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瑜當然不是那種死好麵子之人,以他的脾性,就算李秀寧與他直言也不會有任何的不愉。
常言道人無完人,周少瑜可不覺得自己萬能無敵,當然會有錯誤和疏漏的時候,該直言便直言,自然會虛心接受。
相處這麽久,李秀寧自然也知曉周少瑜的性子,但周少瑜不在意,不代表非得直言不可。轉個圈子,感官也是不一樣的嘛。
再且,人的確無完人,卻可以塑造完人。假若周少瑜總是被人否定直言,傳揚出去,可對周少瑜的形象不利,而轉個圈,讓外人以為皆是周少瑜所為,自然也就有助於提升周少瑜的威望。
百姓總歸是希望上位者各方麵能力越強越好不是嘛。
祀山。
三萬餘金人小心翼翼的直接殺上山去,而後果見山中有人驚起!雖因山林茂盛,布置具體人數,但林中所動的地界範圍,卻是不算太小。
隻是動歸動,卻顯然是在退卻遠離,進一步向深山後撤,擺明了就是要躲避他們金人的入山襲擊。這也讓金人有了底,這說明什麽?說明此處伏兵絕對不會太多,不然居高臨下且地形易守,如何不選擇直接迎擊?
“追!”完顏德果斷下令追擊。不求徹底剿滅,但求趕遠一些即可。
而山下那留守的五千人,在稍作歇息之後,也開始了清理道路的工作。按照完顏德的預想,當他們趕走了山中伏兵迴歸,山下的道路也應當清理的差不離,也能省下不少的時間。
可他千算萬算,都沒有想到,他所追擊的伏兵,不過是一支千人隊伍的虛張聲勢,真正的伏兵並不在周圍,而在趕來的途中。
祀山樹林茂密,地勢易守難攻,越往上,地形越是如此。完顏德領金軍上山,越往後也愈發陡峭,到最後除卻三條挖掘而出的小路,其他基本皆為峭壁。
金人隻知伏兵已往山峰處退卻,卻不隻具體多少,如此地形,完顏德也不敢再行追擊。一來是沒有必要做沒必要的犧牲,二來麽,就算不再往上,也能達成目的。
對於山上守方而言,此地形固然易守難攻,但反過來其實也是一樣的,山上想下來也隻有這麽三條。所以隻要守住,山上的人就下不來。
如此,大可等山下道路清理完畢,而後大軍徑直下山騎馬離開即可,完全不用再理會這支兵馬。說到底,金軍現下最主要的目標,還是迴援盛京。
可這般入山過程,其實已然消耗了近一個半時辰,山陡峭難行不說,還要防備敵軍,速度自然快不起來。而這個時間,完全足夠周少瑜一方的騎軍趕到。
“陛下,那邊似有煙塵……”一名哨探發現異樣並往上傳遞,最終傳至完顏德耳中。
後者擇一處無樹木遮擋之處眺望,果見不遠處天空有煙塵飄起,隻是有山阻隔,無法直觀。過不多時,這時候哪怕看不見也知道是什麽情況了,因為馬蹄奔馳的聲音已經傳來,一萬五千的騎軍,那聲響可不會小。
“不好!中計了!”完顏德駭然失色,大喝道:“快,快,速速下山!速速下山!”
晚了!
一路疾馳而來的騎軍固然有些許疲憊,但論狀態,無論如何也比祀山腳下留守的五千騎軍要強。後者不斷疾行趕路兩日,此刻更是清理道路一個半時辰。忽聞有敵情,固然強打精神翻身上馬準備迎敵,可如此疲憊不堪的狀態,兵力又處於劣勢,如何對敵?
“諸位!報仇雪恨的時候到了,隨本王殺!”周少瑜一馬當先,偃月刀在手,一往無前。看著架勢,頗有楊妙真的風範。
說報仇雪恨一點也不誇張,當初金軍曾急襲漁陽,差點當真就攻破城池,造成的死傷眾多。而騎軍當中,就有一部分將士的親眷在那一戰當中死傷。
“殺……!”騎軍怒吼,緊隨周少瑜無懼無畏向對麵的進軍殺將而去。
作為楊妙真一手調教出來的騎兵,自然早就適應了楊妙真的那般犀利打法,一旦主將在前帶頭衝鋒,那麽士氣的提升何止翻倍?再且,周少瑜的身份多特殊啊,連主君都這般勇武,將士怎敢落後?
