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兩百一十七章別羅裏的雨
在主戰艦隊先期出發過後,朱明也跟隨福船一同出航了,福船排水量大,在海上扛風浪性更好,雖然戰鬥力偏弱,但實在是想不出誰會惹這樣一支龐然大物般的艦隊。*
此次的出征消息最初是瞞的很嚴,到了後來卻是家喻戶曉,前期主戰艦隊出港的時候沒有人這個消息,因而走的是靜悄悄的,這次運兵艦隊以及貨船出發,則是在船村港中引發了一場小型的風暴。
得知國主又要親自帶領艦隊前去征服下一個對手,船村港的商人和工人們都是出動跑到了港口碼頭上,準備目送英雄的出征。
他們的是黑水明國從建立起就不停的在征戰,但是戰火都是發生在國外,身邊雖然有熟悉的人因為戰火而不斷的丟失性命,但他們越來越好的生活已經讓他們明白,更多的生存空間是用的血肉換來的。
今天又有勇士為了所有人的利益即將遠征拚殺,於情於理,他們都覺得有必要前去壯行。
國內的形式朱明還是有些擔憂的,雖然現在內部一片寧靜,但是不少土族的心思已經有了蠢蠢欲動的苗頭,大明雖然對黑水明國的掌控力日益減弱,也還有一些人是心向大明的,這些都是不穩定的可能性。
加上北部的屏藩國也並不是鐵板一塊,這出去若是生了變故,一時之間倉促還真是顧不到。
因而朱明將調動兵權一分為三,凡是出動五百人以上的軍事調動軍需要這三份印信一齊才能調動。
這三個印信一份交給了的兩個,等於是一人半份,一份交給了趙慶,他也是留守軍事最高長官了,最後的一份交給了文臣,任何出兵的大事要王銅和盧米共決。
雖然這樣也造成了事情的拖遝,搞不好會貽誤軍情,但是貽誤總比出大問題來的好,所以朱明這個決定出來沒有人出言發對。
現在朱明還在呢,就算有人心裏有思也不敢過於赤luo裸的擺到台麵上來,稍加防範,想必他們也掀不起多大的風浪來。
而且這次朱明帶走的人手,光是精銳士兵就有三千人,加上水手,雖然還趕不上鄭和船隊的龐大無匹,但在這大洋之上絕對也能橫行無忌了。
艦隊出港後便向西通過馬六甲海峽,早先出港的戰艦隊也在蘇門答臘島上進行了補給後等候著後續的船隊。
十四艘戰艦、十五艘各色運輸船,還有大量的自由商業協會派出裝運了各式糧食淡水等補給的船隻以及那些聞風而動遠遠跟在出征船隊屁股後麵的商人船隊們,這支龐大的艦隊,從氣勢上看已然隱隱有了鄭和艦隊當年的風範。
那些遠遠跟在朱明遠征艦隊後麵的商船們,都是膽子最大的一批商人,準備尾隨著艦隊前去那錫蘭撿便宜的。
這些商人一般也是些落魄之輩,那些真正有了家底的大商人是不會這麽冒險的把人派來送死的,他們一般都是派遣一些糧船支持些糧草也就是了。
那些冒險商人則不同,他們的船中雖然也裝了糧草,但也裝了人,還有少量的刀槍,盔甲是沒有的,價格貴,而且在黑水明國國內,即便比較自由了,但私藏鎧甲還是一件比較犯忌諱的事情。
那些商人打的主意很好,看看能不能趁亂去打劫上幾筆,就算打劫不到,好歹手上還有一點點閑錢,便宜從士卒甚至是國主朱明手中買上些戰利品運迴黑水明國去,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富貴險中求,不外乎如此。
艦隊一路乘風破浪,在這長達一月有餘的漫長旅途中,朱明也將此次的作戰目標大概的定了下來。
此次戰役的目的是為了占據錫蘭這個良好的天然港口基地,那麽下手自然要挑選現成的繁華港口了,現在有別羅裏和科倫坡兩個選擇。
