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美酒的香氣溢滿了這片天地。豪爽的九黎部漢子與純真的九黎部姑娘們,毫不拘束的吃著喝著。偶爾有與新郎或者新娘熟悉的人來到新人的麵前敬酒,然後說著一些或者祝福或者調侃的語言,讓幸福與歡笑隨著美酒的香氣一同飄遠。
博與淩今天確實很忙,完全可以用不可開交來形容這對新人的忙碌。以至於當公孫走到博的麵前的時候,博甚至因為以為自己眼花,而沒有第一時間招唿公孫。不過,公孫顯然是不在乎這一點的。隻見公孫發覺博有些呆滯的眼神之後,咧開嘴壞壞一笑。然後,猛的就抱住了博。公孫經過聞人會的學習,以及前往北冥曆練這一圈,在外貌上已經跟剛剛從九黎部離開時有了很大變化。特別是,公孫這個年紀恰恰是長身體的年紀,有的時候月餘不見,就有可能發覺這個年齡段的少年在身材與體態上發生了一些明顯的變化。
原本比博矮了不少的公孫,這次迴來,身高已經快要追上博了。加上公孫在聞人會時提升了自身的修為,力氣自然也比從前大了不少。因為見到博而十分激動的公孫,沒能恰到好處的控製自己的力氣。再加上博身為“大賢者”,那力氣不要說跟公孫相比,就算是與一般的九黎部族人相比,都小的可憐。
此消彼長之下,公孫這一抱,直接就將博“抱”得有些喘不過氣來。奈何,興奮的公孫,根本那就沒有注意到博的狀況,還在一連串的叫著“博哥哥”呢。公孫根本你不知道,並不是他口中不斷唿喚的博哥哥不願意理他,壓根就是因為公孫抱得太緊,博根本就說不出來話罷了。
幸運的是,雖然公孫因為疏忽沒有注意到博的狀態,但是仍舊有細心的人注意到了博的情況。如若不然,弄不好博就會成為九黎部曆史上第一個被自己的兄弟興奮得勒死的新郎了。注意到了博的情況的,是兩個細心地女子。其中之一是此刻站在公孫身後不遠處的女累,另一個自然是今天的新娘“淩”了。隻不過,淩不知道是因為害羞,還是因為注意到了女累也關注到了博的情況。總之,我們看起來,淩的反應就是比女累稍微慢了一點。最終是由女累溫柔地提醒了公孫注意博的狀態,並在公孫鬆開博之後,幫博檢查了一下身體。
鬆開了博之後的公孫,一邊摸著自己的後腦勺,一邊嘿嘿笑著說道:“博哥哥,我太激動了,你別介意。哦,對了,淩嫂子,你也別介意。哈哈,別介意,都別介意。”
公孫這樣說話,漫說是與公孫一同來到此處的十傑,就算是九黎部的族人中也很少有人見過。公孫此刻的樣子,在本屬於羲部落的那部分族人眼中,活脫脫的就是蚩尤當麵。若不是,大家都對公孫的麵容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絕對會有人懷疑此刻的公孫是由蚩尤喬裝打扮的。
咱們書中暗表,公孫這種反常的狀態,確實是不符合公孫一貫的性格的。不過,今天的公孫一方麵是因為高興,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是在他完全不需要費心思去計算的博麵前,所以公孫才能如蚩尤那般暢快的憨笑。
其實,博本身是出身三苗國中的苗族,並非與公孫同族。博與公孫相識的時候,恰好是苗族遭遇獸潮衝擊,舉族上下隻存活下來幾十個少年的時候。那個時候,博剛剛因為想幫助族人忘記悲痛,同時也是考慮著要為族人建立希望,而將族名改為代表希望的“苗”字。公孫與博剛一見麵的時候,僅僅是出於對博的遭遇的同情,才主動與博同行。
誰能想到,在隨後的接觸之中,公孫發覺自己的計算與分析,對於眼前這個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少年完全沒有效果。這種挫折感,公孫在此之前,隻在羲爺爺身上遇到過。而隨著公孫與博互相接觸的時間越來越長,公孫驚喜的發現,博士一個十分博學的人。由此公孫也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在有他的博哥哥在的時候,他自己不僅不需要費心計算,甚至連腦子都可以稍微休息休息。或許,隻有在麵對羲爺爺與博的時候,公孫才能做最真實的自己,當一個懵懂純真的少年。
