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登眼中頗為詫異,因為劉宣表露的神態很隨和,沒有看到一絲憤怒。換做是一般人取得了大勝之後,勸諫見好就收,肯定是要遭到喝罵的。
劉宣的姿態,令陳登都意外。
好一個八風不動,好一個勝不驕敗不餒。
忽然間,陳登有一種遇到明主的感覺。
在陳登看來,誠如劉宣所言,一個明主不需要有多出眾的能力,能夠任賢用能,能夠把所有人團結在一起,發揮出最大的力量,那本身就是一種能力。
劉宣少年得誌,能夠如此,的確不簡單。
陳登道:“在下的理由有三。”
“咕嚕!”
忽然,陳登的肚子叫了一聲。
劉宣聽了後,伸手道:“元龍且慢。”
“來人!”
劉宣直接吩咐了一聲,一名士兵就走了進來。
劉宣吩咐道:“拿些酒肉進來。”
“是!”
士兵得了命令,便轉身下去了。
陳登眼中流露出一絲感激,拱手道:“多謝殿下。”
劉宣笑道:“羊毛出在羊身上,你吃飽喝足了,才能為本王出謀劃策。”
兩人談笑著,片刻後,士兵就拿了酒肉進來。劉宣擺手讓士兵放在陳登身前的案桌上,就擺手讓士兵退下。
陳登直咽口水,道:“殿下,卑職就不客氣了。”
劉宣道:“盡管吃便是。”
陳登不願意讓劉宣久等,所以三下五除二,就填報了肚子。擦幹淨嘴巴,陳登坐直身體,然後緩緩道:“殿下,卑職吃好了。”
劉宣道:“本王洗耳恭聽!”
陳登緩緩道:“第一,殿下後方不穩固。”
劉宣身子微微前傾,眼睛看著陳登,一副傾聽的樣子。
陳登打起精神,道:“殿下如今執掌的地方,也就東萊郡和北海國。如今的青州,仍然在公孫瓚的掌握中。但誠如殿,下所言,公孫瓚此人,一介武夫,不可能擊敗袁紹。”
“一旦公孫瓚敗亡,那麽袁紹必定染指青州。”
“甚至,兗州曹操也會染指青州。”
“如今不論是袁紹,亦或是曹操,都無暇顧忌青州的時候。殿下為什麽不一鼓作氣,奪取青州。殿下取了青州,和袁紹、曹操三足鼎立,相互牽製,相互製衡,那麽不論是曹操,亦或是袁紹,都不敢輕舉妄動。”
“所以現在奪取青州,是最佳的時機。”
陳登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道:“卑職認為,主公現在攻打徐州,純粹是因失大,錯失良機。到最後,反而可能失去安身立命的地方。”
劉宣聽完後,微微頷首。
陳登的一番分析,的確有道理。
就目前來,確實是奪取青州最佳的機會。錯失了這個機會,到時候,就得和曹操、袁紹一起爭奪了。
劉宣道:“繼續!”
陳登繼續道:“第二,奪取徐州不易。”
“陶謙混用不假,無能不假,但徐州不是輕易能占據的。”
“陶謙麾下丹陽兵,各個都是精銳。這一支軍隊,隻聽從陶謙的調遣。一旦殿下南下攻打下邳,陶謙必定會殊死抵抗。”
“殿下現在攻打陶謙,曹操和袁術都還沒有反應。”
“可是接下來呢?”
“一旦殿下都要滅掉陶謙了,他們能坐視不理嗎?甚至於陶謙被逼之下,狗急跳牆,就可能求助袁術或者是曹操。”
“不管是袁術,還是兗州曹操,他們介入了這一場戰爭後,對殿下都極為不利。”
陳登道:“所以徐州看起來是一塊肥肉,但是各個都想要,這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如果沒有足夠的把握,絕不能輕易動他。”
劉宣身子一震,眼中流露出讚許的神色。
這一分析,的確有道理。
一旦曹操和袁術牽扯了進來,這一戰就複雜了。
陳登繼續道:“第三,留下陶謙,對主公更有利。”
“陶謙年邁,垂垂老矣,他早已沒有了進取之心,最多就是四處打秋風罷了。留下陶謙駐守徐州,那麽陶謙就像是一根尖錐釘在徐州,使得袁術和曹操都不敢輕舉妄動。”
“陶謙的存在,是平衡袁術、曹操勢力的關鍵。”
“殿下留著陶謙,那麽袁術、陶謙、曹操等人在南方,就暫時維持平衡。”
陳登道:“南方局勢的平衡,殿下才能全力的奪取青州,建立後方。隻有殿下在青州徹徹底底站穩了腳跟,才有了逐鹿天下的資格。”
“唿!”
