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趨利,或者說本身就有利己心理。遇事往往先滿足自己的需要,才會考慮他人,組織或者國家的利益。是以無私奉獻者,才顯得彌足珍貴。
迫之以武,不如誘之以利。通過正常的利益引導,要讓彭越自發的學習漢話和漢人的習俗,逐漸放棄他們原有的習俗和文化,這本來就是潛移默化的事情。隻是士徽還找不到一個可以穩定而且容易控製的信仰,宗教這玩意若是可以他不打算沾染。
不過要說對文明的毀滅,沒有什麽比宗教更有用處!不管是佛教,基督教或者某教,都是建立在摧毀其他文明的基礎上,才得到傳播,三教之中也隻有佛教的侵蝕力差一點點。
相對的,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古北歐文明都隨著其他兩教的蔓延徹底消失在曆史的洪流裏麵。這兩個教派追求的根本不是文明的共存,而是貫徹佛教裏的那句佛偈:“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現存的道教……天師教,太平教和琅邪宮……天師教以鬼道著稱,雖然在後世算是道教正統,不過那也是其他教派都不存在的關係。後世佛道儒結合,從摩尼教到白蓮教,甚至近代的某功,多少都有鬼道的影子,算起來日本的陰陽師其實也源自這一脈。
太平教如過街老鼠,估計也老曹能允許他們信仰。自己這邊的身份和地位,公開支持太平教很成問題,雖然麾下就有李勣和耶律鑄兩個太平教餘孽。琅邪宮的教義和太平教相似,於吉的影響力也足夠,或許……”士徽考慮著三個教派的教義,想要不被別的文明侵蝕,唯有把本文明的宗教發展起來。
過早的接觸世界也有一定的問題,比如基督教已經建立,若是因此傳播到本土,後來某個皇帝看上然後發展,說不定到最後華夏會直接成為基督教的地盤,反而會出現中世紀的情況。甚至因為基督教的關係,佛教和道教會被徹底滅掉,華夏文明還能存在與否,也是士徽需要關係的問題。畢竟誰也沒辦法阻止,某個皇帝腦袋會抽那麽一抽。
“雖然不是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士徽歎了口氣,或許是他有點杞人憂天吧?
“主公,如今形勢大好,為何您還唉聲歎氣?”房玄齡見狀不免有點疑惑,到底哪裏做得還不夠好,引得士徽這樣無奈。
“沒什麽,隻是有些考量,又不知道該如何落實才好。”士徽笑了笑,這些下屬都太敏感,自己才歎一口氣,就能想那麽多。
“若是對主公有利的事情,為何不說出來,讓我等參詳一番?”房玄齡自薦道。
“也好,說真這個本來也不是現在需要擔心的事情,不過是我的一些看法……事情就是這樣,你覺得如何?”士徽把他的看法說出來,當然沒有說外國教派的事情。
畢竟某教如今還根本不存在,或許自己也根本不會讓它出現!
“宗教,五鬥米或者太平教那樣的啊……為何主公那麽看重這名為‘信仰’的東西?”房玄齡有點疑惑,“就算沒有道教或者佛教什麽的,我們本來就以先祖信仰為主,三皇五帝,女媧或者巫祖之類,具體到我們的先祖,這才是我們最本源的信仰,為何要舍近求遠?”
“先祖信仰?”士徽突然想起來了,似乎的確有過這樣的東西。
就算是後世,祭拜曆史上出名的文臣武將,將其塑造成神祗進行膜拜也是很正常的。比如文財神範蠡、李詭祖和比幹;武財神薑尚,趙公明和關羽。
甚至可以塑造出一個天庭一般的存在,把三皇五帝都放進去,獨立成為一個教派,獨立於道教之外,未嚐不可!
