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認為自己在羌中投入了許多時間和金錢,應該算是大佬一級的人物了,朝廷也因為他這樣的自吹自擂給他不斷封官加賞,所以對於羌人的反叛,他一直都是深惡痛絕的,也一定要從**到精神上全部毀滅的。
現在羌人居然偷偷摸到了斜峪關,若是破了關,董卓和皇甫嵩都是抄家滅族的罪名,教他如何不怒。他也是和羌人打老了仗的了,一眼就看出對麵陣形不整士氣不振,當下麾軍朝著羌人的薄弱地帶直衝過去。
秋明眼看著董卓人又猛兵又多,幾乎是壓著對麵的羌人打,正要催馬上前,忽然感覺一陣頭昏眼花。他這一天奔波來去登山跑路,中過毒又放過火,最後還爆發了一次小宇宙,早已是透支得厲害,現在心頭大石放下,頓時全身疲累不堪,眼前一黑栽倒馬下。
再次醒來的時候,秋明發現自己已經迴到郿縣大營,營外人喊馬嘶混亂非常。秋明一問才知道,董卓在褒斜道大殺一陣,一萬羌兵能從連雲棧道逃迴去的不到二千,狀極淒慘,可是,張遼在陳倉道上敗得更慘。
本來皇甫嵩以為陳倉也是象斜穀一樣受了偷襲,所以給張遼的命令是火速增援。卻不料陳倉守將成宜已是降了韓遂,若不是張遼機警,幾乎被成宜當場生擒。
雖然張遼識破成宜伎倆,但一時之間鳳翔守將侯選、岐山守將楊秋、太白守將馬玩一起俱反,張遼猝不及防下就被他們重重包圍住了,雖然和典韋奮力殺透重圍而出,部下軍兵卻是傷亡慘重。
得到張遼的報告,皇甫嵩大驚失色,當即令張遼和李儒持虎符遍尋諸營,將西涼眾將的兵權全部解除了。一時間營中人人自危,董卓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可是那四將都是自己從西涼帶出來的,他自己也是百口莫辯,更加談不上為別人求情了。
秋明和郭嘉商量了一會,覺得應該勸諫一下皇甫嵩,不要因為猜忌西涼諸將自亂了軍心。出營剛走到一半,忽聽見有人叫道:“秋將軍救我。”
秋明迴身一看,隻見一粗豪漢子被幾個小兵五花大綁縛住,正押著往營外走。秋明認得此人乃是樊稠,驚問道:“樊將軍何故如此?”樊稠苦笑道:“隻因我與那韓遂同鄉,平日交從甚密,今日又從我營中搜出韓遂的幾封書信,車騎將軍一怒之下要斬我示眾呢。”
秋明隱約記得這個樊稠曾夥同李榷郭汜攻下呂布把守的長安,可見並不是韓遂的同黨,不過現在這麽亂糟糟的,他可不敢輕信了別人。秋明問道:“既然已查出書信,安知你不是叛軍內應,卻叫我如何救你?”
樊稠大叫道:“某家世食漢祿,安肯行反叛之事?那些書信也不過說些家長裏短,並無什麽虛情。如今董中郎自辯不暇,求秋將軍救我一命,日後我為將軍牽馬執鐙,絕無怨言。”
秋明想了想,對那幾個小兵道:“且休動作,等我去見了車騎將軍再說。”小兵們卻都知道他的身份,連忙點頭稱是。
走到中軍帳外,老遠就聽到董卓憤怒的咆哮聲:“那幾員反將都是張奐段熲的舊部,到我軍中才不過幾年而已,我怎知他們與韓遂勾結之事?再說,我要是與韓遂暗通,豈會提兵去斜穀把羌人殺個幹淨?”
皇甫嵩道:“仲穎休怪,我並不是疑你,隻是你的部下魚龍混雜,各種來曆的人都有,你都能保得他們對朝廷忠心不二嗎?”
過了好一會,董卓才道:“不能。”
皇甫嵩道:“既然如此,不如趁此把諸將甄別一下也好。你剛才說反將都是張奐段熲的舊部,那你現在帳下還有這樣的將領嗎?”
