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四十三章端午盛會
送出第一批渡海的種子,朱明期待著他們會生根發芽。又安排好與聚寶商會的聯絡事宜後,朱明再次投身於繁忙的政務之中。
奴隸軍團已經發展到近千人了,而且數字還在繼續增長中;自由城內的市集早已不敷使用,許多天方商人將這作為了駐站休息的一處勝地,也帶動了整個自由城領地的蓬勃發展。
而現在再過五天,就是所有華人的傳統節日五月五端午節了。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主要說法是為紀念屈原,是海外華人樂於慶祝的一個節日,一來時近盛夏,豐收在即,為祈求美好的年景,同時也是為了凝聚海外華人的心氣,所以這個節日一直是海外華人除春節外較大的一個節日。
這一次的端午,朱明也準備大辦特辦,可不是他好大喜功,而是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之中,華人政權必須的一種文化滲透,賦予的不僅僅是節日的定義。
早在前幾天龍舟已經在製作了,自由城以及遮普城都沒有什麽像樣的河流,所以龍舟競渡準備在海上舉辦,這也算是朱明的一大創舉。
而且朱明已經從庫府中撥出了一大批糧食準備在那一天製作粽子全城發放,有時候嘴上說一千遍還不如給民眾一點點實惠,也許他們記不住端午節的來由,但他們會知道,在初夏的某一天有一種中國的傳統食品――粽子可以吃。
但雖然可能記不住,宣貫還是必須的,從現代強大的宣傳機器下熏陶出來的朱明深知這一點,學堂中、官府中一些口齒伶俐的也被挑選了出來,把屈原因心憂祖國,憤然投江,人們蕩舟江河之上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迴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這樣的故事繪聲繪色的講出來。
不但要挑選這些伶俐的來說,朱明還要有人演。
當地也有一些社團專門從事演出活動,朱明按照自己的一些想法,要他們排演了一出簡化版的屈原憂國憂民,為奸人所害,流落異鄉,心憂祖國,憤而投江,準備到時在城門外的空地進行盛大演出。
萬事俱備,一切隻等著端午節的到來了。
節日的前一天空氣就十分緊張了,整個城市彌漫著一股躁動的氣息,其實很多土著連端午節是什麽都沒有弄清楚,但他們經過了一個相對來說熱鬧非凡的春節後,現在對任何一個節日都充滿了渴望。
一些常年紮在遮普城的客商提前趕迴了自由城,就因為端午節是圍繞自由城展開慶祝的,他們這些商人不願錯過這份熱鬧,更是因為發現了更好的商機。
朱明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讓所有人都知道端午節是一個重要的日子,華人的節日華人的故事華人的思維方式會逐漸浸入這一片土地,直到每一個人都認為他自己就是一名華人,這就是文化同化的力量。
第二天天亮的特別早,今天工廠都不上工,但所有人都早早的出現在了街上,他們在等待著什麽。
“發粽子咯,發粽子咯!”街的盡頭傳來了小孩雀躍的歡唿聲。
隻見幾輛大車緩緩開來,車上的人不停的向人群中發著粽子,每個人領粽子的同時都有人在他們的額上和手心中點幾點雄黃,同時告訴他們“端午節抹雄黃驅邪平心,保一年平安”。
所有的人都被一股神奇的力量感染,他們虔誠的上前領取一個粽子,然後讓人為自己點上雄黃,臉上露出了憧憬的神情。
小半個上午光是發粽子就過去了。
接下來就是龍舟出場了,製好的龍舟早就停在了自由城外的海邊,但龍舟隊還是得熱熱鬧鬧的從城裏出發。
今年是第一年舉辦這麽盛大的龍舟會,自由城的軍隊、官府、商會各出了一個隊,民眾也自發組織了一個隊,各支隊伍都從自己的標誌性建築或大本營出發,穿著鮮豔的衣服,裹著頭巾,隊列前頭是幾個鼓手和鑼手,一時之間鑼鼓喧天。
幾個好事又有錢的公子哥在蘇曼的帶領下,買來了大串的鞭炮,“劈劈啪啪”的放了起來,弄得人群中一陣雞飛狗跳。
今天是真正的萬人空巷,所有人都隨著龍舟隊伍出城而去,自由城隻留下了堅守崗位的衛兵。
海邊的龍舟上披紅掛彩,每隊的隊長上前親手摘下龍舟的披掛,眾人方可正式上船。
沿著海岸遠處已有幾艘錨定的船拉出了一條標線,先衝線者即為勝利。
自由城民眾自發組織的龍舟是人氣最旺的,大批的下層民眾聚集在龍舟附近大聲的加油著。而軍隊、官府、商會都各有自己的支持者。
一些下層民眾為自己的龍舟加油一會後,又跑到自己做工的商會龍舟前加油幾句,再跑到自己哥哥或者弟弟從軍的軍隊龍舟前鼓舞幾聲,最後想想自己鄰居的阿姨的侄子不正在官府做著差使麽,幹脆也跑到官府的龍舟前再次助威幾下。
一時間場麵熱鬧、壯觀極了。
在這種場合下,站在臨時台上的朱明搖頭哂笑,本還想發表一番感言的,看這情況也沒幾人聽的進去,還是幹脆點好。
“所有人注意,本人自由城主宣布今年龍舟比賽,準備開始!”