恰恰就是這種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覺,讓公孫每次見到博的時候都十分激動,一口一個博哥哥的叫個不停。而今天不僅是公孫離開博之後第一次迴到族中探望,更加是博大喜的日子。公孫自然是開心得好像孩子一樣,完全沒有顧及到自己的身後還有朋友陪自己一同前來。
毫無疑問,拋卻了冷靜睿智的偽裝,天真的像孩子一樣的公孫。遠比,平日裏一副心思沉重的樣子的公孫,顯得更加可愛。就連女累在提醒公孫注意博的情況的時候,都不忍心用過多的力氣推搡公孫。而是十分溫柔的,輕輕唿喚公孫。或許,女累也在小心翼翼地嗬護著公孫這份難得流露的純真樣子吧。
隨著女累的提醒,公孫終於迴過神來,意識到了自己還有朋友在場。公孫連忙拉住剛剛將氣喘勻的博,興奮的將自己在聞人會認識的新朋友介紹給博認識。當然,公孫這麽做,更加重要的目的,其實是向十傑介紹博。在公司怒的呢介紹中,博的形象完全就超越了大賢者所能形容的極限。博在公孫口中,那簡直就是天山少有地上絕無的神人一般。
為了防止公孫將自己吹的白日飛升,博特意攔住了公孫的話頭,向十傑解釋了幾句。順便,博還邀請十傑加入自己的婚宴,就當是借著婚宴為十傑接風洗塵了。
因為是喜事,所以大家全都多喝了幾杯酒。隻是,公孫此次迴到九黎部,往好了說是在完成羲爺爺布置的任務,往壞了說,那最輕也夠得上是開小差。原因很簡單,羲爺爺隻是讓十傑將閑置在其將場地裏的大風全部都利用起來,但是羲爺爺並沒有說過,利用大風可以幹私活。就算,幹私活這種事情是羲爺爺默許了的。但是,羲爺爺肯定也不會同意公孫等人駕駛大風長途飛行的。羲爺爺更加不會允許的,恐怕是大風長途飛行的目的地還恰好是公孫的家鄉。
且不說,一貫強調公平的羲爺爺,是否能允許自己的孫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違法亂紀。單單就說此刻的公孫正在為人族先遣軍效力,用現如今的話說,那就是在服兵役。誰見過服兵役的空軍戰士,自己駕駛著飛機直接飛迴家鄉的。就算有這麽沒溜的人,誰見過這麽做了還能跟個沒事人一樣到處溜達的。公孫現在做的這件事情,往嚴重了說,那簡直就跟逃兵也沒什麽兩樣了。所以,公孫等人的時間十分緊迫。
博與淩的婚宴結束的時候其實時間剛到下午,除了有些酒量好的人,還聚在一起借著博與淩結婚的由頭鬥酒以外。其餘的人,不管是喝醉了還是吃飽了,都迴到自己的家裏去了。而趕時間的十傑,也在服用了醒酒的藥物之後,也全都逐漸清醒了過來。一刻都不能多耽誤的十傑,直接就為博也喂食了一份醒酒的藥物,還美其名曰是為了讓博能夠不耽誤晚上的洞房花燭。
因為醒酒藥而提前醒來的博,不多費力,就想明白了公孫是有事要跟自己說。當下,博也不含糊,直接就坐了起來,詢問公孫的來意。公孫簡單的將北冥的事情向博做了轉述,並直言此刻的九黎部或許需要依靠博來做主了。公孫到此刻才明白羲爺爺特意將博留在九黎部的原因。羲爺爺其實一早就想到了,一旦北冥的戰事出現拉鋸或者膠著等不明朗的情態。作為大後方的九黎部,必須要有一個能服眾的領導者。
公孫的父親少典,在治理內政方麵有著十分獨到的地方。但是羲爺爺知道,自己這個二兒子是個守成有餘創新不足的人。雖然給少典足夠的時間,少典一樣能累積起羲爺爺那種程度的威望。但是如果想要在短時間內讓少典的聲望達到讓九黎部所有族人都信服的地步,遠比直接讓博出麵來的困難太多。而博雖然在修行方麵沒有顯露出來特殊的天資,但是在累積威望方麵確實有過人之處。從一開始組建三苗國,到後來將三苗國發展為三苗部落聯盟,再到現在將三苗國聯盟與羲部落合並成九黎部聯盟。這一係列舉動不可謂動作不大,但是在博的牽頭之下,居然沒有任何人覺得有問題。
