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傍晚,天漸漸暗了下來。
殘陽西下,映照在城牆上,透著斑駁印記。
此時的城牆,仍是滾燙火熱的。
這時候,許多百姓才從家中出來閑逛,四處找陰涼的地方納涼。但百姓的臉上,有著焦急擔憂神色。時至今日,都一個多月了,沒有一滴雨水落下來,不知道何時才能下雨。
這情況,令無數人焦急。
王大福是城西的百姓,家中有一個婆娘,父母雙亡,沒有子嗣。
對於幹旱,王大福不覺得太苦。
日子再苦,能苦過之前賊匪肆虐的日子嗎?那時候不僅有苛捐雜稅,還有賊匪劫掠,更有時不時冒出的天災,日子根本過不下去。
如今雖然缺水,但好歹有糧吃,而且也不是一滴水都沒有了。
一家一戶中,總還有一水。
即使一個個嘴唇都快幹裂了,卻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
王大福走出門,見許多人聚在一棵大樹下。
“聽了嗎?這麽長的時間沒下雨,是因為靖王不修德政造成的。如果靖王敬天憫人,就不會出問題了。”
“對啊,對啊,我覺得這一次的天災,是靖王造成的。”
“可能是靖王,但也可能是天災。”
“到了這個地步,不知怎的,靖王都還沒有動作。”
……
議論聲,此起彼伏。
一個個百姓聚在一起,不斷的開口話。
王大福臉上有著不忿神色,退開一個個百姓,走到人群中央,大聲的嗬斥道:“一群白眼狼,什麽叫幹旱是靖王造成的?靖王沒來東萊郡的時候,黃縣沒遇到過幹旱?沒遇到水災?沒遇到過糧荒?”
“如今遇到了幹旱,都賴在靖王的頭上。”
“你們怎麽不捫心問一問,靖王有對不起你們的地方嗎?”
“東萊郡幹旱,靖王派出了無數士兵打井取水,讓咱們不至於斷水。”
¥■¥■¥■¥■,
“好歹有糧食吃,還沒死人呐。”
王大福越越氣氛,大聲的道:“往年時候,哪一年饑荒不死人?哪一年幹旱、水災不死人的?如今過上了好日子,開始靖王的不是了。”
“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你們就是這樣報答靖王的。”
“真是丟人。”
“實在是太丟人了。”
王大福臉上盡是鄙夷神色,道:“別讓我再見到你們這樣,見一次,教訓你們一次。”
一番話完後,周圍的人頓時不樂意了。
看向王大福的眼神,分外不善。
“大福啊,你早年沒了爹娘,平日裏,我們這些街坊鄉親,可沒少幫襯你。你娶了婆娘,有了糧食了,腰杆直了,開始幫著靖王我們,不道義啊。”
人群中,一個老者開口了。
老人已經是花甲之年,臉上滿是褶子,頭發斑白。
王大福停頓了片刻,緩緩道:“李伯的話,我是不讚同的。承蒙您和街坊鄉親的照顧,我熬過了苦日子。但那時候終究是飽一頓饑一頓,始終吃不飽穿不暖。因為靖王,我們才能吃飽飯還有存糧餘錢,您現在這話,對靖王不公平。您是長輩,不應該這樣。”
李伯麵色微變,哼了聲,便不再話。
王大福繼續道:“李伯,咱們畢竟得了靖王的好處,才有現在的日子。就算這次真的是靖王不修德政,咱們也不該落井下石。而且我堅信,不可能是靖王的原因。”
眾人聞言,麵露沉思神色。
李伯揮了揮手,不耐煩的道:“哼,鄉親們,散了,都散了。”
“鐺!鐺!”
忽然,銅鑼聲響起。
無數人的目光,被傳來的銅鑼聲吸引了,這聲音是縣衙獨有的敲打聲音。
“靖王明日,將在城外祭天祈福。”
衙役的聲音,自街道上傳來。
兩名衙役敲打著銅鑼,一邊敲打,一邊大喊:“靖王明日,將在城外祭天祈福。”
衙役高聲呐喊,聲音在街道上響起。
王大福聽了後,心想:“靖王祭天祈福,豈不是證明自己真的不修德政?現在要祈求上蒼下雨了嗎?”不過王大福心想,劉宣祭天祈福也不是告罪,不能承認是不修德政。
王大福等人聽到消息時,城內其餘地方的百姓,也知道了消息。
一個個衙役,在城內四處傳播消息,使得劉宣祭天祈福的消息在黃縣城內外傳開了。
城內,某處住宅。
一個中年人端坐在書房中,中年人名叫田渠,是田楷派來黃縣諸多人員中的一員。
許多人被抓了,田渠仍然好好的。
因為田渠始終沒有動作,靜悄悄的呆在城內等待消息。
“報!”