一瞬間,場麵上靜了下來,無數雙眼睛眼巴巴的看著朱明。
“預備~~~開始!”
聽到號令,四艘龍舟都動了,猶如離弦的箭,隨著隊長的號子一起向前劃去。
沸騰的人潮跟著龍舟,沿著海岸向前跑著,加油聲就沒停止過。
近了,近了,此時軍隊隊還是一馬當先,果然是軍中優中選優出來的選手,而且紀律性協調性都很好,劃水的頻率幾乎一致,所以衝在最前麵也就絲毫不奇怪了。
“噢~噢~”最先衝線的軍隊龍舟隊上的隊員都歡唿起來,隨後是民眾隊、商會隊、官府隊。
岸邊的民眾仍是意猶未盡的在大喊著,以前雖然也有過類似的賽馬賽舟活動,但可不是什麽人都能圍觀的,現在這次的活動,真正是給了他們底層人民一個宣泄的機會,所有的人不管男女老幼膚色種族,都真誠的在一起享受著屬於他們自己的歡樂。
最後是朱明的頒獎,勝利的隊伍每人發了一塊銅獎牌掛在了脖子上,所有人以為這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勳章,隻有朱明自己一人捂著嘴巴在旁邊樂嗬,隻有自己一個人懂的秘密,有點寂寞,也有點灑脫。
中午給所有人都休息了一下,畢竟一上午的歡樂所有人都有些疲憊了,直到下午太陽偏斜了,城內各處設的說書點也開始熱鬧起來,說的無非是屈原的故事和端午節的起源。
但在這個群眾娛樂極度缺乏的年代,所有人都聽的津津有味,不少人聽了十遍八遍還不願意走,一個個在心中默默記著:趕明兒我迴村也去說這個故事給大家聽聽,非得讓村裏三娃他們請我吃頓白米飯不可。
當夕陽西下時,重頭戲開始了,城門外的戲台要開演了,幾乎所有人在說書開始前就草草的墊了些東西,說書的場子一撤,這些人立馬轉奔城外的戲場,而一些思路清晰心智堅毅的則在說書結束前就早早的撤離,寧可少聽一次故事,也要把看戲的位置占好。
前排有坐的自然是留給朱明這些大佬的,雖然朱明對這個時代的戲實在沒什麽興趣,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總得表現一下自己的親民風範不是,所以此刻他還是老老實實的坐在舞台下最中間的前排。
後麵的民眾就沒這麽好命了,黑壓壓的站了一片,不過還是阻擋不了他們的熱情,一片激動的討論聲讓整個空地都響起了嗡嗡聲。
好戲終於上演了,從屈原的忠再到其他臣子的奸,台下傳來一片憤怒的聲討,雖然演員演的並不出色,但成功引起了觀眾的共鳴。
最後說到屈原含恨投江,頓時台下響起了一片啜泣之聲。接下來便是演員們表演漁民打撈屈原屍體等等最後演變成端午節,很快整部戲就落下了帷幕。
整個現場沉默了半分鍾,很多今生第一次看戲的人正在消化戲劇對他們的衝擊。此時人群中有人振臂高唿起來。
“不要做奸賊!忠於自由城,忠於城主!不要做奸賊!忠於自由城,忠於城主!”
