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芳凝卻苦著臉說:
「母後說得極是,可兒臣就是看著他害怕啊。」
後宮裏的次第錯綜複雜,隻怕幹武帝自己也不敢隨便用人。
而先擇趙鎮升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了。
一來趙鎮升武藝好,自保能力強。二來便就是後來單身入宮,與宮裏的各方人沒有多大的牽連。
太子早上出去的時候,並沒有叮囑過她。所以魏芳凝也弄懂太子的想法,所以魏芳凝也隻得選個安全的反應給梁皇後。
瞅著一心一意為了幹武帝的梁皇後,魏芳凝心裏一陣心疼。
若是有一天,梁皇後知道了,算計她的人,不單隻有她的姑姑梁太後,還有與她共枕,看似清深的幹武帝時,會是個什麽樣的結果。
魏芳凝想,最好還是不要發現吧。太過殘酷的現實,還不如一直傻著,來得更幸福些。
隻是各方爭權,太子不出手,梁太後也早晚會出手的吧?
更何況太子也並非是全然良善的人。
梁皇後聽了魏芳凝的話,也沒生氣,而是很有耐心地笑說:
「這個本宮也理解,別說你了,就是本宮當年初見他時,也著實是嚇了一跳。但看習慣了,也就沒什麽了。」
自在宮門口碰見趙鎮升之後,他便就再沒出現。
大概也是不想做得太過明顯了。
魏芳凝低著頭,笑著說:「倒也沒什麽機會碰見,剛在門口的時候,聽嬤嬤說,趙公公也不怎麽過這邊來。」
梁皇後懂得什麽叫見好就收,並不再往下說,關於趙鎮升的事。
轉而問起了魏芳凝在東宮住得可否習慣,並問了程氏的事情。
大概也是想著試探魏芳凝,看看太子有沒有什麽都與魏芳凝說。
魏芳凝知道言多語失,她又是新婚。所以便就一臉嬌羞狀,一問三不知,再問,就隻說全都交給太子了,雖然那是她娘家人,但都想害她了,所以她也不管那麽多。
梁皇後深瞅了眼魏芳凝,嘴角微微的勾著。
魏芳凝低著頭,並沒有看到梁皇後看向她的眼神裏,有著同情和不舍。
此時的梁皇後,在迴想著自己初嫁給幹武帝時,是不是也如魏芳凝現在一樣。
然後微微地搖了搖頭。怎麽會一樣呢?
生在梁家,本就比別人家的姑娘想得多,隻是她絕沒想到,她的姑姑會對她,下如此狠手罷了。
現在太子已立,卻不是出自她這個皇後的肚子,也與梁家沒有任何的關係。
梁皇後不知道,梁太後,或者說她爹梁大人有沒有後悔過。
就梁皇後目前看來,逸親王離皇位,是越來越遠了。
目的完成,梁皇後又象徵性地,關心了一下魏芳凝在東宮的生活。來迴也就那幾句,缺什麽少什麽的,別忍著,來內宮找梁皇後要。
魏芳凝就一直做乖巧狀,低著頭小聲地點頭答應。並弱弱地說:
「東宮裏麵也不缺什麽,若真是想要什麽,兒臣定是會來求母後,隻母後別嫌兒臣煩就行。」
婆媳兩個又說了會兒話,梁皇後麵上露出倦容來,魏芳凝很是時候的,便就告辭出來。並很識相地說:
「兒臣有個不情之請,兒臣才嫁進宮裏,白天太子也不在家,兒臣自己呆著也無聊。要是兩位妹妹能時常去兒臣哪兒玩的話,也解兒臣的寂寞,不知母後可否答應?」
就是魏芳凝不說,晉安公主想去,也是會去的。又何必不做個人情。
合不合心,梁皇後也是不露喜色的。但聽著那輕快的話音,魏芳凝還是能猜出個大概來。
從皇後哪兒告辭出來,魏芳凝上了羊車,打算著迴東宮去。
結果就被一個太監給攔住了。
魏芳凝抬眼看,知道是梁太後的人。
雖然魏芳凝想裝成不認得,但清竹和清韻兩個認得。魏芳凝便就被請到了永慈宮裏。
上輩子魏芳凝見梁太後,就沒有一次是開心的。
此時再踏入永慈宮,魏芳凝生如恍如隔世的感覺來。
其實也是隔了一世呢。
隻是這一迴,梁太後對魏芳凝的態度,可以說算得上是親熱了。
