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初平五年,冬日的寒冷逐漸褪去。
二月到來,萬物複蘇,天氣漸漸的有了熱度,不再寒冬交加。
州牧府,書房。
劉宣和賈詡相對而坐。
賈詡褶皺的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稟報道:“殿下,錦衣衛的探子迴報,曹操帶著隊伍進入了青州地界,不久後,將會抵達黃縣。”
“冀州袁紹沒有親自來,派遣了沮授來,進入平原國地界。”
“幽州公孫瓚也沒有來,派遣了田豫乘船而來。”
“徐州的陶謙派遣了陳登北上,揚州袁術派遣了閻象前來,劉表使者蒯良……各路諸侯的人,都已經進入了青州地界。”
賈詡眼神燦然,說道:“預計二月中旬,所有人就能全部抵達。”
劉宣問道:“董卓方麵呢?”
賈詡遲疑了一下,道:“董卓把王司徒派來了。”
劉宣劍眉一揚,冷笑了兩聲,說道:“董卓打的好主意,他派遣嶽父來,於公,嶽父是大漢司徒;於私,嶽父是我長輩。看樣子,董卓是吃定了我。”
賈詡說道:“就看殿下怎麽應對了。”
劉宣毫不猶豫的道:“自然是公私分明,豈能隱私非公?”頓了頓,劉宣又問道:“各路諸侯所派人員的資料呢?”
賈詡道:“已經準備好了。”
當即,賈詡從袖口中取出了竹簡,遞到劉宣的麵前。
所有人的資料,全部都齊了。
劉宣看完後,再一次確認道:“所有人中,隻有曹操親自來嗎?”
“是!”
賈詡道:“曹操此人,魄力非凡。”
劉宣麵容肅然,說道:“相比於袁紹、袁術、陶謙等人,曹操有能力、有魄力,他算準了我不會也不敢拿他怎麽樣。”
話鋒一轉,劉宣問道:“驛館都安排好了嗎?”
賈詡道:“已經安排妥當。”
各路諸侯的使者即將齊聚黃縣,肯定有大量人員湧入,需要大量居住的地方,所以劉宣早早的讓賈詡著手準備。
……
黃縣城南。
一隊人馬緩緩行駛而來。
這一隊人中,為首的人赫然是陳登。
他臉上掛著笑容,眼神期待,陳登一直在陶謙的麾下,始終沒能在劉宣身邊。然而,陳登一直關注著青州的變化,得知劉宣掌控青州,得了天賜之物,也為劉宣高興。
劉宣越強,陳登越興奮。
隊伍來到城門口,陳登亮明了身份,帶著隨行的士兵順利入城。
隊伍在驛館中休息,陳登前往拜見劉宣。
書房。
陳登拱手道:“殿下!”
劉宣擺手道:“坐!”
“謝殿下!”
陳登再次行禮,然後落座。
劉宣看到陳登,微笑道:“元龍,這兩年辛苦你了。”
陳登說道:“相比於殿下,卑職一點都不辛苦。卑職在陶謙的麾下,輕鬆自在,悠閑無事。反倒是主公及郭軍師、賈軍師等人,殫精竭慮,那才是真正的辛苦。”
劉宣問道:“陶謙派你來,有什麽安排?”
陳登迴答道:“陶謙沒有明確真正的目標,讓卑職見機行事。最關鍵的一點,卑職必須得到糧食種子。”
劉宣道:“如果是這樣,倒還好辦。”
陳登說道:“殿下,關於天賜之物,到底是什麽迴事?”
劉宣笑道:“我讓人拿個紅薯給你嚐一嚐。
陳登道:“多謝殿下!”
劉宣吩咐了下去,不一會兒,士兵拿著府上留存的紅薯進來。紅薯是煮熟了的,陳登接過後嚐了一口,臉上盡是震驚神色。
陳登又吃了幾口,眼中神采飛揚,道:“好吃,真是好吃,這真是美味。”
劉宣笑道:“等你吃膩了,就不覺得了。”
陳登道:“如此美味,吃不膩。”
淺嚐輒止後,陳登就放下紅薯,問道:“各路諸侯前來談判,殿下打算怎麽做呢?”
劉宣迴答道:“目前的計劃,是把各路諸侯請到一起,讓所有人報價購買種子。糧食的種子是一錘子買賣,他們今年買了種子迴去栽種,等到明年就不會再買。所以這一次的報價,我會把價格抬高,爭取大賺一筆。”
陳登道:“我會全力配合殿下。”
劉宣說道:“該怎麽配合,到時候隨機應變,但絕不能暴露你的身份。”
“卑職明白!”