立馬無數人響應起來,朱明入主以來他們的生活改變是實實在在的,很快所有人都自發加入到喊這個口號中來。
此時朱明心中雖然錯愕但實則暗爽,天地良心,他可真沒安排人做最前麵的帶動性煽動,看來民眾確實是發自內心的感激。
這一天所有人都無法平靜,華人們都以自己身為一名華人,可以堂堂正正的紀念自己的祖先而感到驕傲。
而土著們則興奮自己竟然可以度過這麽夢幻般的節日,也對中原文化的悠久傳承感到歎服,許多下層的民眾更是慶幸朱明來做了這自由城的城主,否則他們還要當一輩子井底之蛙,再就是以後學堂加收學生他們想什麽辦法都得把孩子給塞進去,多知道一些外麵的世界,多知道一些中原的文化。
朱明相當滿意這次端午節的慶祝,花費是巨大的,收獲是無比巨大的,有了這股凝聚力,後續的計劃展開得到的支持更有力了。
第四十三章端午盛會
送出第一批渡海的種子,朱明期待著他們會生根發芽。又安排好與聚寶商會的聯絡事宜後,朱明再次投身於繁忙的政務之中。
奴隸軍團已經發展到近千人了,而且數字還在繼續增長中;自由城內的市集早已不敷使用,許多天方商人將這作為了駐站休息的一處勝地,也帶動了整個自由城領地的蓬勃發展。
而現在再過五天,就是所有華人的傳統節日五月五端午節了。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主要說法是為紀念屈原,是海外華人樂於慶祝的一個節日,一來時近盛夏,豐收在即,為祈求美好的年景,同時也是為了凝聚海外華人的心氣,所以這個節日一直是海外華人除春節外較大的一個節日。
這一次的端午,朱明也準備大辦特辦,可不是他好大喜功,而是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之中,華人政權必須的一種文化滲透,賦予的不僅僅是節日的定義。
早在前幾天龍舟已經在製作了,自由城以及遮普城都沒有什麽像樣的河流,所以龍舟競渡準備在海上舉辦,這也算是朱明的一大創舉。
而且朱明已經從庫府中撥出了一大批糧食準備在那一天製作粽子全城發放,有時候嘴上說一千遍還不如給民眾一點點實惠,也許他們記不住端午節的來由,但他們會知道,在初夏的某一天有一種中國的傳統食品――粽子可以吃。
但雖然可能記不住,宣貫還是必須的,從現代強大的宣傳機器下熏陶出來的朱明深知這一點,學堂中、官府中一些口齒伶俐的也被挑選了出來,把屈原因心憂祖國,憤然投江,人們蕩舟江河之上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迴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這樣的故事繪聲繪色的講出來。
不但要挑選這些伶俐的來說,朱明還要有人演。
當地也有一些社團專門從事演出活動,朱明按照自己的一些想法,要他們排演了一出簡化版的屈原憂國憂民,為奸人所害,流落異鄉,心憂祖國,憤而投江,準備到時在城門外的空地進行盛大演出。
萬事俱備,一切隻等著端午節的到來了。
節日的前一天空氣就十分緊張了,整個城市彌漫著一股躁動的氣息,其實很多土著連端午節是什麽都沒有弄清楚,但他們經過了一個相對來說熱鬧非凡的春節後,現在對任何一個節日都充滿了渴望。
一些常年紮在遮普城的客商提前趕迴了自由城,就因為端午節是圍繞自由城展開慶祝的,他們這些商人不願錯過這份熱鬧,更是因為發現了更好的商機。
朱明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讓所有人都知道端午節是一個重要的日子,華人的節日華人的故事華人的思維方式會逐漸浸入這一片土地,直到每一個人都認為他自己就是一名華人,這就是文化同化的力量。
第二天天亮的特別早,今天工廠都不上工,但所有人都早早的出現在了街上,他們在等待著什麽。
“發粽子咯,發粽子咯!”街的盡頭傳來了小孩雀躍的歡唿聲。
隻見幾輛大車緩緩開來,車上的人不停的向人群中發著粽子,每個人領粽子的同時都有人在他們的額上和手心中點幾點雄黃,同時告訴他們“端午節抹雄黃驅邪平心,保一年平安”。
所有的人都被一股神奇的力量感染,他們虔誠的上前領取一個粽子,然後讓人為自己點上雄黃,臉上露出了憧憬的神情。
小半個上午光是發粽子就過去了。
接下來就是龍舟出場了,製好的龍舟早就停在了自由城外的海邊,但龍舟隊還是得熱熱鬧鬧的從城裏出發。
今年是第一年舉辦這麽盛大的龍舟會,自由城的軍隊、官府、商會各出了一個隊,民眾也自發組織了一個隊,各支隊伍都從自己的標誌性建築或大本營出發,穿著鮮豔的衣服,裹著頭巾,隊列前頭是幾個鼓手和鑼手,一時之間鑼鼓喧天。
幾個好事又有錢的公子哥在蘇曼的帶領下,買來了大串的鞭炮,“劈劈啪啪”的放了起來,弄得人群中一陣雞飛狗跳。
今天是真正的萬人空巷,所有人都隨著龍舟隊伍出城而去,自由城隻留下了堅守崗位的衛兵。
海邊的龍舟上披紅掛彩,每隊的隊長上前親手摘下龍舟的披掛,眾人方可正式上船。
沿著海岸遠處已有幾艘錨定的船拉出了一條標線,先衝線者即為勝利。
自由城民眾自發組織的龍舟是人氣最旺的,大批的下層民眾聚集在龍舟附近大聲的加油著。而軍隊、官府、商會都各有自己的支持者。
一些下層民眾為自己的龍舟加油一會後,又跑到自己做工的商會龍舟前加油幾句,再跑到自己哥哥或者弟弟從軍的軍隊龍舟前鼓舞幾聲,最後想想自己鄰居的阿姨的侄子不正在官府做著差使麽,幹脆也跑到官府的龍舟前再次助威幾下。
一時間場麵熱鬧、壯觀極了。
在這種場合下,站在臨時台上的朱明搖頭哂笑,本還想發表一番感言的,看這情況也沒幾人聽的進去,還是幹脆點好。
“所有人注意,本人自由城主宣布今年龍舟比賽,準備開始!”
