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三十九章國事家事
“誰想罵就由著他們去罵吧,這一時之罵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萬一祖宗的基業沒有守好,斷送在自己手裏,到那時候就不止這些人會罵朕了,全天下遭殃的老百姓也會跟著罵朕,那些滿肚子酸文假醋的儒生們,還會用他們的筆,給朕留下一個千古罵名!”啟元帝站在屋子中央,來迴踱著步子。“可是……若是真到了那時候,這些許罵名倒不算什麽了,朕怕的是,再也無顏去見父皇,無顏去見列祖列宗!”
啟元帝這番話說完,太後也有些動容,但想了想,隻是歎了一口氣。啟元帝來到太後身邊,緩緩說道:“母後,自先帝駕崩,兒臣接了大位,沒有一天不是戰戰兢兢地過的,唯恐有負先帝之托,辜負了列祖列宗的寄望。撤藩之舉,實屬無奈,並非兒臣有什麽個人私心……還望母後……體諒!”
“唉……”太後抬眼仔細端詳著啟元帝的臉,長長地歎息了一聲,伸出手來拉著啟元帝的胳膊:“來,坐下說吧!看看你,這才幾年的光景,怎麽老得這麽快呀!”啟元帝依言挨著太後坐了下來。太後緩緩說道:“咱們大建朝……你是皇上,你若是真想要做什麽事兒,也沒有誰能攔得住你。可是皇上雖大,上麵還有祖宗規製,還有道理綱常,決定做事之前,都得仔細想想。哀家知道你孝順,凡是大事兒,都會過來知會一聲的。按照哀家的想法兒呢,這撤藩,不光是關係到朝廷和百姓,還關係到咱們張姓宗族的前景,尤其是……還關係到皇兒你自己呀!”
“母後?”
“嗯……”太後微微停了一下,見啟元帝似乎有些不解,緩聲說道:“咱們高祖皇帝得了天下,靠的是誰?是向虎?是方鬼?是那些謀臣武將?不是……他們當然有開國之功,可歸根到底,高祖皇帝靠的是咱們張姓宗族。咱們張家原本就是大族,根基牢固,若是高祖不是咱們張家的人,他向虎和方鬼當日還會來投效麽?天下人還會望風景從麽?嘿嘿,哀家也不用你答,這沒發生的事兒,誰也不知道,也說不清楚,但你細細地想想,是不是這麽個理兒?”
見啟元帝沒有說話,太後繼續說道:“天生萬物,都有根本,草木有根,禽獸有巢,皇兒你的根本在哪呢?自然就是咱們張家。當日開國之後,高祖大封群臣,可封了藩王的人有幾個是外姓人?沒幾個吧?剩下的都是咱們張家人,是高祖的手足兄弟,血緣至親。為什麽是這樣?要論功績,他們有的還比不上那些大臣,歸根到底還是那句話,情不過父子,親不過手足哇。最值得信任的人,還是咱自家人!”
“你的根在張家,可什麽是張家呢?說白了,還不就是列祖列宗封的這些藩王!沒有了他們,張家也就不成為張家了。你現在為了一時的困局,動了撤藩的心思,可你想過撤了之後的結果沒有?到時候先不說別的,大家表麵上不會說你這個皇上如何,可背地裏,肯定會視你為張家的叛逆的……唉,母後可不能眼看著你,硬往那條路上走哇!這一個人哪,若是沒了根本,就好比無根之木,水上飄萍,必不長久。你是皇上,可這些年的皇位坐下來,你還不知道是怎麽迴事兒麽?皇上表麵上風光,可很多事情卻並不是自己想做什麽主就做什麽主的,桌子底下是各種牽製,有時候讓人有些發狂……”
“母後的苦心,兒臣全都明白……”
“明白就好……這世人隻看到這些藩王收著錢,不納稅,過得悠哉遊哉的。可是你得想想,朝廷這麽大的土地,這麽多的人,這麽多年下來,還不是這些藩王幫著管下來的?天下是皇上的天下,可皇上一個人,能管得了這麽大的天下麽?還不是靠著身邊可靠的人來幫忙?誰是可靠的人?哀家就認準一個死理兒:根在哪,哪的人就可靠!”