正是因為想通了這一點,所以公孫特意將北冥的事情,以及自己關於少鹹山的設想向博敘述了一遍。公孫的目的其實是想聽聽博的看法。令公孫意想不到的是,博不僅肯定了公孫的設想,還為公孫提了三條建議。
博給出的第一條建議,與公孫之前的設想基本想通。就是將北冥的九黎部戰士的戰鬥狀態從四處進攻改為擇地防守。已經深入了北冥腹地之中,占領了少鹹山作為據點的九黎部戰士,自然不應該,也不可能放棄自己的族人用生命和獻血換來的利益。所以,博也支持繼續向北冥增兵,隻不過建議去往北冥的戰士就地取材,修築駐地與工事。對於駐地的修建工作,博也提出了一個十分珍貴的建議,那就是讓瀧跟隨公孫一同前往北冥。因為,瀧所繼承的天機島天關一脈的傳承,最擅長的就是修建各種軍事工事與設施。
從博給出的第二點建議開始,就是公孫之前沒有想到的了。博建議公孫不僅要挑選一批戰士帶去北冥,甚至應該從九黎部聯盟的各族之中,挑選出一些普通族人或者手工匠人一並送去北冥。這是為了讓少鹹山的據點能夠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實現自給自足,為長久戰鬥做打算。博認為,無論最終人族與北冥生物之間的戰鬥時如何收場,九黎部都要為自己設想一下未來。如果說聞人會是全體人族的後路。博希望少鹹山的據點可以成為九黎部的退路。同樣的,針對這一點建議,博也將九黎部所有聯盟部族原本生活的地方的地圖繪製給了公孫。這樣好方便公孫安排人手,分頭去接這些人。值得一提的是,九黎部一共由九個部族組成,這也是羲爺爺當初提出“九黎”這個名字時的初衷。而因為烈山要帶隊前往少鹹山,十傑也恰好是駕駛著九架大風迴來,當真是無巧不成書。
博給公孫的最後一點建議就是,因為戰事的興起,以及九黎部勇士之前超過九成半的陣亡率。博推斷之後的戰鬥中或許會死更多的人。同樣是為了九黎部能傳承下去,博建議公孫在九黎部內部推行婚俗改革。就是將原本的一夫一妻製度,改變為更加利於繁衍的其他製度。對於新的婚俗製度的設想,博也給出了兩個建議。一個是“一夫一妻多妾”製度,另一個是“走婚”製度。
一夫一妻多妾的製度,是基於彼時部落之間互相衝突時,經常俘虜敵對部族的族人做奴隸而製定的一種製度。這種製度就是在女多男少的大前提之下,允許一個男人擁有多個女人,但是,除了一個正妻以外,其餘的女人都屬於沒有任何福利與地位生育機器。這些專門為了在正妻養育後代期間,接替生育工作的類似於奴隸的女人,就叫做妾。
而走婚製度就更開放,雖然還是遵循現有的一夫一妻的製度,但是卻不再固定夫妻的組合。誠然在一段時間內,一個男人還是隻能與一個女人共同生活,但是在女人養育孩子的階段,這兩個人的夫妻關係自然解除,孩子由女方撫養。男人可以由自由自願的原則,與任何沒有處於生育期的女人組成新的夫妻關係。
這兩種製度,其根本目的都是多多養育後代,避免因為戰爭使得九黎部的人口逐年銳減。隻不過,這兩種製度都存在著弊端。第一種製度如果用在從敵對部族虜獲來的女人身上,公孫沒有任何心理負擔。但是,如果用在同族身上,特別是用在這些為了守護部族而戰死的戰士的家眷身上,公孫實在是過不了自己心裏那一關。
第二種製度雖然並不存在將同族視為奴隸的問題,但是,將養育後代的責任完全推給女人這一點,也是一種潛在的不安定因素。不過,相比較第一種方案,公孫還是更加能接受第二種方法。最關鍵的是,彼時的情況十分特殊,男人並非是撫育後代的社會責任,而是去盡自己守護家園的義務去了。公孫覺得可以利用這一點,再加上將所有的生產資料都交給負責養育後代的女人掌管,要求走婚的男人全部都“淨身出戶”,或許能比較好的說服族人。