“說得也是,我的確有點舍近求遠了!”想到這裏,士徽不由大笑,看來其實他自己,多少都有些問題。明明是道教把先祖信仰融入其中,卻自然而然把這些當成道教固有。
道教能夠一直存續下去,主要便是裏麵包含著的先祖信仰。華夏五千年的曆史,對血脈傳承尤為看重,尤其是仁孝的宣傳也有二千年,對老祖宗自然是最為尊敬。是以佛教橫行,道家依然能為之抗衡,便是出自這裏。
基督教在華夏這裏混不下去,也是因為他本身禁止教徒祭祀先祖的這點。
“關鍵還是要完善交易,道家隻是一個理念,然後經過整合就出現道教。這方麵估計還是專門學習過宗教的人處理比較好,主公或許可以問問李勣,然後選拔一批忠心耿耿之人,來創造這個宗教,這樣也方便把這個新生的教派,掌控在手中!”房玄齡提議道。
當初大漢就是沒有把太平教掌握在手中,任其蠱惑百姓,於是有了太平教之亂。漢中的五鬥米教,也隨著沒有管製,逐漸被張家掌控。如今五鬥米教已經被偽朝掌控,至於後續如何,還要看看他們怎麽處理,至少張魯身上已經沒有任何官職,隻能乖乖去傳教了。
“就算要讓信教之人不得出仕,出仕之人不得信教,誰能保證有些孩童小時候被家人強迫信教,長大後想出仕為官卻被拒之門外……又或者隱瞞信仰出仕,暗地裏給宗教各種便利。”士徽也有他的考量。
“這就是監管的問題,各郡督郵,以及下屬官員,加強這方麵的監督便是。若是主公覺得有必要,如同城管掾設置一個專門管理宗教的職位如何?”房玄齡提議道。
那豈非就是宗教事務局?士徽聞言不由得想起這個部門,他記得有這個部門,但具體有什麽職權卻不知道,估計是統計廟宇數量,對宗教人士進行登記管理什麽的……
有了主意,士徽就找到了李勣,反正後者短期內也沒什麽事情,軍中的事務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多。聽說士徽要對宗教出手,創建一個全新的教派,他乍聞也不由得吃了一驚。
隨即權衡一番,發現的確妙用多多,對士徽的眼光倒是佩服。隻是先祖信仰不比道家,道家還有學術作為理論,先祖卻來自血脈的唿喚。
“是否可以六道輪迴,天庭地獄作為基礎,創造出一個類似的教義出來?借鑒一下五鬥米或者太平教的教義或者學術之類的。”士徽提議道。
“敢問主公,這六道輪迴,天庭地獄,是何存在?”李勣第一次聽說,倒是很感興趣。
士徽把他的理解說了出來,不過天庭卻是改成先祖居住的仙境,信仰者積德行善,死後可以前往天庭,迴歸先祖身邊什麽的。
“主公的想法很好,不過屬下估計還要和耶律鑄討論一番。他在這方麵的理解,比屬下還要通透。說來慚愧,我那點水平,也就糊弄一下普通人。”李勣慚愧的說道。
“那好,準你兩個月的假期,如何?”士徽當即同意下來。
迫之以武,不如誘之以利。通過正常的利益引導,要讓彭越自發的學習漢話和漢人的習俗,逐漸放棄他們原有的習俗和文化,這本來就是潛移默化的事情。隻是士徽還找不到一個可以穩定而且容易控製的信仰,宗教這玩意若是可以他不打算沾染。
不過要說對文明的毀滅,沒有什麽比宗教更有用處!不管是佛教,基督教或者某教,都是建立在摧毀其他文明的基礎上,才得到傳播,三教之中也隻有佛教的侵蝕力差一點點。
相對的,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古北歐文明都隨著其他兩教的蔓延徹底消失在曆史的洪流裏麵。這兩個教派追求的根本不是文明的共存,而是貫徹佛教裏的那句佛偈:“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現存的道教……天師教,太平教和琅邪宮……天師教以鬼道著稱,雖然在後世算是道教正統,不過那也是其他教派都不存在的關係。後世佛道儒結合,從摩尼教到白蓮教,甚至近代的某功,多少都有鬼道的影子,算起來日本的陰陽師其實也源自這一脈。
太平教如過街老鼠,估計也老曹能允許他們信仰。自己這邊的身份和地位,公開支持太平教很成問題,雖然麾下就有李勣和耶律鑄兩個太平教餘孽。琅邪宮的教義和太平教相似,於吉的影響力也足夠,或許……”士徽考慮著三個教派的教義,想要不被別的文明侵蝕,唯有把本文明的宗教發展起來。
過早的接觸世界也有一定的問題,比如基督教已經建立,若是因此傳播到本土,後來某個皇帝看上然後發展,說不定到最後華夏會直接成為基督教的地盤,反而會出現中世紀的情況。甚至因為基督教的關係,佛教和道教會被徹底滅掉,華夏文明還能存在與否,也是士徽需要關係的問題。畢竟誰也沒辦法阻止,某個皇帝腦袋會抽那麽一抽。
“雖然不是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士徽歎了口氣,或許是他有點杞人憂天吧?
