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間了一定要和寇準還有王化基說說,建幾艘大船,去美洲把玉米和土豆還有辣椒都找迴來,都是好東西哇,現在想吃個烤玉米都不能,後世最簡單的事情,在大宋卻難如登天。
茱萸的辛辣感雖然很足,但是和辣椒相比還是差了點,沒有辣椒,做什麽菜都感覺少了點什麽。
雖然自己不是四川人,但是這並不影響陳淩對辣椒的喜愛。
連飯都吃不下了,往日裏能吃上兩碗米飯,現在連一碗都吃不下去。
天熱是一個原因,可是自己老覺得渾身沒力氣,這不是一個好兆頭,找郎中看了一下,隻說自己屁事沒有,可能是感覺出了差錯。
說這話完全就是不負責任,再愚笨的人,也能知道自己累不累。
郎中的話不能信,以後要加強運動了,可能是最近天氣太熱,自己缺乏鍛煉的緣故。
李三點頭同意,他覺得自家公子爺真的太懶了,別說運動,就是最尋常的走路都能擰著鼻子走的。
如果不是眾人反對,陳淩肯定會給自己做一個步攆,讓四個人抬著走。
典型的富貴病。
算學院的報告大會開始了,祖應元早早的起床把算學院所有的下人叫到一起做動員,這是算學院露臉的機會,一定要勤快,不容出錯,否則就會被踢出算學院。
關係到飯碗的大事,所有人都屏氣凝神,把祖應元所有的叮囑都記在心裏。
如臨大敵的模樣讓陳淩十分的不適應,不過是一次報告會,沒必要這麽緊張。
算學院迎來的第一位客人不是某學生的家長,而是一身便裝的趙恆,身後的張景沒有一絲表情,隻是冷冷的看了一眼陳淩。
三天了,這家夥記仇的時間還真長,那天他已經揍過我了,我還沒怎麽著呢,他倒是先拉起臉了。
懶的理他,一個太監也好意思記仇。
趙恆對算學院的這個報告會很感興趣,他很想知道,到底是怎樣的一個蹴鞠場居然能讓陳淩厚著臉皮去找自己討聖旨。
平日裏這家夥恨不能躲著自己走,一輩子不進宮才好。
偌大蹴鞠場前麵幾張四方桌被擺成一行,上麵鋪著精美的毯子,居然還有幾個寫著名字的紙牌,大紅的紙上用毛筆寫著祖應元還有其他幾個老先生的名字,擺放的整整齊齊。兩邊兩根巨大的毛竹,拉著一條紅色的布,同樣用毛筆寫著字,算學院蹴鞠場驗收及報告大會。
好新鮮的名字,趙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場麵。
張景鼻子裏哼出一聲:“小子,弄的這樣花裏胡哨,小心到時候演砸了,當著這麽多人的麵,算學院要是出了差錯,半年多積累出來的名聲就算了毀了。我勸你還是老實一點,這算學院建起來不容易,還是趁早收了的好。”
話剛說完就被祖應元給嗆了迴來:“這是算學院的事情,就不撈公公費心了。有我祖應元在一天,這算學院就垮不了。”
說的霸氣十足。
就喜歡祖應元二愣子的脾氣,說什麽都沒關係,就是不能說算學院的壞話,不然祖應元肯定會發飆,管你是朝廷重臣還是宮裏太監,照罵不誤。
和祖應元是不能講理的,張景被祖應元的話給噎的無法可說,不敢找他的麻煩。
這樣的大儒就是趙恆都拿他沒辦法,自己就更不能了,不然他門下的弟子能鬧翻天。
別看祖應元官位不高,但是在朝廷裏的名氣一點不小,這可是真正的大儒,滿腹經綸,有幾個敢和人家頂嘴的?不服氣你問問天下的讀書人,是人家祖應元說的對還是你說的對。
張景是太監不怕,但是也怕被天下的讀書人罵哇,這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躲過去的事,搞不好一罵就是幾十年。他沒有後人,但是還有族人呀。本來自己一個閹人就入不了祖墳,如果再害的族人被罵,估計連族譜上都會刪掉他張景的名字。
那可就是真正的孤魂野鬼了。
