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鐺!!”
銅鑼聲,在平原縣城外的村落中迴蕩。
敲打銅鑼的人是兩名士兵,兩人聯袂而行,進入村落中,敲打銅鑼的同時,高聲呐喊道:“所有的人都聽著,全部到村口集合,靖王有命令宣布。”
村子中的百姓一聽,心中畏懼。
按照以往慣例,大多數時候,官兵來到村子裏麵,毫無例外的是征發民夫。
對於此,百姓很抵觸。
所以士兵敲打銅鑼,隻有老弱出來,青壯一個都沒有。
村中最年老的人名叫朱岐,祖上是書香世家,後來家道中落,流落在村子中。朱岐帶著村子中的老弱百姓出來,問道:“官爺,靖王有什麽命令?”
士兵掃了眼周圍情況,詢問道:“村子中就這些人嗎?其他人呢?”
朱岐道:“迴稟官爺,村子中隻有這些人。”
這年頭戰事頻繁,一旦上了戰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迴來,所以朱岐迴答隻有這些百姓。
士兵並非追問,開門見山的道:“靖王殿下說了,要征發百姓到平原城外掘土構築堤壩。不論老弱,不論青壯,隻要前往的人運送了十石沙土到預定的位置,便給予一升粟米、五十錢。粟米和錢可以累加,運送的沙土越多,得到的粟米和錢就越多。”
“啊!”
朱岐瞪大了眼睛,布滿了褶子的臉上盡是驚訝神色。
一升米、五十錢。
這對普通的百姓來說,是相當厚重的報酬。
朱岐咽了口唾沫,道:“官爺,這是真的嗎?真的運送沙土能換錢?”
士兵不屑道:“靖王說過的話,有虛假的嗎?”
朱岐訕訕一笑,忍不住搓了搓手道:“官爺,容老朽再多嘴問一句。這一次,運送十石沙土到預定的位置,得到了錢和米,其他什麽都不用做嗎?”
士兵臉上有著不耐煩神色,嗬斥道:“再說一遍,不論青壯老弱,都可以參加,隻要達到了標準,就可以換錢。你們村子願意前往的,可以收拾行囊去縣城。不願意的,該幹什麽就幹什麽,別耽擱時間,老子還得去下一個村落。”
“多謝官爺,多謝官爺!”
朱岐拱手作揖,臉上盡是笑容。
等傳話的兩名士兵離開了,朱岐轉身麵相村子,大吼道:“村子的人,全部出來。”
一聲大喊,家家戶戶中走出一個個青壯男子。
所有人聚集後,人瞬間多了起來。
朱岐看向所有人,眼神肅然,正色道:“剛才傳話的士兵說,靖王征召百姓前往縣城掘土構築堤壩。”
“每十石沙土,可以換一升粟和五十錢。”
“現在,老夫也不知道真假。但這件事不容耽擱,因為一旦晚了一步,就會錯過機會。所以咱們村的人,留下十個老人看守村子,其餘的人帶著車、麻袋、鋤頭等,隨我前往平原城。”
朱岐目光深沉,說道:“我們抵達了縣城,先派一個人去試一試,看看情況。”
“如果不妥當,我們馬上撤迴來。”
“如果妥當,我們就留在縣城外賺錢、賺糧食。”
朱岐聲音略微高亢,興奮的說道:“如今已經進入九月,收取的糧食已經全部入庫。留在村子也沒什麽事情,出去賺點糧食和錢補貼家用,也是不錯的。”
眾人聞言,全都讚同朱岐的話。
當即,朱岐吩咐了下去。
不到一刻鍾,所有的村民在村口集合,人數約有百餘人。
朱岐囑托留守的人看好村子,帶著百餘鄉親,浩浩蕩蕩的朝平原城行去。在朱岐帶著一百鄉親趕赴平原城時,路上遇到了其他村落的無數百姓。
所有人,都是為了錢和糧食來的。
無數的百姓從四麵八方朝平原城外匯聚,浩浩蕩蕩,密密麻麻。無邊無際的百姓匯聚,抵達了平原城外,聲勢浩蕩。
……
城南,城樓上。
劉備身著甲胄,要懸雙股劍,一身戎裝。
他麵容肅然的站在城樓上,盯著城外,臉上有著疑惑神色。因為平靜的城外,有無數的百姓匯聚。
劉備看向一旁的田豐,沉聲道:“元皓先生,大量的百姓在城外匯聚,劉宣打算做什麽?”
田豐望著城外,也是眉頭皺起。
這一幕,他也很驚訝。
思索了片刻,田豐說道:“玄德公,在下也無法料定劉宣的打算。”
頓了頓,田豐說道:“劉宣擺下了圍三闕一的陣勢,又安排人駐守在冀州通往平原城的關卡,甚至派人攪亂人心。除了這些,劉宣什麽都沒做,如今百姓匯聚,應該是劉宣準備的計謀。其中關鍵,難以推測。”
劉備說道:“莫非劉宣要驅趕百姓攻城?”
