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點才能下班晚,迴去寫完……
宛城被破的軍情傳入湘州,尚留守的妹子並不算意外。火鳳也未多提及此戰的艱難。
若非出現了意料之外的人燒了宛城衙門並吸引了大量注意力,那麽就算現下聽命於鄭旦西施的老卒們也無法發揮這般大的作用。
以宛城之重要性,高玉瑤不可能不做出任何的反應任由火鳳占領,接下來必定有所調兵。
為減小宛城壓力,孫尚香準備出動水師進入雲夢澤深處遊蕩,有夷州島變局在前,便是高玉瑤也不敢肯定到底是不是裝模作樣,勢必會分出兵力嚴加防範。
隻是如此一來,與大梁之間的矛盾也肯定進一步激化。即便大可以打著助戰收複宛城的旗號,可難道真將天下人當傻子?
然而孫尚香尚未出動,蕭姽嫿忽至荊州,並一副兵力開始集結的架勢,這讓準備舉兵奪迴宛城的大梁軍立刻按兵不動,相較奪下宛城就已止軍的火鳳,一心想要奪下大梁的蕭姽嫿顯然更值得警惕。
蕭姽嫿此舉不但徹底緩解了火鳳的壓力,有充足的時間在宛城站穩腳跟。更是讓湘州方麵可以毫無動作完全身處事外,此事通過妹子傳入周少瑜這邊,也是叫人唏噓。
“想必,以周郎的角度,更希望那大梁公主不如此做吧。”李清照扭了扭身子,牛仔褲羽絨服什麽的,委實還不適應。若非周少瑜要求想看,早就換了。
至於倍受追捧的旗袍,那是絕對接受不來的。
“公主這是不想欠周郎半分啊,哪怕事先我們都沒有想到。”班昭輕歎,本就對蕭姽嫿敬重的她,更添幾分敬佩。
再看在座的幾女,無不流露此情。
李清照絲毫不懷疑,假若蕭姽嫿當真能成為自家姐妹,那麽其地位絕對是超然的。便是她也未必能夠撼動。
可這又如何可能呢?蕭姽嫿如果真來了,那她也就不是蕭姽嫿了,也不會得到如此敬重。
果不如幾女所料,周少瑜在聽聞此事後一度陷入沉默。
蕭姽嫿對大梁動兵,這在任何人看來都沒有問題。即便除卻極少人了解蕭姽嫿之外,大多都以為蕭姽嫿是為了自身野心,也毫不影響此判斷。總歸二者之間早就為敵了。
之所以這時候動兵的架勢,想當然的理解為並非是幫火鳳,而是削弱大梁。宛城之重不言而喻,相比起大戰一場,對於蕭姽嫿而言遠不如繼續由火鳳掌控來的劃算,到底後者可以長期對大梁造成牽製,在荊州戰場上,也有利於蕭姽嫿的進擊。
然而,當真是如此麽?
憑蕭姽嫿的堂堂正正,想要攻梁隨時都可以,沒必專門去繞這些彎彎玩什麽牽製,那是高玉瑤才會幹的事。
而且,這個時間調兵,擺明了就是解火鳳之壓,以蕭姽嫿的性子會這麽做?哪怕此舉的確讓她利好更多也不會。
然而偏生就是這麽做了,在火鳳奪取宛城之後,在大梁舉兵收複之際,蕭姽嫿動了。
原因?
有如班昭所言,明明是她們都沒有想到的,可她還是這麽做了,因為不想欠周少瑜任何。
此前周少瑜赴峽山,兩人姑且留下了一段值得迴味的迴憶。也是那時候,蕭姽嫿直言了自己的打算,其他可不管,但在蕭自在的問題上,請保持默契不要輕動。
對此,周少瑜沒有太多的意見,因為對湘州不但無害反而有利,無非就是接下來看大家的手段。
看似這就是一場平等的交易,但在蕭姽嫿看來,周少瑜能一定上給予配合,那就是對方做出的退讓,哪怕周少瑜並沒有這般覺得。
換作他人,估計也就是事到此為止。但蕭姽嫿便是蕭姽嫿,她的原則如此。我欠的,定加倍奉還,絕不拖欠。如此更顯堂堂正正。
很顯然,蕭姽嫿肯定知道了一些什麽,也多少猜到了周少瑜和火鳳之間的關係,如若不然,也不會以此方式相幫。
可是幫過之後呢?在經曆一次離別之後再來一次兩不相欠?