宮裏果然比不得承平伯府上。
被賜了座的魏芳凝雙手交疊著放到膝蓋上,隻稍稍按了坐沿,並不敢大坐在座位上。低著頭,眼睛瞅著手上的帕子,做出一個新媳婦該有的嬌羞狀。
一如在剛剛的皇後宮裏。
皇後宮裏的事,大概梁太後是知道的,根本就不用問魏芳凝。
魏芳凝估計著,也是想在東宮總管上,插上一手。將她弄來,不是給她上套,便就是想要從她的嘴裏,打探出太子的打算。
畢竟成親這幾天,還有之前,太子的表現,對她還是挺寵愛的。
梁太後也細細地打量著魏芳凝,心裏想著的,自然是幾十年前,與沈太夫人的恩怨。
雖然惱恨,此時卻也不能跟著魏芳凝算帳。
梁太後忍了又忍,才盡量地將自己的聲音低軟些,顯得有些慈愛的樣子,問:
「新婦過了三天,在民間就要洗手做羹湯。東宮的事,可曾接手了?」
魏芳凝柔柔著聲音說:「迴太後娘娘話,有來總管在,倒也用不上孫媳婦什麽。今天隻是看了下冊子,認下人罷了。」
梁太後說:「聽說你從承平伯府上,帶過去不少的人。可都安排妥當了?」
魏芳凝的眼睛仍是一下不抬,低微著聲音說:
「迴太後娘娘話,那些人本就是祖母要送給孫媳婦的。陪嫁人數多寡,一向是依著娘家的能力來。孫媳婦的祖母心疼孫媳婦,之前定文昌侯府上的褚公子時,人數就已經定了下來。也不能嫁了太子,便就截留下人而厚此薄彼。」
總之一句話,魏芳凝帶了那麽多人入東宮,不是為了防著誰。別說承平伯這種人家,京上任是誰家裏嫁姑娘,可都是送陪嫁的。
瞅著將話說得滴水不漏的魏芳凝,梁太後不自覺的眯了眯眼睛。
不虧了是沈太夫人的孫女,果然是個難纏的。
梁太後點頭,說:「東宮一直是你父皇控製著,太子是你父皇的獨子,倒是會盡心保護。」
</br>
「母後說得極是,可兒臣就是看著他害怕啊。」
後宮裏的次第錯綜複雜,隻怕幹武帝自己也不敢隨便用人。
而先擇趙鎮升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了。
一來趙鎮升武藝好,自保能力強。二來便就是後來單身入宮,與宮裏的各方人沒有多大的牽連。
太子早上出去的時候,並沒有叮囑過她。所以魏芳凝也弄懂太子的想法,所以魏芳凝也隻得選個安全的反應給梁皇後。
瞅著一心一意為了幹武帝的梁皇後,魏芳凝心裏一陣心疼。
若是有一天,梁皇後知道了,算計她的人,不單隻有她的姑姑梁太後,還有與她共枕,看似清深的幹武帝時,會是個什麽樣的結果。
魏芳凝想,最好還是不要發現吧。太過殘酷的現實,還不如一直傻著,來得更幸福些。
隻是各方爭權,太子不出手,梁太後也早晚會出手的吧?
更何況太子也並非是全然良善的人。
梁皇後聽了魏芳凝的話,也沒生氣,而是很有耐心地笑說:
「這個本宮也理解,別說你了,就是本宮當年初見他時,也著實是嚇了一跳。但看習慣了,也就沒什麽了。」
自在宮門口碰見趙鎮升之後,他便就再沒出現。
大概也是不想做得太過明顯了。
魏芳凝低著頭,笑著說:「倒也沒什麽機會碰見,剛在門口的時候,聽嬤嬤說,趙公公也不怎麽過這邊來。」
梁皇後懂得什麽叫見好就收,並不再往下說,關於趙鎮升的事。
轉而問起了魏芳凝在東宮住得可否習慣,並問了程氏的事情。
大概也是想著試探魏芳凝,看看太子有沒有什麽都與魏芳凝說。
魏芳凝知道言多語失,她又是新婚。所以便就一臉嬌羞狀,一問三不知,再問,就隻說全都交給太子了,雖然那是她娘家人,但都想害她了,所以她也不管那麽多。
梁皇後深瞅了眼魏芳凝,嘴角微微的勾著。
魏芳凝低著頭,並沒有看到梁皇後看向她的眼神裏,有著同情和不舍。
此時的梁皇後,在迴想著自己初嫁給幹武帝時,是不是也如魏芳凝現在一樣。
然後微微地搖了搖頭。怎麽會一樣呢?