田豐搖了搖頭,不讚同劉備的說法。
劉備道:“先生認為不可能?”
田豐點了點頭,解釋道:“第一,劉宣是北海靖王、大漢皇叔,這一身份,令他不能肆無忌憚的行事。如果劉宣真的驅趕百姓攻城,對他的名望影響太大。”
“第二,驅趕百姓攻城,根本無濟於事。”
田豐眼神凝重,道:“我料定劉宣不可能攻城,隻是劉宣到底要做什麽,難以推測。目前來說,可以肯定的是,劉宣必有所圖。”
劉備眼眸凝重,靜靜看著。
此時,城外有一隊士兵衝了出來。
這一隊士兵出現,百姓退讓,而士兵迅速前進,在距離城樓七十步外的位置劃線。士兵劃線後,就有組織百姓的將領下令,讓百姓運送泥土。
一聲令下,百姓行動了起來。
無數的百姓分散開來,前往挖掘泥土,再朝劃定的區域運送泥土。
十石沙土換取錢財和糧食,兌換錢和糧食的地點,位於城外。
浩浩蕩蕩的百姓行動,形成震撼景象。
劉備看到了後,皺起眉頭道:“元皓先生,從百姓的舉動看,劉宣征調百姓是為了構築高台或者修築高地。”
田豐盯著許久,搖了搖頭道:“不應該是構築高台,如果是構築高台,不會調集這麽多的百姓。外麵太多百姓了,範圍太廣闊了。”
劉備道:“那他要做什麽呢?”
田豐迴答道:“暫時未知,再等一等就能判斷了。”
兩人站在城樓上,沒有采取任何措施。
城外的百姓晝夜行動,不斷的運送。三天時間轉瞬即逝,一條綿長的堤壩雛形構築起來。這一條堤壩貫穿城南,涉及到城西和城東。
劉宣坐鎮後方,看著構築起來的堤壩雛形,臉上笑容燦爛。
這一次修築堤壩,百姓近萬人。
雖然是近萬百姓,但在劉宣的眼中,相當於一萬百姓一萬兵。在某種程度上說,這一萬百姓,等同於一萬精兵,幫助劉宣為破城做準備。
銅鑼聲,在平原縣城外的村落中迴蕩。
敲打銅鑼的人是兩名士兵,兩人聯袂而行,進入村落中,敲打銅鑼的同時,高聲呐喊道:“所有的人都聽著,全部到村口集合,靖王有命令宣布。”
村子中的百姓一聽,心中畏懼。
按照以往慣例,大多數時候,官兵來到村子裏麵,毫無例外的是征發民夫。
對於此,百姓很抵觸。
所以士兵敲打銅鑼,隻有老弱出來,青壯一個都沒有。
村中最年老的人名叫朱岐,祖上是書香世家,後來家道中落,流落在村子中。朱岐帶著村子中的老弱百姓出來,問道:“官爺,靖王有什麽命令?”
士兵掃了眼周圍情況,詢問道:“村子中就這些人嗎?其他人呢?”
朱岐道:“迴稟官爺,村子中隻有這些人。”
這年頭戰事頻繁,一旦上了戰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迴來,所以朱岐迴答隻有這些百姓。
士兵並非追問,開門見山的道:“靖王殿下說了,要征發百姓到平原城外掘土構築堤壩。不論老弱,不論青壯,隻要前往的人運送了十石沙土到預定的位置,便給予一升粟米、五十錢。粟米和錢可以累加,運送的沙土越多,得到的粟米和錢就越多。”
“啊!”
朱岐瞪大了眼睛,布滿了褶子的臉上盡是驚訝神色。
一升米、五十錢。
這對普通的百姓來說,是相當厚重的報酬。
朱岐咽了口唾沫,道:“官爺,這是真的嗎?真的運送沙土能換錢?”
士兵不屑道:“靖王說過的話,有虛假的嗎?”
朱岐訕訕一笑,忍不住搓了搓手道:“官爺,容老朽再多嘴問一句。這一次,運送十石沙土到預定的位置,得到了錢和米,其他什麽都不用做嗎?”
士兵臉上有著不耐煩神色,嗬斥道:“再說一遍,不論青壯老弱,都可以參加,隻要達到了標準,就可以換錢。你們村子願意前往的,可以收拾行囊去縣城。不願意的,該幹什麽就幹什麽,別耽擱時間,老子還得去下一個村落。”
“多謝官爺,多謝官爺!”