相信以蕭姽嫿的性子,往後若有衝突,定然毫不留手了吧。
荊州,江中戰船。
“願君安……”蕭姽嫿立於船首,手中酒杯高舉,杯中之酒倒於江。
轉身,背手。
“傳令,即刻全速前進,目標夏口。”
急襲,向來都是蕭姽嫿的拿手活。比如前不久攻安歌,單憑少量親衛便打的安歌雲州守軍節節敗退。現如今看來仍要行此舉。
荊州的兵力尚在集結,但蕭姽嫿已然要出其不意,以少量精銳兵馬提前發起進攻打一個猝不及防。
選擇夏口理由也充分,夏口水師前番遣一萬支援宛城,不想中途被夜襲,大敗。
最終收攏潰軍八千餘,人到是死傷的不算多,可戰船皆損,且人人狼狽,尚有甲刃者屈指可數。這些人迴到夏口,定然影響士氣。
重要的還是戰船,夏口水師三萬,去一萬能戰之士與相應戰船,已然削弱了三分之一。不打這打那?更莫說夏口水路四通八達,一旦占據便能絕對占據主動。
從各方麵來看,蕭姽嫿此舉都極為合理,也是最佳之選。
高玉瑤的話一直半試探半玩笑,周少瑜到是沒臉沒皮的隨意答應,然後時不時插兩句搔話,基本可以視作沒一句真話。
可也不能太絕對,就比如周少瑜那句不可能反的,就很值得深究。
若是按照穿越之出就那麽個山匪的身份,那自然就是屬於農民起義的範圍,隻是周少瑜直接就放棄了這種起事方式,古代農民起義優點便是一開始猛如虎,每攻下一個城池,就可以裹挾著百姓進往下一個城池,如同滾雪球一般。
然而也忒不穩定了,更莫說周少瑜又沒打算搞什麽教義出來‘籠絡’民心。
誰曾想自己居然一步步混成了大梁的一字王,這若是擺明旗幟鮮明造反,那豈不是人設崩塌?
周少瑜到不是在乎什麽亂臣賊子的名頭,或許短時間內會有影響,可時間一長,不也就是那麽一迴事。就好比後世人看曆史,隋朝開國皇帝楊堅難道原本不是北周的臣子?而唐朝開國皇帝李淵,不也是隋朝的臣子?還有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也是後周的臣子嘛。
不然怎麽會有說法說明朝得國最正,因為大多都是自家人造反叛亂,而明朝卻是驅趕外敵。
不過即便如此,也沒人會多想什麽,亂臣賊子就亂臣賊子嘛,都老早的曆史了。
隻是他不在乎,妹子們卻挺在乎,周少瑜的麾下同樣在乎,古人重名,好好的身份一變變成賊子,說不得中間會出什麽亂子,以高玉瑤的手段,肯定會借機搞事,不借著這個添點亂子那才叫奇怪。
到是不怕這些,畢竟大權基本都是掌控在自家手裏,即便妹子們不喜,也仍舊會跟隨在周少瑜左右,出不了大事。但既然有法子可以解決,哪怕隻是塊遮羞布,那也是好的麽。
所以在妹子們新商議的密議中,火鳳之後的身份非常重要,對周少瑜的說法,留著火鳳偽女帝的身份,是方便隨時可以出兵削弱牽製高玉瑤她們,周少瑜也認可。
但他卻不知道,妹子們想的更遠,周少瑜想成就大業,大梁那就是邁不過去的坎,在不做亂臣賊子的情況下,還有比以火鳳名義最終攻下大梁更合適的由頭麽?