別羅裏在僧伽羅王國的控製之下,處於錫蘭的西北端,是目前錫蘭最為龐大的港口,各地商船的補給和錫蘭島上的特產交易有七八成是在這裏完成的。
而科倫坡處於錫蘭的西南端,此時遠沒有後世的繁華,在泰米爾人的治下此時隻是別羅裏的一個輔助,隻有當商人們順風時,才會徑自前往科倫坡進行補給。
這兩個港口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位於錫蘭港的西麵。
這個原因也很好解釋,錫蘭麵向印度半島,雖然作為方遠洋貿易的一個紐帶,一個交匯的十字路口,但實際上與錫蘭發生聯係最緊密的還是印度半島。
錫蘭島的西麵正對印度半島,因而最繁華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都處在錫蘭島的西麵。
朱明此次的選擇就是從錫蘭的西麵尋找突破口。
雖然朱明的遠征艦隊從東麵而來,按道理是直接在錫蘭島東岸登陸可以最快的找到陸地支點,但是東麵實在是欠發達,朱明此次進攻的原則就是盡快在錫蘭建立起威信,運用強勢一舉奪得錫蘭島的控製權。
若是在東邊登陸了,那就要與僧伽羅王國泰米爾王國每天的拉鋸戰,朱明耗不起,還不如借助著海上的優勢一舉突入對手最為繁華的地區。
所以經過一番商議,最後的進攻點也定下來了,就是別羅裏港,攜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擊垮僧伽羅王國。
在海上的這段日子,沒有沒有美酒,水手們每天除了擦幹淨甲板外就是不停的推開炮門,模擬裝填火炮的動作,或是操帆的水手無聊的緊隨著風向,頻繁的調動著風帆的方向,為的是獲得一點點額外的加速度。
而藍翎衛的士兵就沒有這麽幸運了,這可不是在陸地上,他們也沒辦法進行陣列的訓練。
不過好在這些藍翎衛的士兵雖然不是水手,但也能耐久風浪,這一路行駛,每日分撥在隊官的帶領下在狹小的甲板進行一些簡單的操練,讓身體也不至於僵硬。
現在乃是四五月份,印度洋上正掛著東北季風,讓艦隊能憑風借力,一路抵達了錫蘭島附近。
不少人曾經來過這錫蘭,現在艦隊乃是在這錫蘭島的正東方,朱明一聲令下,以十四艘戰艦為先導,艦隊轉向了西北方,準備繞到錫蘭島的西麵,向錫蘭島的繁華地區發起進攻。
一路上曾遇到了一些商船,海上沒有阻隔,在天氣晴朗的情況下視野是不的,那些或單隻或三五成群的商船,哪裏在這印度洋上看到過如此龐大的艦隊,朱明這艦隊加上跟在屁股後麵的商船隊伍,已經超過了五十艘各類艦隻,任何人看了這樣的艦隊興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趕緊繞道。
所以這一路倒也沒有人來打擾,直到進入了錫蘭島與印度半島之間的海峽。
此刻這個海峽還沒有明確的名稱,但是黑水明國的商旅都喜歡稱之為斷橋海峽,因為這錫蘭島與那印度半島各有一條如同觸手般伸入大海中的陸地,卻最終被海水所阻隔,因此就稱之為斷橋海峽。
在斷橋海峽,朱明這一支龐大的艦隊還真碰到了螳臂當車的家夥。
對麵那兩艘艦船在這一地應該也是不得了的龐然大物了,足足有近十丈的長短,雙頭尖利昂起,與黑水明國以及天方人的造艦方式都不一樣,隻有一根主桅高高的聳立,那船頭有塊高高的護牆。
