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不妥?」皇上不悅地問道。吵了這麽久,好不容易能定下來了,又冒出個人來沒事找事,真讓人心煩。
「皇上,沈大人的弟弟娶得是永寧侯的女兒,沈嚴兩家是姻親,若是沈大人偏袒永寧侯該怎麽辦?」大臣憂心不已的模樣。
隻可惜徐朗、程玨和沈柏寓的官職低微,沒有資格參加金鑾殿的朝會,也就沒有機會與這大臣好好的辯駁一番。耿直的景國公看不慣,低聲罵了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皇上眯了眯眼盯著那個大臣,道:「朕意已決,就他們三人,至於你,就去戶部籌集糧食和軍資,押送去邊關好了。」
押送糧草去邊關,可不是什麽好差事,那大臣領命,哭喪著退迴原位,其他臣子再不敢多言。
「三日後出發。」皇上下令道。
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領到這個皇命,徐朗、程玨和沈柏密三人皆是一愣。但雷霆雨露皆是皇恩,三人迴家告訴家人收拾行裝,準備出發去邊關。
「怎麽會讓你們三個去?」沈丹遐邊收拾邊問道。
「是裴國公推薦我們三個的,這應該是燕王的意思。」徐朗喝了口茶水道。
沈丹遐明了,燕王這是為奪位培養自己的勢力。可是邊關戰火正熾,徐朗三人過去很危險啊。沈丹遐丟下手上衣裳,走過去鑽進他懷裏,「不去成不成?」
徐朗摟著她,輕喚道:「九兒……」
「好了,我知道。」沈丹遐吸了吸鼻子,「我就那麽一說,出發的日子都定下來了,你肯定得去。」皇命難違,何況徐朗屬於武職,要想升官,必須要立戰功,若不是燕王身邊無大將可用,這次未必輪得到徐朗去邊關。
「九兒,我會早些迴來的。」徐朗柔聲道。
「嗯。」沈丹遐在他懷裏頷首,「行軍打戰你要講究策略,千萬不要冒進,不要魯莽行事。」
「我知道,你別擔心我,我們會平平安安的迴來,相信我。」徐朗誠懇地道。
沈丹遐微微淺笑,「我相信你。」
三日後,徐朗、程玨和沈柏密,帶著六百名精兵出發;看著穿著戎裝的女婿,陶氏一陣恍惚,夢裏徐朗就是一名立了赫赫戰功的武將,宮變後,她想辦法讓他拜蔡大師為師,想送他走上另一條錦繡之路,然而命運始然,徐朗終究還是走向了戰場。
因為邊關的事,徐家、沈家、程家和嚴家這個年過得很壓抑,直到元宵節這天,邊關傳來了大豐軍大獲全勝的消息,而失蹤已久的嚴家父子和親衛軍突然出現在三國聯軍的後方,與徐朗前後夾攻。三國聯軍潰敗,南緬的主將被俘虜。
捷報傳到錦都,不但洗清了嚴家父子叛國投降的汙名,也狠狠地打了那些說嚴家父子叛國的朝臣們的臉;趙後偷雞不成蝕把米,嚴家父子在軍中的聲望再次高漲,而徐朗亦是一戰成名。
接下去是戰是和,皆看皇上的意思。
皇上對南緬小人行徑非常生氣,內心裏是想一鼓作氣,滅掉南緬國,可暹邏和帕竹兩國這次也參戰了,大豐雖是大國,可是要以一國之力與三國交戰,皇上不免有些猶豫,趙後趁機在旁邊勸道:「萬歲爺,戰線太長,會顧此及彼的,何況這次大勝,完全是僥倖,還是議和吧。」
朝中亦有許多朝臣贊成議和,皇上決定議和,其實早在派程玨同行時,高榳就想到了這場戰爭最終會以議和結束。皇上的旨意送達到過關時,敵對的三國在大敗那時,也派出和談的大臣。
停戰和談,程玨可以大現身手了,而沈柏密在嚴家父子的幫助下,開始密查軍中叛賊。