一名武士走了進來,來到田渠身前站定,抱拳道:“大人,剛得到消息,劉宣明天將在城外祭天祈福。”
田渠眼神銳利,道:“時間地呢?”
武士搖了搖頭,道:“具體的時間和地還沒有公布。”
田渠眼中掠過精光,冷冷道:“東萊郡幹旱,田大人派來的其他人都不停蹦達,最終被抓了處死。他們想煽動民眾,但百姓能推翻劉宣嗎?根本不可能。劉宣要祭天祈福,這才是我們的機會。刺殺劉宣,才能真正的畢其功於一役,解決所有的問題。”
武士聞言大驚,道:“大人要刺殺劉宣?”
田渠道:“有何不可?”
武士迴答道:“祭天祈福的時候,必然有無數的士兵駐紮,我們根本無法靠近。想要靠近刺殺劉宣,損失會非常大。”
田渠冷笑兩聲道:“誰我一定要靠近刺殺?”
武士聞言,臉上露出不解神色。
田渠道:“劉宣要祭天祈福,必定會設立祭台。他在祭台上祭天,我們在遠處站著。我們藏在人群中用弩箭瞄準了劉宣,就可以刺殺他。弩箭射過去,我不信劉宣能活下來。”
武士想了想,道:“殺了劉宣,我們能逃走嗎?”
田渠道:“劉宣當場被射中,駐守的士兵必定打亂,我們如何不能逃走呢?”
武士了頭,便不再話。
田渠吩咐道:“下去準備吧,把我們的人都調動起來。等劉宣祭天的時候,我們的人都湊在一起,才方便行動。”
“是!”
武士躬身退下。
田渠一個人坐在營帳中,眼中閃爍著冷光。
這一次,他必定會勝利的。
殘陽西下,映照在城牆上,透著斑駁印記。
此時的城牆,仍是滾燙火熱的。
這時候,許多百姓才從家中出來閑逛,四處找陰涼的地方納涼。但百姓的臉上,有著焦急擔憂神色。時至今日,都一個多月了,沒有一滴雨水落下來,不知道何時才能下雨。
這情況,令無數人焦急。
王大福是城西的百姓,家中有一個婆娘,父母雙亡,沒有子嗣。
對於幹旱,王大福不覺得太苦。
日子再苦,能苦過之前賊匪肆虐的日子嗎?那時候不僅有苛捐雜稅,還有賊匪劫掠,更有時不時冒出的天災,日子根本過不下去。
如今雖然缺水,但好歹有糧吃,而且也不是一滴水都沒有了。
一家一戶中,總還有一水。
即使一個個嘴唇都快幹裂了,卻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
王大福走出門,見許多人聚在一棵大樹下。
“聽了嗎?這麽長的時間沒下雨,是因為靖王不修德政造成的。如果靖王敬天憫人,就不會出問題了。”
“對啊,對啊,我覺得這一次的天災,是靖王造成的。”
“可能是靖王,但也可能是天災。”
“到了這個地步,不知怎的,靖王都還沒有動作。”
……
議論聲,此起彼伏。
一個個百姓聚在一起,不斷的開口話。
王大福臉上有著不忿神色,退開一個個百姓,走到人群中央,大聲的嗬斥道:“一群白眼狼,什麽叫幹旱是靖王造成的?靖王沒來東萊郡的時候,黃縣沒遇到過幹旱?沒遇到水災?沒遇到過糧荒?”
“如今遇到了幹旱,都賴在靖王的頭上。”
“你們怎麽不捫心問一問,靖王有對不起你們的地方嗎?”