劉宣長出了口氣,眼神讚歎。
陳登的大局觀,相當的不錯,把整個局麵都分析清楚了。
劉宣思考了之後,已經意動了。
不過,劉宣並沒有馬上就做出決定,道:“元龍,關於你的安排。本王是這麽考慮的,在和陶謙談判之前,就對外宣稱俘虜了你,但是你誓死不降。等見到了陶謙,本王再把你要過來,如果以來,你便可以順理成章的替本王效力。你看如何?”
陳登道:“多謝殿下。”
劉宣的安排,一方麵解決了陳登的名聲問題,另一方麵也顧全了陳珪和陳家。
劉宣道:“你也辛苦了一晚上,本王讓人帶你下去休息。”
“是!”
陳登拱手應下。
對於他提出的建議,陳登知道劉宣不可能馬上做決定。如果劉宣馬上就同意了,那麽陳登也要考慮一下,劉宣是不是太草率了。
劉宣讓士兵進來,帶著陳登下去休息,然後就派人把郭嘉請到了營帳中。
郭嘉坐下來,笑眯眯道:“勸降陳登了?”
劉宣道:“當然!”
郭嘉道:“陳登此人,頗有才華,能讓他相助你,的確不錯。”
劉宣話鋒一轉,道:“我把兄長請來,是商議一下接下來的安排。剛才和陳登交談時,他提出了一些大局上的調整,兄長替我分析分析。”
當即,劉宣就把剛才陳登的建議闡述了一遍。
郭嘉聽完後,也陷入沉思中。
片刻後,郭嘉拱手道:“二弟,為兄在此向你道賀了。”
劉宣道:“兄長何出此言?”
郭嘉正色道:“恭喜二弟,得到了一個大才。目前青州的局麵,我的確是疏忽了,沒有料到。但是陳登卻看到了青州的問題,頗為不簡單。我讚同陳登的建議,可以按照陳登的分析進行布局了。”
劉宣笑道:“既然兄長都同意了,明天我們就開始著手布局。”
郭嘉了頭,讚同陳登的謀劃。
劉宣的姿態,令陳登都意外。
好一個八風不動,好一個勝不驕敗不餒。
忽然間,陳登有一種遇到明主的感覺。
在陳登看來,誠如劉宣所言,一個明主不需要有多出眾的能力,能夠任賢用能,能夠把所有人團結在一起,發揮出最大的力量,那本身就是一種能力。
劉宣少年得誌,能夠如此,的確不簡單。
陳登道:“在下的理由有三。”
“咕嚕!”
忽然,陳登的肚子叫了一聲。
劉宣聽了後,伸手道:“元龍且慢。”
“來人!”
劉宣直接吩咐了一聲,一名士兵就走了進來。
劉宣吩咐道:“拿些酒肉進來。”
“是!”
士兵得了命令,便轉身下去了。
陳登眼中流露出一絲感激,拱手道:“多謝殿下。”
劉宣笑道:“羊毛出在羊身上,你吃飽喝足了,才能為本王出謀劃策。”
兩人談笑著,片刻後,士兵就拿了酒肉進來。劉宣擺手讓士兵放在陳登身前的案桌上,就擺手讓士兵退下。
陳登直咽口水,道:“殿下,卑職就不客氣了。”
劉宣道:“盡管吃便是。”
陳登不願意讓劉宣久等,所以三下五除二,就填報了肚子。擦幹淨嘴巴,陳登坐直身體,然後緩緩道:“殿下,卑職吃好了。”
劉宣道:“本王洗耳恭聽!”
