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龍醉遲早也要走這樣的路子。
握住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還會怕他掀起多大的風浪?
現在正好那高麗試試手,陳淩自認為自己是學曆史的,在經濟方麵就是一個二把刀,沒有經驗是不行的。反正高麗都亂了,趁著現在正好試試後世的金融手法在這個時代好不好用。
讓陳淩鬱悶的是,高麗沒有什麽礦產,好像出名的也隻有高麗參了。
一定要讓慈恩把那幾個牛逼的徒弟叫過來,要向高麗伸手,沒有大把的銀子做後盾是不行的,貨幣戰爭,玩的就是錢。
作為後世人,陳淩一直覺得兩國的交鋒不一定非要用人命來填,能用銀子把一個國家擺平才是上策。
再說,打仗打的不僅僅是人,同樣是銀子。用這筆銀子來搞垮一個國家多好,能少死多少百姓哇。
“皇上,今日我想和您說說這貨幣戰爭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如果運用得當,我們完全可以借著這次機會把高麗牢牢控製在手裏,作為我們對付遼國的一把尖刀。”陳淩說到。
“好哇,今日朕就聽聽你到底還有何驚世駭俗的想法?”趙恆說的很隨意,但是臉色卻很嚴肅,張景悄悄走到門口,不讓任何人靠近。
慈恩見狀準備告退,卻被陳淩攔了下來:“師父,這事還得您張羅,沒有您那幾個徒弟,這事兒根本就辦不成。而且我猜想,他們所不定現在已經有所行動了。”
慈恩看看趙恆,見他點點頭,就坐了下來。
陳淩喝一口茶,說到:“這次高麗大亂,相比皇上已經看出來了,這完全就是我大宋斷了對高麗貨物的結果,這是我們的一次偶然之舉,完全就是衝著和麗公主去的。我最開始的估計,高麗最多也就是陷入混亂,人心動蕩,也沒有想到居然會引起內亂,幾個高麗貴族都起兵叛亂,這是我沒有想過的。”
“但是這也從側麵告訴我們,高麗內部並不是銅牆鐵壁,遠比我們認為的要脆弱。”
趙恆和慈恩都點頭默認。
陳淩說的沒錯,高麗這次的內亂確實讓趙恆大感意外,沒想到高麗的貴族說叛亂就叛亂了,完全沒有一點征兆。
陳淩見趙恆和慈恩聽的認真,就開始夾帶自己的私貨:“這次我們可以看出來,要通過我大宋的茶葉、絲綢等貨物控製高麗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僅僅靠這樣東西要完全把高麗握在我大宋的手裏還是略顯單薄。如果能多幾種這樣的東西,那高麗就是我們的囊中之物。高麗稍有異動我們就切斷它的貨物供給,國內亂了他還能蹦躂的起來才怪。”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高麗和遼國聯手,一起動兵攻打我大宋,搶奪土地和百姓,那他們的茶葉、絲綢可能並不會斷掉。你要知道,土地才是最有吸引力的。”趙恆皺著眉頭說到。
“高麗不會這樣做,”陳淩說到:“他們也不傻。皇上您想想,一邊是遼國,一邊是大宋,他高麗夾在中間。倒向遼國則遼國力量大增,倒向大宋,則大宋實力驟增。現在的高麗,兩國都想拉攏。如果其中一個大國消失了,那高麗會怎麽樣?如果是皇上您,您就沒有想過把它納入我大宋的版圖?”
“左右逢源,”趙恆思考了一會兒說到:“現在的高麗確實在這樣做,一邊和遼國不清不楚,一邊又和我大宋斷斷續續。”
“小子,你說了這麽多,無非就是想讓你的幾個師兄幫你賣酒而已,不用說的這麽驚悚吧?”慈恩對陳淩說到:“憑幾宗貨物就想控製住高麗,哪有那麽容易?”
“師父,你有沒有想過,我大宋的貨物到了高麗,那高麗的銀子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入我大宋。雖然高麗貴族賺了大錢,但是高麗的百姓卻沒有錢,它的國庫也賺不到多少錢。打仗打的是銀子,國家沒有錢,它打的起來?連軍隊都組織不起來。”
陳淩接著說:“高麗最有名的也就是高麗參了,可是這東西一年的產量實在是微不足道,流入我大宋也沒有妨礙。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大量的貨物賣到高麗去。當然不是現在,而是以後。現在高麗正內亂,我們要挑出一個對我大宋有用的高麗貴族,支持他打贏,登上高麗王位,然後再把我們的貨物經他之手賣遍高麗的每一個角落。”
“即使是賠錢也要賣,直接摧毀他們的茶葉種植和絲綢製造。如果可以,甚至連糧食都可以這麽做。您想想看,我們的糧食比他們國內的糧食還便宜,那些百姓種的糧食誰還會要?種糧食的百姓辛辛苦苦一年種的糧食還不如花錢去賣,那他們還會種糧食嗎?”