“東萊郡幹旱,靖王派出了無數士兵打井取水,讓咱們不至於斷水。”
¥■¥■¥■¥■,
“好歹有糧食吃,還沒死人呐。”
王大福越越氣氛,大聲的道:“往年時候,哪一年饑荒不死人?哪一年幹旱、水災不死人的?如今過上了好日子,開始靖王的不是了。”
“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你們就是這樣報答靖王的。”
“真是丟人。”
“實在是太丟人了。”
王大福臉上盡是鄙夷神色,道:“別讓我再見到你們這樣,見一次,教訓你們一次。”
一番話完後,周圍的人頓時不樂意了。
看向王大福的眼神,分外不善。
“大福啊,你早年沒了爹娘,平日裏,我們這些街坊鄉親,可沒少幫襯你。你娶了婆娘,有了糧食了,腰杆直了,開始幫著靖王我們,不道義啊。”
人群中,一個老者開口了。
老人已經是花甲之年,臉上滿是褶子,頭發斑白。
王大福停頓了片刻,緩緩道:“李伯的話,我是不讚同的。承蒙您和街坊鄉親的照顧,我熬過了苦日子。但那時候終究是飽一頓饑一頓,始終吃不飽穿不暖。因為靖王,我們才能吃飽飯還有存糧餘錢,您現在這話,對靖王不公平。您是長輩,不應該這樣。”
李伯麵色微變,哼了聲,便不再話。
王大福繼續道:“李伯,咱們畢竟得了靖王的好處,才有現在的日子。就算這次真的是靖王不修德政,咱們也不該落井下石。而且我堅信,不可能是靖王的原因。”
眾人聞言,麵露沉思神色。
李伯揮了揮手,不耐煩的道:“哼,鄉親們,散了,都散了。”
“鐺!鐺!”
忽然,銅鑼聲響起。
無數人的目光,被傳來的銅鑼聲吸引了,這聲音是縣衙獨有的敲打聲音。
“靖王明日,將在城外祭天祈福。”
衙役的聲音,自街道上傳來。
兩名衙役敲打著銅鑼,一邊敲打,一邊大喊:“靖王明日,將在城外祭天祈福。”
衙役高聲呐喊,聲音在街道上響起。
王大福聽了後,心想:“靖王祭天祈福,豈不是證明自己真的不修德政?現在要祈求上蒼下雨了嗎?”不過王大福心想,劉宣祭天祈福也不是告罪,不能承認是不修德政。
王大福等人聽到消息時,城內其餘地方的百姓,也知道了消息。
一個個衙役,在城內四處傳播消息,使得劉宣祭天祈福的消息在黃縣城內外傳開了。
城內,某處住宅。
一個中年人端坐在書房中,中年人名叫田渠,是田楷派來黃縣諸多人員中的一員。
許多人被抓了,田渠仍然好好的。
因為田渠始終沒有動作,靜悄悄的呆在城內等待消息。
“報!”
一名武士走了進來,來到田渠身前站定,抱拳道:“大人,剛得到消息,劉宣明天將在城外祭天祈福。”
田渠眼神銳利,道:“時間地呢?”
武士搖了搖頭,道:“具體的時間和地還沒有公布。”
田渠眼中掠過精光,冷冷道:“東萊郡幹旱,田大人派來的其他人都不停蹦達,最終被抓了處死。他們想煽動民眾,但百姓能推翻劉宣嗎?根本不可能。劉宣要祭天祈福,這才是我們的機會。刺殺劉宣,才能真正的畢其功於一役,解決所有的問題。”
武士聞言大驚,道:“大人要刺殺劉宣?”
田渠道:“有何不可?”
武士迴答道:“祭天祈福的時候,必然有無數的士兵駐紮,我們根本無法靠近。想要靠近刺殺劉宣,損失會非常大。”
田渠冷笑兩聲道:“誰我一定要靠近刺殺?”
武士聞言,臉上露出不解神色。
田渠道:“劉宣要祭天祈福,必定會設立祭台。他在祭台上祭天,我們在遠處站著。我們藏在人群中用弩箭瞄準了劉宣,就可以刺殺他。弩箭射過去,我不信劉宣能活下來。”
武士想了想,道:“殺了劉宣,我們能逃走嗎?”
田渠道:“劉宣當場被射中,駐守的士兵必定打亂,我們如何不能逃走呢?”
武士了頭,便不再話。
田渠吩咐道:“下去準備吧,把我們的人都調動起來。等劉宣祭天的時候,我們的人都湊在一起,才方便行動。”
“是!”
武士躬身退下。
田渠一個人坐在營帳中,眼中閃爍著冷光。
這一次,他必定會勝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