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武試比起來,文試這邊的閱卷難度就加大了許多。三張試卷,首先胡名,這樣就看不到考生的信息,由於是第一次考試,人數又多,就不另外譽寫。
饒是如此,二萬六千多份的考卷,依然是讓閱卷官看得是兩眼昏花,若非房玄齡向士徽請求,把閱卷時間延長到十天,怕真的看不完。
好在魚目混珠的人真的存在,沒有才能還打算蒙混過關,人數還不少。第一輪剔除,兩萬六千多人裏麵,就有21876人留空太多,或者遣詞用句不妥,或者胡亂填答案的因素,被直接剔除。
隻剩下4338名考生的考卷,開始進入正式閱卷的緩解。細看之下,自然也看出不少言不達意,或者南轅北轍的答案,甚至策論方麵幾乎通篇都是在奉承的。
“這幫考生,難道不知道閱卷的是我們?第二輪的內容將軍根本不會看,這些奉承有什麽意義?”房玄齡搖了搖頭,打算投機取巧的人不少,看看這些策論,與其說是闡述觀點,還不如說是歌功頌德,外加表忠心的。
“這樣正好,把一些隻想著鑽營,卻不務實之人剔除出去!”程昱緩緩說道,他對這種人是最看不起的。至於剛剛出仕,就被任命為副考官的賈詡,則是閉口不言,專心批卷。
一番篩選之下,不合格的考生全部被剔除,隻有1123名考生留了下來。他們的平均成績都已經達到60點,就算是房玄齡打算多剔除幾個都沒辦法。
“果然,不能小看這天下俊傑!”看到依然厚厚的考卷,房玄齡不由得感慨道。或許更遠一些的地方,比如並州,比如益州,比如涼州或者幽州,那邊的考生來不及參加考核,其他幾個地方,居然有近千人通過考核,這的確是讓人感慨。
“以往朝廷三年內,各地推薦上來的孝廉數量,差不多也就是這樣了!”賈詡看到這個數量,都不由得感慨一句。
“鄉野之地亦有遺賢,奈何聞達於諸侯者,又有幾人?”程昱其實感慨更多,所謂孝廉,字麵上的意思很容易理解,真正的難度是誰能證明你是?缺乏宣傳,缺乏自我推銷,多少寒士空有一身學問,最後隻能退隱山林的,在這個時代其實也不算少見。
“好了,按照規矩,越州、交州和吳郡之地提交上來的名額是273人,按照主公的意思,湊足300人。排名按照平均分從高到低,以及籍貫情況進行選拔,大家可明白了?”房玄齡看著大家都在沉思,又或者是在感慨,於是出麵提醒了句。
頓了頓,繼續說道:“至於剩下的八百人,按照主公的意思,也把他們的排名張貼出來,同時授予前麵三百人‘舉人’稱號,後麵五百人授予‘秀才’的稱號。稍後我們會進行考核的全麵改革,以後必然是從縣到郡,然後是州治,最後到臨湘這邊進行最後的爭奪。
有舉人稱號的,下次考核可以直接前往州治進行考核;有秀才稱號的,可以直接前往郡治進行考核,沒有這些稱號的,必須要在縣城,先進行初試,也就是主公所言的‘童生試’,然後再經過縣城的正式考核,得到‘秀才’的稱號,才能前往郡治參考。”
“這樣也好,可以在下麵就一層層篩選,同時也能兼顧到各州各郡!”程昱再次感歎。
關鍵是他們作為主考,也能根據籍貫,調整錄取的比例。學風比較濃厚的荊州和豫州,幾乎都在前三百名裏麵,但這官吏的名額,總不能都被兩地占了去。後世都拔高了浙江,湖南等地的高考分數,士徽當然清楚為什麽要那麽做。
總不能,一本二本大學,入學的考生都是來自這兩個地方,甚至二本院校,也幾乎都是這些地方的考生。其他各地的考生,隻能從三本甚至是大專讀起?
