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雲初淨揣著盒子迴去,光明正大拿給木曉保管時,木曉和木落都以為,隻是宗政晟他們送的禮物。
雲初淨有信心,除非是汪婧芳看到,否則誰也打不開這金絲楠木盒。
夜半三更,驛站外突然傳來急促馬蹄聲,有人敲開了驛站的門。
來人是朝廷的暗樁,然後人很快被帶到,宗政晟和端木桓還有雲三老爺麵前。
“迴大人,漢昌府衙被圍,流民衝進府衙,殺了兩名衙役,開了漢昌糧倉!”
宗政晟和端木桓,忍不住變了臉色,宗政晟暴怒道:“不是已經通知各處開倉放糧嗎?怎麽還會出現這種事?”
端木桓則沉著問道:“漢昌府尹是誰?人呢?”
雲文善畢竟曾是吏部侍郎,對官員更有印象,想了一下道:“漢昌府尹?應該是,天啟二十七年探花戴荃。”
暗樁也迴答道:“戴大人已經不知所蹤。”
事不宜遲,宗政晟要馬上出發,安撫流民和維持次序是他的職責所在,不能讓事態升級。
宗政晟帶著飛羽衛和三百禦林軍,連夜出發,而端木桓則和雲巡撫一起,按計劃去往漢口。
等第二日雲初淨起來,才得知宗政晟已走的消息,略微有點失落,很快恢複了過來。
用過早膳,隊伍按時出發,雲初淨看剛走不到幾裏路,又是傾盆大雨,不免有點焦急。
前麵探路的斥候很快過來,奉命告訴雲家侍衛,前麵有一處破廟,可以暫時歇息一下。
馬車顛簸在泥濘路上,很快往破廟方向而去。
端木桓已經率先到了破廟,看著兩輛馬車踟躕前來,終於放心。親自撐著把油紙傘,將雲初淨抱下馬車。
暗衛和禦林軍分散破廟各處,在大殿中間留了塊比較幹燥之地,還升了一個火堆。
雲初淨在一塊墊了帕子的石頭上坐下,有點焦慮的看著連綿不斷的大雨,輕聲問道:“桓表哥,這雨這麽大,我們怎麽辦?”
如果沒有雲初淨父女,端木桓肯定是要大家冒雨前進。早一日到達漢口,就能早一日調動江夏各地糧倉,也能對不作為的官員進行罷黜。
“再等一下,如果實在不行,我就帶暗衛先行一步,讓禦林軍護送你和雲巡撫。”
這是端木桓考慮之下,比較可行的辦法。
雲初淨也比較擔心,現在這樣的瓢潑大雨,她們尚且有片瓦遮身,可那些受災無家可歸的百姓呢?
要是百姓們居無定所,又無衣無食,那就是逼著他們造反。
“桓表哥,你們幹脆先行一步,這裏到漢口府衙也不過兩三日路程,我和父親隨後就到。”
端木桓有點意動,可又對雲初淨不放心,傳來禦林軍隊長蕭山。
“蕭隊長,我要帶暗衛先行一步,雲巡撫父女的安危,就交給你了。”
蕭山是個機靈人,一路上宗政晟和端木桓對雲家小姐的不同,早就不是什麽秘密事。無論將來誰登九五,保護照顧好雲小姐,都是穩賺不賠的事。
何況,這本來也是他的職責所在。
蕭山恭敬道:“小王爺放心,屬下定會將雲巡撫和雲小姐,安全護送到江口府衙。”
端木桓還是不放心,想將飛羽留下,卻被雲初淨拒絕:“桓表哥,你此去用人的地方多,飛羽可是你的左右手。我有木曉和木落在,還有蕭隊長的兩百禦林軍,一定沒問題。”
蕭山也在旁邊保證道:“小王爺你可以放心的走,屬下三日之內,一定護送雲巡撫和雲小姐到漢口府衙。”
躊躇再三,端木桓還是決定先行一步,萬一宗政晟那邊流民暴亂,還需要他後續支援。
端木桓將雲初淨拉到旁邊,將一塊令牌放在她手上,低聲道:“江夏郡總督姓萬,如果漢口府衙有什麽變故,你可以拿著令牌去找萬總督。”
“嗯。”
雖然雲初淨覺得有兩百禦林軍護送,肯定沒有問題,不過還是收下令牌,以防萬一。
端木桓再三叮囑:“如果路上遇上流民,切不可胡亂施舍,否則容易引起流民圍攻。到了漢口府衙,才是真正安全。”
雲初淨知道輕重,點點頭笑道:“桓表哥,你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你不相信我,也要相信木曉和木落。”
如此一來,端木桓這才帶暗衛先行離開,破廟裏隻剩下兩百禦林軍和雲家、秦家數十名護衛。
雲初淨中午吃著糕點,突然有點懷念宗政晟和端木桓在時,香噴噴可口的飯菜。還有大家一起用膳,那溫馨寧靜的氛圍。
也不知道,那兩人現在有沒有東西吃,還是繼續淋著雨趕路?
