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悅心暗吸了一口氣,然後掛起一張笑對曹穎行禮。
“莫叫我姑姑了,你這一聲姑姑,我可是擔待不起。
往日都說我是曹家姑娘之中造化最大之人,今日看來,到底是江山備有人才出啊。”
瞥了一眼出落得越發水靈的外甥女,曹穎冷著眼,不無諷刺地說了一句。
悅心這麽做,她哥哥心裏必然有數,指不定就是他們父女倆早就商量好的,隻是瞞著她這個“外人”而已。
果然,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哥哥已經不把她這個妹子的話放在眼裏了。
想到這些日子裏曹悅心的表現,半點都不曾親近過四爺,曹穎再次冷笑。
也罷也罷,他們父女倆隻當她要害悅心,才把悅心配給那個野種做妾室。
悅心倒是好本事,靠著自己的本事,靠上了三皇子這座大山。
隻不過,悅心爬得這麽高,以後可得小心,莫摔斷了脖子!
“姑姑,今日之事實在都是意外,悅心在此還望姑姑莫生氣。
若是姑姑有什麽不悅的,隻管責罰悅心,悅心受得的了。”
曹悅心早就知道,自己跟三皇子的事情,一定會惹惱了曹穎這個姑姑。
畢竟,她姑姑把她帶到榮慶王府,給她機會,是希望把她送給四爺的,如今她卻是先跟三皇子有了牽扯。
所以,曹穎生氣,乃是曹悅心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麵對自己的人生大事,曹悅心實在是不甘心隻為了曹穎這個姑姑一人的喜怒就白白放棄了大好的機會。
她費盡心思想要入宮,自然不光隻是為了得皇上與太後的喜歡。
皇上與太後見過多少人,皇上有幾個女兒,太後就有幾個孫女。
可是那麽多的公主之中,也就隻出了一個嘉柔公主。
所以說,不是學了嘉柔公主的做派,就真的能跟嘉柔公主一樣蒙得聖寵。
她明知這一點,還肯學習嘉柔公主的做派,無非是想改變太後與皇上對她的第一印象。
韓芳沁認定了,因為有曹穎這個姑姑的關係,皇上跟太後肯定不看好曹悅心。
身為當事人的曹悅心怎麽可能半點感覺也沒有,傻乎乎地以為,太後跟皇上會把她與曹穎這個姑姑之間分開來看待。
所以,曹悅心學習嘉柔公主的目的,從頭到尾都不是什麽把嘉柔公主的寵愛爭一份來。
曹悅心無非是希望皇上與太後見到她身上有點嘉柔公主的影子而已。
皇上跟太後可以因為曹穎這個姑姑對她百般瞧著不順眼。
那麽若是她與嘉柔公主有幾分相似,皇上與太後能不能因為這一點而對她有所寬容。
便是葉寒萱也沒有想到,曹悅心想事,有的可不隻是幾分通透而已。
她沒有因為一時得了個辦法,就得意過頭而忘形。
反倒是曹悅心很看得清楚自己的處境,隻把嘉柔公主的形神似起的作用,降到了最低。
曹悅心心裏明白,她嫁給四爺那是不可能的了。
若是嫁給一般的男子,她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這次的機會?