董卓又停頓了一下道:“有,我自己就是。”話說出口,董卓自己也是笑了,他繼續道:“據我所知,還有段煨樊稠二人可能是韓遂同黨。”
聽到這裏,秋明掀門而進道:“老師,秋明以為,此二人不可能和韓遂勾結。”
一直以來,董卓對秋明都不是很看得起,可是如今他的人出了問題,自己也嫌疑未脫,對皇甫嵩的學生不得不客氣起來:“不知則誠有什麽高見?”
秋明道:“此次反亂的四將,都是各鎮一方,韓遂拉攏他們既可以隱秘行事,也有實際的意義。而樊稠二人一直都跟隨在郿縣大營,韓遂交結不易,而且即使成功了也很難取得很大的效果,有老師這樣的名將在,難道他還指望能夠擾亂大營嗎?”
皇甫嵩笑罵一聲:“少作奉承之語,你此刻所言終究隻是猜測,若是二人真懷異心,久後必然為禍。”
秋明道:“我卻有個主意,可令此二人死心塌地效忠朝廷。”
皇甫嵩和董卓急忙問起,秋明道:“此計名為投名狀,可命他二人襲殺叛軍頭目或其家屬以明其忠,若二人不肯,可即殺之,若能成功,其勢必不能再投叛軍。”
皇甫嵩大喜,急召段煨樊稠二人入帳。樊稠進來看見秋明對自己笑容相對,心知這條性命大概是保下了,頓時大為感激。皇甫嵩說起投名狀之事,二人都是齊聲答應,恨不得馬上殺敵洗去自身的嫌疑。
董卓道:“你二人交還投名狀之前,本部軍兵卻是不能動用了,可讓秋明隨你們一同前往,一來做個見證,二來他自有幾百部曲,若隻是襲殺敵酋之用應該足夠了。”
秋明感覺自己的元氣還大沒有恢複,本有些不想跟著去,可是這個主意是自己出的,要說不肯同行也是有些說不出口,這也叫做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吧。
段煨樊稠二人都是迴營準備,秋明迴到自己的營帳時,張玉蘭還在沉睡中。秋明掀開被子看了看她的腳,隻見傷處已經被布條包紮住了,幾點血跡印在白布上,如同幾朵盛開的紅花。秋明笑了笑,正準備放下被子,卻見小道姑的足背弓如滿月,腳趾白嫩纖細,一時間心中激蕩,忍不住俯下身來在她腳心處輕輕一吻。(未完待續。)
現在羌人居然偷偷摸到了斜峪關,若是破了關,董卓和皇甫嵩都是抄家滅族的罪名,教他如何不怒。他也是和羌人打老了仗的了,一眼就看出對麵陣形不整士氣不振,當下麾軍朝著羌人的薄弱地帶直衝過去。
秋明眼看著董卓人又猛兵又多,幾乎是壓著對麵的羌人打,正要催馬上前,忽然感覺一陣頭昏眼花。他這一天奔波來去登山跑路,中過毒又放過火,最後還爆發了一次小宇宙,早已是透支得厲害,現在心頭大石放下,頓時全身疲累不堪,眼前一黑栽倒馬下。
再次醒來的時候,秋明發現自己已經迴到郿縣大營,營外人喊馬嘶混亂非常。秋明一問才知道,董卓在褒斜道大殺一陣,一萬羌兵能從連雲棧道逃迴去的不到二千,狀極淒慘,可是,張遼在陳倉道上敗得更慘。
本來皇甫嵩以為陳倉也是象斜穀一樣受了偷襲,所以給張遼的命令是火速增援。卻不料陳倉守將成宜已是降了韓遂,若不是張遼機警,幾乎被成宜當場生擒。
雖然張遼識破成宜伎倆,但一時之間鳳翔守將侯選、岐山守將楊秋、太白守將馬玩一起俱反,張遼猝不及防下就被他們重重包圍住了,雖然和典韋奮力殺透重圍而出,部下軍兵卻是傷亡慘重。
得到張遼的報告,皇甫嵩大驚失色,當即令張遼和李儒持虎符遍尋諸營,將西涼眾將的兵權全部解除了。一時間營中人人自危,董卓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可是那四將都是自己從西涼帶出來的,他自己也是百口莫辯,更加談不上為別人求情了。
秋明和郭嘉商量了一會,覺得應該勸諫一下皇甫嵩,不要因為猜忌西涼諸將自亂了軍心。出營剛走到一半,忽聽見有人叫道:“秋將軍救我。”
秋明迴身一看,隻見一粗豪漢子被幾個小兵五花大綁縛住,正押著往營外走。秋明認得此人乃是樊稠,驚問道:“樊將軍何故如此?”樊稠苦笑道:“隻因我與那韓遂同鄉,平日交從甚密,今日又從我營中搜出韓遂的幾封書信,車騎將軍一怒之下要斬我示眾呢。”
秋明隱約記得這個樊稠曾夥同李榷郭汜攻下呂布把守的長安,可見並不是韓遂的同黨,不過現在這麽亂糟糟的,他可不敢輕信了別人。秋明問道:“既然已查出書信,安知你不是叛軍內應,卻叫我如何救你?”