事實上,宗政晟和端木桓正在冒雨趕路。
伏矢勸宗政晟先歇息一會再趕路,卻被宗政晟拒絕:“我們要盡快趕到漢昌,能勸降流民最好,萬一流民自立為王,那就隻能殺了。”
端木桓也是一路快馬加鞭,驛站裏隻要了幹糧,就繼續前行。越往漢口就越發現渭河水位暴漲,已經衝毀了多道橋梁。
兩人對雲初淨也是掛念,不過盡快穩定荊州的局勢,雲初淨也會更加安全。
眼看午後的雨要小一些,雲初淨和父親商量後,與蕭山隊長一說,大家都覺得還是先趕到下一個驛站比較好。
剛上路不久,就發現渭河的水暴漲,將要過的一道橋梁已經完全淹沒。
蕭山隊長派人試了一下水深,打馬過來同雲三老爺商量道:“雲巡撫,這前麵過不去了,估計我們要繞行。”
雲文善看湍急的河水,也有點害怕,馬上道:“好,繞行就繞行,不能讓大家危險。”
蕭山看著旁邊整齊的馬蹄印有點可惜,看來世子爺也好,小王爺也好,都是從這裏經過的。
隻是現在過不去,這一繞就多出好幾十裏路。
由於這一繞道,再加上一直綿延不斷的雨,所以當大家趕到驛站時,已經是戌時。
迴到房間,木曉趕緊去給雲初淨做了碗薑湯。迴來時,順便告訴雲初淨,宗政晟和端木桓的消息。
“小姐,世子爺午時前就過了驛站,未時末小王爺也過了驛站。”
雲初淨有信心,除非是汪婧芳看到,否則誰也打不開這金絲楠木盒。
夜半三更,驛站外突然傳來急促馬蹄聲,有人敲開了驛站的門。
來人是朝廷的暗樁,然後人很快被帶到,宗政晟和端木桓還有雲三老爺麵前。
“迴大人,漢昌府衙被圍,流民衝進府衙,殺了兩名衙役,開了漢昌糧倉!”
宗政晟和端木桓,忍不住變了臉色,宗政晟暴怒道:“不是已經通知各處開倉放糧嗎?怎麽還會出現這種事?”
端木桓則沉著問道:“漢昌府尹是誰?人呢?”
雲文善畢竟曾是吏部侍郎,對官員更有印象,想了一下道:“漢昌府尹?應該是,天啟二十七年探花戴荃。”
暗樁也迴答道:“戴大人已經不知所蹤。”
事不宜遲,宗政晟要馬上出發,安撫流民和維持次序是他的職責所在,不能讓事態升級。
宗政晟帶著飛羽衛和三百禦林軍,連夜出發,而端木桓則和雲巡撫一起,按計劃去往漢口。
等第二日雲初淨起來,才得知宗政晟已走的消息,略微有點失落,很快恢複了過來。
用過早膳,隊伍按時出發,雲初淨看剛走不到幾裏路,又是傾盆大雨,不免有點焦急。
前麵探路的斥候很快過來,奉命告訴雲家侍衛,前麵有一處破廟,可以暫時歇息一下。
馬車顛簸在泥濘路上,很快往破廟方向而去。
端木桓已經率先到了破廟,看著兩輛馬車踟躕前來,終於放心。親自撐著把油紙傘,將雲初淨抱下馬車。
暗衛和禦林軍分散破廟各處,在大殿中間留了塊比較幹燥之地,還升了一個火堆。
雲初淨在一塊墊了帕子的石頭上坐下,有點焦慮的看著連綿不斷的大雨,輕聲問道:“桓表哥,這雨這麽大,我們怎麽辦?”
