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淩一直在想著要不要把月考這種萬惡的製度移植到算學院來,隻要上過學的人都對月考甚至周考這種極度變態的製度深惡痛絕,最痛苦的不是考試過程,而是考試後的排名,上一個排名能讓你興奮半天,而掉下一個排名,你絕對半個月緩不過神來,覺得生活了無生趣,覺得前途無比暗淡。
和祖應元說過這件事,得到的迴答是,做法罪大惡極,效果卻應該顯著。
這幫學生已經迴家,經過了幾個月的學習,陳淩覺得不經過一場考試缺少了最後的點睛之筆。
原本熱鬧的算學院此刻變得有些冷清,三天之後會是蹴鞠場的報告大會,一切已經準備妥當,就等著來人了。
關於算學院的傳說突然又開始在汴京流傳,因為那些把自己孩子送進算學院的人突然發現,自己兒子迴來後真的變聰明了,從嘴巴裏說出來的話自己一句也聽不懂。
聽隔壁的老王說,這都是極深奧的學問,尋常人根本聽不懂。
往日裏隻會傻乎乎的燒火做飯的熊孩子,突然轉了性,做個飯而已,非要定好往鍋裏倒多少水放多少米,一點都不含糊。
如果不是他說這樣可以省下不少米之外自己早就用燒火棍子抽他了,還容得了他在那裏指手畫腳?
在算學院的日子是緊張而美好的,嚴厲的祖先生,大方的食堂廚子,神出鬼沒的院正,居然還有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什麽沒聽說過,但是聽兒子的意思,好像就是在外麵跑來跑去的算來算去。
在算學院看來,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計算的,都可以精確的得到計量,連空氣都能算出來有多重。
這哪裏是算學,分明是神秘莫測的法術。
幾個月的變化是巨大,足以讓心懷疑心的人把心放到肚子裏。
原本隻不過為了想省下家裏的一點口糧,算學院可是說過,吃住都不要錢,還有免費的衣服穿。
現在看來真是賺大了,一文錢沒花不說,自家孩子還有了一肚子的學問。
帶迴來的請柬上麵是幾個燙金的大字,在昏暗的燈光下熠熠生輝。
多少年了,從沒想過自己這樣的泥腿子也能收到請柬,做工精美,一看就不便宜。
可是自己不識字,隻能讓兒子念給他聽。
原來三日之後算學院有一場盛會,聽不懂什麽是報告會,反正肯定去就是。
說不定還能看到院正大人誇獎自家的小子呢。
破天荒的大事,一定要去,家裏的田一天不管不會出問題,兒子露臉的大事,萬萬耽誤不得。
唯一讓他感到不解的是,為什麽建造一個蹴鞠場要弄這麽大的聲勢,聽說到時候連宮裏都會去人,這樣的場麵不是沒見過,但是那是皇帝出巡,自己隻能躲在遠處遠遠的瞧上一眼,多看幾眼就可能被侍衛給射殺。
皇家威儀,豈是他們這些小老百姓可以隨意觀看的。
可是這次不同,連請柬都送過來了,高高在上的院正大人親自蓋的印章,鮮紅無比。
這可做不得假,隻要是算學院的學生,迴家的時候身上都揣著這樣一封大紅色的請柬,讓周圍的人眼紅不已。
誰能想到,一群土雞裏麵也飛出了一隻金鳳凰,雖然在算學院不過幾個月的時間,但是稍有一點眼色的人都看的出來,這孩子和幾個月前相比簡直就是脫胎換骨,隻要再磨練上幾年時間,就是人精式的人物。
也不知道算學院裏麵的先生都教了一些什麽,聽說就是算學,也沒有什麽特別的。但是僅僅是算學怎麽可能讓人如此的著迷?