朱岐拱手作揖,臉上盡是笑容。
等傳話的兩名士兵離開了,朱岐轉身麵相村子,大吼道:“村子的人,全部出來。”
一聲大喊,家家戶戶中走出一個個青壯男子。
所有人聚集後,人瞬間多了起來。
朱岐看向所有人,眼神肅然,正色道:“剛才傳話的士兵說,靖王征召百姓前往縣城掘土構築堤壩。”
“每十石沙土,可以換一升粟和五十錢。”
“現在,老夫也不知道真假。但這件事不容耽擱,因為一旦晚了一步,就會錯過機會。所以咱們村的人,留下十個老人看守村子,其餘的人帶著車、麻袋、鋤頭等,隨我前往平原城。”
朱岐目光深沉,說道:“我們抵達了縣城,先派一個人去試一試,看看情況。”
“如果不妥當,我們馬上撤迴來。”
“如果妥當,我們就留在縣城外賺錢、賺糧食。”
朱岐聲音略微高亢,興奮的說道:“如今已經進入九月,收取的糧食已經全部入庫。留在村子也沒什麽事情,出去賺點糧食和錢補貼家用,也是不錯的。”
眾人聞言,全都讚同朱岐的話。
當即,朱岐吩咐了下去。
不到一刻鍾,所有的村民在村口集合,人數約有百餘人。
朱岐囑托留守的人看好村子,帶著百餘鄉親,浩浩蕩蕩的朝平原城行去。在朱岐帶著一百鄉親趕赴平原城時,路上遇到了其他村落的無數百姓。
所有人,都是為了錢和糧食來的。
無數的百姓從四麵八方朝平原城外匯聚,浩浩蕩蕩,密密麻麻。無邊無際的百姓匯聚,抵達了平原城外,聲勢浩蕩。
……
城南,城樓上。
劉備身著甲胄,要懸雙股劍,一身戎裝。
他麵容肅然的站在城樓上,盯著城外,臉上有著疑惑神色。因為平靜的城外,有無數的百姓匯聚。
劉備看向一旁的田豐,沉聲道:“元皓先生,大量的百姓在城外匯聚,劉宣打算做什麽?”
田豐望著城外,也是眉頭皺起。
這一幕,他也很驚訝。
思索了片刻,田豐說道:“玄德公,在下也無法料定劉宣的打算。”
頓了頓,田豐說道:“劉宣擺下了圍三闕一的陣勢,又安排人駐守在冀州通往平原城的關卡,甚至派人攪亂人心。除了這些,劉宣什麽都沒做,如今百姓匯聚,應該是劉宣準備的計謀。其中關鍵,難以推測。”
劉備說道:“莫非劉宣要驅趕百姓攻城?”
田豐搖了搖頭,不讚同劉備的說法。
劉備道:“先生認為不可能?”
田豐點了點頭,解釋道:“第一,劉宣是北海靖王、大漢皇叔,這一身份,令他不能肆無忌憚的行事。如果劉宣真的驅趕百姓攻城,對他的名望影響太大。”
“第二,驅趕百姓攻城,根本無濟於事。”
田豐眼神凝重,道:“我料定劉宣不可能攻城,隻是劉宣到底要做什麽,難以推測。目前來說,可以肯定的是,劉宣必有所圖。”
劉備眼眸凝重,靜靜看著。
此時,城外有一隊士兵衝了出來。
這一隊士兵出現,百姓退讓,而士兵迅速前進,在距離城樓七十步外的位置劃線。士兵劃線後,就有組織百姓的將領下令,讓百姓運送泥土。
一聲令下,百姓行動了起來。
無數的百姓分散開來,前往挖掘泥土,再朝劃定的區域運送泥土。
十石沙土換取錢財和糧食,兌換錢和糧食的地點,位於城外。
浩浩蕩蕩的百姓行動,形成震撼景象。
劉備看到了後,皺起眉頭道:“元皓先生,從百姓的舉動看,劉宣征調百姓是為了構築高台或者修築高地。”
田豐盯著許久,搖了搖頭道:“不應該是構築高台,如果是構築高台,不會調集這麽多的百姓。外麵太多百姓了,範圍太廣闊了。”
劉備道:“那他要做什麽呢?”
田豐迴答道:“暫時未知,再等一等就能判斷了。”
兩人站在城樓上,沒有采取任何措施。
城外的百姓晝夜行動,不斷的運送。三天時間轉瞬即逝,一條綿長的堤壩雛形構築起來。這一條堤壩貫穿城南,涉及到城西和城東。
劉宣坐鎮後方,看著構築起來的堤壩雛形,臉上笑容燦爛。
這一次修築堤壩,百姓近萬人。
雖然是近萬百姓,但在劉宣的眼中,相當於一萬百姓一萬兵。在某種程度上說,這一萬百姓,等同於一萬精兵,幫助劉宣為破城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