博與淩今天確實很忙,完全可以用不可開交來形容這對新人的忙碌。以至於當公孫走到博的麵前的時候,博甚至因為以為自己眼花,而沒有第一時間招唿公孫。不過,公孫顯然是不在乎這一點的。隻見公孫發覺博有些呆滯的眼神之後,咧開嘴壞壞一笑。然後,猛的就抱住了博。公孫經過聞人會的學習,以及前往北冥曆練這一圈,在外貌上已經跟剛剛從九黎部離開時有了很大變化。特別是,公孫這個年紀恰恰是長身體的年紀,有的時候月餘不見,就有可能發覺這個年齡段的少年在身材與體態上發生了一些明顯的變化。
原本比博矮了不少的公孫,這次迴來,身高已經快要追上博了。加上公孫在聞人會時提升了自身的修為,力氣自然也比從前大了不少。因為見到博而十分激動的公孫,沒能恰到好處的控製自己的力氣。再加上博身為“大賢者”,那力氣不要說跟公孫相比,就算是與一般的九黎部族人相比,都小的可憐。
此消彼長之下,公孫這一抱,直接就將博“抱”得有些喘不過氣來。奈何,興奮的公孫,根本那就沒有注意到博的狀況,還在一連串的叫著“博哥哥”呢。公孫根本你不知道,並不是他口中不斷唿喚的博哥哥不願意理他,壓根就是因為公孫抱得太緊,博根本就說不出來話罷了。
幸運的是,雖然公孫因為疏忽沒有注意到博的狀態,但是仍舊有細心的人注意到了博的情況。如若不然,弄不好博就會成為九黎部曆史上第一個被自己的兄弟興奮得勒死的新郎了。注意到了博的情況的,是兩個細心地女子。其中之一是此刻站在公孫身後不遠處的女累,另一個自然是今天的新娘“淩”了。隻不過,淩不知道是因為害羞,還是因為注意到了女累也關注到了博的情況。總之,我們看起來,淩的反應就是比女累稍微慢了一點。最終是由女累溫柔地提醒了公孫注意博的狀態,並在公孫鬆開博之後,幫博檢查了一下身體。
鬆開了博之後的公孫,一邊摸著自己的後腦勺,一邊嘿嘿笑著說道:“博哥哥,我太激動了,你別介意。哦,對了,淩嫂子,你也別介意。哈哈,別介意,都別介意。”
公孫這樣說話,漫說是與公孫一同來到此處的十傑,就算是九黎部的族人中也很少有人見過。公孫此刻的樣子,在本屬於羲部落的那部分族人眼中,活脫脫的就是蚩尤當麵。若不是,大家都對公孫的麵容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絕對會有人懷疑此刻的公孫是由蚩尤喬裝打扮的。
咱們書中暗表,公孫這種反常的狀態,確實是不符合公孫一貫的性格的。不過,今天的公孫一方麵是因為高興,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是在他完全不需要費心思去計算的博麵前,所以公孫才能如蚩尤那般暢快的憨笑。
其實,博本身是出身三苗國中的苗族,並非與公孫同族。博與公孫相識的時候,恰好是苗族遭遇獸潮衝擊,舉族上下隻存活下來幾十個少年的時候。那個時候,博剛剛因為想幫助族人忘記悲痛,同時也是考慮著要為族人建立希望,而將族名改為代表希望的“苗”字。公孫與博剛一見麵的時候,僅僅是出於對博的遭遇的同情,才主動與博同行。
誰能想到,在隨後的接觸之中,公孫發覺自己的計算與分析,對於眼前這個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少年完全沒有效果。這種挫折感,公孫在此之前,隻在羲爺爺身上遇到過。而隨著公孫與博互相接觸的時間越來越長,公孫驚喜的發現,博士一個十分博學的人。由此公孫也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在有他的博哥哥在的時候,他自己不僅不需要費心計算,甚至連腦子都可以稍微休息休息。或許,隻有在麵對羲爺爺與博的時候,公孫才能做最真實的自己,當一個懵懂純真的少年。