此刻那護牆上兩個射擊窗被打開了,朱明通過手中的望遠鏡隱約看到射擊窗後麵是巨型的床弩。
看那兩艘艦隻擋在這海峽中的用意很明顯,就是要阻隔黑水明國的遠征艦隊。
朱明本來到這錫蘭來就是打仗來的,這麽不給麵子的阻住的道路,此時不發威更待何時。
傳令下去,也不用溝通了,直接開炮就是,現在在這斷橋海峽阻擋的,如果不是僧伽羅王國或是泰米爾王國的人,就一定是毗奢耶那伽羅王國的人,這三家都不像是可能成為盟友的樣子。
在最前的海鯊艦雍州號是艦首裝備了火炮的戰艦,九艘海鯊艦中也隻有此刻衝在前頭的三艘裝備了艦首炮,其他的已經被朱明做主取消了。
在勢均力敵的海戰中,這艦首炮的作用實在是不大。
但在此時,艦首炮率先發威了,隨著轟鳴的一聲,緊隨其後跟著的兩艘也開炮了,三發火炮都衝著敵艦兩艘中靠前的一艘,雖然無一命中,但四射的水柱立即讓對麵船上的人驚慌了起來。
“快快,升起大毗奢耶那伽羅的王旗,哪裏來的家夥敢這麽襲擊我們”此刻在第一艘敵艦上一個頭領摸樣的人氣急敗壞的吼道。
一麵淺藍的旗幟被升了起來,但是黑水明國的戰艦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第二輪的炮擊如期而至了,這一次隨著距離的拉近,有一發炮彈擊中了敵艦船體,對此時火炮口徑來說算的上巨無霸的炮彈衝入了敵艦的船體,打出一片四射的木屑。
慌亂中的敵艦飛快的射出了床弩,那如同手臂粗細的弩箭看來極其可怕,若是在平常時候,絕對是了不得的利器,但是此刻,黑水明國的戰艦還在百丈的距離,弩箭很快就失去了力量落入了海中。
“趕快跑,快走”兩艘敵艦很機靈的選擇了撤退,但是轉向並不靈活的他們被扯滿了帆的黑水明國戰艦一追,此刻更近了,火炮都可以放平了低射,此時還沒有加農炮榴彈炮的分別,炮手們隻是根據敵艦的遠近,將炮口放低了……
此時那第一艘敵艦正在雍州號的船舷一側,這一次再也沒有意外了,十炮齊發,整個船體都向另一側搖了一搖,近距離抵射的命中率相當之高,有八枚炮彈歡快的鑽入了敵艦的船體,有兩發炮彈貫穿了從另一麵冒了出來。
打的這艘敵艦上的人是哭爹喊娘。
另一艘見機的快,飛也似的逃走了,而另一艘眼見再掙紮下去,接下來的下場隻可能更慘,那些水手如火燎屁股一般飛快的降下了風帆,不少人站在船舷一側大聲唿號著,這意思誰都看明白了。
遠征艦隊停止了炮擊,派出了小船登上了敵方的船隻。
當花費了不少功夫審問俘虜後,確定了這艘敵艦是來自對岸的毗奢耶那伽羅,而對麵現在的形式也不太妙,北方的幾個蘇丹國壓得很緊,但水手們的消息也隻是道聽途說,大概的信息隻能提供這麽多了。
而問起對方為何會在此地攔住海峽,對方的迴答則是很簡單,一點陰謀論的觀點都沒有包含在裏麵,平常這個斷橋海峽因為是錫蘭和印度半島之間最為狹窄之處,常年有“強大”的艦隊駐守此處,平日裏不過征收商船稅費,出來的都是小船,今日見著朱明如此龐大的艦隊,不動點真功夫是不行了,於是便派出了最為強大的兩艘戰艦。
誰這最強大的戰艦連一個照麵都沒辦法走下去,直接就被揍了個鼻青臉腫。
這發生的事情不過傳為一個笑談,遠征艦隊仍是沿著海峽繼續向下,穿過了斷橋海峽,別羅裏就在眼前了。
消息傳得沒有遠征艦隊來的快,所以當遠征艦隊穿過清晨的暮靄,在灰蒙蒙的天氣中出現在別羅裏港口外時,港口中所有的人都不敢的睜大了的眼睛。
這,如同天上掉下來了一支強大的艦隊,不少人甚至跪倒在地感謝起神跡來。