不管怎麽說,這都是祖宗保佑,幸好沒聽隔壁那家夥的話,把自家小子送到算學院了,隻要在苦上幾年,自家也算出了一個讀書人。
算學又如何?沒聽他們說嘛,幾年之後都會進到朝廷裏麵,哪怕是做一個小吏,都是祖上冒青煙了。
到時候再給他說了一房老婆,就可以美滋滋的等著抱孫子了,想到這裏身上就充滿了幹勁,恨不能把自家的地再耕一遍。
然而算學院放假的這三天時間,陳淩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寇準都快把算學院的大門給踢爛了。
一大把年紀的人,非要學年輕人騎馬,也不怕把身體給累垮。
陳淩對於騎馬這樣的出行方式充滿了恨意,比幹活還累,在馬上坐半個時辰會讓人頭暈目眩,和中暑差不多。
這種自我摧殘的交通方式不到萬不得已陳淩不打算再嚐試。
不愧是兵部尚書,出個門都是前唿後擁,少說也有十幾騎,一個個牛皮軟甲,橫刀在手,看誰都像敵人。
寇準在中間得意洋洋的把手舉過眼睛,四下張望,一副奸臣像。
就不知道收斂一下。
曆史上說的一點沒錯,寇準真的太喜歡顯擺了,又喜歡花錢,難怪到老的時候會窮困潦倒,連個接濟的人都沒有。
他這個模樣真的是在拉仇恨。
正值盛夏,又是正午,你穿著一層薄衫倒是涼快的很,就不看看你的護衛,臉上的汗就沒停過,三十多度的高溫讓他們穿一身鎧甲,也不怕中暑。
再強悍的兵卒也架不住這樣蹂躪哇。
最讓陳淩鄙視的,是寇準到了算學院的門口居然沒有下馬的意思。
算學院的大門和其他衙門的門是不同的,有三十多層台階,和後世很多圖書館的造型很像。這樣的大門要騎馬上來對馬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台階由凹凸不平的石條砌成,目的自然是為了防滑。現在看不出效果,到了冬天就能體會到這種台階的好處。
年輕人無所謂,摔一腳屁事沒有。
祖應元還有其他的先生就不行了,這都是寶貝,要是摔出個好歹,陳淩非得自刎不可。
當初設計出這個大門的時候陳淩覺得還是要該,奈何祖應元見到之後當即就下了決定,算學院其他的可以該,這個大門誰說也不能該。
這麽氣派的大門可是算學院的門麵,摔一腳算什麽,走路小心點就是了。祖應元還沒打算在算學院的大門前結束自己的生命。
一個人說不過六張嘴,祖應元的幾個老友在一旁搖尾呐喊,威脅說陳淩要是敢動算學院的大門,他們會集體離開算學院,讓他的算學院沒有先生。
那就這樣建造吧,反正他們到時候怨不得自己。
寇準揮鞭指了指算學門的大門,兩隻腳在馬肚子上踢了一腳,讓胯下的大馬直接進門。
馬比人聰明,抬頭一看這麽高這麽陡的台階,走上去弄不好會把腿摔斷,嘶鳴一聲用蹄子在地上刨了幾下,沒有要上去的意思。
正在得意的時候,身後是一群兵卒,要是這個時候下麵豈不是很沒麵子,寇準才不管,老子好不容易來一次算學院,非要殺殺陳淩的囂張氣焰不可。
已經大半年了,陳淩承諾的黑火藥還是沒有音訊,再有耐心的人都會崩潰。
說好的從洪州迴來就會加緊時間研究配方,結果幾個月過去了陳淩隻顧著在算學院折騰了,好像黑火藥和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讓身為兵部尚書的寇準大為不滿。
第一支火繩槍已經被工匠趕製了出來,沒有黑火藥完全測試不出來效果。
用普通的火藥試過,連一隻雞都打不死。
這種心理上落差是巨大的,兵部為了火繩槍忙活了半年的人都覺得被陳淩被欺騙了。
現在陳淩的名字在兵部出現的最多,每天都會被罵上幾百次。
不然不解恨。
寇準來算學院就想要一句準話,這火繩槍到底有沒有他說的那麽厲害。
如果確實有,那沒事,接著弄;如果沒有,他手下的兵卒會把陳淩給扔到汴河裏去。
又用腳踢了幾下,胯下的馬依然止步不前,打幾鞭子也無濟於事。
寇準抬頭看看高大的院門,嘀咕一聲,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算學院而已,居然比自己的兵部衙門還要氣派。
小子真是猖狂。
要不是看在這是他自己出錢的份上,早就拉一幫人彈劾了。
陳淩早就知道有人來,站在算學院的書房,就能看見從汴京城到算學院的這條大路。
上過大學的人都對圖書館有一種奇怪的情愫,當然,在大學的圖書館遇到愛情這樣甜蜜的事情基本不可能。
美女去圖書館的次數少了讓人發指。
算學院沒有一座圖書館是說不過去的,雖然算學方麵的書很少,但是不影響其他書放進去呀。算學院又沒規定必須是算學的書籍。如果這樣的規定出來,會被人笑死。
藏書樓這樣的名字就算了,就叫書房。因為到目前為止,根本就沒有多少書。
宋代的線裝書很貴,現在大把的銀子都用在了算學院上,找不出多餘的銀子來置辦書籍。
祖應元早就打算把洛陽老家的藏書樓搬到算學院,但是無奈工程量太大,想了想還是作罷。
況且洛陽到汴京的路上,盜匪也不少,那些書裏有很多都是孤本,用銀子都買不來。要是被不長眼的盜匪給搶了,那就虧大了。
和祖應元說過這件事,得到的迴答是,做法罪大惡極,效果卻應該顯著。
這幫學生已經迴家,經過了幾個月的學習,陳淩覺得不經過一場考試缺少了最後的點睛之筆。
原本熱鬧的算學院此刻變得有些冷清,三天之後會是蹴鞠場的報告大會,一切已經準備妥當,就等著來人了。
關於算學院的傳說突然又開始在汴京流傳,因為那些把自己孩子送進算學院的人突然發現,自己兒子迴來後真的變聰明了,從嘴巴裏說出來的話自己一句也聽不懂。
聽隔壁的老王說,這都是極深奧的學問,尋常人根本聽不懂。
往日裏隻會傻乎乎的燒火做飯的熊孩子,突然轉了性,做個飯而已,非要定好往鍋裏倒多少水放多少米,一點都不含糊。
如果不是他說這樣可以省下不少米之外自己早就用燒火棍子抽他了,還容得了他在那裏指手畫腳?
