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搶了人家的媳婦,周少瑜多少都算是對不住人家曹壽,為了一定程度上補償一下,這便認了曹壽的父母為義父義母,當然了,實際上走動卻也並不算多,起碼曹壽的兄弟就很是不熟悉。
這次迴安陵,本是要好生說一說曹小姑的事情,至於班昭,則抱著說服曹父曹母將曹小姑下嫁為妾的心思,畢竟不好嫁了嘛,可操作性還是很大的。
不曾想,前段時間還好好的,待周少瑜一行迴到安陵一瞧,曹壽已然病倒在床。
周少瑜這才猛然一驚,曆史上班昭老早就喪夫,而後一直守寡,這不就是說明曹壽掛的早麽!
這種時候,也沒誰還會往曹小姑的問題上糾纏,大家夥的心思都圍繞在曹壽的身上。怎麽說也是曹家長子,正值壯年好好的人兒,病成這樣鬧不好就沒了,誰還有閑情在意別的?就連曹小姑都無比後悔,早知如此,先前又何苦離家,可話說迴來,誰又想得到曹壽病倒的這麽快還這麽嚴重。
周少瑜不是醫生,若是小病還好,還能幫的上忙,可別的病,卻也是束手無策。
隨著曹壽的身體一天天愈來愈差,曹家的氣氛也愈發壓抑,原本一開始並無人說道曹小姑,現在也因為心情隨著變差,而開始教訓起曹小姑來,誰讓她做出離家出走這種離經叛道的事情來呢?委實是有辱門風。換個狠心點的家族,說不得還真就逐出家門了。
可伴隨著曹壽身體再一次往下垮的時候,連教訓曹小姑的心情都沒了,眼看曹壽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少,連下床都做不到,這下子曹家是真的急了。
所謂病急亂投醫,大夫治不好,隻好試試別的法子。又是開壇做法喝符水,又是燒香拜神仙求庇護。可這又能有什麽用。偏生周少瑜也不好組織,不然人家準跟你拚命。
到了最後,一個新的想法被提了出來。
衝喜。
對於曹壽這種還算年輕的男子而言,若要衝喜,首先第一選擇自然是婚嫁,正妻固然是有了,但還可以納妾。隻是用來衝喜的妾,卻不是那麽好找。
眼下正是明章之治時期,前頭更是位麵之子劉秀的光武中興,安陵是屬於右扶風地區的,又不是什麽偏僻地方,都不至於說窮到啥地步。對於他們來說,若是女兒嫁過去衝喜成功還好,若是失敗,說不得還要得罪人。畢竟是民智未開的古代,哪怕是抱著衝喜為目的,可一旦失敗,少不得仍舊會帶上一個克夫的名頭。
或許的確有人願意將女子送入曹家為妾以做衝喜,但同時也得曹家看得上不是。總不能隨隨便便是個女的就能納。可若是上外地買,這一時半會的,也未必來得及。
不管成不成吧,正常而言,無論如何也勞煩不到周少瑜的頭上,充其量他就是個曹家義子,人家又不是沒兒子不是。可隨著找不到合適的衝喜女子,好容易找到一個也因為八字相衝而作罷之後,曹家徹底坐不住了。
衝喜嘛,要麽就是生病之人自己成婚。要麽是其子女成婚,其他的都算不得衝喜。可這時候也顧不得許多了,誰讓找不到呢?
曹壽兩個弟弟原本定下的親事提前步入程序準備完婚,既然身份不對那就數量來充嘛,能沾一點喜氣是一點不是?而這時候班昭出麵了,然後……作為曹家女兒的曹小姑和義子周少瑜也湊個一對……
周少瑜表示,懵……這裏頭咋還有我的事呢?為啥還是曹小姑?我沒想法啊!送女啊?