直到遠征艦隊示威的開了幾炮,那轟隆的炮鳴才讓所有人明白,對麵的艦隊並不是帶來愛與和平的神使艦隊,而是不知從哪裏的征服者。
別羅裏港口大亂,駐守的艦隻匆忙的出港迎敵,雖然對方顯出了火器的犀利,但僧伽羅的戰士也不是孬種。
就在此時,陰霾的天氣終於下起了小雨,正在努力劃槳出港的僧伽羅水手都興奮的大喊起來天助我也下雨了火器不能用,讓他們見識勇士們的力量吧”
下雨了,火器確實不太好使用,但是黑水明國的戰艦,火炮都是在甲板之下的而不像此時大部分的戰艦一般,能有幾門炮擺在甲板上都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遠征艦隊的火炮,不受影響,迴應對麵敵人欣喜的是源源不斷的火炮轟鳴聲,這別羅裏港雖然繁華,但港口的麵積不大,黑水明國十四艘戰艦一字排開,就把個港口堵了個嚴實,火炮一番無差別攻擊下,頓時在小雨中,港口剛才急著想出港的船隻沉沒了幾艘,起火了幾艘,有幾艘慌亂著想往迴開。
這個時候是讓士兵們練練手的時候了,雖然經過長途顛簸,藍翎衛的士兵狀態奇差,但此刻投入一場小小的熱身戰鬥反而有助於他們恢複精神。
要火藥在這錫蘭是打一炮少一點了,能省還是得省著。
兩輪炮擊下來,港口中敢於阻擋這支懸掛著黑底日月旗的船已經沒有了,看到幾艘體型龐大笨重的艦船從那一排體態輕盈的戰艦後麵冒了出來,任誰也沒有膽子上前阻截了,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對方的船隻靠近了港口,靠近了碼頭。
一艘當先的龐大艦船輕易撞翻了碼頭上的一艘小船,隨後大船的船底也傳來一陣令人牙酸的咯吱聲,船底擱淺了。
“混蛋”船上的統領李亮罵道,這海軍的人辦事這麽不靠譜,還說這別羅裏港可以停靠這種大小的船隻,還沒靠上就擱淺了。
水手們也是一臉鬱悶,曾有大型的福船到這別羅裏港貿易時靠港,完全正常,不今日是水文變化還是裝的太多了,竟然擦到了船底,不過看來問題不大,但後麵的船隻是再也不敢往裏進了。
李亮一臉鬱悶的召集了這艘船上近三百名藍翎衛的士兵,褪下了鎧甲,便是沿著纜繩跳入了海中,離碼頭不過三十來丈的距離,鳧水便也能到。
岸上反應的僧伽羅士兵開始揮舞著兵器,聚集到港口上,對著正要遊來的黑水明國士兵。
朱明遠遠的望到了這一切,也是心中鬱悶憤怒,荒謬太荒謬了,若是對方的防守再嚴密一些,今日的藍翎衛豈不是要葬送在這裏。
就在這一會兒,李亮帶領著先頭部隊已經與敵兵接觸了,剛開始的損傷很大,不少藍翎衛士兵還沒爬上岸,既沒有防護又力氣耗盡,兩下就被守在岸上的僧伽羅士兵砍入了水中,染紅了海麵。
後麵停在港外的運兵船上紛紛丟下了皮筏木船,藍翎衛士兵擠在小船上向著岸邊劃進著。
當李亮帶領著百來人占據了岸上的一小塊地方後,那個地方就成為了一個最亮眼的靶子,不管是僧伽羅人還是黑水明國的士兵,都是向著那個地方前進著。
後麵的皮筏,每一艘靠岸都給岸上帶來了二三十人不等的援軍,而對麵僧伽羅的士兵也是在不斷增加著,還有一些平民也加入了抵抗隊伍。
在這個雨天,原本破對方的陣勢和對付平民,震天雷是相當有效的一種武器,可惜一來下雨,二來從海上登陸,都沒有人帶著這個,連火槍也沒人帶,此刻隻能憑借著手中的刀槍一刀一槍的將敵人趕下海換個位置了。
第兩百一十七章別羅裏的雨
第兩百一十七章別羅裏的雨