到時候周少瑜再‘解決’火鳳,完美!至於說還政於蕭氏,嗬嗬嗬,戰亂嘛,出點意外多正常。留下一些皇族蕭氏的邊緣人物出麵讓周少瑜登基就好。
好吧,妹子裏頭可不乏殺伐果決之輩。
也就是周少瑜暫且沒有想那麽遠,是以這句不可能造反也算瞎說對了。但可以預見的是,若真按照這個計劃,那麽和蕭姽嫿的關係那就算徹底不可調和了。
天氣漸寒,或許南方還算溫暖,但被北方已然開始覺得冷意,高玉瑤很是矯情的直接在行宮裏燒起了暖爐,若無必要,連門都懶得出。
這讓周少瑜很無奈,他倒是想出去,雖說高玉瑤已經在曆城待了好一段時間,但周少瑜的情報網絡仍舊沒有建設完成,很多事情還不好打探,真以為他就是過來那啥的啊。
即便沒有高玉瑤的召喚,周少瑜也準備來青州去一趟蓬萊。高玉瑤新組建的海軍水師如今就駐紮在那裏,之所以選這駐紮也是因為蓬萊之外的島嶼很多,容易設立中轉站,利於與新羅的通商。
也正因為這一點,周少瑜過去基本很難見到大量水師的全貌,除非想辦法登入人家駐紮的島嶼還不錯,不然的話隻能調查一番位於蓬萊的水師船隊。
周少瑜不確定高玉瑤心中有何打算,反正若是他,這支仍舊還在擴建的水師,必然是會南下入南洋的。若當真如此,那麽周三山那裏就該著急起來抓緊時間發展了。
說起周三山,如今他的小日子總體過的還不錯,本來以他的治理法子,是以義氣為先,地方規矩為主,並不怎麽將就法治,那時初到,這般法子也不能說不好,但隨著時間推移,必然會出現不少的問題。
好在周少瑜去過之後,潭州調撥去了一批幫手,將周三山所占的江口城正式管理起來,一切逐漸走向正軌穩步發展,這不,連海產貿易都發展起來了,饒是大頭由潭州截留,但周三山的手頭上仍舊也是越來越富。
而手頭有錢,就能招兵買船,當然了後者不是那麽好辦,尋常的船隻到也好買,可戰船卻是難得。主要還是當地勢力對於周三山這個外來攪局者很是不滿,結合起來針對。
唯有這一點,周三山最是惱火,一直想破局卻苦無法子。
這日,周三山如同往常一般,與趙閑閑和女兒一同享用早食。趙閑閑早年就是個專做皮肉生意的青樓女子,但周三山也不嫌棄,至於沒生下兒子,也是同樣無過多想法,至多也就是稍稍惋惜一下,但寵還是寵的。總歸在他看來,老周家這不是還有周少瑜傳後嘛,不怕的。
隻是這日,一直習慣性要逗弄一番女兒的周三山卻顯得很有些沉默,無意與趙閑閑對視的時候也有幾分躲閃。
“夫君可是有心事?”趙閑閑察言觀色,自然是看的出來。
“我……”周三山張張嘴,卻不知如何說。
“可是和妾身有關?”趙閑閑又道。
周三山默然,顯然算是默認。
趙閑閑微微一笑,道:“妾身不過殘花敗柳,此生能遇夫君得夫君寵愛已是幸甚,夫君難以啟齒,卻也是因為在乎妾身的感受,妾身心中甚喜。不過,無妨的,妾身是妾,並無他求,夫君想做,那邊去做吧。”
聞言,周三山一驚,道:“你都知道了?”
趙閑閑沒承認也沒否認,在潭州時,她雖低調,但怎麽也是一點一滴將勾欄瓦舍係統建設出來的人物。而這南越之地周三山才占領多大的地盤,隻要有心,難不成還真能有什麽事能瞞住她?
周三山娶妻便娶妻,這不代表作為妾侍的她就一定會被正妻壓製欺辱,過來一段時間,還能沒發展出自己的盤子不成?或許曾經各方麵能力有限,但之後的經曆以及跟在李清照那些妹子們身邊的熏陶,如今的趙閑閑可早就不是當初的趙閑閑了。
這些,周三山自然是不知道的,隻道是趙閑閑善解人意,心中又是感激又是愧疚。
既然趙閑閑都支持,那麽周三山自然是下定決心做了!