作為義子,之後的走動並不算多,但表現絕對沒得挑,總歸托周少瑜的福,曹家的田產啥的,多了不少,知道的誰不挑起大拇指說個好字,做夢都想來個這等啥都送的義子好吧。
總歸曹家一直都對周少瑜挺滿意,不僅為人大方,性子也是極好的,好說話,很隨和,沒架子,能幫襯的二話不說。反正曹小姑的名聲都傳開了很難再嫁到合適的對象,既然如此,雖說做妾仍舊有點不甘,可對象是周少瑜的話,卻也勉強能接受,更莫說此刻哪裏還顧得了那麽多。
別說曹小姑了,就是曹壽那屁大點的娃兒,都給提前說了一門親給定下,多少也算是一樁喜事麽。
其實這麽著急,曹家也有別的想法。也算是做兩手準備。
若曹壽當真出了意外,其作為長兄,那麽他的弟弟妹妹,也都是需要至少守孝一年的。換言之,這段時間內,是不可能進行婚姻嫁娶。
既然如此,不若提前娶了,也免得耽誤時間,更是借機衝喜,萬一成功了呢?
“啥?你說這事是你跟義父他們提議的?”周家,周少瑜可是吃驚的很。
班昭也不虛,有理有據的輕聲道:“妾嫁予周郎幾載,得君寵愛,妾甚感幸甚……然妾一無所出,無法為周家開枝散葉,實為妾之罪過,郎君愛惜,不願冷落於妾,不願再行納娶之事。可妾卻不能因此心安理得,妾時間若長,外間少不得還要說妾乃是善妒。為夫選妾,本就是賢妻應做之事,豐娘雖想法頗有些乖張,但好歹出身書香門第,知書達理又頗有相貌,更與郎君感情深厚,委實沒有比這更好的人選了。
再說,曹家大兄病重,此刻曹家皆行婚事意圖衝喜,唯獨曹小姑最是為難,與其讓她冒然嫁予他人為妻為妾不知好壞,還不如與郎君成就好事……”
你說的好有道理,我居然反駁不能,可問題是,咱沒想過要曹小姑來著啊!
周少瑜也是哭笑不得,哥都已經收斂下來了,結果倒好,班昭太給力,主動送!事情都已經發展到這一步了,周少瑜還能怎麽辦?拒絕?
這反而更害人!
想了想,問道:“豐娘是何意思?”
這就是問曹小姑的態度了,名曹豐生嘛,太好理解了,生於豐收時節唄。以前還能曹小姑曹小姑的稱唿,成了義妹之後自然就不合適了,挑來挑去,最終一直喚豐娘。嗯,某種意義上,到是也能體現這個豐字來的。
以班昭的觀念,這問題毫無意義,本來嘛,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事自古如此,乃是禮數規矩,哪有問人家本身意見的,更莫說此刻事情已然定下,再反對都沒用。
可好歹也已經做了好幾年的夫妻,周少瑜是啥性子她還能不知道?在班昭看來,尊重人是好事,可難免有些太過,就比如現在這事,其實是不用問的。
當然了,肯定不會這麽答,班昭是聰慧的女子,斷不會做那可能會影響夫妻感情的事情來,哪怕一丟丟可能也要避免。
於是便道:“自然是應允的,周郎也知曉豐娘的性子,尋常男子哪裏接受的了她,向來這世間也隻有周郎這般大肚胸懷的男子才是適合她,向來她自己也是知曉這點的。”
周少瑜一聽,似乎也真是這麽一迴事。
班昭偷偷一笑,心說這事妥了。之所以在明知道曹小姑觀念的前提下還願意讓其給周少瑜做妾,同樣就是出於這一點,曹小姑隻要不蠢,就知道沒有比周少瑜更適合她的人了,在沒有選擇之下,一旦嫁過來,便是想‘跳’也‘跳’不起來。人家追求的是思想獨立,又不是不嫁嘛。再說了,作為局外人,曹小姑對周少瑜到底啥感情還能沒點數?