緊隨左右的孫采薇再次感覺到那股熱血沸騰的狀態,但與楊妙真一同衝鋒的感受又有所不同。
楊妙真慣用的武器是長槍,一杆長槍耍的是出神入化。不過長槍這種武器,向來以靈巧路線為主,在楊妙真的手裏,頗有飄逸瀟灑之感。
本來周少瑜也是跟著用長槍,畢竟有個槍術宗師在這,親自指導之下肯定不會差。可隨著時間推移,周少瑜的身體素質愈發強大,仍用長槍反而浪費一身氣力。
若是用流星錘斧頭啊什麽的,那感覺也忒莽了一些,不符合周少瑜的形象和氣質,選來選去,最終以演義當中青龍偃月刀為原型打造了一把,一個衝鋒下去,連刀帶人,徑直將敵人斬落,端是兇猛的很。
相比之下,這種生猛的搞法,感官上更加的刺激,對敵人自然更加容易膽寒,見過耍刀的,尼瑪沒見過這般耍刀的,那麽長一柄,揮來揮去都不帶喘氣的,要不要這麽誇張。
“采薇,速速搶馬!”一個衝鋒而過,五千金軍可謂大殘。這時候,周少瑜也依照計劃行事,立刻吩咐孫采薇。
“明白!”孫采薇用力點頭,立刻從馬側抽出一杆孫字大旗揚起,同時打馬變幻方向。
見此旗,立即便有五千騎軍跟隨而上,此等時刻,當然要趕時間,隻要將戰馬盡數轉移,哪怕金人衝下來也隻是步卒,優勢仍舊絕對。
同一時刻,李秀寧正領著大軍不急不緩的行軍,按照這個速度,要趕到祀山起碼都還要四天。按照計劃,楊妙真當領她的五千騎軍從中攔截金人步卒,也就是那支雜牌軍,從而減緩其速度最後交由李秀寧跟上解決,不過麽……
“真是,一點戰功也不給啊。”李秀寧打了個哈欠,一路上收降的俘虜越來越多,不用問都知道,這支步卒已經被楊妙真搞慘了。而根據詢問戰俘後的最新消息,這支雜牌軍還並未真真潰散,但楊妙真早已停止的襲擾不知蹤跡。
聞言,李秀寧也隻是眨眨眼,但心中卻不由暗想:這應當,就屬於政見不合了吧。
好好的打仗扯上政見不合?看似有點扯,卻一點也不難理解。
若純按照李秀寧的計劃,這支雜牌軍的下場肯定很悲催,能活下來的怕是不會太多。在李秀寧看來,新羅人暫且拋開不提,但大梁人這種投敵背棄祖宗的存在,死不足惜!
看看那些戰俘吧,哪個不是和金人一樣,把頭發剃的隻剩一縷小辮子。
苟且偷生,投敵效命。此為不忠。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此為不孝。
這種人,李秀寧絕對看不慣,殺便殺了。
但楊妙真不同,她所處的年代,雖和李秀寧所處時期一樣是天下大亂,可卻又有所不同。那時候宋朝已經縮在了南方,在遼、金之後,蒙古崛起,皆是外敵。在那個時候,就算投過異族又如何,隻要最終能調轉茅頭一致對外,那都不是問題。
所以,了解李秀寧用意的她,隻是稍加攔截襲擾之後,便調轉馬頭,直朝祀山而去。在她看來,隻要解決了金人,這支雜牌軍自然也就不戰而降,這都是人口,是壯丁,留著不好麽?