生在梁家,本就比別人家的姑娘想得多,隻是她絕沒想到,她的姑姑會對她,下如此狠手罷了。
現在太子已立,卻不是出自她這個皇後的肚子,也與梁家沒有任何的關係。
梁皇後不知道,梁太後,或者說她爹梁大人有沒有後悔過。
就梁皇後目前看來,逸親王離皇位,是越來越遠了。
目的完成,梁皇後又象徵性地,關心了一下魏芳凝在東宮的生活。來迴也就那幾句,缺什麽少什麽的,別忍著,來內宮找梁皇後要。
魏芳凝就一直做乖巧狀,低著頭小聲地點頭答應。並弱弱地說:
「東宮裏麵也不缺什麽,若真是想要什麽,兒臣定是會來求母後,隻母後別嫌兒臣煩就行。」
婆媳兩個又說了會兒話,梁皇後麵上露出倦容來,魏芳凝很是時候的,便就告辭出來。並很識相地說:
「兒臣有個不情之請,兒臣才嫁進宮裏,白天太子也不在家,兒臣自己呆著也無聊。要是兩位妹妹能時常去兒臣哪兒玩的話,也解兒臣的寂寞,不知母後可否答應?」
就是魏芳凝不說,晉安公主想去,也是會去的。又何必不做個人情。
合不合心,梁皇後也是不露喜色的。但聽著那輕快的話音,魏芳凝還是能猜出個大概來。
從皇後哪兒告辭出來,魏芳凝上了羊車,打算著迴東宮去。
結果就被一個太監給攔住了。
魏芳凝抬眼看,知道是梁太後的人。
雖然魏芳凝想裝成不認得,但清竹和清韻兩個認得。魏芳凝便就被請到了永慈宮裏。
上輩子魏芳凝見梁太後,就沒有一次是開心的。
此時再踏入永慈宮,魏芳凝生如恍如隔世的感覺來。
其實也是隔了一世呢。
隻是這一迴,梁太後對魏芳凝的態度,可以說算得上是親熱了。
宮裏果然比不得承平伯府上。
被賜了座的魏芳凝雙手交疊著放到膝蓋上,隻稍稍按了坐沿,並不敢大坐在座位上。低著頭,眼睛瞅著手上的帕子,做出一個新媳婦該有的嬌羞狀。
一如在剛剛的皇後宮裏。
皇後宮裏的事,大概梁太後是知道的,根本就不用問魏芳凝。
魏芳凝估計著,也是想在東宮總管上,插上一手。將她弄來,不是給她上套,便就是想要從她的嘴裏,打探出太子的打算。
畢竟成親這幾天,還有之前,太子的表現,對她還是挺寵愛的。
梁太後也細細地打量著魏芳凝,心裏想著的,自然是幾十年前,與沈太夫人的恩怨。
雖然惱恨,此時卻也不能跟著魏芳凝算帳。
梁太後忍了又忍,才盡量地將自己的聲音低軟些,顯得有些慈愛的樣子,問:
「新婦過了三天,在民間就要洗手做羹湯。東宮的事,可曾接手了?」
魏芳凝柔柔著聲音說:「迴太後娘娘話,有來總管在,倒也用不上孫媳婦什麽。今天隻是看了下冊子,認下人罷了。」
梁太後說:「聽說你從承平伯府上,帶過去不少的人。可都安排妥當了?」
魏芳凝的眼睛仍是一下不抬,低微著聲音說:
「迴太後娘娘話,那些人本就是祖母要送給孫媳婦的。陪嫁人數多寡,一向是依著娘家的能力來。孫媳婦的祖母心疼孫媳婦,之前定文昌侯府上的褚公子時,人數就已經定了下來。也不能嫁了太子,便就截留下人而厚此薄彼。」
總之一句話,魏芳凝帶了那麽多人入東宮,不是為了防著誰。別說承平伯這種人家,京上任是誰家裏嫁姑娘,可都是送陪嫁的。
瞅著將話說得滴水不漏的魏芳凝,梁太後不自覺的眯了眯眼睛。
不虧了是沈太夫人的孫女,果然是個難纏的。
梁太後點頭,說:「東宮一直是你父皇控製著,太子是你父皇的獨子,倒是會盡心保護。」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