到時候自己在加以管束教導,相信到時候曹小姑定然也是會改變的。對此,班昭頗有信心。
好嘛,周少瑜怎麽都猜不到班昭居然有這麽多亂七八糟的想法,若是知道的話……額,似乎也無所謂?大抵也就是會感慨一下,班昭應當是個極為適合打理內事的女子。
如此一來,分工也就妥了。
李清照的能力與才華絕對沒得挑,整個內宅打理的妥妥當當不說,外事上更是將潭州、誠徽州等地發展的欣欣向榮,但也難免因此導致勞累,畢竟精力有限分身乏術。
蔡琰才學雖高,但性子太淡,所作工作一直都是在學術與音樂上。比如善懷閣詩集的內容審訂,儒家新釋義的編寫,各種曲目乃至戲曲的創作,以及撰寫各種吹噓周少瑜給他刷名望的文章……咳咳咳,當然了,這些自然也不會是什麽輕鬆事,單單儒家新釋義的編寫就是一項浩大的工作。
現在又多一個班昭,或許外事上的能力有限一些,但處理內事絕對妥妥的沒問題,到時候輔佐李清照,起碼能解放李清照不少的精力,絕對同樣能將妹子們的關係處理妥當,且家中一切更加井井有條。
可莫要小看管理內宅一事,這可不簡單,而且很重要,試想一下,假若周少瑜那麽多妹子亂了起來……還是不想了,光想想都頭疼!
是日,這絕對是曹家有史以來最熱鬧的時刻,兩個兒子這一日娶妻,周少瑜這個義子也是納妾,納的還是曹家女兒,前來的客人簡直爆棚,家裏是別指望坐下了,直接外頭設宴,連綿上百桌,反正鄉裏有一個算一個,人人有份,都來吃一份喜酒。
別說曹家了,便是在當地,那也算是難得一見的大熱鬧。
相比起曹家兒子娶妻,周少瑜這裏就簡單的多,到底是納妾麽,終究不是正娶,即便給足了曹家臉麵多走了不少程序,該出的彩禮也很是豐厚,可到底還是隔了那麽一層。
若是別的時刻,周少瑜自然不會在乎太多,想怎麽來就怎麽來。但現在麽,還是多按照規矩來比較好,到底還是東漢麽,又不是大梁。隻是如此一來,曹小姑也就別指望可以拜堂了。
總之,明明都是喜事,可周少瑜將曹小姑接迴之後,沒等多久,就立刻帶著班昭和曹小姑重新出現參加曹家的婚宴,隻不過這一刻,曹小姑卻是換了身份,明明上一刻還是曹家人,但此刻卻是妥妥的周家人了。
難得的喜事,曹壽也因此精神好了不少,居然能勉強下地出麵了片刻。其實衝喜的原理到也簡單,人的精神狀態對於生病是有一定影響的,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一喜慶高興了,因此而使得身子好轉也是有幾率的。
最明顯例子,後世總是聽到說,誰誰誰被查出得了癌症,整天愁眉苦臉惆悵心塞的不行,然後沒多久,掛了。又誰誰誰心態樂觀積極向上,然後……居然好了!
大抵就是這麽個意思了。
看見曹壽有所轉好,周少瑜也有點吃不準是不是真起了效果,畢竟相比起班昭,曹壽實在是太沒名氣了,鬧不好若不是因為娶了班昭,壓根都不會留下半點曆史痕跡,饒是如此,也仍舊沒啥更多的記載,所以就沒法確定曹壽具體到底是嘛時候掛的。
不過能好轉一些,周少瑜還是樂意見到的,怎麽說也有一定的交情麽。
隻是相對而言,這般的交情微微有一點兒假,到不是說周少瑜虛情假意,而是在自知隻是過客的情況下,沒必要太過上心,不然到時候離去,反而會影響心情,因為說不得就是永別了不是。
按理說今日也是周少爺曹小姑大喜的日子,圓個房也是正常,隻是人生當中總是充滿了意外。
明明喜宴的時候,曹壽還精神頗佳的出了一會麵,但到了夜晚,才剛迴到自宅的周少瑜就收到通知,曹壽病危。沒有法子,隻能再次帶著妻妾趕往曹家。
一連折騰了十來天,就曹壽這情況,曹小姑自然也沒心情考慮別的,圓房什麽的,自然也就耽擱了下來。而十餘日過去,奄奄一息骨瘦如柴的曹壽,也終於咽下最後一口氣一命嗚唿撒手人寰。
衝喜沒有成功,才剛辦過喜事,轉眼就變成了辦白事。就連班家兄弟也特地趕迴來吊唁。
周少瑜看的心有戚戚,心說得虧自己不一樣啊,不然的話,若是自己英年早逝,這尼瑪必須死不瞑目,大好的事業不說,更重要的是大好的妹子們豈不是全部寡啦?