首先是按照成績,然後進行微調,豫州和荊州,主要是荊北的考生要適當減少比例,交州和荊南四郡的考生,可以適當提拔。尤其士徽要以後要入主揚州,這部分也可以提高。最後達成一個比較均勻的比例,才是最終的排名情況。
明確了這些之後,才開始進入閱卷的時間,偶然又拍案叫絕的,又引起其他幾人過來查看,或是答案真的不錯,於是又引起一番叫好。
放榜的日子一天天到來,越是靠近這個日子,荀氏兩兄弟就有點不自在。明明知道必然榜上有名,卻難免惴惴不安。這個時候,就算是他們,都不清楚自己為什麽那麽緊張。
“棐弟,你起來了?”天剛亮,荀表打算把荀棐叫起來,卻沒想到荀棐已經更衣完畢。
“睡不著,今天是放榜的日子,心中更加緊張……”荀棐搖了搖頭,心理素質再好,在決定命運的這一刻,都不免緊張起來。
“棐弟,昨天武試成績已經出來,你在49名,以後打算是從文,還是從武?”荀表突然想起個問題,於是看向荀棐問道。
“那得看看文試成績,你我都是讀書人,能從文自然最好,若我沒有上榜,那麽從軍未必不是一條出路。荀氏從文者太多,也得有人在軍中發展,不能總靠聯姻。”荀棐略微思考後迴道,身為世家子弟,其實他考慮更多的還是家族。
沒有家族,他們這些子弟也不過是無根浮萍,況且沒有家族的資源,他們哪有機會累積那麽多的學識?
一個時辰很難熬,至少對於考生們來說是這樣。他們來到考試的地方,按照上麵的通告,這次放榜也會在這裏進行。考慮到圍觀人員比較多,所以在城外進行比較好,關鍵也方便兵丁進行看守。
“沒想到居然是人山人海!”來到放榜地點,才發現這裏已經是人山人海,荀氏兄弟不免驚歎,有點擔心擠不進去。
“兩位可是考生?”剛剛靠近人群,就有兵丁上前詢問,“若兩位是來看熱鬧的,在外圍觀看即可,若是要看榜,還請去那邊,拿出考號進行核實,沒問題可以直接進入考生通道,前去看榜!”
“哦,沒想到刺史居然連這個都考慮到了!”荀表不免驚歎,士徽的考試安排,可以說顧慮到了不少問題,沒想到居然連放榜的細節都有顧慮到,可見他為了這次考核,的確是準備了不少功課。
兩人來到指定的核對地點,已經有人進行核對,確定無誤後,自然有兵丁指引他們前往專用通道,這裏進入放榜地點,居然是被隔開一條道路,的確是方便不少。
饒是如此,二萬六千多份的考卷,依然是讓閱卷官看得是兩眼昏花,若非房玄齡向士徽請求,把閱卷時間延長到十天,怕真的看不完。
好在魚目混珠的人真的存在,沒有才能還打算蒙混過關,人數還不少。第一輪剔除,兩萬六千多人裏麵,就有21876人留空太多,或者遣詞用句不妥,或者胡亂填答案的因素,被直接剔除。
隻剩下4338名考生的考卷,開始進入正式閱卷的緩解。細看之下,自然也看出不少言不達意,或者南轅北轍的答案,甚至策論方麵幾乎通篇都是在奉承的。
“這幫考生,難道不知道閱卷的是我們?第二輪的內容將軍根本不會看,這些奉承有什麽意義?”房玄齡搖了搖頭,打算投機取巧的人不少,看看這些策論,與其說是闡述觀點,還不如說是歌功頌德,外加表忠心的。
“這樣正好,把一些隻想著鑽營,卻不務實之人剔除出去!”程昱緩緩說道,他對這種人是最看不起的。至於剛剛出仕,就被任命為副考官的賈詡,則是閉口不言,專心批卷。
一番篩選之下,不合格的考生全部被剔除,隻有1123名考生留了下來。他們的平均成績都已經達到60點,就算是房玄齡打算多剔除幾個都沒辦法。
“果然,不能小看這天下俊傑!”看到依然厚厚的考卷,房玄齡不由得感慨道。或許更遠一些的地方,比如並州,比如益州,比如涼州或者幽州,那邊的考生來不及參加考核,其他幾個地方,居然有近千人通過考核,這的確是讓人感慨。
“以往朝廷三年內,各地推薦上來的孝廉數量,差不多也就是這樣了!”賈詡看到這個數量,都不由得感慨一句。