皇上的賞賜如流水一般,送到了永寧侯府和徐府;門可羅雀的永寧侯府再次賓客盈門,永寧侯夫人將所有求見的帖子全都拒絕,她自己去了趟沈家,拜謝陶氏在嚴家危難之時,仍遵從兩家聯姻,守望相助的承諾。
邊關的和談還沒結束,大軍仍然駐紮在那兒,嚴家父子和徐朗沒法班師迴朝,錦都的家人望眼欲穿。想父親的壯壯再次問道:「娘,爹爹還有多久才迴來?」
「快了快了。」沈丹遐愁眉,她也盼著他迴來,可是她也不知道他什麽時候才能迴來啊。
二月中旬,和談結束,徐朗等人可以迴錦都了。永寧侯夫人得知這個消息後,就派人將消息傳給了徐家、沈家和程家,沈丹遐高興地對兩兒子道:「胖胖壯壯,你們爹爹就要迴來了喲。」
在認認真真看沈丹遐畫出來的童話故事繪本的胖胖壯壯,抬起頭靜靜地看了她一眼,低頭繼續看書,這話,他們聽過好多遍了,可爹爹還沒迴來,他們不要相信娘的話了。
「你們……真是太不可愛了。」沈丹遐噘著嘴去了東稍間。
「弟弟,娘又假裝生氣了。」胖胖道。
「我們要不要去哄?」壯壯問道。
「爹爹不在家。」胖胖道。
「就快迴來了。」壯壯道。
兄弟倆重重點頭,「還是去哄吧。」為了不被爹爹打屁屁。
在旁邊伺候的奶娘捂住嘴,不敢笑出聲,肩膀一聳一聳的,兩位少爺故作老成,實在是太可愛了。
半個月後的一個傍晚,徐朗迴到家中,先去圃院見徐老夫人;孫兒安然無恙迴來,徐老夫人是高興的,也是感慨的,若不是徐奎為父不慈,孫兒根本不用這般辛勞,但孫兒可以建立功勳,不靠祖蔭,她為之驕傲。
祖孫倆聊了幾句後,徐老夫人沒有久留他,打發他迴靈犀院;沈丹遐已知道徐朗迴來了,在院子裏翹首期盼,看著黑瘦了一圈的男人,心疼了撲過去抱著他,下一秒,就將人推開,「好臭,你多久沒沐浴了?」
「騎了一天的馬。」徐朗知道自家小嬌妻對氣味敏感,可他真沒辦法避免,熾熱的陽光和揚起的灰塵弄得他無法保持清潔。
「你快去沐浴,我去幫你拿幹淨的衣裳。」沈丹遐皺著鼻子道。
自從有了兩小傢夥,靈犀院裏常備著熱水,徐朗要沐浴,僕婦們立刻將送進了浴室,徐朗寬衣解帶,泡進木桶裏。沈丹遐抱著幹淨的衣裳進去,把衣裳放在旁邊的木凳上,抬頭看到他後背的傷。
沈丹遐心頭一顫,伸出手,蓋在那道傷痕上,輕聲問道:「還痛嗎?」
「不痛。」徐朗轉過身,把她柔軟的小手握住,見她淚眼盈盈,湊上去,在她眼角落下一吻,「上戰場,難免會受點小傷的。」
「這是小傷嗎?」沈丹遐瞪他,那麽長一條疤痕,他當她是傻子嗎?這麽大的刀傷,足夠讓他躺上幾天的,「我不喜歡你身上有傷,晚些我給你塗藥膏。」
「好。」徐朗寵溺的笑道。
徐朗沐浴出來,站在屋簷下的胖胖壯壯看著他,遲疑了許久,才怯怯地道:「爹爹?」語氣有些不確定,徐朗黑瘦了不少,和印象中的父親有點差別,兩小傢夥猶豫了。
徐朗哈哈大笑,抱起胖胖舉高高,放下胖胖,又去舉壯壯,沈丹遐從浴房裏出來,著急地喊道:「你瘋了?你傷還沒好呢,快把壯壯放下來。」
「沒事,傷已經全好,就是留了道傷疤在身上而已。」徐朗把壯壯舉過頭頂,逗得壯壯咯咯直笑。
「你要把傷口玩崩開了,別指望我給你上藥。」沈丹遐涼涼地道。
「娘子,別這麽狠心。」徐朗放下了壯壯,摸摸兩個兒子的頭,「改天再玩。」
胖胖壯壯也沒鬧,一人牽著徐朗一隻手,父子三人進屋去了,沈丹遐也跟著走了進去。徐朗靠在引枕上,胖胖壯壯坐在他身旁。徐朗笑問道:「你們跟爹說說,這幾個月,你們都學會了什麽?」