嗯嗯,就算是為了妹子,咱以後也得惜命一些。
這次迴安陵,本是要好生說一說曹小姑的事情,至於班昭,則抱著說服曹父曹母將曹小姑下嫁為妾的心思,畢竟不好嫁了嘛,可操作性還是很大的。
不曾想,前段時間還好好的,待周少瑜一行迴到安陵一瞧,曹壽已然病倒在床。
周少瑜這才猛然一驚,曆史上班昭老早就喪夫,而後一直守寡,這不就是說明曹壽掛的早麽!
這種時候,也沒誰還會往曹小姑的問題上糾纏,大家夥的心思都圍繞在曹壽的身上。怎麽說也是曹家長子,正值壯年好好的人兒,病成這樣鬧不好就沒了,誰還有閑情在意別的?就連曹小姑都無比後悔,早知如此,先前又何苦離家,可話說迴來,誰又想得到曹壽病倒的這麽快還這麽嚴重。
周少瑜不是醫生,若是小病還好,還能幫的上忙,可別的病,卻也是束手無策。
隨著曹壽的身體一天天愈來愈差,曹家的氣氛也愈發壓抑,原本一開始並無人說道曹小姑,現在也因為心情隨著變差,而開始教訓起曹小姑來,誰讓她做出離家出走這種離經叛道的事情來呢?委實是有辱門風。換個狠心點的家族,說不得還真就逐出家門了。
可伴隨著曹壽身體再一次往下垮的時候,連教訓曹小姑的心情都沒了,眼看曹壽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少,連下床都做不到,這下子曹家是真的急了。
所謂病急亂投醫,大夫治不好,隻好試試別的法子。又是開壇做法喝符水,又是燒香拜神仙求庇護。可這又能有什麽用。偏生周少瑜也不好組織,不然人家準跟你拚命。
到了最後,一個新的想法被提了出來。
衝喜。
對於曹壽這種還算年輕的男子而言,若要衝喜,首先第一選擇自然是婚嫁,正妻固然是有了,但還可以納妾。隻是用來衝喜的妾,卻不是那麽好找。
眼下正是明章之治時期,前頭更是位麵之子劉秀的光武中興,安陵是屬於右扶風地區的,又不是什麽偏僻地方,都不至於說窮到啥地步。對於他們來說,若是女兒嫁過去衝喜成功還好,若是失敗,說不得還要得罪人。畢竟是民智未開的古代,哪怕是抱著衝喜為目的,可一旦失敗,少不得仍舊會帶上一個克夫的名頭。
或許的確有人願意將女子送入曹家為妾以做衝喜,但同時也得曹家看得上不是。總不能隨隨便便是個女的就能納。可若是上外地買,這一時半會的,也未必來得及。
不管成不成吧,正常而言,無論如何也勞煩不到周少瑜的頭上,充其量他就是個曹家義子,人家又不是沒兒子不是。可隨著找不到合適的衝喜女子,好容易找到一個也因為八字相衝而作罷之後,曹家徹底坐不住了。
衝喜嘛,要麽就是生病之人自己成婚。要麽是其子女成婚,其他的都算不得衝喜。可這時候也顧不得許多了,誰讓找不到呢?
曹壽兩個弟弟原本定下的親事提前步入程序準備完婚,既然身份不對那就數量來充嘛,能沾一點喜氣是一點不是?而這時候班昭出麵了,然後……作為曹家女兒的曹小姑和義子周少瑜也湊個一對……
周少瑜表示,懵……這裏頭咋還有我的事呢?為啥還是曹小姑?我沒想法啊!送女啊?
