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石乃一方大混沌世界誕生或者毀滅的力量凝結出來,本就為在天地元氣、混沌之氣轉換之時產物。
其性質與天地元氣生始源之氣的最初始形態並存,還要在自然之道的誕生之先。
“這是混沌石,世界都始源於混沌,起初天地連在一起,即處於混沌狀態,直至創世神將它們分開。靈根育孕源流出也是基於此,不過目前它不是我們能夠感悟其中的,因為上麵包含有堪稱神力的無上禁製力,這一點你可能感受到?”
聞聽李之出言提醒,仍處於癡呆狀態的樹靈,始現出一抹凝重神態。
關於探識力,李之盡管目前已有長足進步,依舊遠不如此等自然天生之物更深刻。
經由它的探視感知後,傳遞給李之越發鄭重地迴複:
“李先生所言不假,我能從其內感受到醇厚始源流光,非尋常自然理解所能勘透!”
“要你見證此物,是想通過其告知與你,跟隨了我不僅有通玄石可以借助,等進化到一定層麵,同樣有這樣的混沌石助你更深境界的感悟天地!它同你一樣,或許會是天地間的獨一無二,這樣的條件,可能滿足你將來發展的需求?”
“我想明白了,隻要先生能保證我的自主能力不被剝奪,可以與你合作!”
“對,我們今後之間的關係就是相互合作,以促進共同發展!正像之前所言,你的一縷靈魂之力可自行掌控,而不再包含有神智方麵的相關蘊含就是了!”
經過樹靈一番思想鬥爭後,最終還是交出一縷簡化版的靈魂之力。
李之將之煉化,隨即二者間的親密感果然隨之顯現出來。
而如此靈魂力部分融會之後,樹齡對於李之的本心打算,同樣具有了清晰了解,這才令它徹底放下心來。
“為何我的三星高照圖存藏於儲物戒中,也能讓你感知無礙?”
因彼此間已建立起充分信任,李之才提起一直存在的疑問。
“我也不知為何,但先生存放混沌石、通玄石之處,就無法有絲毫感知了。”
李之的混沌石與癸水,被盛裝在那隻未知材質的石盒內,與通玄石的玉盒同樣另被李之的一道禁製力遮掩。
既然樹靈這般解釋,他心下已是了然,對方的探識力是有獨特之處,但限於能力上的不足,一定境界的禁製力,仍會對其產生屏蔽效果。
三星高照圖本身並沒有禁製力刻畫,儲物戒上的禁製設置,還是李之僅二品陣法師境界時的效用。
他是刻意沒添加更高品階的禁製力,就是借用儲物戒的存在,來抵消外人對於朝元秘境的猜疑。
如此看來,樹靈的探識能力,有他所不具備的更深層次的穿透性,這與探識力的品階無關,而是源自於一種天生具有的特殊神奇感知。
像是李之同樣能探入二品禁製力之後的事物,但僅限於乾坤袋那等低檔次儲物空間。
但儲物戒本身就是五品以上煉器師所打造,即使表麵沒有禁製力存在,也不是目前的他所能一眼看穿的。
或許樹靈感覺到李之的性質所在,隨即傳音道:
“我雖不知自己探識力的來處,卻也能通過靈魂力傳遞給你我的具體感知,至於先生能否自行感悟出其中道理,就需要自身的努力了!”
收起令對方戀戀不舍的混沌石,李之笑道:
“這就對了嘛,今後我們之間就是這樣的精誠合作關係,沒有從屬之別!人類的修煉方式,我同樣會完整的交付給你。隨著我們的能力越來越強,相互間的專長互換就更會有更深入進行!”