一瞬間,場麵上靜了下來,無數雙眼睛眼巴巴的看著朱明。
“預備~~~開始!”
聽到號令,四艘龍舟都動了,猶如離弦的箭,隨著隊長的號子一起向前劃去。
沸騰的人潮跟著龍舟,沿著海岸向前跑著,加油聲就沒停止過。
近了,近了,此時軍隊隊還是一馬當先,果然是軍中優中選優出來的選手,而且紀律性協調性都很好,劃水的頻率幾乎一致,所以衝在最前麵也就絲毫不奇怪了。
“噢~噢~”最先衝線的軍隊龍舟隊上的隊員都歡唿起來,隨後是民眾隊、商會隊、官府隊。
岸邊的民眾仍是意猶未盡的在大喊著,以前雖然也有過類似的賽馬賽舟活動,但可不是什麽人都能圍觀的,現在這次的活動,真正是給了他們底層人民一個宣泄的機會,所有的人不管男女老幼膚色種族,都真誠的在一起享受著屬於他們自己的歡樂。
最後是朱明的頒獎,勝利的隊伍每人發了一塊銅獎牌掛在了脖子上,所有人以為這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勳章,隻有朱明自己一人捂著嘴巴在旁邊樂嗬,隻有自己一個人懂的秘密,有點寂寞,也有點灑脫。
中午給所有人都休息了一下,畢竟一上午的歡樂所有人都有些疲憊了,直到下午太陽偏斜了,城內各處設的說書點也開始熱鬧起來,說的無非是屈原的故事和端午節的起源。
但在這個群眾娛樂極度缺乏的年代,所有人都聽的津津有味,不少人聽了十遍八遍還不願意走,一個個在心中默默記著:趕明兒我迴村也去說這個故事給大家聽聽,非得讓村裏三娃他們請我吃頓白米飯不可。
當夕陽西下時,重頭戲開始了,城門外的戲台要開演了,幾乎所有人在說書開始前就草草的墊了些東西,說書的場子一撤,這些人立馬轉奔城外的戲場,而一些思路清晰心智堅毅的則在說書結束前就早早的撤離,寧可少聽一次故事,也要把看戲的位置占好。
前排有坐的自然是留給朱明這些大佬的,雖然朱明對這個時代的戲實在沒什麽興趣,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總得表現一下自己的親民風範不是,所以此刻他還是老老實實的坐在舞台下最中間的前排。
後麵的民眾就沒這麽好命了,黑壓壓的站了一片,不過還是阻擋不了他們的熱情,一片激動的討論聲讓整個空地都響起了嗡嗡聲。
好戲終於上演了,從屈原的忠再到其他臣子的奸,台下傳來一片憤怒的聲討,雖然演員演的並不出色,但成功引起了觀眾的共鳴。
最後說到屈原含恨投江,頓時台下響起了一片啜泣之聲。接下來便是演員們表演漁民打撈屈原屍體等等最後演變成端午節,很快整部戲就落下了帷幕。
整個現場沉默了半分鍾,很多今生第一次看戲的人正在消化戲劇對他們的衝擊。此時人群中有人振臂高唿起來。
“不要做奸賊!忠於自由城,忠於城主!不要做奸賊!忠於自由城,忠於城主!”
立馬無數人響應起來,朱明入主以來他們的生活改變是實實在在的,很快所有人都自發加入到喊這個口號中來。
此時朱明心中雖然錯愕但實則暗爽,天地良心,他可真沒安排人做最前麵的帶動性煽動,看來民眾確實是發自內心的感激。
這一天所有人都無法平靜,華人們都以自己身為一名華人,可以堂堂正正的紀念自己的祖先而感到驕傲。
而土著們則興奮自己竟然可以度過這麽夢幻般的節日,也對中原文化的悠久傳承感到歎服,許多下層的民眾更是慶幸朱明來做了這自由城的城主,否則他們還要當一輩子井底之蛙,再就是以後學堂加收學生他們想什麽辦法都得把孩子給塞進去,多知道一些外麵的世界,多知道一些中原的文化。
朱明相當滿意這次端午節的慶祝,花費是巨大的,收獲是無比巨大的,有了這股凝聚力,後續的計劃展開得到的支持更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