作為義子,之後的走動並不算多,但表現絕對沒得挑,總歸托周少瑜的福,曹家的田產啥的,多了不少,知道的誰不挑起大拇指說個好字,做夢都想來個這等啥都送的義子好吧。
總歸曹家一直都對周少瑜挺滿意,不僅為人大方,性子也是極好的,好說話,很隨和,沒架子,能幫襯的二話不說。反正曹小姑的名聲都傳開了很難再嫁到合適的對象,既然如此,雖說做妾仍舊有點不甘,可對象是周少瑜的話,卻也勉強能接受,更莫說此刻哪裏還顧得了那麽多。
別說曹小姑了,就是曹壽那屁大點的娃兒,都給提前說了一門親給定下,多少也算是一樁喜事麽。
其實這麽著急,曹家也有別的想法。也算是做兩手準備。
若曹壽當真出了意外,其作為長兄,那麽他的弟弟妹妹,也都是需要至少守孝一年的。換言之,這段時間內,是不可能進行婚姻嫁娶。
既然如此,不若提前娶了,也免得耽誤時間,更是借機衝喜,萬一成功了呢?
“啥?你說這事是你跟義父他們提議的?”周家,周少瑜可是吃驚的很。
班昭也不虛,有理有據的輕聲道:“妾嫁予周郎幾載,得君寵愛,妾甚感幸甚……然妾一無所出,無法為周家開枝散葉,實為妾之罪過,郎君愛惜,不願冷落於妾,不願再行納娶之事。可妾卻不能因此心安理得,妾時間若長,外間少不得還要說妾乃是善妒。為夫選妾,本就是賢妻應做之事,豐娘雖想法頗有些乖張,但好歹出身書香門第,知書達理又頗有相貌,更與郎君感情深厚,委實沒有比這更好的人選了。
再說,曹家大兄病重,此刻曹家皆行婚事意圖衝喜,唯獨曹小姑最是為難,與其讓她冒然嫁予他人為妻為妾不知好壞,還不如與郎君成就好事……”
你說的好有道理,我居然反駁不能,可問題是,咱沒想過要曹小姑來著啊!
周少瑜也是哭笑不得,哥都已經收斂下來了,結果倒好,班昭太給力,主動送!事情都已經發展到這一步了,周少瑜還能怎麽辦?拒絕?
這反而更害人!
想了想,問道:“豐娘是何意思?”
這就是問曹小姑的態度了,名曹豐生嘛,太好理解了,生於豐收時節唄。以前還能曹小姑曹小姑的稱唿,成了義妹之後自然就不合適了,挑來挑去,最終一直喚豐娘。嗯,某種意義上,到是也能體現這個豐字來的。
以班昭的觀念,這問題毫無意義,本來嘛,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事自古如此,乃是禮數規矩,哪有問人家本身意見的,更莫說此刻事情已然定下,再反對都沒用。
可好歹也已經做了好幾年的夫妻,周少瑜是啥性子她還能不知道?在班昭看來,尊重人是好事,可難免有些太過,就比如現在這事,其實是不用問的。
當然了,肯定不會這麽答,班昭是聰慧的女子,斷不會做那可能會影響夫妻感情的事情來,哪怕一丟丟可能也要避免。
於是便道:“自然是應允的,周郎也知曉豐娘的性子,尋常男子哪裏接受的了她,向來這世間也隻有周郎這般大肚胸懷的男子才是適合她,向來她自己也是知曉這點的。”
周少瑜一聽,似乎也真是這麽一迴事。
班昭偷偷一笑,心說這事妥了。之所以在明知道曹小姑觀念的前提下還願意讓其給周少瑜做妾,同樣就是出於這一點,曹小姑隻要不蠢,就知道沒有比周少瑜更適合她的人了,在沒有選擇之下,一旦嫁過來,便是想‘跳’也‘跳’不起來。人家追求的是思想獨立,又不是不嫁嘛。再說了,作為局外人,曹小姑對周少瑜到底啥感情還能沒點數?
到時候自己在加以管束教導,相信到時候曹小姑定然也是會改變的。對此,班昭頗有信心。
好嘛,周少瑜怎麽都猜不到班昭居然有這麽多亂七八糟的想法,若是知道的話……額,似乎也無所謂?大抵也就是會感慨一下,班昭應當是個極為適合打理內事的女子。
如此一來,分工也就妥了。
李清照的能力與才華絕對沒得挑,整個內宅打理的妥妥當當不說,外事上更是將潭州、誠徽州等地發展的欣欣向榮,但也難免因此導致勞累,畢竟精力有限分身乏術。
蔡琰才學雖高,但性子太淡,所作工作一直都是在學術與音樂上。比如善懷閣詩集的內容審訂,儒家新釋義的編寫,各種曲目乃至戲曲的創作,以及撰寫各種吹噓周少瑜給他刷名望的文章……咳咳咳,當然了,這些自然也不會是什麽輕鬆事,單單儒家新釋義的編寫就是一項浩大的工作。
現在又多一個班昭,或許外事上的能力有限一些,但處理內事絕對妥妥的沒問題,到時候輔佐李清照,起碼能解放李清照不少的精力,絕對同樣能將妹子們的關係處理妥當,且家中一切更加井井有條。
可莫要小看管理內宅一事,這可不簡單,而且很重要,試想一下,假若周少瑜那麽多妹子亂了起來……還是不想了,光想想都頭疼!