他如此說來是有自己的小心思,此時的樹靈很明顯尚未經過類似如神獸的血脈激活。
一旦它能感受到那一縷的上天意誌加持,或許才會是脫胎換骨般進化,那時狀態應該具有更神奇的神通激發出來。
顯然此物的存在,其性質、意義可能要比真龍還要具有特殊性,未來的強大指日可期。
不然三千年過去了,仍不見絲毫自身由來感知,就足以說明它的成長條件的極度苛刻了。
至於傳說給它的功法,李之也早有打算。
通過樹靈對於太極圖的嚴重關注程度,就可知它體內急需的是陰陽二儀的運用之法。
因而尋常修士的修行功法並不適合與它,而是在基於陰陽消長原理的認知上,在有針對性的傳授。
陰陽消長表示為將進過程,其中蘊含八卦之象,太極圖正是建立在衍生兩儀的基礎之上。
李之就打算通過先天易學的道理傳授,令其盡快掌握到其中精髓。
這是因它不同於人類熟知字義,卻對圖形能夠有明白的認知。
先天易學正是主張“不立文字”,隻用簡單的易圖,解釋《易》理。
後來的更完整太極圖,自從周公、孔子係了詞,作了傳,人們就專在文字上下功夫,致使易圖的奧妙反而隱晦。
也隻有這樣另辟蹊徑,隻傳《易》圖,以象數明《易》,意在快速樹立樹靈對象數易學的理解,方能使它繞開不識文字的短缺之處。
而對於此類相關道理,李之並不需要單獨向它有所闡釋,僅需將自己的這部分靈魂感知傳送給它即可。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在李之得到一道樹靈的靈魂信息後,關乎於太極圖的圖意理解,也同時反饋給對方。
於是樹靈在下一刻就進入了一種心神沉浸狀態,甚至如人類一樣,煞有介事的將那副三星高照圖,也擺在眼前,與腦袋裏的信息結合起來理解。
趁此時機,李之已經將餘下的兩株桑榆木仔細地打量。
甚至早已化為粉齏的另外七株桑榆木殘渣也沒有放過,對於這等天生具有雷霆之力的神奇植物,他懷抱有強烈地興趣。
不久就傳來老龍他們返迴的聲音,樹靈也適時收起圖樣與外方雷霆之力,化作一道光影再一次沒入東隅木不見。
這是它的天生自我防護意識使然,即便是李之的身邊人,它也不打算輕易地顯露身形。
與李之之間不需要特意交流,此物的一瞬息間的思維變化,李之也能及時接收到。
看到李之的輕鬆自在表情,也無人刻意問起經過。
孫思邈儼然一副喜悅未艾的笑容滿麵,展示著他手裏包著的一株幼小樹苗:
“猜猜這是何物?其實連我也辨識不出來,包括騰蛇!好像老龍有所知會,但它僅能提醒我采掘出來,似乎有意幫其換一處位置栽植!”
樹苗大約隻有半人來高,通體流轉著淡淡神光,樹幹上方,布滿了一道道無比神秘的紋理,竟似大道紋理般深奧莫名。
老龍的意念也隨之傳來:
“它叫做鍾山木,是傳聞中神山所獨有的一種特殊神木。在仙界它不乏存在,但所知者極少,就因唯有衍自於上古時期所建立的門派中,才可見到它的身影......”
一番講述下來,李之才逐漸有所了解。
仙界的上古門派,正是因鍾山木的存在,才具備號稱自家擁有古老道統的資格。
這種資格是用來招攬後備人才之用,往往隻有這樣的上古傳承勢力,才是仙界中的實力保證。
因而鍾山木的存在,意義大過了實用性,若原有上古門派遺失了此物,其名聲也會隨之逐漸凋零。
而鍾山之所以聞名於仙界,一是因其誕生於遠古,二是因有一鍾山之神名曰燭龍。
此等人麵,蛇身,赤色的鍾山山神,位列兩儀二聖之一的上古神獸,其地位尚在真龍之上,據說就居於鍾山下。
盡管它連同太陰幽熒,早已成為真正的傳說中神物,從此在天地間消失,但鍾山木卻就此遺留了下來。
若說鍾山木除了象征意義之外,另有何神奇之處,就在於它神乎其神的至少十萬年壽命。
當然沒有人可證實十萬年壽命的確鑿性,但其壽限的確相當驚人,或許因此才會被當做上古來曆的象征之物。
關乎它的另有用途就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了,但同樣沒有證據可以表明。
因為仙界沒有哪一方勢力,曾用其來嚐試過傳說中的具體功用煉製。
就是源自此等神木後代衍生的不可能性,或者說它到目前為止僅存在那些成年樹體,而從未有新生幼苗繁衍下來。
故而鍾山木有一株是一株,一旦遺失或被損壞,就再也無法獲得。
而且此類神木還有個恐怖的生長環境的需求,就是它異乎尋常的吞噬仙界靈土中靈性的特殊能力。
因此但凡它存在的生存環境,幾十裏內捱不過千年,就會從此變為靈性喪失的不毛之地。
好在將其移植過後,原來的荒蕪之地,會逐漸隨著歲月的延伸而緩慢恢複。
不然它就不能被稱之為神木,而是具有巨大破壞力的不祥之物了。
老龍示意孫思邈將之采掘,另換他地,就是因為原先的存身之地,早已變為一片荒蕪。
騰蛇並不知鍾山木的特殊存在意義,更不知那一地的越來越荒蕪是因此物的緣故。
甚至鍾山木也不是在仙界中就存在,而是如同東隅木一樣,是最近三千年前自行冒出來的,不然早就被關照重點看護了。
其性質與天地元氣生始源之氣的最初始形態並存,還要在自然之道的誕生之先。
“這是混沌石,世界都始源於混沌,起初天地連在一起,即處於混沌狀態,直至創世神將它們分開。靈根育孕源流出也是基於此,不過目前它不是我們能夠感悟其中的,因為上麵包含有堪稱神力的無上禁製力,這一點你可能感受到?”
