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不能,但魏雲微畢竟也才十幾歲的小姑娘,這也算是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
被自己雖然算不得正確,但也是實實在在的姑父給占有了。
魏雲微還是撲到了魏側妃的懷裏,嚎啕大哭:
「姑姑,姑姑。」
魏側妃此時的心裏,也是一片的焦灼,哪有那個閑心照顧到魏雲微?
在魏側妃的心裏,除了她的女兒施箏外,即使是逸親王,也都要退而求其次。
若說魏側妃自私,但對於自己的女兒,卻是母愛無疆。
魏側妃毫不猶豫地將魏雲微推開,紅著眼睛甩了魏雲微一個耳光,說:
「說,到底是怎麽迴事?你當我是傻子?你耍個小心眼,看你有用的份上,我忍了。我隻當你看上太子或是大爺、五爺,再不濟,逸王府那麽多的庶子,隨你挑,你竟然……」
隻一想到魏雲微成了逸親王的貴妾,一路上的隱忍,便就全麵爆發出來。
魏側妃咒罵著,兩眼泛紅。
攥著帕子的手,青筋暴起,一想到梁王妃看向她時,那輕蔑地笑。
那時的她,就好似一隻上竄下跳的猴子。
魏側妃怒吼:
「你倒是說話啊?到底怎麽迴事?你竟然有本事,讓皇上下口喻,成了貴妾?你個賤人,是不是你一開始來逸親王府上,就打算好了的?說……給我說……」
她現在簡直成了逸王府的笑話。
魏側妃不用想,逸親王一起,她在逸王府會如何。
雖然不知道確切的事。
但魏側妃又不傻。
逸親王放著好好的京城不呆,從小養尊處優慣了,如何會去邊關?
而滿京城,能將逸親王趕到邊關的,就隻有沈太夫人了。
逸親王離京,最生氣的,莫過於梁太後。
梁太後奈何不了沈太夫人。
而梁太後也不是個能忍下氣的主。
誰來承接梁太後的憤怒?
魏側妃此時真的慌了。
此時的她,前所未有的感覺到了恐慌。
過許隻要她平靜下來,晚上的時候,便就會想到對策。
但此時,魏雲微無疑成了她的出氣筒。
魏雲微也是知道的。
被打了之後,她並不敢還手。
魏雲微與她的姑姑這點倒是挺像。
就是非常的能忍。
也許是剛剛哭了幾聲,終還是將心底的抑鬱之氣哭了出來。
又或許魏雲微意識到,她此時唯一的依靠,就是魏側妃了。
人的地位就像是一層一層的階梯。
而下一層,是承接上一層憤怒的受體。
階梯的最低層呢?
她的憤怒、哀傷,又由誰來承受?
魏雲微此時在逸親王府,名義上是貴妾。
但她連個丫頭,隻怕都要笑臉討好。
魏雲微快速調整了自己的心情,吞掉所有的委屈、恐慌和無助,將她所經歷的事,細細的與魏側妃學了。
並且,非常委婉地告訴魏側妃,她也不想給逸親王做妾。
她是被逼迫的。
關於這一點,就是魏雲微不說,魏側妃心裏也是知道的。
但是,魏側妃的憤恨卻不能減。
因此上,魏側妃還是又給了魏雲微兩巴掌泄憤,站起身說:
「好好在這兒呆著,希望你還有點兒用,若不然,你就等著死吧。」
魏雲微連眼裏,連一絲絲的怒氣都不敢有。
隻是老實地點了點頭。
魏側妃哼了聲,轉頭出去了。
魏雲微眼裏閃過一絲絕狠。
她沒有後悔她對魏芳凝下手。
而是在總結,自己錯在了哪裏。
她不要永遠做最底一層。
無論付出多少,她也要往上爬。
即使爬不到最頂層。
魏側妃出去,在院子裏,看到魏雲微的丫頭,嗬斥說:
「你們小心侍候著。這時候,她不再是逸王府的客人,而是妾,要認清自己的地位。」
竹秋幾個連忙應「是」。
魏側妃哼了聲,急忙地迴自己的院子,想要趕快平靜一下。
