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宣看向太史慈,吩咐道:“子義,餘下的事情,交由你處理。”
“是!”
太史慈聞言,抱拳應下。
劉宣這才看向陳登,道:“陳先生,請吧。”
陳登狐疑的看著劉宣,一副懷疑的表情,道:“靖王有什麽企圖?”
劉宣道:“陳先生連死都不怕,何懼本王呢?”
陳登聞言,笑道:“倒也是!”
“帶路!”
陳登一擺手,又恢複了鎮定。如今他成了階下囚,生死都掌握在劉宣的手中,何必要探究這麽多呢?
劉宣帶著陳登來到營帳中,賓主落座。
陳登道:“靖王請我來,有何要事?”
劉宣神色平靜,淡淡道:“請先生歸順於本王,為本王效力。”
“休想!”
陳登想都不想,再一次拒絕。
以陳登目前的處境,不論是他的身份,亦或是他的官職,都不允許他歸順劉宣。一旦陳登歸順,帶來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劉宣輕笑兩聲,道:“陳先生不願意投降,在本王看來,怕是有三個原因。”
“哪三個原因?”
陳登劍眉一挑,詢問了一聲。
劉宣道:“第一,家人尚在下邳。如果你歸順本官的消息穿迴去,陶謙即使不敢拿你陳氏如何,至少會牽連陳家,以至於陳家處處遭到打壓。”
陳登道:“荒唐,我陳家何至於懼怕陶謙。再者,陶謙也不是昏庸之輩。”
劉宣嘴角勾起一抹弧度,道:“既如此,我就傳令下去,把你歸順的消息傳到下邳。”
陳登麵色一變,昂著頭道:“誓死不降。”
劉宣聞言,搖頭輕笑。
陳登真是死鴨子嘴硬,到現在都還死撐著。
劉宣繼續道:“第二,你不願名聲受損。想你陳元龍名傳徐州,是徐州的豪傑。在徐州士子眼中,陳登就是響當當的一號≠∠≠∠≠∠≠∠,m.↓.人。如今領兵戰敗,被殺了倒也落得個好名聲。但是投降了,連綿丟盡,英明盡損,難以麵對世人。”
“一派胡言!”
陳登眼中瞳孔一縮,拂袖否定。
隻是,他心中對劉宣更是忌憚了,眼前的這個靖王,雖然年齡不斷,但是心機和眼力,卻是絲毫不差,竟是把他擔憂的事情,分析得一絲不差。
劉宣沒有和陳登辯駁,繼續道:“第三,你不服輸。”
陳登搭在腿上的手,忽然握緊了。
旋即,陳登又恢複了平靜。
劉宣笑眯眯的道:“本王年少成名,不天下皆知,但天下名宿至少知道一個大漢皇叔。如今本王率軍進入琅琊國,你就打算和本王一較高下。”
“你我初次交手,是伏擊鍾俊的軍隊。那一次,你略勝一籌,令太史慈沒能一鼓作氣擊潰鍾俊。”
“第二次交手,則是諸縣城樓的攻防戰。本王麾下大軍攻城,最後無功而返。你駐守諸縣成功,再勝了一次。”
“第三次交手,則是奪取諸縣。當時濃煙滾滾,使得你布置的防線全部潰敗。那是你第一次失敗了,而且丟失了諸縣。”
“第四次交手,則是現在這裏。你本打算兩方夾擊,擊敗本王,沒想到不僅沒能擊敗,反而是徹底敗了。”
劉宣神色中帶著一絲的咄咄逼人,氣勢更是越來越強。
陳登端坐著,麵沉如水。
劉宣的三個理由,的確是中了他的心思。尤其是第三,陳登的確是不服輸,輸給了劉宣不甘心。
陳登道:“劉宣,有膽量就放我離開,你我再戰。如果我再一次輸了,那心甘情願歸順你。”
“哈哈哈……”
劉宣忽然放聲大笑,臉上流露出嘲諷神色。
陳登道:“你笑什麽?”