聞聽李之出言提醒,仍處於癡呆狀態的樹靈,始現出一抹凝重神態。
關於探識力,李之盡管目前已有長足進步,依舊遠不如此等自然天生之物更深刻。
經由它的探視感知後,傳遞給李之越發鄭重地迴複:
“李先生所言不假,我能從其內感受到醇厚始源流光,非尋常自然理解所能勘透!”
“要你見證此物,是想通過其告知與你,跟隨了我不僅有通玄石可以借助,等進化到一定層麵,同樣有這樣的混沌石助你更深境界的感悟天地!它同你一樣,或許會是天地間的獨一無二,這樣的條件,可能滿足你將來發展的需求?”
“我想明白了,隻要先生能保證我的自主能力不被剝奪,可以與你合作!”
“對,我們今後之間的關係就是相互合作,以促進共同發展!正像之前所言,你的一縷靈魂之力可自行掌控,而不再包含有神智方麵的相關蘊含就是了!”
經過樹靈一番思想鬥爭後,最終還是交出一縷簡化版的靈魂之力。
李之將之煉化,隨即二者間的親密感果然隨之顯現出來。
而如此靈魂力部分融會之後,樹齡對於李之的本心打算,同樣具有了清晰了解,這才令它徹底放下心來。
“為何我的三星高照圖存藏於儲物戒中,也能讓你感知無礙?”
因彼此間已建立起充分信任,李之才提起一直存在的疑問。
“我也不知為何,但先生存放混沌石、通玄石之處,就無法有絲毫感知了。”
李之的混沌石與癸水,被盛裝在那隻未知材質的石盒內,與通玄石的玉盒同樣另被李之的一道禁製力遮掩。
既然樹靈這般解釋,他心下已是了然,對方的探識力是有獨特之處,但限於能力上的不足,一定境界的禁製力,仍會對其產生屏蔽效果。
三星高照圖本身並沒有禁製力刻畫,儲物戒上的禁製設置,還是李之僅二品陣法師境界時的效用。
他是刻意沒添加更高品階的禁製力,就是借用儲物戒的存在,來抵消外人對於朝元秘境的猜疑。
如此看來,樹靈的探識能力,有他所不具備的更深層次的穿透性,這與探識力的品階無關,而是源自於一種天生具有的特殊神奇感知。
像是李之同樣能探入二品禁製力之後的事物,但僅限於乾坤袋那等低檔次儲物空間。
但儲物戒本身就是五品以上煉器師所打造,即使表麵沒有禁製力存在,也不是目前的他所能一眼看穿的。
或許樹靈感覺到李之的性質所在,隨即傳音道:
“我雖不知自己探識力的來處,卻也能通過靈魂力傳遞給你我的具體感知,至於先生能否自行感悟出其中道理,就需要自身的努力了!”
收起令對方戀戀不舍的混沌石,李之笑道:
“這就對了嘛,今後我們之間就是這樣的精誠合作關係,沒有從屬之別!人類的修煉方式,我同樣會完整的交付給你。隨著我們的能力越來越強,相互間的專長互換就更會有更深入進行!”