樊稠大叫道:“某家世食漢祿,安肯行反叛之事?那些書信也不過說些家長裏短,並無什麽虛情。如今董中郎自辯不暇,求秋將軍救我一命,日後我為將軍牽馬執鐙,絕無怨言。”
秋明想了想,對那幾個小兵道:“且休動作,等我去見了車騎將軍再說。”小兵們卻都知道他的身份,連忙點頭稱是。
走到中軍帳外,老遠就聽到董卓憤怒的咆哮聲:“那幾員反將都是張奐段熲的舊部,到我軍中才不過幾年而已,我怎知他們與韓遂勾結之事?再說,我要是與韓遂暗通,豈會提兵去斜穀把羌人殺個幹淨?”
皇甫嵩道:“仲穎休怪,我並不是疑你,隻是你的部下魚龍混雜,各種來曆的人都有,你都能保得他們對朝廷忠心不二嗎?”
過了好一會,董卓才道:“不能。”
皇甫嵩道:“既然如此,不如趁此把諸將甄別一下也好。你剛才說反將都是張奐段熲的舊部,那你現在帳下還有這樣的將領嗎?”
董卓又停頓了一下道:“有,我自己就是。”話說出口,董卓自己也是笑了,他繼續道:“據我所知,還有段煨樊稠二人可能是韓遂同黨。”
聽到這裏,秋明掀門而進道:“老師,秋明以為,此二人不可能和韓遂勾結。”
一直以來,董卓對秋明都不是很看得起,可是如今他的人出了問題,自己也嫌疑未脫,對皇甫嵩的學生不得不客氣起來:“不知則誠有什麽高見?”
秋明道:“此次反亂的四將,都是各鎮一方,韓遂拉攏他們既可以隱秘行事,也有實際的意義。而樊稠二人一直都跟隨在郿縣大營,韓遂交結不易,而且即使成功了也很難取得很大的效果,有老師這樣的名將在,難道他還指望能夠擾亂大營嗎?”
皇甫嵩笑罵一聲:“少作奉承之語,你此刻所言終究隻是猜測,若是二人真懷異心,久後必然為禍。”
秋明道:“我卻有個主意,可令此二人死心塌地效忠朝廷。”
皇甫嵩和董卓急忙問起,秋明道:“此計名為投名狀,可命他二人襲殺叛軍頭目或其家屬以明其忠,若二人不肯,可即殺之,若能成功,其勢必不能再投叛軍。”
皇甫嵩大喜,急召段煨樊稠二人入帳。樊稠進來看見秋明對自己笑容相對,心知這條性命大概是保下了,頓時大為感激。皇甫嵩說起投名狀之事,二人都是齊聲答應,恨不得馬上殺敵洗去自身的嫌疑。
董卓道:“你二人交還投名狀之前,本部軍兵卻是不能動用了,可讓秋明隨你們一同前往,一來做個見證,二來他自有幾百部曲,若隻是襲殺敵酋之用應該足夠了。”
秋明感覺自己的元氣還大沒有恢複,本有些不想跟著去,可是這個主意是自己出的,要說不肯同行也是有些說不出口,這也叫做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吧。
段煨樊稠二人都是迴營準備,秋明迴到自己的營帳時,張玉蘭還在沉睡中。秋明掀開被子看了看她的腳,隻見傷處已經被布條包紮住了,幾點血跡印在白布上,如同幾朵盛開的紅花。秋明笑了笑,正準備放下被子,卻見小道姑的足背弓如滿月,腳趾白嫩纖細,一時間心中激蕩,忍不住俯下身來在她腳心處輕輕一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