南越之地各方勢力錯綜複雜,就目前周三山想盡辦法所了解的情報,當地各大勢力,真正的本地崛起的很少,大多勢力其背後要不是背後站在江南世家,要麽便是哪家海上巨寇。
前者與後兩者大抵關係不咋地,基本上很有些敵視,作為本土勢力,當然認為其他的都是外來者,爭奪本應屬於他們的資源。隻是迫於後兩者勢大,不敢輕易招惹而已。
然而即便如此,本土勢力也一直遭受著後兩者明裏暗裏的蠶食,是以關係愈發的差。
宛城被破的軍情傳入湘州,尚留守的妹子並不算意外。火鳳也未多提及此戰的艱難。
若非出現了意料之外的人燒了宛城衙門並吸引了大量注意力,那麽就算現下聽命於鄭旦西施的老卒們也無法發揮這般大的作用。
以宛城之重要性,高玉瑤不可能不做出任何的反應任由火鳳占領,接下來必定有所調兵。
為減小宛城壓力,孫尚香準備出動水師進入雲夢澤深處遊蕩,有夷州島變局在前,便是高玉瑤也不敢肯定到底是不是裝模作樣,勢必會分出兵力嚴加防範。
隻是如此一來,與大梁之間的矛盾也肯定進一步激化。即便大可以打著助戰收複宛城的旗號,可難道真將天下人當傻子?
然而孫尚香尚未出動,蕭姽嫿忽至荊州,並一副兵力開始集結的架勢,這讓準備舉兵奪迴宛城的大梁軍立刻按兵不動,相較奪下宛城就已止軍的火鳳,一心想要奪下大梁的蕭姽嫿顯然更值得警惕。
蕭姽嫿此舉不但徹底緩解了火鳳的壓力,有充足的時間在宛城站穩腳跟。更是讓湘州方麵可以毫無動作完全身處事外,此事通過妹子傳入周少瑜這邊,也是叫人唏噓。
“想必,以周郎的角度,更希望那大梁公主不如此做吧。”李清照扭了扭身子,牛仔褲羽絨服什麽的,委實還不適應。若非周少瑜要求想看,早就換了。
至於倍受追捧的旗袍,那是絕對接受不來的。
“公主這是不想欠周郎半分啊,哪怕事先我們都沒有想到。”班昭輕歎,本就對蕭姽嫿敬重的她,更添幾分敬佩。
再看在座的幾女,無不流露此情。
李清照絲毫不懷疑,假若蕭姽嫿當真能成為自家姐妹,那麽其地位絕對是超然的。便是她也未必能夠撼動。
可這又如何可能呢?蕭姽嫿如果真來了,那她也就不是蕭姽嫿了,也不會得到如此敬重。
果不如幾女所料,周少瑜在聽聞此事後一度陷入沉默。
蕭姽嫿對大梁動兵,這在任何人看來都沒有問題。即便除卻極少人了解蕭姽嫿之外,大多都以為蕭姽嫿是為了自身野心,也毫不影響此判斷。總歸二者之間早就為敵了。
之所以這時候動兵的架勢,想當然的理解為並非是幫火鳳,而是削弱大梁。宛城之重不言而喻,相比起大戰一場,對於蕭姽嫿而言遠不如繼續由火鳳掌控來的劃算,到底後者可以長期對大梁造成牽製,在荊州戰場上,也有利於蕭姽嫿的進擊。
然而,當真是如此麽?
憑蕭姽嫿的堂堂正正,想要攻梁隨時都可以,沒必專門去繞這些彎彎玩什麽牽製,那是高玉瑤才會幹的事。
而且,這個時間調兵,擺明了就是解火鳳之壓,以蕭姽嫿的性子會這麽做?哪怕此舉的確讓她利好更多也不會。
然而偏生就是這麽做了,在火鳳奪取宛城之後,在大梁舉兵收複之際,蕭姽嫿動了。
原因?
有如班昭所言,明明是她們都沒有想到的,可她還是這麽做了,因為不想欠周少瑜任何。
此前周少瑜赴峽山,兩人姑且留下了一段值得迴味的迴憶。也是那時候,蕭姽嫿直言了自己的打算,其他可不管,但在蕭自在的問題上,請保持默契不要輕動。
對此,周少瑜沒有太多的意見,因為對湘州不但無害反而有利,無非就是接下來看大家的手段。
看似這就是一場平等的交易,但在蕭姽嫿看來,周少瑜能一定上給予配合,那就是對方做出的退讓,哪怕周少瑜並沒有這般覺得。
換作他人,估計也就是事到此為止。但蕭姽嫿便是蕭姽嫿,她的原則如此。我欠的,定加倍奉還,絕不拖欠。如此更顯堂堂正正。
很顯然,蕭姽嫿肯定知道了一些什麽,也多少猜到了周少瑜和火鳳之間的關係,如若不然,也不會以此方式相幫。
可是幫過之後呢?在經曆一次離別之後再來一次兩不相欠?