“這撤藩的事兒啊,你迴去再想想。還是那句話,你是皇上,你要想做什麽事兒,沒有誰能攔得住你,哀家也不能,也不想欄你。”太後看了看啟元帝,臉上露出一絲憂色:“哀家隻想和你說一句話,你是我的兒子,無論你做了什麽,當娘的還有不向著兒子的麽?”
啟元帝聞言心頭感觸,下意識地叫了一聲:“娘……”
“哎……”太後眼圈兒也有些發紅,忙把頭轉了過去:“娘是怕……這撤藩的事情一旦要是定了,你這輩子就沒有安生日子啦。咱們張家……到底會走到什麽地步,也就很難說啦。娘沒讀過什麽書,不懂做文章,可卻知道些以前的事兒。你想想,這改朝換代的,大隋朝的皇帝,是前朝的國公爺,大唐朝的皇上,也是前朝的國公爺,他們背後都是有大家族做根子的,若是沒了這些根,或者家族式微了……那下一個皇上,說不定就是另一家的人來做了……”太後說到這裏,將身子轉過來,看著啟元帝一字一頓地說道:“所以,說到底,那些大臣用是要用的,但不能什麽事兒都聽他們的,外姓人……從來都和咱們不是一個心思!”
“是……”啟元帝聞言心下有些不以為然,但太後所說也有一定得道理,這時卻不能反駁她,因此隻低頭應了。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你仔細想想,很多時候朝代換了,可有些人卻依舊在做官,你看看大隋朝和大唐朝的人,不就是這樣麽?嗬嗬,說起來,你再想想咱們張家,還有向家,方家,想想看,像不像?何況現在咱們大建朝,還不止這幾家呢,後興起的家族也不能小覷了呀。趙家,出了兩個國公,權勢也不小了……這些大宗,雪亮的眼睛也不少呢!”
見到啟元帝似乎態度有所轉變,太後心下有些欣慰,又道:“這些外姓人臣,要用他們,就得攏住他們,還不能讓他們驕狂。有了朝廷這些藩王在後麵支持你,那些外姓宗族才會有所顧忌,這就是用家族之力製衡外臣。若皇上真是孤家寡人,光身子的一個,試問誰會怕你?話又說迴來了,你之所以想撤藩,不過是因為朝廷缺銀子罷了,缺銀子就想法子嘛,也未必就一定要撤藩哪!”
“嗬嗬,哀家忽然想起方才在外麵打牌的時候來了。你看看,這手風順了,想什麽牌就來什麽牌,打什麽牌都有道理,可這手風不順呢,想什麽偏偏不來什麽,打什麽就丟什麽,剛剛打出去一張牌,沒過一會兒就發現,原來它是有用的!可是現在呢,你打出去了,隻能等著碰運氣,看還不能再摸上來一張同樣的。”太後看了看啟元帝,語重心長地說道:“可是啊,牌或許可以摸上來一張一模一樣的,這人若是沒了,可沒處找一個一模一樣的來呀……所以皇兒呀,這牌啊,能留的還是得留,說不上什麽時候就得用上了,你自己舍了這張牌,等到日後發現要用著人家的時候,後悔……可就晚啦……”
“嗯……”啟元帝點點頭,開始太後說的那些,他倒頗有些不以為然,可現在太後和聲細氣地說了這麽多話,啟元帝反倒聽進去了。想想看,自己以前確實有些忽略了這些東西。可是這些問題,知道是知道,左邊這番說辭有理,右邊那番說辭也有理,可這兩方的道理歸結出對一件事情的態度,卻是截然相反的。偏偏讓啟元帝憋悶的是,這兩個道理還都說是為了他這個皇上著想的……“母後說的是,兒臣……兒臣確實有些急躁了,待兒臣迴去慢慢想得透了,再來向母後請教。”