陳登拱手迴答。
劉宣道:“本王晚上在府上設宴,為你接風洗塵。”
陳登搖頭道:“如今的黃縣,耳目眾多。卑職來拜見殿下,理由是拉攏關係。但殿下設宴款待,還留卑職在府上,待遇就有些過了。畢竟卑職曾被殿下俘虜,關係不怎麽融洽。所以卑職就不留下,早些會驛館,免得令人生疑。”
劉宣道:“也好。”
陳登笑說道:“殿下,卑職等著攻打徐州的時候。”
劉宣道:“這一天不會太遠。”
陳登拱手告辭,劉宣則親自送陳登離開。迴了府上,已經是傍晚十分。這時候,一名士兵急匆匆的來了,稟報道:“殿下,曹操求見。”
劉宣吩咐道:“請到大廳。”
“是!”
士兵下去通知,劉宣則起身前往大廳。
當劉宣進入大廳,見到了風塵仆仆的曹操。眼前的曹操,雖然略顯疲倦,但眉宇間意氣風發,舉止投足間更有上位者的氣勢。
劉宣道:“孟德兄,久違了。”
曹操道:“經年不見,賢弟風采更甚。昔日見麵,靖王還是小小縣令。不到三年,賢弟已經成為北海靖王,更執掌青州,麾下更有精兵強將,令人欣羨呐。”
劉宣道:“坐!”
兩人落座。
劉宣接著先前的話,說道:“相比於孟德兄,我的那點兵力著實不堪一提。”
曹操表親肅然,鄭重道:“靖王說笑了,論謀士,靖王有賈詡、田豐、郭嘉;論將才,靖王有徐晃、太史慈、關羽之流。賢弟麾下,人才濟濟。”
劉宣說道:“相比於孟德兄,我還是不足。孟德兄麾下的謀士,文有戲誌才、荀彧、荀攸、程昱、滿寵等人;武有夏侯淵、夏侯惇、曹洪、典韋之輩,那才是真的精兵強將。”
曹操哈哈一笑,眸子中掠過一絲精光。
曹操熟悉劉宣麾下的人,同樣,劉宣也熟悉曹操麾下的人。
兩個人對彼此,都頗為忌憚。
曹操話鋒一轉,直入主題,說道:“關於糧食種子的事情,靖王到底打算怎麽處理呢?既然我已經到了,是否可以洽談種子的事情。”
劉宣迴答道:“不著急,等其餘各方的人全部抵達,再一起商議此事。”
曹操聞言,沉默了片刻。
一起商議事情,就意味著會有競爭。
曹操明白了劉宣的意圖,讚歎道:“靖王打的好主意,為兄佩服。”
二月到來,萬物複蘇,天氣漸漸的有了熱度,不再寒冬交加。
州牧府,書房。
劉宣和賈詡相對而坐。
賈詡褶皺的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稟報道:“殿下,錦衣衛的探子迴報,曹操帶著隊伍進入了青州地界,不久後,將會抵達黃縣。”
“冀州袁紹沒有親自來,派遣了沮授來,進入平原國地界。”
“幽州公孫瓚也沒有來,派遣了田豫乘船而來。”
“徐州的陶謙派遣了陳登北上,揚州袁術派遣了閻象前來,劉表使者蒯良……各路諸侯的人,都已經進入了青州地界。”
賈詡眼神燦然,說道:“預計二月中旬,所有人就能全部抵達。”
劉宣問道:“董卓方麵呢?”
賈詡遲疑了一下,道:“董卓把王司徒派來了。”
劉宣劍眉一揚,冷笑了兩聲,說道:“董卓打的好主意,他派遣嶽父來,於公,嶽父是大漢司徒;於私,嶽父是我長輩。看樣子,董卓是吃定了我。”
賈詡說道:“就看殿下怎麽應對了。”
劉宣毫不猶豫的道:“自然是公私分明,豈能隱私非公?”頓了頓,劉宣又問道:“各路諸侯所派人員的資料呢?”
賈詡道:“已經準備好了。”
當即,賈詡從袖口中取出了竹簡,遞到劉宣的麵前。
所有人的資料,全部都齊了。
劉宣看完後,再一次確認道:“所有人中,隻有曹操親自來嗎?”
“是!”
賈詡道:“曹操此人,魄力非凡。”
劉宣麵容肅然,說道:“相比於袁紹、袁術、陶謙等人,曹操有能力、有魄力,他算準了我不會也不敢拿他怎麽樣。”
話鋒一轉,劉宣問道:“驛館都安排好了嗎?”
賈詡道:“已經安排妥當。”
各路諸侯的使者即將齊聚黃縣,肯定有大量人員湧入,需要大量居住的地方,所以劉宣早早的讓賈詡著手準備。
……
黃縣城南。
一隊人馬緩緩行駛而來。
這一隊人中,為首的人赫然是陳登。
他臉上掛著笑容,眼神期待,陳登一直在陶謙的麾下,始終沒能在劉宣身邊。然而,陳登一直關注著青州的變化,得知劉宣掌控青州,得了天賜之物,也為劉宣高興。
劉宣越強,陳登越興奮。
隊伍來到城門口,陳登亮明了身份,帶著隨行的士兵順利入城。
隊伍在驛館中休息,陳登前往拜見劉宣。
書房。
陳登拱手道:“殿下!”