相信以蕭姽嫿的性子,往後若有衝突,定然毫不留手了吧。
荊州,江中戰船。
“願君安……”蕭姽嫿立於船首,手中酒杯高舉,杯中之酒倒於江。
轉身,背手。
“傳令,即刻全速前進,目標夏口。”
急襲,向來都是蕭姽嫿的拿手活。比如前不久攻安歌,單憑少量親衛便打的安歌雲州守軍節節敗退。現如今看來仍要行此舉。
荊州的兵力尚在集結,但蕭姽嫿已然要出其不意,以少量精銳兵馬提前發起進攻打一個猝不及防。
選擇夏口理由也充分,夏口水師前番遣一萬支援宛城,不想中途被夜襲,大敗。
最終收攏潰軍八千餘,人到是死傷的不算多,可戰船皆損,且人人狼狽,尚有甲刃者屈指可數。這些人迴到夏口,定然影響士氣。
重要的還是戰船,夏口水師三萬,去一萬能戰之士與相應戰船,已然削弱了三分之一。不打這打那?更莫說夏口水路四通八達,一旦占據便能絕對占據主動。
從各方麵來看,蕭姽嫿此舉都極為合理,也是最佳之選。
高玉瑤的話一直半試探半玩笑,周少瑜到是沒臉沒皮的隨意答應,然後時不時插兩句搔話,基本可以視作沒一句真話。
可也不能太絕對,就比如周少瑜那句不可能反的,就很值得深究。
若是按照穿越之出就那麽個山匪的身份,那自然就是屬於農民起義的範圍,隻是周少瑜直接就放棄了這種起事方式,古代農民起義優點便是一開始猛如虎,每攻下一個城池,就可以裹挾著百姓進往下一個城池,如同滾雪球一般。
然而也忒不穩定了,更莫說周少瑜又沒打算搞什麽教義出來‘籠絡’民心。
誰曾想自己居然一步步混成了大梁的一字王,這若是擺明旗幟鮮明造反,那豈不是人設崩塌?
周少瑜到不是在乎什麽亂臣賊子的名頭,或許短時間內會有影響,可時間一長,不也就是那麽一迴事。就好比後世人看曆史,隋朝開國皇帝楊堅難道原本不是北周的臣子?而唐朝開國皇帝李淵,不也是隋朝的臣子?還有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也是後周的臣子嘛。
不然怎麽會有說法說明朝得國最正,因為大多都是自家人造反叛亂,而明朝卻是驅趕外敵。
不過即便如此,也沒人會多想什麽,亂臣賊子就亂臣賊子嘛,都老早的曆史了。
隻是他不在乎,妹子們卻挺在乎,周少瑜的麾下同樣在乎,古人重名,好好的身份一變變成賊子,說不得中間會出什麽亂子,以高玉瑤的手段,肯定會借機搞事,不借著這個添點亂子那才叫奇怪。
到是不怕這些,畢竟大權基本都是掌控在自家手裏,即便妹子們不喜,也仍舊會跟隨在周少瑜左右,出不了大事。但既然有法子可以解決,哪怕隻是塊遮羞布,那也是好的麽。
所以在妹子們新商議的密議中,火鳳之後的身份非常重要,對周少瑜的說法,留著火鳳偽女帝的身份,是方便隨時可以出兵削弱牽製高玉瑤她們,周少瑜也認可。
但他卻不知道,妹子們想的更遠,周少瑜想成就大業,大梁那就是邁不過去的坎,在不做亂臣賊子的情況下,還有比以火鳳名義最終攻下大梁更合適的由頭麽?