在算學院的日子是緊張而美好的,嚴厲的祖先生,大方的食堂廚子,神出鬼沒的院正,居然還有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什麽沒聽說過,但是聽兒子的意思,好像就是在外麵跑來跑去的算來算去。
在算學院看來,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計算的,都可以精確的得到計量,連空氣都能算出來有多重。
這哪裏是算學,分明是神秘莫測的法術。
幾個月的變化是巨大,足以讓心懷疑心的人把心放到肚子裏。
原本隻不過為了想省下家裏的一點口糧,算學院可是說過,吃住都不要錢,還有免費的衣服穿。
現在看來真是賺大了,一文錢沒花不說,自家孩子還有了一肚子的學問。
帶迴來的請柬上麵是幾個燙金的大字,在昏暗的燈光下熠熠生輝。
多少年了,從沒想過自己這樣的泥腿子也能收到請柬,做工精美,一看就不便宜。
可是自己不識字,隻能讓兒子念給他聽。
原來三日之後算學院有一場盛會,聽不懂什麽是報告會,反正肯定去就是。
說不定還能看到院正大人誇獎自家的小子呢。
破天荒的大事,一定要去,家裏的田一天不管不會出問題,兒子露臉的大事,萬萬耽誤不得。
唯一讓他感到不解的是,為什麽建造一個蹴鞠場要弄這麽大的聲勢,聽說到時候連宮裏都會去人,這樣的場麵不是沒見過,但是那是皇帝出巡,自己隻能躲在遠處遠遠的瞧上一眼,多看幾眼就可能被侍衛給射殺。
皇家威儀,豈是他們這些小老百姓可以隨意觀看的。
可是這次不同,連請柬都送過來了,高高在上的院正大人親自蓋的印章,鮮紅無比。
這可做不得假,隻要是算學院的學生,迴家的時候身上都揣著這樣一封大紅色的請柬,讓周圍的人眼紅不已。
誰能想到,一群土雞裏麵也飛出了一隻金鳳凰,雖然在算學院不過幾個月的時間,但是稍有一點眼色的人都看的出來,這孩子和幾個月前相比簡直就是脫胎換骨,隻要再磨練上幾年時間,就是人精式的人物。
也不知道算學院裏麵的先生都教了一些什麽,聽說就是算學,也沒有什麽特別的。但是僅僅是算學怎麽可能讓人如此的著迷?