「娘教我們唱小曲。」胖胖裂著嘴道。
「娘還教我們背詩了。」壯壯驕傲地道。
「你們先唱小曲,再背詩給爹爹聽。」徐朗笑道。
兩小傢夥商量了一下,站在榻邊,開始唱小曲,「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一隻沒有耳朵。」兩小傢夥捂住自己的耳朵,「一隻沒有尾巴。」兩小傢夥在屁股上摸了一下,「真奇怪,真奇怪。」
徐朗撓頭,這小曲唱得是什麽?奇奇怪怪的。沈丹遐見他一臉懵的樣,噗哧一笑,道:「童謠,唱著好玩的,好玩就行,別管是啥意思。好了,兩小傢夥,唱第二首吧。」
「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阿嫩阿嫩綠地剛發芽。」兩小傢夥雙手做出開花的樣子。
「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兩小傢夥做爬的動作,「阿樹阿上兩隻黃鸝鳥,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葡萄成熟還早地很哪,現在上來幹什麽?阿黃阿黃鸝兒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這首小曲很完整。」徐朗贊了一句,就跟一個小故事似的。
「爹爹,我們唱得不好嗎?」壯壯噘起了小嘴。
「唱得好,非常好,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迴聞。」徐朗摸著兩傢夥的腦袋道。
胖胖壯壯對視,後半句沒聽懂,不過沒關係,前麵的意思聽懂了,兩個小傢夥高興的開始背詩,胖胖背,「青青園中葵。」壯壯接,「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
「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
「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
「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兄弟倆就這樣將一首《長歌行》給背誦了出來,得到了父親的稱讚和母親的親吻。嬉鬧了一會,沈丹遐讓婢女把晚飯送了進來,一家四口吃晚飯。
小別勝新婚,次日,沈丹遐睡到巳時初才起來,兩個小傢夥一個道:「娘,你可真懶啊。」
另一個道:「娘,你是個懶婆娘。」
沈丹遐佯怒,挽袖道:「別以為就你們爹爹會揍人,我也會,你們倆個,把屁股給我撅起來。」
「嘻嘻嘻。」兩小傢夥跑開了,「娘,你抓住我們,我們就給你打。」
兩小傢夥雖是小短腿,可跑得不慢,一個往左跑,一個往右跑,沈丹遐一個都沒追著,氣喘籲籲地坐在欄杆上,道:「你們倆乖乖過來讓我打三下,要不然,等你們爹爹迴來,我就告狀,讓你們爹爹重重地打你們。」
「娘,你不能這麽賴皮。」胖胖噘嘴道。
「告狀的不是好孩子。」壯壯噘嘴道。
「我就要賴皮,我就要告狀。」沈丹遐就喜歡扮幼稚逗兒子。
胖胖壯壯隔空對視,磨蹭地走到沈丹遐,撅起屁股;沈丹遐滿意地在兩兒子的屁股上,輕輕拍了三下。