這麽一想張景立刻閉嘴,惹不起咱躲得起。
蹴鞠場修建的平整光滑,還根據陳淩的建議用石灰劃分了區域,是最初的足球場地的模樣。
趙恆好奇的指著地上的石灰線,讓陳淩解釋。
“皇上,這中間的大白圈就是比賽開始的地方,蹴鞠就從這裏開始踢。這條橫線劃分了各自兩個區域。這個點是點球點,是一種處罰方式。報告後之後會有一場蹴鞠賽,皇上可以觀看一下。算學院使用了最新的比賽規則,原來蹴鞠的參與人數太少。我們已經把規模擴大到沒隊十一人,有前鋒、後衛、側腰、後腰等位置,相信會很精彩。”
足球的魅力不用說,看看後世的世界杯就知道,這是一項足以點燃整個世界的運動。
作為足球的發源地,陳淩相信古人同樣會為這項運動所傾倒。
中國最有名的足球高手就是高俅高太尉,最典型的踢而優則仕。
當然,陳淩不鼓勵這種腐敗行為,提前要和趙恆打好預防針,喜歡蹴鞠可以,朝廷官位是國之重器,不可輕授。
說到底蹴鞠也不過是一項體育運動,用來健身可以,要是和家國大事聯係起來,那就有違初衷了。
趙恆到底是一個聰明人,陳淩還沒說上幾句他已經猜了個七八分:“小子,朕這個皇帝還沒有昏聵到那種地步。大宋的官位很多,但是都為飽學之士準備的。一個在小的官,也掌管著一方百姓。代天子牧,豈能如此輕率!”
陳淩的提醒沒錯,趙恆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做一個好皇帝。可是這個目標定起來簡單,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
別的不說,僅僅是這朝廷百官就讓趙恆愁的吃不下飯。
飽學之士多如牛毛,每屆科舉都能發現不少的人才,詩詞歌賦、家國策論說的頭頭是道。個個都發誓說讀書做官是為了天下百姓,要讓一方百姓安居樂業,要讓一方之地繁榮昌盛。
可是屁股坐到了那個位置就變了味道,好好的一個讀書人幾年下來屁事沒幹,除了撈銀子還是撈銀子。
殺都殺不過來。
這還是好的,起碼沒有引起民變。
有的更過分,撈銀子撈到了地方大族的頭上,那些老虎的屁股也是你能摸的起的?結果被人家一紙書信就捅到朝堂之上,讓趙恆灰頭土臉。
丟人呐。
人是自己選的,官是自己給的,結果一個比一個貪錢,這說明什麽,說明自己眼瞎呐。
本來就和世家大族不對付,現在被人嘲笑,他這個皇帝真的很沒麵子。
趙恆並沒有打算出現在大會現場,而是直接去了算學院的書房,聽說陳淩在這裏寫出了一本驚世駭俗的算學基礎,他打算領略一下,到底是一本怎樣的書,居然能讓高傲的祖應元都讚歎不已。
在活字印刷這個新發明的幫助之下,算學基礎的印刷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一萬冊。
這在大宋絕對排的上前三。
陳淩覺得印刷五百冊就不得了了,哪裏會有那麽多人看。
沒來過算學院的人根本就看不懂這本書上的符號。
可是祖應元根本不理會陳淩的反對,隻是拚命的催促工匠連夜印刷,工錢加倍。說這話的時候嘴巴不打一點磕絆,到底不是自己的錢,花起來不心疼。
也不知道祖應元都把印刷的書拿到什麽地方去了,反正陳淩是沒見到。
算學院一百多學生,每人一本,書房裏有十本,幾個老先生一人一本,還有九千多冊的書到哪裏去了?
祖應元臉不紅氣不喘的說已經命人用馬車用最快的速度運迴洛陽老家。祖家子孫人手一冊,剩餘的分別收藏在自家的藏書樓還有幾位老友的藏書樓。
這是為了保險起見,從古自今有太多的好書失傳了,就是因為印刷的數量太少了,過個幾十年就很難再找到,給銀子都買不來。
別的他管不著,這本算學基礎他就是拚了命也要護的周全,能傳百世的書,花幾個銀子印刷算什麽!