陳登緩緩道:“第一,殿下後方不穩固。”
劉宣身子微微前傾,眼睛看著陳登,一副傾聽的樣子。
陳登打起精神,道:“殿下如今執掌的地方,也就東萊郡和北海國。如今的青州,仍然在公孫瓚的掌握中。但誠如殿,下所言,公孫瓚此人,一介武夫,不可能擊敗袁紹。”
“一旦公孫瓚敗亡,那麽袁紹必定染指青州。”
“甚至,兗州曹操也會染指青州。”
“如今不論是袁紹,亦或是曹操,都無暇顧忌青州的時候。殿下為什麽不一鼓作氣,奪取青州。殿下取了青州,和袁紹、曹操三足鼎立,相互牽製,相互製衡,那麽不論是曹操,亦或是袁紹,都不敢輕舉妄動。”
“所以現在奪取青州,是最佳的時機。”
陳登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道:“卑職認為,主公現在攻打徐州,純粹是因失大,錯失良機。到最後,反而可能失去安身立命的地方。”
劉宣聽完後,微微頷首。
陳登的一番分析,的確有道理。
就目前來,確實是奪取青州最佳的機會。錯失了這個機會,到時候,就得和曹操、袁紹一起爭奪了。
劉宣道:“繼續!”
陳登繼續道:“第二,奪取徐州不易。”
“陶謙混用不假,無能不假,但徐州不是輕易能占據的。”
“陶謙麾下丹陽兵,各個都是精銳。這一支軍隊,隻聽從陶謙的調遣。一旦殿下南下攻打下邳,陶謙必定會殊死抵抗。”
“殿下現在攻打陶謙,曹操和袁術都還沒有反應。”
“可是接下來呢?”
“一旦殿下都要滅掉陶謙了,他們能坐視不理嗎?甚至於陶謙被逼之下,狗急跳牆,就可能求助袁術或者是曹操。”
“不管是袁術,還是兗州曹操,他們介入了這一場戰爭後,對殿下都極為不利。”
陳登道:“所以徐州看起來是一塊肥肉,但是各個都想要,這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如果沒有足夠的把握,絕不能輕易動他。”
劉宣身子一震,眼中流露出讚許的神色。
這一分析,的確有道理。
一旦曹操和袁術牽扯了進來,這一戰就複雜了。
陳登繼續道:“第三,留下陶謙,對主公更有利。”
“陶謙年邁,垂垂老矣,他早已沒有了進取之心,最多就是四處打秋風罷了。留下陶謙駐守徐州,那麽陶謙就像是一根尖錐釘在徐州,使得袁術和曹操都不敢輕舉妄動。”
“陶謙的存在,是平衡袁術、曹操勢力的關鍵。”
“殿下留著陶謙,那麽袁術、陶謙、曹操等人在南方,就暫時維持平衡。”
陳登道:“南方局勢的平衡,殿下才能全力的奪取青州,建立後方。隻有殿下在青州徹徹底底站穩了腳跟,才有了逐鹿天下的資格。”
“唿!”
劉宣長出了口氣,眼神讚歎。
陳登的大局觀,相當的不錯,把整個局麵都分析清楚了。
劉宣思考了之後,已經意動了。
不過,劉宣並沒有馬上就做出決定,道:“元龍,關於你的安排。本王是這麽考慮的,在和陶謙談判之前,就對外宣稱俘虜了你,但是你誓死不降。等見到了陶謙,本王再把你要過來,如果以來,你便可以順理成章的替本王效力。你看如何?”
陳登道:“多謝殿下。”
劉宣的安排,一方麵解決了陳登的名聲問題,另一方麵也顧全了陳珪和陳家。
劉宣道:“你也辛苦了一晚上,本王讓人帶你下去休息。”
“是!”
陳登拱手應下。
對於他提出的建議,陳登知道劉宣不可能馬上做決定。如果劉宣馬上就同意了,那麽陳登也要考慮一下,劉宣是不是太草率了。
劉宣讓士兵進來,帶著陳登下去休息,然後就派人把郭嘉請到了營帳中。
郭嘉坐下來,笑眯眯道:“勸降陳登了?”
劉宣道:“當然!”
郭嘉道:“陳登此人,頗有才華,能讓他相助你,的確不錯。”
劉宣話鋒一轉,道:“我把兄長請來,是商議一下接下來的安排。剛才和陳登交談時,他提出了一些大局上的調整,兄長替我分析分析。”
當即,劉宣就把剛才陳登的建議闡述了一遍。
郭嘉聽完後,也陷入沉思中。
片刻後,郭嘉拱手道:“二弟,為兄在此向你道賀了。”
劉宣道:“兄長何出此言?”
郭嘉正色道:“恭喜二弟,得到了一個大才。目前青州的局麵,我的確是疏忽了,沒有料到。但是陳登卻看到了青州的問題,頗為不簡單。我讚同陳登的建議,可以按照陳登的分析進行布局了。”
劉宣笑道:“既然兄長都同意了,明天我們就開始著手布局。”
郭嘉了頭,讚同陳登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