.第兩百一十七章別羅裏的雨
在主戰艦隊先期出發過後,朱明也跟隨福船一同出航了,福船排水量大,在海上扛風浪性更好,雖然戰鬥力偏弱,但實在是想不出誰會惹這樣一支龐然大物般的艦隊。*
此次的出征消息最初是瞞的很嚴,到了後來卻是家喻戶曉,前期主戰艦隊出港的時候沒有人這個消息,因而走的是靜悄悄的,這次運兵艦隊以及貨船出發,則是在船村港中引發了一場小型的風暴。
得知國主又要親自帶領艦隊前去征服下一個對手,船村港的商人和工人們都是出動跑到了港口碼頭上,準備目送英雄的出征。
他們的是黑水明國從建立起就不停的在征戰,但是戰火都是發生在國外,身邊雖然有熟悉的人因為戰火而不斷的丟失性命,但他們越來越好的生活已經讓他們明白,更多的生存空間是用的血肉換來的。
今天又有勇士為了所有人的利益即將遠征拚殺,於情於理,他們都覺得有必要前去壯行。
國內的形式朱明還是有些擔憂的,雖然現在內部一片寧靜,但是不少土族的心思已經有了蠢蠢欲動的苗頭,大明雖然對黑水明國的掌控力日益減弱,也還有一些人是心向大明的,這些都是不穩定的可能性。
加上北部的屏藩國也並不是鐵板一塊,這出去若是生了變故,一時之間倉促還真是顧不到。
因而朱明將調動兵權一分為三,凡是出動五百人以上的軍事調動軍需要這三份印信一齊才能調動。
這三個印信一份交給了的兩個,等於是一人半份,一份交給了趙慶,他也是留守軍事最高長官了,最後的一份交給了文臣,任何出兵的大事要王銅和盧米共決。
雖然這樣也造成了事情的拖遝,搞不好會貽誤軍情,但是貽誤總比出大問題來的好,所以朱明這個決定出來沒有人出言發對。
現在朱明還在呢,就算有人心裏有思也不敢過於赤luo裸的擺到台麵上來,稍加防範,想必他們也掀不起多大的風浪來。
而且這次朱明帶走的人手,光是精銳士兵就有三千人,加上水手,雖然還趕不上鄭和船隊的龐大無匹,但在這大洋之上絕對也能橫行無忌了。
艦隊出港後便向西通過馬六甲海峽,早先出港的戰艦隊也在蘇門答臘島上進行了補給後等候著後續的船隊。
十四艘戰艦、十五艘各色運輸船,還有大量的自由商業協會派出裝運了各式糧食淡水等補給的船隻以及那些聞風而動遠遠跟在出征船隊屁股後麵的商人船隊們,這支龐大的艦隊,從氣勢上看已然隱隱有了鄭和艦隊當年的風範。
那些遠遠跟在朱明遠征艦隊後麵的商船們,都是膽子最大的一批商人,準備尾隨著艦隊前去那錫蘭撿便宜的。
這些商人一般也是些落魄之輩,那些真正有了家底的大商人是不會這麽冒險的把人派來送死的,他們一般都是派遣一些糧船支持些糧草也就是了。
那些冒險商人則不同,他們的船中雖然也裝了糧草,但也裝了人,還有少量的刀槍,盔甲是沒有的,價格貴,而且在黑水明國國內,即便比較自由了,但私藏鎧甲還是一件比較犯忌諱的事情。
那些商人打的主意很好,看看能不能趁亂去打劫上幾筆,就算打劫不到,好歹手上還有一點點閑錢,便宜從士卒甚至是國主朱明手中買上些戰利品運迴黑水明國去,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富貴險中求,不外乎如此。
艦隊一路乘風破浪,在這長達一月有餘的漫長旅途中,朱明也將此次的作戰目標大概的定了下來。
此次戰役的目的是為了占據錫蘭這個良好的天然港口基地,那麽下手自然要挑選現成的繁華港口了,現在有別羅裏和科倫坡兩個選擇。