途中,一支金人騎軍正在趕路,作為清理道路而疲累先行休息再追趕大軍的存在,早就脫節了一大段距離,在歇息過後自然少不得快馬加鞭,尤其是,前方竟有人傳來緊急軍情,居然中了伏兵!這如何不急。
隻是才全速前進不多時,忽見前方一支兵馬直接攔截於道路中央……
“妾楊妙真,在此恭候多時!”楊妙真嘴角揚起,長槍直指,語氣仍舊是那麽的自信。
而這時候,留守祀山腳下的五千金軍已經被徹底殺潰,隻餘不多殘兵逃離,周少瑜也未加追趕,急急下令布置,以待即將下山的金軍主力。
“此戰之要,不在盛京,而在祀山……”周少瑜抬頭觀察,嘴中呢喃,這句由孫采薇轉述的李秀寧原話,越想,越叫人驚歎。
當初李秀寧就曾不聲不響,獨領小隊人手出得關外,親自觀察地形並銘記於心。李秀寧從未說過,她到底走了多少大道小路,到底爬過多少山峰,但想來是絕對不會輕鬆的吧,甚至於,由山海關至盛京這一路的地形,都已經形成圖像記在心間也不一定。
祀山,真論起來,其名來源已不可考,現如今流傳的說法,主要還是因為其本身像祭壇。尤其越往上,越像古時祭祀所用的大鼎,也由此可見,此山之險要。但也還有另一種說法,大抵也就是傳說當中的故事了吧,曾有仙人在此如何如何雲雲。
不管是什麽,此刻的祀山,更適合用諧音去描述。
死山!
沒錯,這座山是一座孤山,不與任何山相連,就這般獨自聳立。
高、陡。
入得此山,可憑地形防守住數倍於己的兵力。但同樣的,一旦被圍,想要突圍而出也是困難重重。無他,山峰處固然是陡峭之所,但山下同樣不可小覷。除掉那幾條通行的小道,其他想要下山何等困難。
為何說像祭壇?就因為此山乃階梯式層層遞進,隻是每一個台階都是超大的放大版,最低也有十幾米一層。在外因為茂密的樹林看不透,但入內便會知曉,此山的模樣是何等鬼斧神工。
至少在知曉此方世界更多內幕的周少瑜看來,甚至會覺得此山並非是自然形成,而是很久很久以前人為,不然如何解釋這山居然會是這般模樣。
金人從山中殺出,奈何因山道狹窄之故,周少瑜壓根不需要多少人手便能順利守住道路,尤其在有所布置之下,防守起來更為輕鬆。反觀金人,本就疲憊,隨後又是爬山又是下山,一刻都不得歇息,戰力再一次的削弱。
至於說製作繩索從其他地方下來?周少瑜又怎麽可能不會防備。應當說,這種從高處下落的敵軍,反而更好阻截。
到了這一步,金軍主力的結果基本已經可以肯定了。
要麽死戰到最後一卒,要麽投降。別無他選。
祀山可沒什麽獵物可供補給,金軍本身也沒帶口糧上山,越往後拖,就越虛弱。
看似山峰處最危險的那一千人兵馬,金人基本也不會去自找沒趣。統共才三條緊窄小道,窄不說,還陡,壓根不好打。而且打上去又如何?同樣是死路。
“對金人而言,這應當是最憋屈的戰爭了吧。”周少瑜都有點同情對方了。
打?往山下硬衝?那基本和送死沒啥區別。
不打?那不就是在山裏頭等死麽。
“哎……”周少瑜同情的歎氣一聲,而後揮揮手,對左右吩咐道:“命人喊話吧。”
喊什麽話?無非也就是那一套,爾等已陷入絕境,速速投降雲雲。這還不夠,還要加一個條件,要投降可以,先把完顏德宰了。
沒錯,就是要給這原本叫黑野豬的家夥一個最憋屈最氣憤也最無奈的死法。你不是很牛麽?你不是很厲害麽?特麽的,還敢打咱的幽州漁陽?到要你好生見識一下咱的報複心!
喊話不斷,傳入山中,完顏德瞬間變了顏色。
以他的智慧,自然能明白這是如何的誅心。
或許一時半會間,他還能壓下去所有負麵情緒,強令金人繼續突圍,但之後呢?
沒有食物困守山中,屆時疲憊不堪腹中饑餓,且毫無生機。時間越往後推,異心越甚。可以預見,隻要沒有突圍而出,他完顏德,必死無疑!而且很可能還是被自己人亂刀砍死。
這讓自認一世梟雄的完顏德如何能夠接受?
