就該是琅琊國的治所莒縣了。休整一天,明日一早,我們啟程南下。我相信在半路上,會遇到陳登的。”
眾人都退下,郭嘉卻留了下來。
劉宣看向郭嘉,問道:“大哥還有什麽事情嗎?”
郭嘉說道:“我留下來,是和你商量接下來的走向。進入琅琊國後,我在思考一件事。這一戰,我們該把握一個怎樣的尺度?”
“我們打陶謙,應該打到什麽地步?我們攻打琅琊國,要攻打多少地方?”
“我的想法是,不能奪下整個琅琊國。”
“以我們的兵鋒,可以奪下琅琊國,但要守住琅琊國卻很難。甚至於,一旦奪取了整個琅琊國,會麵臨陶謙的瘋狂反撲。”
郭嘉說道:“到時候,反而會把我們拖入無邊無盡的戰爭。我的考慮是,奪取諸縣後,就適當的收斂兵鋒,不再南下,看陶謙作何反應?”
劉宣聽了郭嘉的話,陷入沉默中。
對於郭嘉的考慮,劉宣也有所考量。
思考片刻,劉宣說道:“大哥,我的想法和你不一樣。我考慮的是,這一戰至少要打到琅琊國的治所莒縣,甚至得奪下莒縣,再南下攻占開陽縣等地,拿下整個琅琊國。”
“即使陶謙反撲,我們也要再戰。”
“我們的兵鋒越強,陶謙就會越恐懼,越不敢開戰。”
“最後,迫使陶謙和談。”
劉宣眼神銳利,沉聲道:“陶謙不和談,我們就打他,打到他服氣為止。我知道占據整個琅琊國很難,也會耗費太多兵力,可是我們不需要攻城掠地。所以我的打算是繼續南下,繼續和陶謙開戰,打到陶謙承受不了。”
郭嘉聽了後,點頭道:“我明白你的考慮了,既然你有了決定,我會按照你的想法來設計接下來的戰事。”
劉宣笑道:“辛苦兄長了。”
郭嘉笑了笑,道:“你我兄弟,何談辛苦?”
說完後,郭嘉起身離開了縣衙。
劉宣一個人坐在大廳中,他表情嚴肅,眼中閃過一道厲芒。陳登逃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下一次交戰,就是陳登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