就在沈丹遐陪兒子玩鬧的時候,沈柏密在麵聖,他從袖子裏拿出一張紙,雙手呈上,「萬歲爺,這是微臣查到的軍中逆賊的名單,請萬歲爺過目。」
內侍上前拿過那張紙,送到皇上麵前,皇上看了名單,雙眉緊鎖,裏麵居然有兩個是在軍中任職了許多年的副將,可是他們怎麽會是奸細?皇上嚴肅地問道:「你可查實?」喬大將軍未經證實就擅自判定嚴家父子叛國投降的事,若不是燕王等人竭力阻攔,他已將嚴家人全部下大獄了。
「萬歲爺,他們都已畏罪自殺了。」永寧侯沉聲道。
隻是這些奸細們一死百了,可他們的家人卻陷入了無邊地獄;隨著一道道不留情麵的旨意傳來,一場腥風血雨的浩劫,讓七個家族灰飛煙滅。與這些家族聯姻的也多少受到了波及,有人被貶職,有人被罷官。
立下赫赫戰功的永寧侯沒有向皇上要任何封賞,還謙虛地道:「若不是徐大人及時找到微臣父子,商量好前後夾擊的戰術,我們不會這麽容易就擊敗三國聯軍,勝利班師迴朝。」
原本就有隱退打算的永寧侯藉機交出了兵權,嚴錦添亦將手中三十萬大軍,分了一半給徐朗。皇上滿意了,永寧侯很知趣;趙後氣得險些吐血,她明明是想讓喬大將軍上位,不是徐朗。
徐朗晉升為正四品忠武將軍和禦林軍正使,戰時領兵,非戰就保護帝王;程玨和沈柏密,一個剛進鴻臚寺沒多久,一個剛大理寺沒多久,並沒有升官;皇上下旨嘉獎了一番苗氏和陶氏,說她們教子有方,打賞了些黃金和幾個田莊。
趙後強壓著心裏的不適,下旨給了沈丹遐、汪氏和袁清音誥命封賞,沈丹遐是四品恭人,汪氏和袁清音是六品安人。由此可見,武將在戰時,升官就是比文官快。
------題外話------
以前得過空調病,不能長時間吹空調,然而醫院總是開空調,溫度還開得特低,成功的讓我感冒加中暑了。
</br>
「皇上,沈大人的弟弟娶得是永寧侯的女兒,沈嚴兩家是姻親,若是沈大人偏袒永寧侯該怎麽辦?」大臣憂心不已的模樣。
隻可惜徐朗、程玨和沈柏寓的官職低微,沒有資格參加金鑾殿的朝會,也就沒有機會與這大臣好好的辯駁一番。耿直的景國公看不慣,低聲罵了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皇上眯了眯眼盯著那個大臣,道:「朕意已決,就他們三人,至於你,就去戶部籌集糧食和軍資,押送去邊關好了。」
押送糧草去邊關,可不是什麽好差事,那大臣領命,哭喪著退迴原位,其他臣子再不敢多言。
「三日後出發。」皇上下令道。
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領到這個皇命,徐朗、程玨和沈柏密三人皆是一愣。但雷霆雨露皆是皇恩,三人迴家告訴家人收拾行裝,準備出發去邊關。
「怎麽會讓你們三個去?」沈丹遐邊收拾邊問道。
「是裴國公推薦我們三個的,這應該是燕王的意思。」徐朗喝了口茶水道。
沈丹遐明了,燕王這是為奪位培養自己的勢力。可是邊關戰火正熾,徐朗三人過去很危險啊。沈丹遐丟下手上衣裳,走過去鑽進他懷裏,「不去成不成?」
徐朗摟著她,輕喚道:「九兒……」
「好了,我知道。」沈丹遐吸了吸鼻子,「我就那麽一說,出發的日子都定下來了,你肯定得去。」皇命難違,何況徐朗屬於武職,要想升官,必須要立戰功,若不是燕王身邊無大將可用,這次未必輪得到徐朗去邊關。
「九兒,我會早些迴來的。」徐朗柔聲道。