到時候周少瑜再‘解決’火鳳,完美!至於說還政於蕭氏,嗬嗬嗬,戰亂嘛,出點意外多正常。留下一些皇族蕭氏的邊緣人物出麵讓周少瑜登基就好。
好吧,妹子裏頭可不乏殺伐果決之輩。
也就是周少瑜暫且沒有想那麽遠,是以這句不可能造反也算瞎說對了。但可以預見的是,若真按照這個計劃,那麽和蕭姽嫿的關係那就算徹底不可調和了。
天氣漸寒,或許南方還算溫暖,但被北方已然開始覺得冷意,高玉瑤很是矯情的直接在行宮裏燒起了暖爐,若無必要,連門都懶得出。
這讓周少瑜很無奈,他倒是想出去,雖說高玉瑤已經在曆城待了好一段時間,但周少瑜的情報網絡仍舊沒有建設完成,很多事情還不好打探,真以為他就是過來那啥的啊。
即便沒有高玉瑤的召喚,周少瑜也準備來青州去一趟蓬萊。高玉瑤新組建的海軍水師如今就駐紮在那裏,之所以選這駐紮也是因為蓬萊之外的島嶼很多,容易設立中轉站,利於與新羅的通商。
也正因為這一點,周少瑜過去基本很難見到大量水師的全貌,除非想辦法登入人家駐紮的島嶼還不錯,不然的話隻能調查一番位於蓬萊的水師船隊。
周少瑜不確定高玉瑤心中有何打算,反正若是他,這支仍舊還在擴建的水師,必然是會南下入南洋的。若當真如此,那麽周三山那裏就該著急起來抓緊時間發展了。
說起周三山,如今他的小日子總體過的還不錯,本來以他的治理法子,是以義氣為先,地方規矩為主,並不怎麽將就法治,那時初到,這般法子也不能說不好,但隨著時間推移,必然會出現不少的問題。
好在周少瑜去過之後,潭州調撥去了一批幫手,將周三山所占的江口城正式管理起來,一切逐漸走向正軌穩步發展,這不,連海產貿易都發展起來了,饒是大頭由潭州截留,但周三山的手頭上仍舊也是越來越富。
而手頭有錢,就能招兵買船,當然了後者不是那麽好辦,尋常的船隻到也好買,可戰船卻是難得。主要還是當地勢力對於周三山這個外來攪局者很是不滿,結合起來針對。
唯有這一點,周三山最是惱火,一直想破局卻苦無法子。
這日,周三山如同往常一般,與趙閑閑和女兒一同享用早食。趙閑閑早年就是個專做皮肉生意的青樓女子,但周三山也不嫌棄,至於沒生下兒子,也是同樣無過多想法,至多也就是稍稍惋惜一下,但寵還是寵的。總歸在他看來,老周家這不是還有周少瑜傳後嘛,不怕的。
隻是這日,一直習慣性要逗弄一番女兒的周三山卻顯得很有些沉默,無意與趙閑閑對視的時候也有幾分躲閃。
“夫君可是有心事?”趙閑閑察言觀色,自然是看的出來。
“我……”周三山張張嘴,卻不知如何說。
“可是和妾身有關?”趙閑閑又道。
周三山默然,顯然算是默認。
趙閑閑微微一笑,道:“妾身不過殘花敗柳,此生能遇夫君得夫君寵愛已是幸甚,夫君難以啟齒,卻也是因為在乎妾身的感受,妾身心中甚喜。不過,無妨的,妾身是妾,並無他求,夫君想做,那邊去做吧。”
聞言,周三山一驚,道:“你都知道了?”
趙閑閑沒承認也沒否認,在潭州時,她雖低調,但怎麽也是一點一滴將勾欄瓦舍係統建設出來的人物。而這南越之地周三山才占領多大的地盤,隻要有心,難不成還真能有什麽事能瞞住她?
周三山娶妻便娶妻,這不代表作為妾侍的她就一定會被正妻壓製欺辱,過來一段時間,還能沒發展出自己的盤子不成?或許曾經各方麵能力有限,但之後的經曆以及跟在李清照那些妹子們身邊的熏陶,如今的趙閑閑可早就不是當初的趙閑閑了。
這些,周三山自然是不知道的,隻道是趙閑閑善解人意,心中又是感激又是愧疚。
既然趙閑閑都支持,那麽周三山自然是下定決心做了!
南越之地各方勢力錯綜複雜,就目前周三山想盡辦法所了解的情報,當地各大勢力,真正的本地崛起的很少,大多勢力其背後要不是背後站在江南世家,要麽便是哪家海上巨寇。
前者與後兩者大抵關係不咋地,基本上很有些敵視,作為本土勢力,當然認為其他的都是外來者,爭奪本應屬於他們的資源。隻是迫於後兩者勢大,不敢輕易招惹而已。
然而即便如此,本土勢力也一直遭受著後兩者明裏暗裏的蠶食,是以關係愈發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