“嗬嗬,請教什麽呀,哀家什麽都不懂,就知道打打牌,逗逗鳥罷了。”太後心情好多了,又道:“你能答應母後迴去想想,母後著實高興。你是個孝順兒子,也是咱們張家的當家人,凡事得看大麵上,盡量都照顧到了。呃……”太後沉吟了一下,說道:“至於那兩個小叔叔的事兒,我看那謠言雖然是起於市井,出於居心叵測其人之手,但空穴不來風,這兩人恐怕也有不檢點的地方,過幾天是八月十五,團圓的日子,待他們來了,哀家替你好好申斥他們!不光是他們,上行下效,他們是做叔叔的,若是他們這樣無法無天了,那下麵的人恐怕也不會那麽安分……”
“至於朝廷目前缺銀子的事兒,哀家也會在家宴上提一提,你是皇上,你不能說,哀家沒有什麽顧忌的,就當是哀家找他們借的,日後哀家想辦法還給他們就是了。”太後微微揚起頭,笑道:“哀家整日呆在宮裏,沒什麽本事,也就隻能做這樣的事兒了。哀家已經黃土沒了腳脖兒的人了,也就剩下這一點麵子,還能值點銀子了。諒他們也不敢駁我的麵子!”
“母後……”啟元帝聽了心下一時感動,忙跪倒說道:“母後有此心,兒臣已經萬分感念,都是兒臣無能,讓母後憂心!隻是……這銀子的事兒,還是兒臣再想其他辦法吧,不敢讓母後跟著受累!”
“哎――”太後笑著伸手攙他:“這是說的什麽話,你是哀家的兒子,哀家不幫你還幫誰?你是為了天下,母後卻是為了你。這事兒啊,明著說是國事,私底下可也是家事嘛……”
第三十九章國事家事
“誰想罵就由著他們去罵吧,這一時之罵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萬一祖宗的基業沒有守好,斷送在自己手裏,到那時候就不止這些人會罵朕了,全天下遭殃的老百姓也會跟著罵朕,那些滿肚子酸文假醋的儒生們,還會用他們的筆,給朕留下一個千古罵名!”啟元帝站在屋子中央,來迴踱著步子。“可是……若是真到了那時候,這些許罵名倒不算什麽了,朕怕的是,再也無顏去見父皇,無顏去見列祖列宗!”
啟元帝這番話說完,太後也有些動容,但想了想,隻是歎了一口氣。啟元帝來到太後身邊,緩緩說道:“母後,自先帝駕崩,兒臣接了大位,沒有一天不是戰戰兢兢地過的,唯恐有負先帝之托,辜負了列祖列宗的寄望。撤藩之舉,實屬無奈,並非兒臣有什麽個人私心……還望母後……體諒!”
“唉……”太後抬眼仔細端詳著啟元帝的臉,長長地歎息了一聲,伸出手來拉著啟元帝的胳膊:“來,坐下說吧!看看你,這才幾年的光景,怎麽老得這麽快呀!”啟元帝依言挨著太後坐了下來。太後緩緩說道:“咱們大建朝……你是皇上,你若是真想要做什麽事兒,也沒有誰能攔得住你。可是皇上雖大,上麵還有祖宗規製,還有道理綱常,決定做事之前,都得仔細想想。哀家知道你孝順,凡是大事兒,都會過來知會一聲的。按照哀家的想法兒呢,這撤藩,不光是關係到朝廷和百姓,還關係到咱們張姓宗族的前景,尤其是……還關係到皇兒你自己呀!”
“母後?”