劉宣擺手道:“坐!”
“謝殿下!”
陳登再次行禮,然後落座。
劉宣看到陳登,微笑道:“元龍,這兩年辛苦你了。”
陳登說道:“相比於殿下,卑職一點都不辛苦。卑職在陶謙的麾下,輕鬆自在,悠閑無事。反倒是主公及郭軍師、賈軍師等人,殫精竭慮,那才是真正的辛苦。”
劉宣問道:“陶謙派你來,有什麽安排?”
陳登迴答道:“陶謙沒有明確真正的目標,讓卑職見機行事。最關鍵的一點,卑職必須得到糧食種子。”
劉宣道:“如果是這樣,倒還好辦。”
陳登說道:“殿下,關於天賜之物,到底是什麽迴事?”
劉宣笑道:“我讓人拿個紅薯給你嚐一嚐。
陳登道:“多謝殿下!”
劉宣吩咐了下去,不一會兒,士兵拿著府上留存的紅薯進來。紅薯是煮熟了的,陳登接過後嚐了一口,臉上盡是震驚神色。
陳登又吃了幾口,眼中神采飛揚,道:“好吃,真是好吃,這真是美味。”
劉宣笑道:“等你吃膩了,就不覺得了。”
陳登道:“如此美味,吃不膩。”
淺嚐輒止後,陳登就放下紅薯,問道:“各路諸侯前來談判,殿下打算怎麽做呢?”
劉宣迴答道:“目前的計劃,是把各路諸侯請到一起,讓所有人報價購買種子。糧食的種子是一錘子買賣,他們今年買了種子迴去栽種,等到明年就不會再買。所以這一次的報價,我會把價格抬高,爭取大賺一筆。”
陳登道:“我會全力配合殿下。”
劉宣說道:“該怎麽配合,到時候隨機應變,但絕不能暴露你的身份。”
“卑職明白!”
陳登拱手迴答。
劉宣道:“本王晚上在府上設宴,為你接風洗塵。”
陳登搖頭道:“如今的黃縣,耳目眾多。卑職來拜見殿下,理由是拉攏關係。但殿下設宴款待,還留卑職在府上,待遇就有些過了。畢竟卑職曾被殿下俘虜,關係不怎麽融洽。所以卑職就不留下,早些會驛館,免得令人生疑。”
劉宣道:“也好。”
陳登笑說道:“殿下,卑職等著攻打徐州的時候。”
劉宣道:“這一天不會太遠。”
陳登拱手告辭,劉宣則親自送陳登離開。迴了府上,已經是傍晚十分。這時候,一名士兵急匆匆的來了,稟報道:“殿下,曹操求見。”
劉宣吩咐道:“請到大廳。”
“是!”
士兵下去通知,劉宣則起身前往大廳。
當劉宣進入大廳,見到了風塵仆仆的曹操。眼前的曹操,雖然略顯疲倦,但眉宇間意氣風發,舉止投足間更有上位者的氣勢。
劉宣道:“孟德兄,久違了。”
曹操道:“經年不見,賢弟風采更甚。昔日見麵,靖王還是小小縣令。不到三年,賢弟已經成為北海靖王,更執掌青州,麾下更有精兵強將,令人欣羨呐。”
劉宣道:“坐!”
兩人落座。
劉宣接著先前的話,說道:“相比於孟德兄,我的那點兵力著實不堪一提。”
曹操表親肅然,鄭重道:“靖王說笑了,論謀士,靖王有賈詡、田豐、郭嘉;論將才,靖王有徐晃、太史慈、關羽之流。賢弟麾下,人才濟濟。”
劉宣說道:“相比於孟德兄,我還是不足。孟德兄麾下的謀士,文有戲誌才、荀彧、荀攸、程昱、滿寵等人;武有夏侯淵、夏侯惇、曹洪、典韋之輩,那才是真的精兵強將。”
曹操哈哈一笑,眸子中掠過一絲精光。
曹操熟悉劉宣麾下的人,同樣,劉宣也熟悉曹操麾下的人。
兩個人對彼此,都頗為忌憚。
曹操話鋒一轉,直入主題,說道:“關於糧食種子的事情,靖王到底打算怎麽處理呢?既然我已經到了,是否可以洽談種子的事情。”
劉宣迴答道:“不著急,等其餘各方的人全部抵達,再一起商議此事。”
曹操聞言,沉默了片刻。
一起商議事情,就意味著會有競爭。
曹操明白了劉宣的意圖,讚歎道:“靖王打的好主意,為兄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