別羅裏在僧伽羅王國的控製之下,處於錫蘭的西北端,是目前錫蘭最為龐大的港口,各地商船的補給和錫蘭島上的特產交易有七八成是在這裏完成的。
而科倫坡處於錫蘭的西南端,此時遠沒有後世的繁華,在泰米爾人的治下此時隻是別羅裏的一個輔助,隻有當商人們順風時,才會徑自前往科倫坡進行補給。
這兩個港口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位於錫蘭港的西麵。
這個原因也很好解釋,錫蘭麵向印度半島,雖然作為方遠洋貿易的一個紐帶,一個交匯的十字路口,但實際上與錫蘭發生聯係最緊密的還是印度半島。
錫蘭島的西麵正對印度半島,因而最繁華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都處在錫蘭島的西麵。
朱明此次的選擇就是從錫蘭的西麵尋找突破口。
雖然朱明的遠征艦隊從東麵而來,按道理是直接在錫蘭島東岸登陸可以最快的找到陸地支點,但是東麵實在是欠發達,朱明此次進攻的原則就是盡快在錫蘭建立起威信,運用強勢一舉奪得錫蘭島的控製權。
若是在東邊登陸了,那就要與僧伽羅王國泰米爾王國每天的拉鋸戰,朱明耗不起,還不如借助著海上的優勢一舉突入對手最為繁華的地區。
所以經過一番商議,最後的進攻點也定下來了,就是別羅裏港,攜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擊垮僧伽羅王國。
在海上的這段日子,沒有沒有美酒,水手們每天除了擦幹淨甲板外就是不停的推開炮門,模擬裝填火炮的動作,或是操帆的水手無聊的緊隨著風向,頻繁的調動著風帆的方向,為的是獲得一點點額外的加速度。
而藍翎衛的士兵就沒有這麽幸運了,這可不是在陸地上,他們也沒辦法進行陣列的訓練。
不過好在這些藍翎衛的士兵雖然不是水手,但也能耐久風浪,這一路行駛,每日分撥在隊官的帶領下在狹小的甲板進行一些簡單的操練,讓身體也不至於僵硬。
現在乃是四五月份,印度洋上正掛著東北季風,讓艦隊能憑風借力,一路抵達了錫蘭島附近。
不少人曾經來過這錫蘭,現在艦隊乃是在這錫蘭島的正東方,朱明一聲令下,以十四艘戰艦為先導,艦隊轉向了西北方,準備繞到錫蘭島的西麵,向錫蘭島的繁華地區發起進攻。
一路上曾遇到了一些商船,海上沒有阻隔,在天氣晴朗的情況下視野是不的,那些或單隻或三五成群的商船,哪裏在這印度洋上看到過如此龐大的艦隊,朱明這艦隊加上跟在屁股後麵的商船隊伍,已經超過了五十艘各類艦隻,任何人看了這樣的艦隊興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趕緊繞道。
所以這一路倒也沒有人來打擾,直到進入了錫蘭島與印度半島之間的海峽。
此刻這個海峽還沒有明確的名稱,但是黑水明國的商旅都喜歡稱之為斷橋海峽,因為這錫蘭島與那印度半島各有一條如同觸手般伸入大海中的陸地,卻最終被海水所阻隔,因此就稱之為斷橋海峽。
在斷橋海峽,朱明這一支龐大的艦隊還真碰到了螳臂當車的家夥。
對麵那兩艘艦船在這一地應該也是不得了的龐然大物了,足足有近十丈的長短,雙頭尖利昂起,與黑水明國以及天方人的造艦方式都不一樣,隻有一根主桅高高的聳立,那船頭有塊高高的護牆。
此刻那護牆上兩個射擊窗被打開了,朱明通過手中的望遠鏡隱約看到射擊窗後麵是巨型的床弩。
看那兩艘艦隻擋在這海峽中的用意很明顯,就是要阻隔黑水明國的遠征艦隊。