“嗯……”太後微微停了一下,見啟元帝似乎有些不解,緩聲說道:“咱們高祖皇帝得了天下,靠的是誰?是向虎?是方鬼?是那些謀臣武將?不是……他們當然有開國之功,可歸根到底,高祖皇帝靠的是咱們張姓宗族。咱們張家原本就是大族,根基牢固,若是高祖不是咱們張家的人,他向虎和方鬼當日還會來投效麽?天下人還會望風景從麽?嘿嘿,哀家也不用你答,這沒發生的事兒,誰也不知道,也說不清楚,但你細細地想想,是不是這麽個理兒?”
見啟元帝沒有說話,太後繼續說道:“天生萬物,都有根本,草木有根,禽獸有巢,皇兒你的根本在哪呢?自然就是咱們張家。當日開國之後,高祖大封群臣,可封了藩王的人有幾個是外姓人?沒幾個吧?剩下的都是咱們張家人,是高祖的手足兄弟,血緣至親。為什麽是這樣?要論功績,他們有的還比不上那些大臣,歸根到底還是那句話,情不過父子,親不過手足哇。最值得信任的人,還是咱自家人!”
“你的根在張家,可什麽是張家呢?說白了,還不就是列祖列宗封的這些藩王!沒有了他們,張家也就不成為張家了。你現在為了一時的困局,動了撤藩的心思,可你想過撤了之後的結果沒有?到時候先不說別的,大家表麵上不會說你這個皇上如何,可背地裏,肯定會視你為張家的叛逆的……唉,母後可不能眼看著你,硬往那條路上走哇!這一個人哪,若是沒了根本,就好比無根之木,水上飄萍,必不長久。你是皇上,可這些年的皇位坐下來,你還不知道是怎麽迴事兒麽?皇上表麵上風光,可很多事情卻並不是自己想做什麽主就做什麽主的,桌子底下是各種牽製,有時候讓人有些發狂……”
“母後的苦心,兒臣全都明白……”
“明白就好……這世人隻看到這些藩王收著錢,不納稅,過得悠哉遊哉的。可是你得想想,朝廷這麽大的土地,這麽多的人,這麽多年下來,還不是這些藩王幫著管下來的?天下是皇上的天下,可皇上一個人,能管得了這麽大的天下麽?還不是靠著身邊可靠的人來幫忙?誰是可靠的人?哀家就認準一個死理兒:根在哪,哪的人就可靠!”
“這撤藩的事兒啊,你迴去再想想。還是那句話,你是皇上,你要想做什麽事兒,沒有誰能攔得住你,哀家也不能,也不想欄你。”太後看了看啟元帝,臉上露出一絲憂色:“哀家隻想和你說一句話,你是我的兒子,無論你做了什麽,當娘的還有不向著兒子的麽?”
啟元帝聞言心頭感觸,下意識地叫了一聲:“娘……”
“哎……”太後眼圈兒也有些發紅,忙把頭轉了過去:“娘是怕……這撤藩的事情一旦要是定了,你這輩子就沒有安生日子啦。咱們張家……到底會走到什麽地步,也就很難說啦。娘沒讀過什麽書,不懂做文章,可卻知道些以前的事兒。你想想,這改朝換代的,大隋朝的皇帝,是前朝的國公爺,大唐朝的皇上,也是前朝的國公爺,他們背後都是有大家族做根子的,若是沒了這些根,或者家族式微了……那下一個皇上,說不定就是另一家的人來做了……”太後說到這裏,將身子轉過來,看著啟元帝一字一頓地說道:“所以,說到底,那些大臣用是要用的,但不能什麽事兒都聽他們的,外姓人……從來都和咱們不是一個心思!”
“是……”啟元帝聞言心下有些不以為然,但太後所說也有一定得道理,這時卻不能反駁她,因此隻低頭應了。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你仔細想想,很多時候朝代換了,可有些人卻依舊在做官,你看看大隋朝和大唐朝的人,不就是這樣麽?嗬嗬,說起來,你再想想咱們張家,還有向家,方家,想想看,像不像?何況現在咱們大建朝,還不止這幾家呢,後興起的家族也不能小覷了呀。趙家,出了兩個國公,權勢也不小了……這些大宗,雪亮的眼睛也不少呢!”