劉宣嘴角噙著一抹嘲諷神色,道:“本王笑的是陳先生果然狡詐,到了這個時候,還不忘思考脫身之計。”
陳登聞言,微微色變。
劉宣表情漸漸冰冷,道:“本王不是三歲兒,怎麽可能做出釋放你的舉動。縱虎歸山,後患無窮。”
陳登冷冷道:“那是你不自信。”
劉宣道:“獅子搏兔,尚須全力以赴。本王怎麽可能平白無故,給自己增添一個強有力的敵人呢?當然,你的確有能力,這一是不可否認的,否則本王也不會大費口舌招降你。”
陳登臉上表情,頗為失望。
他剛才的話,的確是想要刺激劉宣,讓劉宣釋放他,沒想到劉宣不中計。
劉宣繼續道:“陳先生,其實你視我為勁敵,或者你把本王當作對手,完全沒有必要。因為你的對手,根本就不是我。”
陳登眼眸眯了起來,眼中流露出質疑神色。
劉宣道:“第一,伏擊鍾俊之謀,是我的軍師郭嘉想出來的;第二,破城之法,也是郭嘉算準了天時安排的;第三,發現你的安排,也是本王和郭嘉親自來觀察地形後,製定了針對你的計策。所以你的對手不是本王,而是郭嘉。”
陳登聽了後,忽然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
原以為是劉宣設計,沒想到這一切的手筆都是郭嘉。
“郭嘉,好一個郭嘉。”
陳登喃喃自語,眼中流露出莫名的光芒。
劉宣道:“高皇帝蕩平天下後,曾: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我不如張良;治理國家,安撫百姓,我不如蕭何;統軍作戰,戰無不勝,我不如韓信。”
“身為主君,並不一定事事能力優秀。”
“從善如流,任賢用能,才是主君該做的事情。”
劉宣眼神自信,道:“陳先生,你把握當對假想敵,實在是選錯了人。”
陳登忽然笑了起來,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理直氣壯的道:“即便如此,我仍然不能歸順靖王。”
劉宣問道:“為何?”
陳登眼眸中閃爍著精光,迴答道:“我主陶謙,並非昏聵之輩。”
劉宣搖頭道:“陳先生這話,是考校本王嗎?”
陳登嗬嗬笑了笑,並不開口。
劉宣坐直身體,表情肅然,緩緩道:“陶謙並非昏聵之輩?這話出去,恐怕天下人都要笑掉大牙。陶謙此人,有太多太多的缺,令他難成大事。”
陳登神色期待,迴答道:“在下洗耳恭聽。”
劉宣道:“第一,陶謙垂垂老矣。”
陳登聽了這第一個理由,忍不住一翻白眼,這算什麽理由?
“是!”
太史慈聞言,抱拳應下。
劉宣這才看向陳登,道:“陳先生,請吧。”
陳登狐疑的看著劉宣,一副懷疑的表情,道:“靖王有什麽企圖?”
劉宣道:“陳先生連死都不怕,何懼本王呢?”
陳登聞言,笑道:“倒也是!”
“帶路!”
陳登一擺手,又恢複了鎮定。如今他成了階下囚,生死都掌握在劉宣的手中,何必要探究這麽多呢?
劉宣帶著陳登來到營帳中,賓主落座。
陳登道:“靖王請我來,有何要事?”
劉宣神色平靜,淡淡道:“請先生歸順於本王,為本王效力。”
“休想!”
陳登想都不想,再一次拒絕。
以陳登目前的處境,不論是他的身份,亦或是他的官職,都不允許他歸順劉宣。一旦陳登歸順,帶來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劉宣輕笑兩聲,道:“陳先生不願意投降,在本王看來,怕是有三個原因。”
“哪三個原因?”
陳登劍眉一挑,詢問了一聲。
劉宣道:“第一,家人尚在下邳。如果你歸順本官的消息穿迴去,陶謙即使不敢拿你陳氏如何,至少會牽連陳家,以至於陳家處處遭到打壓。”
陳登道:“荒唐,我陳家何至於懼怕陶謙。再者,陶謙也不是昏庸之輩。”
劉宣嘴角勾起一抹弧度,道:“既如此,我就傳令下去,把你歸順的消息傳到下邳。”
陳登麵色一變,昂著頭道:“誓死不降。”
劉宣聞言,搖頭輕笑。
陳登真是死鴨子嘴硬,到現在都還死撐著。
劉宣繼續道:“第二,你不願名聲受損。想你陳元龍名傳徐州,是徐州的豪傑。在徐州士子眼中,陳登就是響當當的一號≠∠≠∠≠∠≠∠,m.↓.人。如今領兵戰敗,被殺了倒也落得個好名聲。但是投降了,連綿丟盡,英明盡損,難以麵對世人。”
“一派胡言!”