恰恰就是這種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覺,讓公孫每次見到博的時候都十分激動,一口一個博哥哥的叫個不停。而今天不僅是公孫離開博之後第一次迴到族中探望,更加是博大喜的日子。公孫自然是開心得好像孩子一樣,完全沒有顧及到自己的身後還有朋友陪自己一同前來。
毫無疑問,拋卻了冷靜睿智的偽裝,天真的像孩子一樣的公孫。遠比,平日裏一副心思沉重的樣子的公孫,顯得更加可愛。就連女累在提醒公孫注意博的情況的時候,都不忍心用過多的力氣推搡公孫。而是十分溫柔的,輕輕唿喚公孫。或許,女累也在小心翼翼地嗬護著公孫這份難得流露的純真樣子吧。
隨著女累的提醒,公孫終於迴過神來,意識到了自己還有朋友在場。公孫連忙拉住剛剛將氣喘勻的博,興奮的將自己在聞人會認識的新朋友介紹給博認識。當然,公孫這麽做,更加重要的目的,其實是向十傑介紹博。在公司怒的呢介紹中,博的形象完全就超越了大賢者所能形容的極限。博在公孫口中,那簡直就是天山少有地上絕無的神人一般。
為了防止公孫將自己吹的白日飛升,博特意攔住了公孫的話頭,向十傑解釋了幾句。順便,博還邀請十傑加入自己的婚宴,就當是借著婚宴為十傑接風洗塵了。
因為是喜事,所以大家全都多喝了幾杯酒。隻是,公孫此次迴到九黎部,往好了說是在完成羲爺爺布置的任務,往壞了說,那最輕也夠得上是開小差。原因很簡單,羲爺爺隻是讓十傑將閑置在其將場地裏的大風全部都利用起來,但是羲爺爺並沒有說過,利用大風可以幹私活。就算,幹私活這種事情是羲爺爺默許了的。但是,羲爺爺肯定也不會同意公孫等人駕駛大風長途飛行的。羲爺爺更加不會允許的,恐怕是大風長途飛行的目的地還恰好是公孫的家鄉。
且不說,一貫強調公平的羲爺爺,是否能允許自己的孫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違法亂紀。單單就說此刻的公孫正在為人族先遣軍效力,用現如今的話說,那就是在服兵役。誰見過服兵役的空軍戰士,自己駕駛著飛機直接飛迴家鄉的。就算有這麽沒溜的人,誰見過這麽做了還能跟個沒事人一樣到處溜達的。公孫現在做的這件事情,往嚴重了說,那簡直就跟逃兵也沒什麽兩樣了。所以,公孫等人的時間十分緊迫。
博與淩的婚宴結束的時候其實時間剛到下午,除了有些酒量好的人,還聚在一起借著博與淩結婚的由頭鬥酒以外。其餘的人,不管是喝醉了還是吃飽了,都迴到自己的家裏去了。而趕時間的十傑,也在服用了醒酒的藥物之後,也全都逐漸清醒了過來。一刻都不能多耽誤的十傑,直接就為博也喂食了一份醒酒的藥物,還美其名曰是為了讓博能夠不耽誤晚上的洞房花燭。
因為醒酒藥而提前醒來的博,不多費力,就想明白了公孫是有事要跟自己說。當下,博也不含糊,直接就坐了起來,詢問公孫的來意。公孫簡單的將北冥的事情向博做了轉述,並直言此刻的九黎部或許需要依靠博來做主了。公孫到此刻才明白羲爺爺特意將博留在九黎部的原因。羲爺爺其實一早就想到了,一旦北冥的戰事出現拉鋸或者膠著等不明朗的情態。作為大後方的九黎部,必須要有一個能服眾的領導者。
公孫的父親少典,在治理內政方麵有著十分獨到的地方。但是羲爺爺知道,自己這個二兒子是個守成有餘創新不足的人。雖然給少典足夠的時間,少典一樣能累積起羲爺爺那種程度的威望。但是如果想要在短時間內讓少典的聲望達到讓九黎部所有族人都信服的地步,遠比直接讓博出麵來的困難太多。而博雖然在修行方麵沒有顯露出來特殊的天資,但是在累積威望方麵確實有過人之處。從一開始組建三苗國,到後來將三苗國發展為三苗部落聯盟,再到現在將三苗國聯盟與羲部落合並成九黎部聯盟。這一係列舉動不可謂動作不大,但是在博的牽頭之下,居然沒有任何人覺得有問題。