朱明本來到這錫蘭來就是打仗來的,這麽不給麵子的阻住的道路,此時不發威更待何時。
傳令下去,也不用溝通了,直接開炮就是,現在在這斷橋海峽阻擋的,如果不是僧伽羅王國或是泰米爾王國的人,就一定是毗奢耶那伽羅王國的人,這三家都不像是可能成為盟友的樣子。
在最前的海鯊艦雍州號是艦首裝備了火炮的戰艦,九艘海鯊艦中也隻有此刻衝在前頭的三艘裝備了艦首炮,其他的已經被朱明做主取消了。
在勢均力敵的海戰中,這艦首炮的作用實在是不大。
但在此時,艦首炮率先發威了,隨著轟鳴的一聲,緊隨其後跟著的兩艘也開炮了,三發火炮都衝著敵艦兩艘中靠前的一艘,雖然無一命中,但四射的水柱立即讓對麵船上的人驚慌了起來。
“快快,升起大毗奢耶那伽羅的王旗,哪裏來的家夥敢這麽襲擊我們”此刻在第一艘敵艦上一個頭領摸樣的人氣急敗壞的吼道。
一麵淺藍的旗幟被升了起來,但是黑水明國的戰艦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第二輪的炮擊如期而至了,這一次隨著距離的拉近,有一發炮彈擊中了敵艦船體,對此時火炮口徑來說算的上巨無霸的炮彈衝入了敵艦的船體,打出一片四射的木屑。
慌亂中的敵艦飛快的射出了床弩,那如同手臂粗細的弩箭看來極其可怕,若是在平常時候,絕對是了不得的利器,但是此刻,黑水明國的戰艦還在百丈的距離,弩箭很快就失去了力量落入了海中。
“趕快跑,快走”兩艘敵艦很機靈的選擇了撤退,但是轉向並不靈活的他們被扯滿了帆的黑水明國戰艦一追,此刻更近了,火炮都可以放平了低射,此時還沒有加農炮榴彈炮的分別,炮手們隻是根據敵艦的遠近,將炮口放低了……
此時那第一艘敵艦正在雍州號的船舷一側,這一次再也沒有意外了,十炮齊發,整個船體都向另一側搖了一搖,近距離抵射的命中率相當之高,有八枚炮彈歡快的鑽入了敵艦的船體,有兩發炮彈貫穿了從另一麵冒了出來。
打的這艘敵艦上的人是哭爹喊娘。
另一艘見機的快,飛也似的逃走了,而另一艘眼見再掙紮下去,接下來的下場隻可能更慘,那些水手如火燎屁股一般飛快的降下了風帆,不少人站在船舷一側大聲唿號著,這意思誰都看明白了。
遠征艦隊停止了炮擊,派出了小船登上了敵方的船隻。
當花費了不少功夫審問俘虜後,確定了這艘敵艦是來自對岸的毗奢耶那伽羅,而對麵現在的形式也不太妙,北方的幾個蘇丹國壓得很緊,但水手們的消息也隻是道聽途說,大概的信息隻能提供這麽多了。
而問起對方為何會在此地攔住海峽,對方的迴答則是很簡單,一點陰謀論的觀點都沒有包含在裏麵,平常這個斷橋海峽因為是錫蘭和印度半島之間最為狹窄之處,常年有“強大”的艦隊駐守此處,平日裏不過征收商船稅費,出來的都是小船,今日見著朱明如此龐大的艦隊,不動點真功夫是不行了,於是便派出了最為強大的兩艘戰艦。
誰這最強大的戰艦連一個照麵都沒辦法走下去,直接就被揍了個鼻青臉腫。
這發生的事情不過傳為一個笑談,遠征艦隊仍是沿著海峽繼續向下,穿過了斷橋海峽,別羅裏就在眼前了。
消息傳得沒有遠征艦隊來的快,所以當遠征艦隊穿過清晨的暮靄,在灰蒙蒙的天氣中出現在別羅裏港口外時,港口中所有的人都不敢的睜大了的眼睛。
這,如同天上掉下來了一支強大的艦隊,不少人甚至跪倒在地感謝起神跡來。
直到遠征艦隊示威的開了幾炮,那轟隆的炮鳴才讓所有人明白,對麵的艦隊並不是帶來愛與和平的神使艦隊,而是不知從哪裏的征服者。