以她姑姑的身份,她若想嫁給一般的官家公子,本就不是什麽難事兒。
曹悅心不想浪費這次大好的機會,嫁人給一般男子,她自是不肯。
隻不過,竟能與三皇子扯上關係,這也是曹悅心萬萬沒有想到的。
事發的起因,的確隻是意外。
而曹悅心從來沒有想過要一擊便中,頭一次進宮,就能達成自己的目的。
可是不成想的是,明明是韓芳沁早就算到了,故意縱著曹悅心隨葉寒萱一起入宮。
隻不過,真瞧見曹悅心做到,與自己一般無二地入了宮,韓芳沁的小姐脾氣一發,自然是看曹悅心不順眼。
韓芳沁百般為難曹悅心,這早就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
以前在榮慶王府的時候,曹悅心可能多加禮讓,不去惹曹悅心。
可是這已經到了皇宮之中,曹悅心本就是想以形神似嘉柔公主在皇上跟太後的麵前刷點存在感。
所有的一切,得一步一步起來,無速成之法。
畢竟皇上與太後對榮慶王府的意見,由來至深,都已經十幾年了,
曹悅心哪兒敢巴望著自己隻刷了一次存在感,便叫太後與皇上對自己改了觀。
正是如此,再被韓芳沁給為難了,曹悅心卻是不敢像在榮慶王府似的,讓著韓芳沁。
嘉柔公主乃是宮中最受寵的公主,從來都是嘉柔公主給別人氣受,豈有別人給嘉柔公主受氣的份兒。
光是這一份貴氣,曹悅心也退步不得。
曹悅心一反常態,沒有禮讓著韓芳沁。
看到曹悅心這個態度,韓芳沁越發覺得,曹悅心這是以為入了宮,就真的能得皇上與太後的眼,
曹悅心這是不把她,不把整個榮慶王府放在眼裏的意思了。
韓芳沁雖然不受皇上與太後的寵,身為王爺之女,她可是在曹穎與榮慶王百般嬌寵之下長大的,
自然是受不了曹悅心的這個氣,當下大怒發火。
在推推攘攘之間,兩人也不知道怎麽鬧到了湖邊兒上,一起掉進了湖裏。
巧的是,這個時候三皇子跟十二皇子正好出現,跳入湖中分別救了曹悅心跟韓芳沁。
瞧見抱著自己的人是三皇子的那一瞬間,曹悅心高興得差點沒暈過去。
落湖被三皇子所救,這對於曹悅心來說,簡直是神來之筆,意外之喜啊。
被三皇子這麽一救,曹悅心當真是少了不少的麻煩,不必再靠著榮慶王府跟葉寒萱,看別人的眼色。
但是,有些麻煩是少了,可是另一些麻煩卻是多了。
就好比是此時站在曹悅心眼前的曹穎,叫曹悅心頭疼不已。
與三皇子之事,曹悅心最難的便是與曹穎這個姑姑交待。
“是不是意外的,如今已經沒有區別了。”
曹穎冷眼看著曹悅心,很是寒心:
“既然你如此上進,又會為自己謀算,我這個姑姑也是幫不上你的忙。
明日起,你直接迴曹府吧。
反正不日,自然會有人把你再接進良城之中,我這個姑姑便不湊這個熱鬧了。”
“莫叫我姑姑了,你這一聲姑姑,我可是擔待不起。
往日都說我是曹家姑娘之中造化最大之人,今日看來,到底是江山備有人才出啊。”
瞥了一眼出落得越發水靈的外甥女,曹穎冷著眼,不無諷刺地說了一句。
悅心這麽做,她哥哥心裏必然有數,指不定就是他們父女倆早就商量好的,隻是瞞著她這個“外人”而已。
果然,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哥哥已經不把她這個妹子的話放在眼裏了。
想到這些日子裏曹悅心的表現,半點都不曾親近過四爺,曹穎再次冷笑。
也罷也罷,他們父女倆隻當她要害悅心,才把悅心配給那個野種做妾室。
悅心倒是好本事,靠著自己的本事,靠上了三皇子這座大山。
隻不過,悅心爬得這麽高,以後可得小心,莫摔斷了脖子!
“姑姑,今日之事實在都是意外,悅心在此還望姑姑莫生氣。
若是姑姑有什麽不悅的,隻管責罰悅心,悅心受得的了。”
曹悅心早就知道,自己跟三皇子的事情,一定會惹惱了曹穎這個姑姑。
畢竟,她姑姑把她帶到榮慶王府,給她機會,是希望把她送給四爺的,如今她卻是先跟三皇子有了牽扯。
所以,曹穎生氣,乃是曹悅心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麵對自己的人生大事,曹悅心實在是不甘心隻為了曹穎這個姑姑一人的喜怒就白白放棄了大好的機會。
她費盡心思想要入宮,自然不光隻是為了得皇上與太後的喜歡。
皇上與太後見過多少人,皇上有幾個女兒,太後就有幾個孫女。
可是那麽多的公主之中,也就隻出了一個嘉柔公主。
所以說,不是學了嘉柔公主的做派,就真的能跟嘉柔公主一樣蒙得聖寵。
她明知這一點,還肯學習嘉柔公主的做派,無非是想改變太後與皇上對她的第一印象。
韓芳沁認定了,因為有曹穎這個姑姑的關係,皇上跟太後肯定不看好曹悅心。
身為當事人的曹悅心怎麽可能半點感覺也沒有,傻乎乎地以為,太後跟皇上會把她與曹穎這個姑姑之間分開來看待。
所以,曹悅心學習嘉柔公主的目的,從頭到尾都不是什麽把嘉柔公主的寵愛爭一份來。
曹悅心無非是希望皇上與太後見到她身上有點嘉柔公主的影子而已。
皇上跟太後可以因為曹穎這個姑姑對她百般瞧著不順眼。
那麽若是她與嘉柔公主有幾分相似,皇上與太後能不能因為這一點而對她有所寬容。
便是葉寒萱也沒有想到,曹悅心想事,有的可不隻是幾分通透而已。
她沒有因為一時得了個辦法,就得意過頭而忘形。
反倒是曹悅心很看得清楚自己的處境,隻把嘉柔公主的形神似起的作用,降到了最低。
曹悅心心裏明白,她嫁給四爺那是不可能的了。
若是嫁給一般的男子,她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這次的機會?