他如此說來是有自己的小心思,此時的樹靈很明顯尚未經過類似如神獸的血脈激活。
一旦它能感受到那一縷的上天意誌加持,或許才會是脫胎換骨般進化,那時狀態應該具有更神奇的神通激發出來。
顯然此物的存在,其性質、意義可能要比真龍還要具有特殊性,未來的強大指日可期。
不然三千年過去了,仍不見絲毫自身由來感知,就足以說明它的成長條件的極度苛刻了。
至於傳說給它的功法,李之也早有打算。
通過樹靈對於太極圖的嚴重關注程度,就可知它體內急需的是陰陽二儀的運用之法。
因而尋常修士的修行功法並不適合與它,而是在基於陰陽消長原理的認知上,在有針對性的傳授。
陰陽消長表示為將進過程,其中蘊含八卦之象,太極圖正是建立在衍生兩儀的基礎之上。
李之就打算通過先天易學的道理傳授,令其盡快掌握到其中精髓。
這是因它不同於人類熟知字義,卻對圖形能夠有明白的認知。
先天易學正是主張“不立文字”,隻用簡單的易圖,解釋《易》理。
後來的更完整太極圖,自從周公、孔子係了詞,作了傳,人們就專在文字上下功夫,致使易圖的奧妙反而隱晦。
也隻有這樣另辟蹊徑,隻傳《易》圖,以象數明《易》,意在快速樹立樹靈對象數易學的理解,方能使它繞開不識文字的短缺之處。
而對於此類相關道理,李之並不需要單獨向它有所闡釋,僅需將自己的這部分靈魂感知傳送給它即可。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在李之得到一道樹靈的靈魂信息後,關乎於太極圖的圖意理解,也同時反饋給對方。
於是樹靈在下一刻就進入了一種心神沉浸狀態,甚至如人類一樣,煞有介事的將那副三星高照圖,也擺在眼前,與腦袋裏的信息結合起來理解。
趁此時機,李之已經將餘下的兩株桑榆木仔細地打量。
甚至早已化為粉齏的另外七株桑榆木殘渣也沒有放過,對於這等天生具有雷霆之力的神奇植物,他懷抱有強烈地興趣。
不久就傳來老龍他們返迴的聲音,樹靈也適時收起圖樣與外方雷霆之力,化作一道光影再一次沒入東隅木不見。
這是它的天生自我防護意識使然,即便是李之的身邊人,它也不打算輕易地顯露身形。
與李之之間不需要特意交流,此物的一瞬息間的思維變化,李之也能及時接收到。
看到李之的輕鬆自在表情,也無人刻意問起經過。
孫思邈儼然一副喜悅未艾的笑容滿麵,展示著他手裏包著的一株幼小樹苗:
“猜猜這是何物?其實連我也辨識不出來,包括騰蛇!好像老龍有所知會,但它僅能提醒我采掘出來,似乎有意幫其換一處位置栽植!”
樹苗大約隻有半人來高,通體流轉著淡淡神光,樹幹上方,布滿了一道道無比神秘的紋理,竟似大道紋理般深奧莫名。
老龍的意念也隨之傳來:
“它叫做鍾山木,是傳聞中神山所獨有的一種特殊神木。在仙界它不乏存在,但所知者極少,就因唯有衍自於上古時期所建立的門派中,才可見到它的身影......”
一番講述下來,李之才逐漸有所了解。
仙界的上古門派,正是因鍾山木的存在,才具備號稱自家擁有古老道統的資格。
這種資格是用來招攬後備人才之用,往往隻有這樣的上古傳承勢力,才是仙界中的實力保證。
因而鍾山木的存在,意義大過了實用性,若原有上古門派遺失了此物,其名聲也會隨之逐漸凋零。
而鍾山之所以聞名於仙界,一是因其誕生於遠古,二是因有一鍾山之神名曰燭龍。
此等人麵,蛇身,赤色的鍾山山神,位列兩儀二聖之一的上古神獸,其地位尚在真龍之上,據說就居於鍾山下。
盡管它連同太陰幽熒,早已成為真正的傳說中神物,從此在天地間消失,但鍾山木卻就此遺留了下來。
若說鍾山木除了象征意義之外,另有何神奇之處,就在於它神乎其神的至少十萬年壽命。
當然沒有人可證實十萬年壽命的確鑿性,但其壽限的確相當驚人,或許因此才會被當做上古來曆的象征之物。
關乎它的另有用途就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了,但同樣沒有證據可以表明。
因為仙界沒有哪一方勢力,曾用其來嚐試過傳說中的具體功用煉製。
就是源自此等神木後代衍生的不可能性,或者說它到目前為止僅存在那些成年樹體,而從未有新生幼苗繁衍下來。
故而鍾山木有一株是一株,一旦遺失或被損壞,就再也無法獲得。
而且此類神木還有個恐怖的生長環境的需求,就是它異乎尋常的吞噬仙界靈土中靈性的特殊能力。
因此但凡它存在的生存環境,幾十裏內捱不過千年,就會從此變為靈性喪失的不毛之地。
好在將其移植過後,原來的荒蕪之地,會逐漸隨著歲月的延伸而緩慢恢複。
不然它就不能被稱之為神木,而是具有巨大破壞力的不祥之物了。
老龍示意孫思邈將之采掘,另換他地,就是因為原先的存身之地,早已變為一片荒蕪。
騰蛇並不知鍾山木的特殊存在意義,更不知那一地的越來越荒蕪是因此物的緣故。
甚至鍾山木也不是在仙界中就存在,而是如同東隅木一樣,是最近三千年前自行冒出來的,不然早就被關照重點看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