“大梁有句話,言大丈夫生於世,要死也當馬革裹屍……”完顏德將自己的皮甲脫去一般,露出半個壯實的臂膀,同時拔出自己的黃金彎刀。
“是生是死,且看今朝……”
常言道人無完人,周少瑜可不覺得自己萬能無敵,當然會有錯誤和疏漏的時候,該直言便直言,自然會虛心接受。
相處這麽久,李秀寧自然也知曉周少瑜的性子,但周少瑜不在意,不代表非得直言不可。轉個圈子,感官也是不一樣的嘛。
再且,人的確無完人,卻可以塑造完人。假若周少瑜總是被人否定直言,傳揚出去,可對周少瑜的形象不利,而轉個圈,讓外人以為皆是周少瑜所為,自然也就有助於提升周少瑜的威望。
百姓總歸是希望上位者各方麵能力越強越好不是嘛。
祀山。
三萬餘金人小心翼翼的直接殺上山去,而後果見山中有人驚起!雖因山林茂盛,布置具體人數,但林中所動的地界範圍,卻是不算太小。
隻是動歸動,卻顯然是在退卻遠離,進一步向深山後撤,擺明了就是要躲避他們金人的入山襲擊。這也讓金人有了底,這說明什麽?說明此處伏兵絕對不會太多,不然居高臨下且地形易守,如何不選擇直接迎擊?
“追!”完顏德果斷下令追擊。不求徹底剿滅,但求趕遠一些即可。
而山下那留守的五千人,在稍作歇息之後,也開始了清理道路的工作。按照完顏德的預想,當他們趕走了山中伏兵迴歸,山下的道路也應當清理的差不離,也能省下不少的時間。
可他千算萬算,都沒有想到,他所追擊的伏兵,不過是一支千人隊伍的虛張聲勢,真正的伏兵並不在周圍,而在趕來的途中。
祀山樹林茂密,地勢易守難攻,越往上,地形越是如此。完顏德領金軍上山,越往後也愈發陡峭,到最後除卻三條挖掘而出的小路,其他基本皆為峭壁。
金人隻知伏兵已往山峰處退卻,卻不隻具體多少,如此地形,完顏德也不敢再行追擊。一來是沒有必要做沒必要的犧牲,二來麽,就算不再往上,也能達成目的。
對於山上守方而言,此地形固然易守難攻,但反過來其實也是一樣的,山上想下來也隻有這麽三條。所以隻要守住,山上的人就下不來。
如此,大可等山下道路清理完畢,而後大軍徑直下山騎馬離開即可,完全不用再理會這支兵馬。說到底,金軍現下最主要的目標,還是迴援盛京。
可這般入山過程,其實已然消耗了近一個半時辰,山陡峭難行不說,還要防備敵軍,速度自然快不起來。而這個時間,完全足夠周少瑜一方的騎軍趕到。
“陛下,那邊似有煙塵……”一名哨探發現異樣並往上傳遞,最終傳至完顏德耳中。
後者擇一處無樹木遮擋之處眺望,果見不遠處天空有煙塵飄起,隻是有山阻隔,無法直觀。過不多時,這時候哪怕看不見也知道是什麽情況了,因為馬蹄奔馳的聲音已經傳來,一萬五千的騎軍,那聲響可不會小。
“不好!中計了!”完顏德駭然失色,大喝道:“快,快,速速下山!速速下山!”
晚了!
一路疾馳而來的騎軍固然有些許疲憊,但論狀態,無論如何也比祀山腳下留守的五千騎軍要強。後者不斷疾行趕路兩日,此刻更是清理道路一個半時辰。忽聞有敵情,固然強打精神翻身上馬準備迎敵,可如此疲憊不堪的狀態,兵力又處於劣勢,如何對敵?
“諸位!報仇雪恨的時候到了,隨本王殺!”周少瑜一馬當先,偃月刀在手,一往無前。看著架勢,頗有楊妙真的風範。
說報仇雪恨一點也不誇張,當初金軍曾急襲漁陽,差點當真就攻破城池,造成的死傷眾多。而騎軍當中,就有一部分將士的親眷在那一戰當中死傷。
“殺……!”騎軍怒吼,緊隨周少瑜無懼無畏向對麵的進軍殺將而去。
作為楊妙真一手調教出來的騎兵,自然早就適應了楊妙真的那般犀利打法,一旦主將在前帶頭衝鋒,那麽士氣的提升何止翻倍?再且,周少瑜的身份多特殊啊,連主君都這般勇武,將士怎敢落後?