見到啟元帝似乎態度有所轉變,太後心下有些欣慰,又道:“這些外姓人臣,要用他們,就得攏住他們,還不能讓他們驕狂。有了朝廷這些藩王在後麵支持你,那些外姓宗族才會有所顧忌,這就是用家族之力製衡外臣。若皇上真是孤家寡人,光身子的一個,試問誰會怕你?話又說迴來了,你之所以想撤藩,不過是因為朝廷缺銀子罷了,缺銀子就想法子嘛,也未必就一定要撤藩哪!”
“嗬嗬,哀家忽然想起方才在外麵打牌的時候來了。你看看,這手風順了,想什麽牌就來什麽牌,打什麽牌都有道理,可這手風不順呢,想什麽偏偏不來什麽,打什麽就丟什麽,剛剛打出去一張牌,沒過一會兒就發現,原來它是有用的!可是現在呢,你打出去了,隻能等著碰運氣,看還不能再摸上來一張同樣的。”太後看了看啟元帝,語重心長地說道:“可是啊,牌或許可以摸上來一張一模一樣的,這人若是沒了,可沒處找一個一模一樣的來呀……所以皇兒呀,這牌啊,能留的還是得留,說不上什麽時候就得用上了,你自己舍了這張牌,等到日後發現要用著人家的時候,後悔……可就晚啦……”
“嗯……”啟元帝點點頭,開始太後說的那些,他倒頗有些不以為然,可現在太後和聲細氣地說了這麽多話,啟元帝反倒聽進去了。想想看,自己以前確實有些忽略了這些東西。可是這些問題,知道是知道,左邊這番說辭有理,右邊那番說辭也有理,可這兩方的道理歸結出對一件事情的態度,卻是截然相反的。偏偏讓啟元帝憋悶的是,這兩個道理還都說是為了他這個皇上著想的……“母後說的是,兒臣……兒臣確實有些急躁了,待兒臣迴去慢慢想得透了,再來向母後請教。”
“嗬嗬,請教什麽呀,哀家什麽都不懂,就知道打打牌,逗逗鳥罷了。”太後心情好多了,又道:“你能答應母後迴去想想,母後著實高興。你是個孝順兒子,也是咱們張家的當家人,凡事得看大麵上,盡量都照顧到了。呃……”太後沉吟了一下,說道:“至於那兩個小叔叔的事兒,我看那謠言雖然是起於市井,出於居心叵測其人之手,但空穴不來風,這兩人恐怕也有不檢點的地方,過幾天是八月十五,團圓的日子,待他們來了,哀家替你好好申斥他們!不光是他們,上行下效,他們是做叔叔的,若是他們這樣無法無天了,那下麵的人恐怕也不會那麽安分……”
“至於朝廷目前缺銀子的事兒,哀家也會在家宴上提一提,你是皇上,你不能說,哀家沒有什麽顧忌的,就當是哀家找他們借的,日後哀家想辦法還給他們就是了。”太後微微揚起頭,笑道:“哀家整日呆在宮裏,沒什麽本事,也就隻能做這樣的事兒了。哀家已經黃土沒了腳脖兒的人了,也就剩下這一點麵子,還能值點銀子了。諒他們也不敢駁我的麵子!”
“母後……”啟元帝聽了心下一時感動,忙跪倒說道:“母後有此心,兒臣已經萬分感念,都是兒臣無能,讓母後憂心!隻是……這銀子的事兒,還是兒臣再想其他辦法吧,不敢讓母後跟著受累!”
“哎――”太後笑著伸手攙他:“這是說的什麽話,你是哀家的兒子,哀家不幫你還幫誰?你是為了天下,母後卻是為了你。這事兒啊,明著說是國事,私底下可也是家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