是日,這絕對是曹家有史以來最熱鬧的時刻,兩個兒子這一日娶妻,周少瑜這個義子也是納妾,納的還是曹家女兒,前來的客人簡直爆棚,家裏是別指望坐下了,直接外頭設宴,連綿上百桌,反正鄉裏有一個算一個,人人有份,都來吃一份喜酒。
別說曹家了,便是在當地,那也算是難得一見的大熱鬧。
相比起曹家兒子娶妻,周少瑜這裏就簡單的多,到底是納妾麽,終究不是正娶,即便給足了曹家臉麵多走了不少程序,該出的彩禮也很是豐厚,可到底還是隔了那麽一層。
若是別的時刻,周少瑜自然不會在乎太多,想怎麽來就怎麽來。但現在麽,還是多按照規矩來比較好,到底還是東漢麽,又不是大梁。隻是如此一來,曹小姑也就別指望可以拜堂了。
總之,明明都是喜事,可周少瑜將曹小姑接迴之後,沒等多久,就立刻帶著班昭和曹小姑重新出現參加曹家的婚宴,隻不過這一刻,曹小姑卻是換了身份,明明上一刻還是曹家人,但此刻卻是妥妥的周家人了。
難得的喜事,曹壽也因此精神好了不少,居然能勉強下地出麵了片刻。其實衝喜的原理到也簡單,人的精神狀態對於生病是有一定影響的,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一喜慶高興了,因此而使得身子好轉也是有幾率的。
最明顯例子,後世總是聽到說,誰誰誰被查出得了癌症,整天愁眉苦臉惆悵心塞的不行,然後沒多久,掛了。又誰誰誰心態樂觀積極向上,然後……居然好了!
大抵就是這麽個意思了。
看見曹壽有所轉好,周少瑜也有點吃不準是不是真起了效果,畢竟相比起班昭,曹壽實在是太沒名氣了,鬧不好若不是因為娶了班昭,壓根都不會留下半點曆史痕跡,饒是如此,也仍舊沒啥更多的記載,所以就沒法確定曹壽具體到底是嘛時候掛的。
不過能好轉一些,周少瑜還是樂意見到的,怎麽說也有一定的交情麽。
隻是相對而言,這般的交情微微有一點兒假,到不是說周少瑜虛情假意,而是在自知隻是過客的情況下,沒必要太過上心,不然到時候離去,反而會影響心情,因為說不得就是永別了不是。
按理說今日也是周少爺曹小姑大喜的日子,圓個房也是正常,隻是人生當中總是充滿了意外。
明明喜宴的時候,曹壽還精神頗佳的出了一會麵,但到了夜晚,才剛迴到自宅的周少瑜就收到通知,曹壽病危。沒有法子,隻能再次帶著妻妾趕往曹家。
一連折騰了十來天,就曹壽這情況,曹小姑自然也沒心情考慮別的,圓房什麽的,自然也就耽擱了下來。而十餘日過去,奄奄一息骨瘦如柴的曹壽,也終於咽下最後一口氣一命嗚唿撒手人寰。
衝喜沒有成功,才剛辦過喜事,轉眼就變成了辦白事。就連班家兄弟也特地趕迴來吊唁。
周少瑜看的心有戚戚,心說得虧自己不一樣啊,不然的話,若是自己英年早逝,這尼瑪必須死不瞑目,大好的事業不說,更重要的是大好的妹子們豈不是全部寡啦?
嗯嗯,就算是為了妹子,咱以後也得惜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