緊隨左右的孫采薇再次感覺到那股熱血沸騰的狀態,但與楊妙真一同衝鋒的感受又有所不同。
楊妙真慣用的武器是長槍,一杆長槍耍的是出神入化。不過長槍這種武器,向來以靈巧路線為主,在楊妙真的手裏,頗有飄逸瀟灑之感。
本來周少瑜也是跟著用長槍,畢竟有個槍術宗師在這,親自指導之下肯定不會差。可隨著時間推移,周少瑜的身體素質愈發強大,仍用長槍反而浪費一身氣力。
若是用流星錘斧頭啊什麽的,那感覺也忒莽了一些,不符合周少瑜的形象和氣質,選來選去,最終以演義當中青龍偃月刀為原型打造了一把,一個衝鋒下去,連刀帶人,徑直將敵人斬落,端是兇猛的很。
相比之下,這種生猛的搞法,感官上更加的刺激,對敵人自然更加容易膽寒,見過耍刀的,尼瑪沒見過這般耍刀的,那麽長一柄,揮來揮去都不帶喘氣的,要不要這麽誇張。
“采薇,速速搶馬!”一個衝鋒而過,五千金軍可謂大殘。這時候,周少瑜也依照計劃行事,立刻吩咐孫采薇。
“明白!”孫采薇用力點頭,立刻從馬側抽出一杆孫字大旗揚起,同時打馬變幻方向。
見此旗,立即便有五千騎軍跟隨而上,此等時刻,當然要趕時間,隻要將戰馬盡數轉移,哪怕金人衝下來也隻是步卒,優勢仍舊絕對。
同一時刻,李秀寧正領著大軍不急不緩的行軍,按照這個速度,要趕到祀山起碼都還要四天。按照計劃,楊妙真當領她的五千騎軍從中攔截金人步卒,也就是那支雜牌軍,從而減緩其速度最後交由李秀寧跟上解決,不過麽……
“真是,一點戰功也不給啊。”李秀寧打了個哈欠,一路上收降的俘虜越來越多,不用問都知道,這支步卒已經被楊妙真搞慘了。而根據詢問戰俘後的最新消息,這支雜牌軍還並未真真潰散,但楊妙真早已停止的襲擾不知蹤跡。
聞言,李秀寧也隻是眨眨眼,但心中卻不由暗想:這應當,就屬於政見不合了吧。
好好的打仗扯上政見不合?看似有點扯,卻一點也不難理解。
若純按照李秀寧的計劃,這支雜牌軍的下場肯定很悲催,能活下來的怕是不會太多。在李秀寧看來,新羅人暫且拋開不提,但大梁人這種投敵背棄祖宗的存在,死不足惜!
看看那些戰俘吧,哪個不是和金人一樣,把頭發剃的隻剩一縷小辮子。
苟且偷生,投敵效命。此為不忠。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此為不孝。
這種人,李秀寧絕對看不慣,殺便殺了。
但楊妙真不同,她所處的年代,雖和李秀寧所處時期一樣是天下大亂,可卻又有所不同。那時候宋朝已經縮在了南方,在遼、金之後,蒙古崛起,皆是外敵。在那個時候,就算投過異族又如何,隻要最終能調轉茅頭一致對外,那都不是問題。
所以,了解李秀寧用意的她,隻是稍加攔截襲擾之後,便調轉馬頭,直朝祀山而去。在她看來,隻要解決了金人,這支雜牌軍自然也就不戰而降,這都是人口,是壯丁,留著不好麽?