「嗯。」沈丹遐在他懷裏頷首,「行軍打戰你要講究策略,千萬不要冒進,不要魯莽行事。」
「我知道,你別擔心我,我們會平平安安的迴來,相信我。」徐朗誠懇地道。
沈丹遐微微淺笑,「我相信你。」
三日後,徐朗、程玨和沈柏密,帶著六百名精兵出發;看著穿著戎裝的女婿,陶氏一陣恍惚,夢裏徐朗就是一名立了赫赫戰功的武將,宮變後,她想辦法讓他拜蔡大師為師,想送他走上另一條錦繡之路,然而命運始然,徐朗終究還是走向了戰場。
因為邊關的事,徐家、沈家、程家和嚴家這個年過得很壓抑,直到元宵節這天,邊關傳來了大豐軍大獲全勝的消息,而失蹤已久的嚴家父子和親衛軍突然出現在三國聯軍的後方,與徐朗前後夾攻。三國聯軍潰敗,南緬的主將被俘虜。
捷報傳到錦都,不但洗清了嚴家父子叛國投降的汙名,也狠狠地打了那些說嚴家父子叛國的朝臣們的臉;趙後偷雞不成蝕把米,嚴家父子在軍中的聲望再次高漲,而徐朗亦是一戰成名。
接下去是戰是和,皆看皇上的意思。
皇上對南緬小人行徑非常生氣,內心裏是想一鼓作氣,滅掉南緬國,可暹邏和帕竹兩國這次也參戰了,大豐雖是大國,可是要以一國之力與三國交戰,皇上不免有些猶豫,趙後趁機在旁邊勸道:「萬歲爺,戰線太長,會顧此及彼的,何況這次大勝,完全是僥倖,還是議和吧。」
朝中亦有許多朝臣贊成議和,皇上決定議和,其實早在派程玨同行時,高榳就想到了這場戰爭最終會以議和結束。皇上的旨意送達到過關時,敵對的三國在大敗那時,也派出和談的大臣。
停戰和談,程玨可以大現身手了,而沈柏密在嚴家父子的幫助下,開始密查軍中叛賊。
皇上的賞賜如流水一般,送到了永寧侯府和徐府;門可羅雀的永寧侯府再次賓客盈門,永寧侯夫人將所有求見的帖子全都拒絕,她自己去了趟沈家,拜謝陶氏在嚴家危難之時,仍遵從兩家聯姻,守望相助的承諾。
邊關的和談還沒結束,大軍仍然駐紮在那兒,嚴家父子和徐朗沒法班師迴朝,錦都的家人望眼欲穿。想父親的壯壯再次問道:「娘,爹爹還有多久才迴來?」
「快了快了。」沈丹遐愁眉,她也盼著他迴來,可是她也不知道他什麽時候才能迴來啊。
二月中旬,和談結束,徐朗等人可以迴錦都了。永寧侯夫人得知這個消息後,就派人將消息傳給了徐家、沈家和程家,沈丹遐高興地對兩兒子道:「胖胖壯壯,你們爹爹就要迴來了喲。」
在認認真真看沈丹遐畫出來的童話故事繪本的胖胖壯壯,抬起頭靜靜地看了她一眼,低頭繼續看書,這話,他們聽過好多遍了,可爹爹還沒迴來,他們不要相信娘的話了。
「你們……真是太不可愛了。」沈丹遐噘著嘴去了東稍間。
「弟弟,娘又假裝生氣了。」胖胖道。
「我們要不要去哄?」壯壯問道。
「爹爹不在家。」胖胖道。
「就快迴來了。」壯壯道。
兄弟倆重重點頭,「還是去哄吧。」為了不被爹爹打屁屁。
在旁邊伺候的奶娘捂住嘴,不敢笑出聲,肩膀一聳一聳的,兩位少爺故作老成,實在是太可愛了。
半個月後的一個傍晚,徐朗迴到家中,先去圃院見徐老夫人;孫兒安然無恙迴來,徐老夫人是高興的,也是感慨的,若不是徐奎為父不慈,孫兒根本不用這般辛勞,但孫兒可以建立功勳,不靠祖蔭,她為之驕傲。
祖孫倆聊了幾句後,徐老夫人沒有久留他,打發他迴靈犀院;沈丹遐已知道徐朗迴來了,在院子裏翹首期盼,看著黑瘦了一圈的男人,心疼了撲過去抱著他,下一秒,就將人推開,「好臭,你多久沒沐浴了?」
「騎了一天的馬。」徐朗知道自家小嬌妻對氣味敏感,可他真沒辦法避免,熾熱的陽光和揚起的灰塵弄得他無法保持清潔。