正是因為想通了這一點,所以公孫特意將北冥的事情,以及自己關於少鹹山的設想向博敘述了一遍。公孫的目的其實是想聽聽博的看法。令公孫意想不到的是,博不僅肯定了公孫的設想,還為公孫提了三條建議。
博給出的第一條建議,與公孫之前的設想基本想通。就是將北冥的九黎部戰士的戰鬥狀態從四處進攻改為擇地防守。已經深入了北冥腹地之中,占領了少鹹山作為據點的九黎部戰士,自然不應該,也不可能放棄自己的族人用生命和獻血換來的利益。所以,博也支持繼續向北冥增兵,隻不過建議去往北冥的戰士就地取材,修築駐地與工事。對於駐地的修建工作,博也提出了一個十分珍貴的建議,那就是讓瀧跟隨公孫一同前往北冥。因為,瀧所繼承的天機島天關一脈的傳承,最擅長的就是修建各種軍事工事與設施。
從博給出的第二點建議開始,就是公孫之前沒有想到的了。博建議公孫不僅要挑選一批戰士帶去北冥,甚至應該從九黎部聯盟的各族之中,挑選出一些普通族人或者手工匠人一並送去北冥。這是為了讓少鹹山的據點能夠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實現自給自足,為長久戰鬥做打算。博認為,無論最終人族與北冥生物之間的戰鬥時如何收場,九黎部都要為自己設想一下未來。如果說聞人會是全體人族的後路。博希望少鹹山的據點可以成為九黎部的退路。同樣的,針對這一點建議,博也將九黎部所有聯盟部族原本生活的地方的地圖繪製給了公孫。這樣好方便公孫安排人手,分頭去接這些人。值得一提的是,九黎部一共由九個部族組成,這也是羲爺爺當初提出“九黎”這個名字時的初衷。而因為烈山要帶隊前往少鹹山,十傑也恰好是駕駛著九架大風迴來,當真是無巧不成書。
博給公孫的最後一點建議就是,因為戰事的興起,以及九黎部勇士之前超過九成半的陣亡率。博推斷之後的戰鬥中或許會死更多的人。同樣是為了九黎部能傳承下去,博建議公孫在九黎部內部推行婚俗改革。就是將原本的一夫一妻製度,改變為更加利於繁衍的其他製度。對於新的婚俗製度的設想,博也給出了兩個建議。一個是“一夫一妻多妾”製度,另一個是“走婚”製度。
一夫一妻多妾的製度,是基於彼時部落之間互相衝突時,經常俘虜敵對部族的族人做奴隸而製定的一種製度。這種製度就是在女多男少的大前提之下,允許一個男人擁有多個女人,但是,除了一個正妻以外,其餘的女人都屬於沒有任何福利與地位生育機器。這些專門為了在正妻養育後代期間,接替生育工作的類似於奴隸的女人,就叫做妾。
而走婚製度就更開放,雖然還是遵循現有的一夫一妻的製度,但是卻不再固定夫妻的組合。誠然在一段時間內,一個男人還是隻能與一個女人共同生活,但是在女人養育孩子的階段,這兩個人的夫妻關係自然解除,孩子由女方撫養。男人可以由自由自願的原則,與任何沒有處於生育期的女人組成新的夫妻關係。
這兩種製度,其根本目的都是多多養育後代,避免因為戰爭使得九黎部的人口逐年銳減。隻不過,這兩種製度都存在著弊端。第一種製度如果用在從敵對部族虜獲來的女人身上,公孫沒有任何心理負擔。但是,如果用在同族身上,特別是用在這些為了守護部族而戰死的戰士的家眷身上,公孫實在是過不了自己心裏那一關。
第二種製度雖然並不存在將同族視為奴隸的問題,但是,將養育後代的責任完全推給女人這一點,也是一種潛在的不安定因素。不過,相比較第一種方案,公孫還是更加能接受第二種方法。最關鍵的是,彼時的情況十分特殊,男人並非是撫育後代的社會責任,而是去盡自己守護家園的義務去了。公孫覺得可以利用這一點,再加上將所有的生產資料都交給負責養育後代的女人掌管,要求走婚的男人全部都“淨身出戶”,或許能比較好的說服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