途中,一支金人騎軍正在趕路,作為清理道路而疲累先行休息再追趕大軍的存在,早就脫節了一大段距離,在歇息過後自然少不得快馬加鞭,尤其是,前方竟有人傳來緊急軍情,居然中了伏兵!這如何不急。
隻是才全速前進不多時,忽見前方一支兵馬直接攔截於道路中央……
“妾楊妙真,在此恭候多時!”楊妙真嘴角揚起,長槍直指,語氣仍舊是那麽的自信。
而這時候,留守祀山腳下的五千金軍已經被徹底殺潰,隻餘不多殘兵逃離,周少瑜也未加追趕,急急下令布置,以待即將下山的金軍主力。
“此戰之要,不在盛京,而在祀山……”周少瑜抬頭觀察,嘴中呢喃,這句由孫采薇轉述的李秀寧原話,越想,越叫人驚歎。
當初李秀寧就曾不聲不響,獨領小隊人手出得關外,親自觀察地形並銘記於心。李秀寧從未說過,她到底走了多少大道小路,到底爬過多少山峰,但想來是絕對不會輕鬆的吧,甚至於,由山海關至盛京這一路的地形,都已經形成圖像記在心間也不一定。
祀山,真論起來,其名來源已不可考,現如今流傳的說法,主要還是因為其本身像祭壇。尤其越往上,越像古時祭祀所用的大鼎,也由此可見,此山之險要。但也還有另一種說法,大抵也就是傳說當中的故事了吧,曾有仙人在此如何如何雲雲。
不管是什麽,此刻的祀山,更適合用諧音去描述。
死山!
沒錯,這座山是一座孤山,不與任何山相連,就這般獨自聳立。
高、陡。
入得此山,可憑地形防守住數倍於己的兵力。但同樣的,一旦被圍,想要突圍而出也是困難重重。無他,山峰處固然是陡峭之所,但山下同樣不可小覷。除掉那幾條通行的小道,其他想要下山何等困難。
為何說像祭壇?就因為此山乃階梯式層層遞進,隻是每一個台階都是超大的放大版,最低也有十幾米一層。在外因為茂密的樹林看不透,但入內便會知曉,此山的模樣是何等鬼斧神工。
至少在知曉此方世界更多內幕的周少瑜看來,甚至會覺得此山並非是自然形成,而是很久很久以前人為,不然如何解釋這山居然會是這般模樣。
金人從山中殺出,奈何因山道狹窄之故,周少瑜壓根不需要多少人手便能順利守住道路,尤其在有所布置之下,防守起來更為輕鬆。反觀金人,本就疲憊,隨後又是爬山又是下山,一刻都不得歇息,戰力再一次的削弱。
至於說製作繩索從其他地方下來?周少瑜又怎麽可能不會防備。應當說,這種從高處下落的敵軍,反而更好阻截。
到了這一步,金軍主力的結果基本已經可以肯定了。
要麽死戰到最後一卒,要麽投降。別無他選。
祀山可沒什麽獵物可供補給,金軍本身也沒帶口糧上山,越往後拖,就越虛弱。
看似山峰處最危險的那一千人兵馬,金人基本也不會去自找沒趣。統共才三條緊窄小道,窄不說,還陡,壓根不好打。而且打上去又如何?同樣是死路。
“對金人而言,這應當是最憋屈的戰爭了吧。”周少瑜都有點同情對方了。
打?往山下硬衝?那基本和送死沒啥區別。
不打?那不就是在山裏頭等死麽。
“哎……”周少瑜同情的歎氣一聲,而後揮揮手,對左右吩咐道:“命人喊話吧。”
喊什麽話?無非也就是那一套,爾等已陷入絕境,速速投降雲雲。這還不夠,還要加一個條件,要投降可以,先把完顏德宰了。
沒錯,就是要給這原本叫黑野豬的家夥一個最憋屈最氣憤也最無奈的死法。你不是很牛麽?你不是很厲害麽?特麽的,還敢打咱的幽州漁陽?到要你好生見識一下咱的報複心!
喊話不斷,傳入山中,完顏德瞬間變了顏色。
以他的智慧,自然能明白這是如何的誅心。
或許一時半會間,他還能壓下去所有負麵情緒,強令金人繼續突圍,但之後呢?
沒有食物困守山中,屆時疲憊不堪腹中饑餓,且毫無生機。時間越往後推,異心越甚。可以預見,隻要沒有突圍而出,他完顏德,必死無疑!而且很可能還是被自己人亂刀砍死。
這讓自認一世梟雄的完顏德如何能夠接受?
“大梁有句話,言大丈夫生於世,要死也當馬革裹屍……”完顏德將自己的皮甲脫去一般,露出半個壯實的臂膀,同時拔出自己的黃金彎刀。
“是生是死,且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