“鄉野之地亦有遺賢,奈何聞達於諸侯者,又有幾人?”程昱其實感慨更多,所謂孝廉,字麵上的意思很容易理解,真正的難度是誰能證明你是?缺乏宣傳,缺乏自我推銷,多少寒士空有一身學問,最後隻能退隱山林的,在這個時代其實也不算少見。
“好了,按照規矩,越州、交州和吳郡之地提交上來的名額是273人,按照主公的意思,湊足300人。排名按照平均分從高到低,以及籍貫情況進行選拔,大家可明白了?”房玄齡看著大家都在沉思,又或者是在感慨,於是出麵提醒了句。
頓了頓,繼續說道:“至於剩下的八百人,按照主公的意思,也把他們的排名張貼出來,同時授予前麵三百人‘舉人’稱號,後麵五百人授予‘秀才’的稱號。稍後我們會進行考核的全麵改革,以後必然是從縣到郡,然後是州治,最後到臨湘這邊進行最後的爭奪。
有舉人稱號的,下次考核可以直接前往州治進行考核;有秀才稱號的,可以直接前往郡治進行考核,沒有這些稱號的,必須要在縣城,先進行初試,也就是主公所言的‘童生試’,然後再經過縣城的正式考核,得到‘秀才’的稱號,才能前往郡治參考。”
“這樣也好,可以在下麵就一層層篩選,同時也能兼顧到各州各郡!”程昱再次感歎。
關鍵是他們作為主考,也能根據籍貫,調整錄取的比例。學風比較濃厚的荊州和豫州,幾乎都在前三百名裏麵,但這官吏的名額,總不能都被兩地占了去。後世都拔高了浙江,湖南等地的高考分數,士徽當然清楚為什麽要那麽做。
總不能,一本二本大學,入學的考生都是來自這兩個地方,甚至二本院校,也幾乎都是這些地方的考生。其他各地的考生,隻能從三本甚至是大專讀起?
首先是按照成績,然後進行微調,豫州和荊州,主要是荊北的考生要適當減少比例,交州和荊南四郡的考生,可以適當提拔。尤其士徽要以後要入主揚州,這部分也可以提高。最後達成一個比較均勻的比例,才是最終的排名情況。
明確了這些之後,才開始進入閱卷的時間,偶然又拍案叫絕的,又引起其他幾人過來查看,或是答案真的不錯,於是又引起一番叫好。
放榜的日子一天天到來,越是靠近這個日子,荀氏兩兄弟就有點不自在。明明知道必然榜上有名,卻難免惴惴不安。這個時候,就算是他們,都不清楚自己為什麽那麽緊張。
“棐弟,你起來了?”天剛亮,荀表打算把荀棐叫起來,卻沒想到荀棐已經更衣完畢。
“睡不著,今天是放榜的日子,心中更加緊張……”荀棐搖了搖頭,心理素質再好,在決定命運的這一刻,都不免緊張起來。
“棐弟,昨天武試成績已經出來,你在49名,以後打算是從文,還是從武?”荀表突然想起個問題,於是看向荀棐問道。
“那得看看文試成績,你我都是讀書人,能從文自然最好,若我沒有上榜,那麽從軍未必不是一條出路。荀氏從文者太多,也得有人在軍中發展,不能總靠聯姻。”荀棐略微思考後迴道,身為世家子弟,其實他考慮更多的還是家族。
沒有家族,他們這些子弟也不過是無根浮萍,況且沒有家族的資源,他們哪有機會累積那麽多的學識?
一個時辰很難熬,至少對於考生們來說是這樣。他們來到考試的地方,按照上麵的通告,這次放榜也會在這裏進行。考慮到圍觀人員比較多,所以在城外進行比較好,關鍵也方便兵丁進行看守。
“沒想到居然是人山人海!”來到放榜地點,才發現這裏已經是人山人海,荀氏兄弟不免驚歎,有點擔心擠不進去。
“兩位可是考生?”剛剛靠近人群,就有兵丁上前詢問,“若兩位是來看熱鬧的,在外圍觀看即可,若是要看榜,還請去那邊,拿出考號進行核實,沒問題可以直接進入考生通道,前去看榜!”
“哦,沒想到刺史居然連這個都考慮到了!”荀表不免驚歎,士徽的考試安排,可以說顧慮到了不少問題,沒想到居然連放榜的細節都有顧慮到,可見他為了這次考核,的確是準備了不少功課。
兩人來到指定的核對地點,已經有人進行核對,確定無誤後,自然有兵丁指引他們前往專用通道,這裏進入放榜地點,居然是被隔開一條道路,的確是方便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