趙恆和慈恩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不用再往下說,以他們的智商,應該能想通。
“這就是你說的貨幣戰爭?”趙恆盯著陳淩看:“不得不說,你這個想法確實驚世駭俗,雖然執行起來苦難重重,但是如果成功的話,那就是我大宋之福。”
趙恆想的不僅僅是高麗,還有遼國、西夏、吐蕃甚至大理。
這些對大宋虎視眈眈的國家如果都被自己握在手裏,那他就是千古一帝哇,試問千百年來有哪個皇帝能夠做到?
他的雄心被點燃了,雖然這個辦法聽上去很虛幻,但是趙恆的心還是被說動了,萬分之一的機會也是機會,為何不去試試?
失敗了沒什麽損失,成功了那就是千古基業,他的名字會在曆史上熠熠生輝,再也無人能和他比肩。
這種誘惑力是巨大的。
大宋已經積弱了太久,太需要改變了。
他雙眼灼灼的看著陳淩,可惜他還是太小了,如果陳淩再大那怕十歲,自己都敢把這樣的事情交給他去做。可惜啊,他隻有六歲,雖然這個想法是陳淩提出來的,但是這麽重大的事情交給一個幾歲的孩子,趙恆心裏是沒譜的。
起碼也要聽聽別人的意見才行。
“慈恩,立刻讓你的徒弟趕來汴京,茲事體大,需要細細的參詳。”趙恆眼神望著遠處,大宋,要變天了。
這件事必須做的隱秘,神不知鬼不覺才行,知道的人越多,越容易節外生枝。
滿朝的文武大臣,也就李沆知道。
拿著陳淩寫的計劃,李沆久久不能平靜,手上青筋暴起,雖然他極力的讓自己鎮靜下來,但還是忍不住一拳砸在了書桌上,好一個陳淩哇,如果這件事能夠成功,那就是萬代的功勞哇。
手裏的幾頁紙有千鈞之重,讓李沆不敢有一絲大意。
直到幾頁紙被蠟燭點燃,升起嫋嫋的青煙,變成灰燼,李沆才迴過神來。
能夠參與這樣的亙古大事,李沆很慶幸,這是注定千古留名的大事。
堪比開疆拓土的天大榮耀。
握住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還會怕他掀起多大的風浪?
現在正好那高麗試試手,陳淩自認為自己是學曆史的,在經濟方麵就是一個二把刀,沒有經驗是不行的。反正高麗都亂了,趁著現在正好試試後世的金融手法在這個時代好不好用。
讓陳淩鬱悶的是,高麗沒有什麽礦產,好像出名的也隻有高麗參了。
一定要讓慈恩把那幾個牛逼的徒弟叫過來,要向高麗伸手,沒有大把的銀子做後盾是不行的,貨幣戰爭,玩的就是錢。
作為後世人,陳淩一直覺得兩國的交鋒不一定非要用人命來填,能用銀子把一個國家擺平才是上策。
再說,打仗打的不僅僅是人,同樣是銀子。用這筆銀子來搞垮一個國家多好,能少死多少百姓哇。
“皇上,今日我想和您說說這貨幣戰爭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如果運用得當,我們完全可以借著這次機會把高麗牢牢控製在手裏,作為我們對付遼國的一把尖刀。”陳淩說到。
“好哇,今日朕就聽聽你到底還有何驚世駭俗的想法?”趙恆說的很隨意,但是臉色卻很嚴肅,張景悄悄走到門口,不讓任何人靠近。
慈恩見狀準備告退,卻被陳淩攔了下來:“師父,這事還得您張羅,沒有您那幾個徒弟,這事兒根本就辦不成。而且我猜想,他們所不定現在已經有所行動了。”
慈恩看看趙恆,見他點點頭,就坐了下來。
陳淩喝一口茶,說到:“這次高麗大亂,相比皇上已經看出來了,這完全就是我大宋斷了對高麗貨物的結果,這是我們的一次偶然之舉,完全就是衝著和麗公主去的。我最開始的估計,高麗最多也就是陷入混亂,人心動蕩,也沒有想到居然會引起內亂,幾個高麗貴族都起兵叛亂,這是我沒有想過的。”
“但是這也從側麵告訴我們,高麗內部並不是銅牆鐵壁,遠比我們認為的要脆弱。”
趙恆和慈恩都點頭默認。
陳淩說的沒錯,高麗這次的內亂確實讓趙恆大感意外,沒想到高麗的貴族說叛亂就叛亂了,完全沒有一點征兆。
陳淩見趙恆和慈恩聽的認真,就開始夾帶自己的私貨:“這次我們可以看出來,要通過我大宋的茶葉、絲綢等貨物控製高麗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僅僅靠這樣東西要完全把高麗握在我大宋的手裏還是略顯單薄。如果能多幾種這樣的東西,那高麗就是我們的囊中之物。高麗稍有異動我們就切斷它的貨物供給,國內亂了他還能蹦躂的起來才怪。”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高麗和遼國聯手,一起動兵攻打我大宋,搶奪土地和百姓,那他們的茶葉、絲綢可能並不會斷掉。你要知道,土地才是最有吸引力的。”趙恆皺著眉頭說到。
“高麗不會這樣做,”陳淩說到:“他們也不傻。皇上您想想,一邊是遼國,一邊是大宋,他高麗夾在中間。倒向遼國則遼國力量大增,倒向大宋,則大宋實力驟增。現在的高麗,兩國都想拉攏。如果其中一個大國消失了,那高麗會怎麽樣?如果是皇上您,您就沒有想過把它納入我大宋的版圖?”