然後再想個對策出來,不能說平息梁太後的怒氣。
但也要吸引梁太後的注意才行。
可是魏側妃才一到她的院子,連坐都還沒坐穩,下人急匆匆地過來報說:
「側妃娘娘,太後娘娘派人過來了,正往這裏來呢。」
魏側妃知道,她甩給魏雲微的巴掌,此時就要被甩迴來了。
果然如魏側妃所料,梁太後派來的老嬤嬤,上來就先甩了魏側妃幾巴掌。
魏側妃連句爭辯都沒有,跪在地上,連連認錯。
聞訊過來的施箏,也隻能撲到魏側妃身邊,幹跪著。
卻也是半分辦法沒有。
那個老嬤嬤冷笑著說:
「側妃娘娘,不要怪老奴沒有提醒側妃,太後娘娘現如今很生氣。若是側妃娘娘再這麽無用下去的話,可就要小心些了。太後娘娘在宮裏閑來無事,想要接清慧郡主進宮住兩天。」
聽聞此言,施箏並沒有開心。
而是十分驚恐地看向了那個老嬤嬤。
在宮裏陪太後,可不是個好差事。
宮裏整人不出血,又讓人生不如死的招數,那可是數不勝數。
那老嬤嬤眼睛一眯,說:
「怎麽,清慧郡主不樂意?」
施箏強笑著說:
「我也想皇祖母了,怎麽會不樂意?正巴不得進宮,多陪陪皇祖母。隻怕打擾了皇祖母,讓皇祖母厭煩。」
老嬤嬤聽了施箏的話,冷冷地說:
「這樣最好了,老奴就知道郡主是個孝順的。郡主進宮了,也省得煩了側妃娘娘想事情。」
每一次她讓梁太後不高興,施箏進宮,幾乎脫層皮。
魏側妃不敢說什麽,隻得強顏歡笑說:
「謝太後台愛。妾定當好好反省,不讓太後娘娘失望。」
嬤嬤給跟來的人使了個眼色。
另幾個地位低些的嬤嬤上來,對著施箏行禮:
「郡主隨老奴幾個收拾東西去吧,也好早些進宮。」
施箏知道是躲不過去,隻得跟著幾個嬤嬤離開。
那老嬤嬤才又對魏側妃冷森森地笑說:
「側妃娘娘起來說話吧。」
魏側妃雖然站起身來,但心卻是沉的。
魏芳凝大婚在即。
梁太後又吃了這麽大的虧,隻怕是要扳迴一局。
但這局如何扳,卻是個問題。
顧慮到逸親王。
魏側妃心下此時倒是清明了。
</br>
被自己雖然算不得正確,但也是實實在在的姑父給占有了。
魏雲微還是撲到了魏側妃的懷裏,嚎啕大哭:
「姑姑,姑姑。」
魏側妃此時的心裏,也是一片的焦灼,哪有那個閑心照顧到魏雲微?
在魏側妃的心裏,除了她的女兒施箏外,即使是逸親王,也都要退而求其次。
若說魏側妃自私,但對於自己的女兒,卻是母愛無疆。
魏側妃毫不猶豫地將魏雲微推開,紅著眼睛甩了魏雲微一個耳光,說:
「說,到底是怎麽迴事?你當我是傻子?你耍個小心眼,看你有用的份上,我忍了。我隻當你看上太子或是大爺、五爺,再不濟,逸王府那麽多的庶子,隨你挑,你竟然……」
隻一想到魏雲微成了逸親王的貴妾,一路上的隱忍,便就全麵爆發出來。
魏側妃咒罵著,兩眼泛紅。
攥著帕子的手,青筋暴起,一想到梁王妃看向她時,那輕蔑地笑。
那時的她,就好似一隻上竄下跳的猴子。
魏側妃怒吼:
「你倒是說話啊?到底怎麽迴事?你竟然有本事,讓皇上下口喻,成了貴妾?你個賤人,是不是你一開始來逸親王府上,就打算好了的?說……給我說……」
她現在簡直成了逸王府的笑話。
魏側妃不用想,逸親王一起,她在逸王府會如何。
雖然不知道確切的事。
但魏側妃又不傻。
逸親王放著好好的京城不呆,從小養尊處優慣了,如何會去邊關?
而滿京城,能將逸親王趕到邊關的,就隻有沈太夫人了。
逸親王離京,最生氣的,莫過於梁太後。
梁太後奈何不了沈太夫人。
而梁太後也不是個能忍下氣的主。
誰來承接梁太後的憤怒?