不管怎麽說,這都是祖宗保佑,幸好沒聽隔壁那家夥的話,把自家小子送到算學院了,隻要在苦上幾年,自家也算出了一個讀書人。
算學又如何?沒聽他們說嘛,幾年之後都會進到朝廷裏麵,哪怕是做一個小吏,都是祖上冒青煙了。
到時候再給他說了一房老婆,就可以美滋滋的等著抱孫子了,想到這裏身上就充滿了幹勁,恨不能把自家的地再耕一遍。
然而算學院放假的這三天時間,陳淩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寇準都快把算學院的大門給踢爛了。
一大把年紀的人,非要學年輕人騎馬,也不怕把身體給累垮。
陳淩對於騎馬這樣的出行方式充滿了恨意,比幹活還累,在馬上坐半個時辰會讓人頭暈目眩,和中暑差不多。
這種自我摧殘的交通方式不到萬不得已陳淩不打算再嚐試。
不愧是兵部尚書,出個門都是前唿後擁,少說也有十幾騎,一個個牛皮軟甲,橫刀在手,看誰都像敵人。
寇準在中間得意洋洋的把手舉過眼睛,四下張望,一副奸臣像。
就不知道收斂一下。
曆史上說的一點沒錯,寇準真的太喜歡顯擺了,又喜歡花錢,難怪到老的時候會窮困潦倒,連個接濟的人都沒有。
他這個模樣真的是在拉仇恨。
正值盛夏,又是正午,你穿著一層薄衫倒是涼快的很,就不看看你的護衛,臉上的汗就沒停過,三十多度的高溫讓他們穿一身鎧甲,也不怕中暑。
再強悍的兵卒也架不住這樣蹂躪哇。
最讓陳淩鄙視的,是寇準到了算學院的門口居然沒有下馬的意思。
算學院的大門和其他衙門的門是不同的,有三十多層台階,和後世很多圖書館的造型很像。這樣的大門要騎馬上來對馬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台階由凹凸不平的石條砌成,目的自然是為了防滑。現在看不出效果,到了冬天就能體會到這種台階的好處。
年輕人無所謂,摔一腳屁事沒有。
祖應元還有其他的先生就不行了,這都是寶貝,要是摔出個好歹,陳淩非得自刎不可。
當初設計出這個大門的時候陳淩覺得還是要該,奈何祖應元見到之後當即就下了決定,算學院其他的可以該,這個大門誰說也不能該。
這麽氣派的大門可是算學院的門麵,摔一腳算什麽,走路小心點就是了。祖應元還沒打算在算學院的大門前結束自己的生命。
一個人說不過六張嘴,祖應元的幾個老友在一旁搖尾呐喊,威脅說陳淩要是敢動算學院的大門,他們會集體離開算學院,讓他的算學院沒有先生。
那就這樣建造吧,反正他們到時候怨不得自己。
寇準揮鞭指了指算學門的大門,兩隻腳在馬肚子上踢了一腳,讓胯下的大馬直接進門。
馬比人聰明,抬頭一看這麽高這麽陡的台階,走上去弄不好會把腿摔斷,嘶鳴一聲用蹄子在地上刨了幾下,沒有要上去的意思。
正在得意的時候,身後是一群兵卒,要是這個時候下麵豈不是很沒麵子,寇準才不管,老子好不容易來一次算學院,非要殺殺陳淩的囂張氣焰不可。
已經大半年了,陳淩承諾的黑火藥還是沒有音訊,再有耐心的人都會崩潰。
說好的從洪州迴來就會加緊時間研究配方,結果幾個月過去了陳淩隻顧著在算學院折騰了,好像黑火藥和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讓身為兵部尚書的寇準大為不滿。
第一支火繩槍已經被工匠趕製了出來,沒有黑火藥完全測試不出來效果。
用普通的火藥試過,連一隻雞都打不死。
這種心理上落差是巨大的,兵部為了火繩槍忙活了半年的人都覺得被陳淩被欺騙了。
現在陳淩的名字在兵部出現的最多,每天都會被罵上幾百次。
不然不解恨。
寇準來算學院就想要一句準話,這火繩槍到底有沒有他說的那麽厲害。
如果確實有,那沒事,接著弄;如果沒有,他手下的兵卒會把陳淩給扔到汴河裏去。
又用腳踢了幾下,胯下的馬依然止步不前,打幾鞭子也無濟於事。
寇準抬頭看看高大的院門,嘀咕一聲,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算學院而已,居然比自己的兵部衙門還要氣派。
小子真是猖狂。
要不是看在這是他自己出錢的份上,早就拉一幫人彈劾了。
陳淩早就知道有人來,站在算學院的書房,就能看見從汴京城到算學院的這條大路。
上過大學的人都對圖書館有一種奇怪的情愫,當然,在大學的圖書館遇到愛情這樣甜蜜的事情基本不可能。
美女去圖書館的次數少了讓人發指。
算學院沒有一座圖書館是說不過去的,雖然算學方麵的書很少,但是不影響其他書放進去呀。算學院又沒規定必須是算學的書籍。如果這樣的規定出來,會被人笑死。
藏書樓這樣的名字就算了,就叫書房。因為到目前為止,根本就沒有多少書。
宋代的線裝書很貴,現在大把的銀子都用在了算學院上,找不出多餘的銀子來置辦書籍。
祖應元早就打算把洛陽老家的藏書樓搬到算學院,但是無奈工程量太大,想了想還是作罷。
況且洛陽到汴京的路上,盜匪也不少,那些書裏有很多都是孤本,用銀子都買不來。要是被不長眼的盜匪給搶了,那就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