別羅裏港口大亂,駐守的艦隻匆忙的出港迎敵,雖然對方顯出了火器的犀利,但僧伽羅的戰士也不是孬種。
就在此時,陰霾的天氣終於下起了小雨,正在努力劃槳出港的僧伽羅水手都興奮的大喊起來天助我也下雨了火器不能用,讓他們見識勇士們的力量吧”
下雨了,火器確實不太好使用,但是黑水明國的戰艦,火炮都是在甲板之下的而不像此時大部分的戰艦一般,能有幾門炮擺在甲板上都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遠征艦隊的火炮,不受影響,迴應對麵敵人欣喜的是源源不斷的火炮轟鳴聲,這別羅裏港雖然繁華,但港口的麵積不大,黑水明國十四艘戰艦一字排開,就把個港口堵了個嚴實,火炮一番無差別攻擊下,頓時在小雨中,港口剛才急著想出港的船隻沉沒了幾艘,起火了幾艘,有幾艘慌亂著想往迴開。
這個時候是讓士兵們練練手的時候了,雖然經過長途顛簸,藍翎衛的士兵狀態奇差,但此刻投入一場小小的熱身戰鬥反而有助於他們恢複精神。
要火藥在這錫蘭是打一炮少一點了,能省還是得省著。
兩輪炮擊下來,港口中敢於阻擋這支懸掛著黑底日月旗的船已經沒有了,看到幾艘體型龐大笨重的艦船從那一排體態輕盈的戰艦後麵冒了出來,任誰也沒有膽子上前阻截了,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對方的船隻靠近了港口,靠近了碼頭。
一艘當先的龐大艦船輕易撞翻了碼頭上的一艘小船,隨後大船的船底也傳來一陣令人牙酸的咯吱聲,船底擱淺了。
“混蛋”船上的統領李亮罵道,這海軍的人辦事這麽不靠譜,還說這別羅裏港可以停靠這種大小的船隻,還沒靠上就擱淺了。
水手們也是一臉鬱悶,曾有大型的福船到這別羅裏港貿易時靠港,完全正常,不今日是水文變化還是裝的太多了,竟然擦到了船底,不過看來問題不大,但後麵的船隻是再也不敢往裏進了。
李亮一臉鬱悶的召集了這艘船上近三百名藍翎衛的士兵,褪下了鎧甲,便是沿著纜繩跳入了海中,離碼頭不過三十來丈的距離,鳧水便也能到。
岸上反應的僧伽羅士兵開始揮舞著兵器,聚集到港口上,對著正要遊來的黑水明國士兵。
朱明遠遠的望到了這一切,也是心中鬱悶憤怒,荒謬太荒謬了,若是對方的防守再嚴密一些,今日的藍翎衛豈不是要葬送在這裏。
就在這一會兒,李亮帶領著先頭部隊已經與敵兵接觸了,剛開始的損傷很大,不少藍翎衛士兵還沒爬上岸,既沒有防護又力氣耗盡,兩下就被守在岸上的僧伽羅士兵砍入了水中,染紅了海麵。
後麵停在港外的運兵船上紛紛丟下了皮筏木船,藍翎衛士兵擠在小船上向著岸邊劃進著。
當李亮帶領著百來人占據了岸上的一小塊地方後,那個地方就成為了一個最亮眼的靶子,不管是僧伽羅人還是黑水明國的士兵,都是向著那個地方前進著。
後麵的皮筏,每一艘靠岸都給岸上帶來了二三十人不等的援軍,而對麵僧伽羅的士兵也是在不斷增加著,還有一些平民也加入了抵抗隊伍。
在這個雨天,原本破對方的陣勢和對付平民,震天雷是相當有效的一種武器,可惜一來下雨,二來從海上登陸,都沒有人帶著這個,連火槍也沒人帶,此刻隻能憑借著手中的刀槍一刀一槍的將敵人趕下海換個位置了。
第兩百一十七章別羅裏的雨
第兩百一十七章別羅裏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