“左右逢源,”趙恆思考了一會兒說到:“現在的高麗確實在這樣做,一邊和遼國不清不楚,一邊又和我大宋斷斷續續。”
“小子,你說了這麽多,無非就是想讓你的幾個師兄幫你賣酒而已,不用說的這麽驚悚吧?”慈恩對陳淩說到:“憑幾宗貨物就想控製住高麗,哪有那麽容易?”
“師父,你有沒有想過,我大宋的貨物到了高麗,那高麗的銀子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入我大宋。雖然高麗貴族賺了大錢,但是高麗的百姓卻沒有錢,它的國庫也賺不到多少錢。打仗打的是銀子,國家沒有錢,它打的起來?連軍隊都組織不起來。”
陳淩接著說:“高麗最有名的也就是高麗參了,可是這東西一年的產量實在是微不足道,流入我大宋也沒有妨礙。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大量的貨物賣到高麗去。當然不是現在,而是以後。現在高麗正內亂,我們要挑出一個對我大宋有用的高麗貴族,支持他打贏,登上高麗王位,然後再把我們的貨物經他之手賣遍高麗的每一個角落。”
“即使是賠錢也要賣,直接摧毀他們的茶葉種植和絲綢製造。如果可以,甚至連糧食都可以這麽做。您想想看,我們的糧食比他們國內的糧食還便宜,那些百姓種的糧食誰還會要?種糧食的百姓辛辛苦苦一年種的糧食還不如花錢去賣,那他們還會種糧食嗎?”
趙恆和慈恩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不用再往下說,以他們的智商,應該能想通。
“這就是你說的貨幣戰爭?”趙恆盯著陳淩看:“不得不說,你這個想法確實驚世駭俗,雖然執行起來苦難重重,但是如果成功的話,那就是我大宋之福。”
趙恆想的不僅僅是高麗,還有遼國、西夏、吐蕃甚至大理。
這些對大宋虎視眈眈的國家如果都被自己握在手裏,那他就是千古一帝哇,試問千百年來有哪個皇帝能夠做到?
他的雄心被點燃了,雖然這個辦法聽上去很虛幻,但是趙恆的心還是被說動了,萬分之一的機會也是機會,為何不去試試?
失敗了沒什麽損失,成功了那就是千古基業,他的名字會在曆史上熠熠生輝,再也無人能和他比肩。
這種誘惑力是巨大的。
大宋已經積弱了太久,太需要改變了。
他雙眼灼灼的看著陳淩,可惜他還是太小了,如果陳淩再大那怕十歲,自己都敢把這樣的事情交給他去做。可惜啊,他隻有六歲,雖然這個想法是陳淩提出來的,但是這麽重大的事情交給一個幾歲的孩子,趙恆心裏是沒譜的。
起碼也要聽聽別人的意見才行。
“慈恩,立刻讓你的徒弟趕來汴京,茲事體大,需要細細的參詳。”趙恆眼神望著遠處,大宋,要變天了。
這件事必須做的隱秘,神不知鬼不覺才行,知道的人越多,越容易節外生枝。
滿朝的文武大臣,也就李沆知道。
拿著陳淩寫的計劃,李沆久久不能平靜,手上青筋暴起,雖然他極力的讓自己鎮靜下來,但還是忍不住一拳砸在了書桌上,好一個陳淩哇,如果這件事能夠成功,那就是萬代的功勞哇。
手裏的幾頁紙有千鈞之重,讓李沆不敢有一絲大意。
直到幾頁紙被蠟燭點燃,升起嫋嫋的青煙,變成灰燼,李沆才迴過神來。
能夠參與這樣的亙古大事,李沆很慶幸,這是注定千古留名的大事。
堪比開疆拓土的天大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