陳登眼中瞳孔一縮,拂袖否定。
隻是,他心中對劉宣更是忌憚了,眼前的這個靖王,雖然年齡不斷,但是心機和眼力,卻是絲毫不差,竟是把他擔憂的事情,分析得一絲不差。
劉宣沒有和陳登辯駁,繼續道:“第三,你不服輸。”
陳登搭在腿上的手,忽然握緊了。
旋即,陳登又恢複了平靜。
劉宣笑眯眯的道:“本王年少成名,不天下皆知,但天下名宿至少知道一個大漢皇叔。如今本王率軍進入琅琊國,你就打算和本王一較高下。”
“你我初次交手,是伏擊鍾俊的軍隊。那一次,你略勝一籌,令太史慈沒能一鼓作氣擊潰鍾俊。”
“第二次交手,則是諸縣城樓的攻防戰。本王麾下大軍攻城,最後無功而返。你駐守諸縣成功,再勝了一次。”
“第三次交手,則是奪取諸縣。當時濃煙滾滾,使得你布置的防線全部潰敗。那是你第一次失敗了,而且丟失了諸縣。”
“第四次交手,則是現在這裏。你本打算兩方夾擊,擊敗本王,沒想到不僅沒能擊敗,反而是徹底敗了。”
劉宣神色中帶著一絲的咄咄逼人,氣勢更是越來越強。
陳登端坐著,麵沉如水。
劉宣的三個理由,的確是中了他的心思。尤其是第三,陳登的確是不服輸,輸給了劉宣不甘心。
陳登道:“劉宣,有膽量就放我離開,你我再戰。如果我再一次輸了,那心甘情願歸順你。”
“哈哈哈……”
劉宣忽然放聲大笑,臉上流露出嘲諷神色。
陳登道:“你笑什麽?”
劉宣嘴角噙著一抹嘲諷神色,道:“本王笑的是陳先生果然狡詐,到了這個時候,還不忘思考脫身之計。”
陳登聞言,微微色變。
劉宣表情漸漸冰冷,道:“本王不是三歲兒,怎麽可能做出釋放你的舉動。縱虎歸山,後患無窮。”
陳登冷冷道:“那是你不自信。”
劉宣道:“獅子搏兔,尚須全力以赴。本王怎麽可能平白無故,給自己增添一個強有力的敵人呢?當然,你的確有能力,這一是不可否認的,否則本王也不會大費口舌招降你。”
陳登臉上表情,頗為失望。
他剛才的話,的確是想要刺激劉宣,讓劉宣釋放他,沒想到劉宣不中計。
劉宣繼續道:“陳先生,其實你視我為勁敵,或者你把本王當作對手,完全沒有必要。因為你的對手,根本就不是我。”
陳登眼眸眯了起來,眼中流露出質疑神色。
劉宣道:“第一,伏擊鍾俊之謀,是我的軍師郭嘉想出來的;第二,破城之法,也是郭嘉算準了天時安排的;第三,發現你的安排,也是本王和郭嘉親自來觀察地形後,製定了針對你的計策。所以你的對手不是本王,而是郭嘉。”
陳登聽了後,忽然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
原以為是劉宣設計,沒想到這一切的手筆都是郭嘉。
“郭嘉,好一個郭嘉。”
陳登喃喃自語,眼中流露出莫名的光芒。
劉宣道:“高皇帝蕩平天下後,曾: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我不如張良;治理國家,安撫百姓,我不如蕭何;統軍作戰,戰無不勝,我不如韓信。”
“身為主君,並不一定事事能力優秀。”
“從善如流,任賢用能,才是主君該做的事情。”
劉宣眼神自信,道:“陳先生,你把握當對假想敵,實在是選錯了人。”
陳登忽然笑了起來,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理直氣壯的道:“即便如此,我仍然不能歸順靖王。”
劉宣問道:“為何?”
陳登眼眸中閃爍著精光,迴答道:“我主陶謙,並非昏聵之輩。”
劉宣搖頭道:“陳先生這話,是考校本王嗎?”
陳登嗬嗬笑了笑,並不開口。
劉宣坐直身體,表情肅然,緩緩道:“陶謙並非昏聵之輩?這話出去,恐怕天下人都要笑掉大牙。陶謙此人,有太多太多的缺,令他難成大事。”
陳登神色期待,迴答道:“在下洗耳恭聽。”
劉宣道:“第一,陶謙垂垂老矣。”
陳登聽了這第一個理由,忍不住一翻白眼,這算什麽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