如果沒有雲初淨父女,端木桓肯定是要大家冒雨前進。早一日到達漢口,就能早一日調動江夏各地糧倉,也能對不作為的官員進行罷黜。
“再等一下,如果實在不行,我就帶暗衛先行一步,讓禦林軍護送你和雲巡撫。”
這是端木桓考慮之下,比較可行的辦法。
雲初淨也比較擔心,現在這樣的瓢潑大雨,她們尚且有片瓦遮身,可那些受災無家可歸的百姓呢?
要是百姓們居無定所,又無衣無食,那就是逼著他們造反。
“桓表哥,你們幹脆先行一步,這裏到漢口府衙也不過兩三日路程,我和父親隨後就到。”
端木桓有點意動,可又對雲初淨不放心,傳來禦林軍隊長蕭山。
“蕭隊長,我要帶暗衛先行一步,雲巡撫父女的安危,就交給你了。”
蕭山是個機靈人,一路上宗政晟和端木桓對雲家小姐的不同,早就不是什麽秘密事。無論將來誰登九五,保護照顧好雲小姐,都是穩賺不賠的事。
何況,這本來也是他的職責所在。
蕭山恭敬道:“小王爺放心,屬下定會將雲巡撫和雲小姐,安全護送到江口府衙。”
端木桓還是不放心,想將飛羽留下,卻被雲初淨拒絕:“桓表哥,你此去用人的地方多,飛羽可是你的左右手。我有木曉和木落在,還有蕭隊長的兩百禦林軍,一定沒問題。”
蕭山也在旁邊保證道:“小王爺你可以放心的走,屬下三日之內,一定護送雲巡撫和雲小姐到漢口府衙。”
躊躇再三,端木桓還是決定先行一步,萬一宗政晟那邊流民暴亂,還需要他後續支援。
端木桓將雲初淨拉到旁邊,將一塊令牌放在她手上,低聲道:“江夏郡總督姓萬,如果漢口府衙有什麽變故,你可以拿著令牌去找萬總督。”
“嗯。”
雖然雲初淨覺得有兩百禦林軍護送,肯定沒有問題,不過還是收下令牌,以防萬一。
端木桓再三叮囑:“如果路上遇上流民,切不可胡亂施舍,否則容易引起流民圍攻。到了漢口府衙,才是真正安全。”
雲初淨知道輕重,點點頭笑道:“桓表哥,你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你不相信我,也要相信木曉和木落。”
如此一來,端木桓這才帶暗衛先行離開,破廟裏隻剩下兩百禦林軍和雲家、秦家數十名護衛。
雲初淨中午吃著糕點,突然有點懷念宗政晟和端木桓在時,香噴噴可口的飯菜。還有大家一起用膳,那溫馨寧靜的氛圍。
也不知道,那兩人現在有沒有東西吃,還是繼續淋著雨趕路?
事實上,宗政晟和端木桓正在冒雨趕路。
伏矢勸宗政晟先歇息一會再趕路,卻被宗政晟拒絕:“我們要盡快趕到漢昌,能勸降流民最好,萬一流民自立為王,那就隻能殺了。”
端木桓也是一路快馬加鞭,驛站裏隻要了幹糧,就繼續前行。越往漢口就越發現渭河水位暴漲,已經衝毀了多道橋梁。
兩人對雲初淨也是掛念,不過盡快穩定荊州的局勢,雲初淨也會更加安全。
眼看午後的雨要小一些,雲初淨和父親商量後,與蕭山隊長一說,大家都覺得還是先趕到下一個驛站比較好。
剛上路不久,就發現渭河的水暴漲,將要過的一道橋梁已經完全淹沒。
蕭山隊長派人試了一下水深,打馬過來同雲三老爺商量道:“雲巡撫,這前麵過不去了,估計我們要繞行。”
雲文善看湍急的河水,也有點害怕,馬上道:“好,繞行就繞行,不能讓大家危險。”
蕭山看著旁邊整齊的馬蹄印有點可惜,看來世子爺也好,小王爺也好,都是從這裏經過的。
隻是現在過不去,這一繞就多出好幾十裏路。
由於這一繞道,再加上一直綿延不斷的雨,所以當大家趕到驛站時,已經是戌時。
迴到房間,木曉趕緊去給雲初淨做了碗薑湯。迴來時,順便告訴雲初淨,宗政晟和端木桓的消息。
“小姐,世子爺午時前就過了驛站,未時末小王爺也過了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