不能和祖應元較真,他的考慮沒錯,左右不過花幾個銀子的事,一個算學院建起來他已經用掉了幾萬兩的銀子,也在乎再多花一點。
虱子多了不怕咬,這錢花多了也就無所謂。
反正自己現在有吃有喝,吃穿不愁,那些銀子放著也是放著,花了正好。
“這就是祖應元說的那本奇書?”趙恆翻看了一邊,就沒幾個字自己認識的,這可不是一般的打擊人。
自認為學識淵博的趙恆,厚厚的一百多頁書籍,他認識的字還沒超過一百個。全都是一些奇怪的符號,這是算學還是道學?
看上起和鬼畫符一般。
教算學趙恆沒意見,這要是教一些神神鬼鬼的東西那自己就不能不管了。
百姓愚昧,很容易被那些邪教誘騙,成為那些人造反的工具,彌勒教在唐朝的時候就有了,到現在都沒有肅清,在一些偏遠的地方依然有他們的身影。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趙恆可不想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還會有邪教的存在。
茱萸的辛辣感雖然很足,但是和辣椒相比還是差了點,沒有辣椒,做什麽菜都感覺少了點什麽。
雖然自己不是四川人,但是這並不影響陳淩對辣椒的喜愛。
連飯都吃不下了,往日裏能吃上兩碗米飯,現在連一碗都吃不下去。
天熱是一個原因,可是自己老覺得渾身沒力氣,這不是一個好兆頭,找郎中看了一下,隻說自己屁事沒有,可能是感覺出了差錯。
說這話完全就是不負責任,再愚笨的人,也能知道自己累不累。
郎中的話不能信,以後要加強運動了,可能是最近天氣太熱,自己缺乏鍛煉的緣故。
李三點頭同意,他覺得自家公子爺真的太懶了,別說運動,就是最尋常的走路都能擰著鼻子走的。
如果不是眾人反對,陳淩肯定會給自己做一個步攆,讓四個人抬著走。
典型的富貴病。
算學院的報告大會開始了,祖應元早早的起床把算學院所有的下人叫到一起做動員,這是算學院露臉的機會,一定要勤快,不容出錯,否則就會被踢出算學院。
關係到飯碗的大事,所有人都屏氣凝神,把祖應元所有的叮囑都記在心裏。
如臨大敵的模樣讓陳淩十分的不適應,不過是一次報告會,沒必要這麽緊張。
算學院迎來的第一位客人不是某學生的家長,而是一身便裝的趙恆,身後的張景沒有一絲表情,隻是冷冷的看了一眼陳淩。
三天了,這家夥記仇的時間還真長,那天他已經揍過我了,我還沒怎麽著呢,他倒是先拉起臉了。
懶的理他,一個太監也好意思記仇。
趙恆對算學院的這個報告會很感興趣,他很想知道,到底是怎樣的一個蹴鞠場居然能讓陳淩厚著臉皮去找自己討聖旨。
平日裏這家夥恨不能躲著自己走,一輩子不進宮才好。
偌大蹴鞠場前麵幾張四方桌被擺成一行,上麵鋪著精美的毯子,居然還有幾個寫著名字的紙牌,大紅的紙上用毛筆寫著祖應元還有其他幾個老先生的名字,擺放的整整齊齊。兩邊兩根巨大的毛竹,拉著一條紅色的布,同樣用毛筆寫著字,算學院蹴鞠場驗收及報告大會。
好新鮮的名字,趙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場麵。
張景鼻子裏哼出一聲:“小子,弄的這樣花裏胡哨,小心到時候演砸了,當著這麽多人的麵,算學院要是出了差錯,半年多積累出來的名聲就算了毀了。我勸你還是老實一點,這算學院建起來不容易,還是趁早收了的好。”
話剛說完就被祖應元給嗆了迴來:“這是算學院的事情,就不撈公公費心了。有我祖應元在一天,這算學院就垮不了。”
說的霸氣十足。
就喜歡祖應元二愣子的脾氣,說什麽都沒關係,就是不能說算學院的壞話,不然祖應元肯定會發飆,管你是朝廷重臣還是宮裏太監,照罵不誤。
和祖應元是不能講理的,張景被祖應元的話給噎的無法可說,不敢找他的麻煩。