「你快去沐浴,我去幫你拿幹淨的衣裳。」沈丹遐皺著鼻子道。
自從有了兩小傢夥,靈犀院裏常備著熱水,徐朗要沐浴,僕婦們立刻將送進了浴室,徐朗寬衣解帶,泡進木桶裏。沈丹遐抱著幹淨的衣裳進去,把衣裳放在旁邊的木凳上,抬頭看到他後背的傷。
沈丹遐心頭一顫,伸出手,蓋在那道傷痕上,輕聲問道:「還痛嗎?」
「不痛。」徐朗轉過身,把她柔軟的小手握住,見她淚眼盈盈,湊上去,在她眼角落下一吻,「上戰場,難免會受點小傷的。」
「這是小傷嗎?」沈丹遐瞪他,那麽長一條疤痕,他當她是傻子嗎?這麽大的刀傷,足夠讓他躺上幾天的,「我不喜歡你身上有傷,晚些我給你塗藥膏。」
「好。」徐朗寵溺的笑道。
徐朗沐浴出來,站在屋簷下的胖胖壯壯看著他,遲疑了許久,才怯怯地道:「爹爹?」語氣有些不確定,徐朗黑瘦了不少,和印象中的父親有點差別,兩小傢夥猶豫了。
徐朗哈哈大笑,抱起胖胖舉高高,放下胖胖,又去舉壯壯,沈丹遐從浴房裏出來,著急地喊道:「你瘋了?你傷還沒好呢,快把壯壯放下來。」
「沒事,傷已經全好,就是留了道傷疤在身上而已。」徐朗把壯壯舉過頭頂,逗得壯壯咯咯直笑。
「你要把傷口玩崩開了,別指望我給你上藥。」沈丹遐涼涼地道。
「娘子,別這麽狠心。」徐朗放下了壯壯,摸摸兩個兒子的頭,「改天再玩。」
胖胖壯壯也沒鬧,一人牽著徐朗一隻手,父子三人進屋去了,沈丹遐也跟著走了進去。徐朗靠在引枕上,胖胖壯壯坐在他身旁。徐朗笑問道:「你們跟爹說說,這幾個月,你們都學會了什麽?」
「娘教我們唱小曲。」胖胖裂著嘴道。
「娘還教我們背詩了。」壯壯驕傲地道。
「你們先唱小曲,再背詩給爹爹聽。」徐朗笑道。
兩小傢夥商量了一下,站在榻邊,開始唱小曲,「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一隻沒有耳朵。」兩小傢夥捂住自己的耳朵,「一隻沒有尾巴。」兩小傢夥在屁股上摸了一下,「真奇怪,真奇怪。」
徐朗撓頭,這小曲唱得是什麽?奇奇怪怪的。沈丹遐見他一臉懵的樣,噗哧一笑,道:「童謠,唱著好玩的,好玩就行,別管是啥意思。好了,兩小傢夥,唱第二首吧。」
「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阿嫩阿嫩綠地剛發芽。」兩小傢夥雙手做出開花的樣子。
「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兩小傢夥做爬的動作,「阿樹阿上兩隻黃鸝鳥,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葡萄成熟還早地很哪,現在上來幹什麽?阿黃阿黃鸝兒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這首小曲很完整。」徐朗贊了一句,就跟一個小故事似的。
「爹爹,我們唱得不好嗎?」壯壯噘起了小嘴。
「唱得好,非常好,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迴聞。」徐朗摸著兩傢夥的腦袋道。
胖胖壯壯對視,後半句沒聽懂,不過沒關係,前麵的意思聽懂了,兩個小傢夥高興的開始背詩,胖胖背,「青青園中葵。」壯壯接,「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