魏側妃此時真的慌了。
此時的她,前所未有的感覺到了恐慌。
過許隻要她平靜下來,晚上的時候,便就會想到對策。
但此時,魏雲微無疑成了她的出氣筒。
魏雲微也是知道的。
被打了之後,她並不敢還手。
魏雲微與她的姑姑這點倒是挺像。
就是非常的能忍。
也許是剛剛哭了幾聲,終還是將心底的抑鬱之氣哭了出來。
又或許魏雲微意識到,她此時唯一的依靠,就是魏側妃了。
人的地位就像是一層一層的階梯。
而下一層,是承接上一層憤怒的受體。
階梯的最低層呢?
她的憤怒、哀傷,又由誰來承受?
魏雲微此時在逸親王府,名義上是貴妾。
但她連個丫頭,隻怕都要笑臉討好。
魏雲微快速調整了自己的心情,吞掉所有的委屈、恐慌和無助,將她所經歷的事,細細的與魏側妃學了。
並且,非常委婉地告訴魏側妃,她也不想給逸親王做妾。
她是被逼迫的。
關於這一點,就是魏雲微不說,魏側妃心裏也是知道的。
但是,魏側妃的憤恨卻不能減。
因此上,魏側妃還是又給了魏雲微兩巴掌泄憤,站起身說:
「好好在這兒呆著,希望你還有點兒用,若不然,你就等著死吧。」
魏雲微連眼裏,連一絲絲的怒氣都不敢有。
隻是老實地點了點頭。
魏側妃哼了聲,轉頭出去了。
魏雲微眼裏閃過一絲絕狠。
她沒有後悔她對魏芳凝下手。
而是在總結,自己錯在了哪裏。
她不要永遠做最底一層。
無論付出多少,她也要往上爬。
即使爬不到最頂層。
魏側妃出去,在院子裏,看到魏雲微的丫頭,嗬斥說:
「你們小心侍候著。這時候,她不再是逸王府的客人,而是妾,要認清自己的地位。」
竹秋幾個連忙應「是」。
魏側妃哼了聲,急忙地迴自己的院子,想要趕快平靜一下。
然後再想個對策出來,不能說平息梁太後的怒氣。
但也要吸引梁太後的注意才行。
可是魏側妃才一到她的院子,連坐都還沒坐穩,下人急匆匆地過來報說:
「側妃娘娘,太後娘娘派人過來了,正往這裏來呢。」
魏側妃知道,她甩給魏雲微的巴掌,此時就要被甩迴來了。
果然如魏側妃所料,梁太後派來的老嬤嬤,上來就先甩了魏側妃幾巴掌。
魏側妃連句爭辯都沒有,跪在地上,連連認錯。
聞訊過來的施箏,也隻能撲到魏側妃身邊,幹跪著。
卻也是半分辦法沒有。
那個老嬤嬤冷笑著說:
「側妃娘娘,不要怪老奴沒有提醒側妃,太後娘娘現如今很生氣。若是側妃娘娘再這麽無用下去的話,可就要小心些了。太後娘娘在宮裏閑來無事,想要接清慧郡主進宮住兩天。」
聽聞此言,施箏並沒有開心。
而是十分驚恐地看向了那個老嬤嬤。
在宮裏陪太後,可不是個好差事。
宮裏整人不出血,又讓人生不如死的招數,那可是數不勝數。
那老嬤嬤眼睛一眯,說:
「怎麽,清慧郡主不樂意?」
施箏強笑著說:
「我也想皇祖母了,怎麽會不樂意?正巴不得進宮,多陪陪皇祖母。隻怕打擾了皇祖母,讓皇祖母厭煩。」
老嬤嬤聽了施箏的話,冷冷地說:
「這樣最好了,老奴就知道郡主是個孝順的。郡主進宮了,也省得煩了側妃娘娘想事情。」
每一次她讓梁太後不高興,施箏進宮,幾乎脫層皮。
魏側妃不敢說什麽,隻得強顏歡笑說:
「謝太後台愛。妾定當好好反省,不讓太後娘娘失望。」
嬤嬤給跟來的人使了個眼色。
另幾個地位低些的嬤嬤上來,對著施箏行禮:
「郡主隨老奴幾個收拾東西去吧,也好早些進宮。」
施箏知道是躲不過去,隻得跟著幾個嬤嬤離開。
那老嬤嬤才又對魏側妃冷森森地笑說:
「側妃娘娘起來說話吧。」
魏側妃雖然站起身來,但心卻是沉的。
魏芳凝大婚在即。
梁太後又吃了這麽大的虧,隻怕是要扳迴一局。
但這局如何扳,卻是個問題。
顧慮到逸親王。
魏側妃心下此時倒是清明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