“主公,如今形勢大好,為何您還唉聲歎氣?”房玄齡見狀不免有點疑惑,到底哪裏做得還不夠好,引得士徽這樣無奈。
“沒什麽,隻是有些考量,又不知道該如何落實才好。”士徽笑了笑,這些下屬都太敏感,自己才歎一口氣,就能想那麽多。
“若是對主公有利的事情,為何不說出來,讓我等參詳一番?”房玄齡自薦道。
“也好,說真這個本來也不是現在需要擔心的事情,不過是我的一些看法……事情就是這樣,你覺得如何?”士徽把他的看法說出來,當然沒有說外國教派的事情。
畢竟某教如今還根本不存在,或許自己也根本不會讓它出現!
“宗教,五鬥米或者太平教那樣的啊……為何主公那麽看重這名為‘信仰’的東西?”房玄齡有點疑惑,“就算沒有道教或者佛教什麽的,我們本來就以先祖信仰為主,三皇五帝,女媧或者巫祖之類,具體到我們的先祖,這才是我們最本源的信仰,為何要舍近求遠?”
“先祖信仰?”士徽突然想起來了,似乎的確有過這樣的東西。
就算是後世,祭拜曆史上出名的文臣武將,將其塑造成神祗進行膜拜也是很正常的。比如文財神範蠡、李詭祖和比幹;武財神薑尚,趙公明和關羽。
甚至可以塑造出一個天庭一般的存在,把三皇五帝都放進去,獨立成為一個教派,獨立於道教之外,未嚐不可!
“說得也是,我的確有點舍近求遠了!”想到這裏,士徽不由大笑,看來其實他自己,多少都有些問題。明明是道教把先祖信仰融入其中,卻自然而然把這些當成道教固有。
道教能夠一直存續下去,主要便是裏麵包含著的先祖信仰。華夏五千年的曆史,對血脈傳承尤為看重,尤其是仁孝的宣傳也有二千年,對老祖宗自然是最為尊敬。是以佛教橫行,道家依然能為之抗衡,便是出自這裏。
基督教在華夏這裏混不下去,也是因為他本身禁止教徒祭祀先祖的這點。
“關鍵還是要完善交易,道家隻是一個理念,然後經過整合就出現道教。這方麵估計還是專門學習過宗教的人處理比較好,主公或許可以問問李勣,然後選拔一批忠心耿耿之人,來創造這個宗教,這樣也方便把這個新生的教派,掌控在手中!”房玄齡提議道。
當初大漢就是沒有把太平教掌握在手中,任其蠱惑百姓,於是有了太平教之亂。漢中的五鬥米教,也隨著沒有管製,逐漸被張家掌控。如今五鬥米教已經被偽朝掌控,至於後續如何,還要看看他們怎麽處理,至少張魯身上已經沒有任何官職,隻能乖乖去傳教了。
“就算要讓信教之人不得出仕,出仕之人不得信教,誰能保證有些孩童小時候被家人強迫信教,長大後想出仕為官卻被拒之門外……又或者隱瞞信仰出仕,暗地裏給宗教各種便利。”士徽也有他的考量。
“這就是監管的問題,各郡督郵,以及下屬官員,加強這方麵的監督便是。若是主公覺得有必要,如同城管掾設置一個專門管理宗教的職位如何?”房玄齡提議道。
那豈非就是宗教事務局?士徽聞言不由得想起這個部門,他記得有這個部門,但具體有什麽職權卻不知道,估計是統計廟宇數量,對宗教人士進行登記管理什麽的……
有了主意,士徽就找到了李勣,反正後者短期內也沒什麽事情,軍中的事務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多。聽說士徽要對宗教出手,創建一個全新的教派,他乍聞也不由得吃了一驚。
隨即權衡一番,發現的確妙用多多,對士徽的眼光倒是佩服。隻是先祖信仰不比道家,道家還有學術作為理論,先祖卻來自血脈的唿喚。
“是否可以六道輪迴,天庭地獄作為基礎,創造出一個類似的教義出來?借鑒一下五鬥米或者太平教的教義或者學術之類的。”士徽提議道。
“敢問主公,這六道輪迴,天庭地獄,是何存在?”李勣第一次聽說,倒是很感興趣。
士徽把他的理解說了出來,不過天庭卻是改成先祖居住的仙境,信仰者積德行善,死後可以前往天庭,迴歸先祖身邊什麽的。
“主公的想法很好,不過屬下估計還要和耶律鑄討論一番。他在這方麵的理解,比屬下還要通透。說來慚愧,我那點水平,也就糊弄一下普通人。”李勣慚愧的說道。
“那好,準你兩個月的假期,如何?”士徽當即同意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