「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
「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
「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兄弟倆就這樣將一首《長歌行》給背誦了出來,得到了父親的稱讚和母親的親吻。嬉鬧了一會,沈丹遐讓婢女把晚飯送了進來,一家四口吃晚飯。
小別勝新婚,次日,沈丹遐睡到巳時初才起來,兩個小傢夥一個道:「娘,你可真懶啊。」
另一個道:「娘,你是個懶婆娘。」
沈丹遐佯怒,挽袖道:「別以為就你們爹爹會揍人,我也會,你們倆個,把屁股給我撅起來。」
「嘻嘻嘻。」兩小傢夥跑開了,「娘,你抓住我們,我們就給你打。」
兩小傢夥雖是小短腿,可跑得不慢,一個往左跑,一個往右跑,沈丹遐一個都沒追著,氣喘籲籲地坐在欄杆上,道:「你們倆乖乖過來讓我打三下,要不然,等你們爹爹迴來,我就告狀,讓你們爹爹重重地打你們。」
「娘,你不能這麽賴皮。」胖胖噘嘴道。
「告狀的不是好孩子。」壯壯噘嘴道。
「我就要賴皮,我就要告狀。」沈丹遐就喜歡扮幼稚逗兒子。
胖胖壯壯隔空對視,磨蹭地走到沈丹遐,撅起屁股;沈丹遐滿意地在兩兒子的屁股上,輕輕拍了三下。
就在沈丹遐陪兒子玩鬧的時候,沈柏密在麵聖,他從袖子裏拿出一張紙,雙手呈上,「萬歲爺,這是微臣查到的軍中逆賊的名單,請萬歲爺過目。」
內侍上前拿過那張紙,送到皇上麵前,皇上看了名單,雙眉緊鎖,裏麵居然有兩個是在軍中任職了許多年的副將,可是他們怎麽會是奸細?皇上嚴肅地問道:「你可查實?」喬大將軍未經證實就擅自判定嚴家父子叛國投降的事,若不是燕王等人竭力阻攔,他已將嚴家人全部下大獄了。
「萬歲爺,他們都已畏罪自殺了。」永寧侯沉聲道。
隻是這些奸細們一死百了,可他們的家人卻陷入了無邊地獄;隨著一道道不留情麵的旨意傳來,一場腥風血雨的浩劫,讓七個家族灰飛煙滅。與這些家族聯姻的也多少受到了波及,有人被貶職,有人被罷官。
立下赫赫戰功的永寧侯沒有向皇上要任何封賞,還謙虛地道:「若不是徐大人及時找到微臣父子,商量好前後夾擊的戰術,我們不會這麽容易就擊敗三國聯軍,勝利班師迴朝。」
原本就有隱退打算的永寧侯藉機交出了兵權,嚴錦添亦將手中三十萬大軍,分了一半給徐朗。皇上滿意了,永寧侯很知趣;趙後氣得險些吐血,她明明是想讓喬大將軍上位,不是徐朗。
徐朗晉升為正四品忠武將軍和禦林軍正使,戰時領兵,非戰就保護帝王;程玨和沈柏密,一個剛進鴻臚寺沒多久,一個剛大理寺沒多久,並沒有升官;皇上下旨嘉獎了一番苗氏和陶氏,說她們教子有方,打賞了些黃金和幾個田莊。
趙後強壓著心裏的不適,下旨給了沈丹遐、汪氏和袁清音誥命封賞,沈丹遐是四品恭人,汪氏和袁清音是六品安人。由此可見,武將在戰時,升官就是比文官快。
------題外話------
以前得過空調病,不能長時間吹空調,然而醫院總是開空調,溫度還開得特低,成功的讓我感冒加中暑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