以她姑姑的身份,她若想嫁給一般的官家公子,本就不是什麽難事兒。
曹悅心不想浪費這次大好的機會,嫁人給一般男子,她自是不肯。
隻不過,竟能與三皇子扯上關係,這也是曹悅心萬萬沒有想到的。
事發的起因,的確隻是意外。
而曹悅心從來沒有想過要一擊便中,頭一次進宮,就能達成自己的目的。
可是不成想的是,明明是韓芳沁早就算到了,故意縱著曹悅心隨葉寒萱一起入宮。
隻不過,真瞧見曹悅心做到,與自己一般無二地入了宮,韓芳沁的小姐脾氣一發,自然是看曹悅心不順眼。
韓芳沁百般為難曹悅心,這早就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
以前在榮慶王府的時候,曹悅心可能多加禮讓,不去惹曹悅心。
可是這已經到了皇宮之中,曹悅心本就是想以形神似嘉柔公主在皇上跟太後的麵前刷點存在感。
所有的一切,得一步一步起來,無速成之法。
畢竟皇上與太後對榮慶王府的意見,由來至深,都已經十幾年了,
曹悅心哪兒敢巴望著自己隻刷了一次存在感,便叫太後與皇上對自己改了觀。
正是如此,再被韓芳沁給為難了,曹悅心卻是不敢像在榮慶王府似的,讓著韓芳沁。
嘉柔公主乃是宮中最受寵的公主,從來都是嘉柔公主給別人氣受,豈有別人給嘉柔公主受氣的份兒。
光是這一份貴氣,曹悅心也退步不得。
曹悅心一反常態,沒有禮讓著韓芳沁。
看到曹悅心這個態度,韓芳沁越發覺得,曹悅心這是以為入了宮,就真的能得皇上與太後的眼,
曹悅心這是不把她,不把整個榮慶王府放在眼裏的意思了。
韓芳沁雖然不受皇上與太後的寵,身為王爺之女,她可是在曹穎與榮慶王百般嬌寵之下長大的,
自然是受不了曹悅心的這個氣,當下大怒發火。
在推推攘攘之間,兩人也不知道怎麽鬧到了湖邊兒上,一起掉進了湖裏。
巧的是,這個時候三皇子跟十二皇子正好出現,跳入湖中分別救了曹悅心跟韓芳沁。
瞧見抱著自己的人是三皇子的那一瞬間,曹悅心高興得差點沒暈過去。
落湖被三皇子所救,這對於曹悅心來說,簡直是神來之筆,意外之喜啊。
被三皇子這麽一救,曹悅心當真是少了不少的麻煩,不必再靠著榮慶王府跟葉寒萱,看別人的眼色。
但是,有些麻煩是少了,可是另一些麻煩卻是多了。
就好比是此時站在曹悅心眼前的曹穎,叫曹悅心頭疼不已。
與三皇子之事,曹悅心最難的便是與曹穎這個姑姑交待。
“是不是意外的,如今已經沒有區別了。”
曹穎冷眼看著曹悅心,很是寒心:
“既然你如此上進,又會為自己謀算,我這個姑姑也是幫不上你的忙。
明日起,你直接迴曹府吧。
反正不日,自然會有人把你再接進良城之中,我這個姑姑便不湊這個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