這樣的大儒就是趙恆都拿他沒辦法,自己就更不能了,不然他門下的弟子能鬧翻天。
別看祖應元官位不高,但是在朝廷裏的名氣一點不小,這可是真正的大儒,滿腹經綸,有幾個敢和人家頂嘴的?不服氣你問問天下的讀書人,是人家祖應元說的對還是你說的對。
張景是太監不怕,但是也怕被天下的讀書人罵哇,這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躲過去的事,搞不好一罵就是幾十年。他沒有後人,但是還有族人呀。本來自己一個閹人就入不了祖墳,如果再害的族人被罵,估計連族譜上都會刪掉他張景的名字。
那可就是真正的孤魂野鬼了。
這麽一想張景立刻閉嘴,惹不起咱躲得起。
蹴鞠場修建的平整光滑,還根據陳淩的建議用石灰劃分了區域,是最初的足球場地的模樣。
趙恆好奇的指著地上的石灰線,讓陳淩解釋。
“皇上,這中間的大白圈就是比賽開始的地方,蹴鞠就從這裏開始踢。這條橫線劃分了各自兩個區域。這個點是點球點,是一種處罰方式。報告後之後會有一場蹴鞠賽,皇上可以觀看一下。算學院使用了最新的比賽規則,原來蹴鞠的參與人數太少。我們已經把規模擴大到沒隊十一人,有前鋒、後衛、側腰、後腰等位置,相信會很精彩。”
足球的魅力不用說,看看後世的世界杯就知道,這是一項足以點燃整個世界的運動。
作為足球的發源地,陳淩相信古人同樣會為這項運動所傾倒。
中國最有名的足球高手就是高俅高太尉,最典型的踢而優則仕。
當然,陳淩不鼓勵這種腐敗行為,提前要和趙恆打好預防針,喜歡蹴鞠可以,朝廷官位是國之重器,不可輕授。
說到底蹴鞠也不過是一項體育運動,用來健身可以,要是和家國大事聯係起來,那就有違初衷了。
趙恆到底是一個聰明人,陳淩還沒說上幾句他已經猜了個七八分:“小子,朕這個皇帝還沒有昏聵到那種地步。大宋的官位很多,但是都為飽學之士準備的。一個在小的官,也掌管著一方百姓。代天子牧,豈能如此輕率!”
陳淩的提醒沒錯,趙恆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做一個好皇帝。可是這個目標定起來簡單,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
別的不說,僅僅是這朝廷百官就讓趙恆愁的吃不下飯。
飽學之士多如牛毛,每屆科舉都能發現不少的人才,詩詞歌賦、家國策論說的頭頭是道。個個都發誓說讀書做官是為了天下百姓,要讓一方百姓安居樂業,要讓一方之地繁榮昌盛。
可是屁股坐到了那個位置就變了味道,好好的一個讀書人幾年下來屁事沒幹,除了撈銀子還是撈銀子。
殺都殺不過來。
這還是好的,起碼沒有引起民變。
有的更過分,撈銀子撈到了地方大族的頭上,那些老虎的屁股也是你能摸的起的?結果被人家一紙書信就捅到朝堂之上,讓趙恆灰頭土臉。
丟人呐。
人是自己選的,官是自己給的,結果一個比一個貪錢,這說明什麽,說明自己眼瞎呐。
本來就和世家大族不對付,現在被人嘲笑,他這個皇帝真的很沒麵子。
趙恆並沒有打算出現在大會現場,而是直接去了算學院的書房,聽說陳淩在這裏寫出了一本驚世駭俗的算學基礎,他打算領略一下,到底是一本怎樣的書,居然能讓高傲的祖應元都讚歎不已。
在活字印刷這個新發明的幫助之下,算學基礎的印刷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一萬冊。
這在大宋絕對排的上前三。
陳淩覺得印刷五百冊就不得了了,哪裏會有那麽多人看。
沒來過算學院的人根本就看不懂這本書上的符號。
可是祖應元根本不理會陳淩的反對,隻是拚命的催促工匠連夜印刷,工錢加倍。說這話的時候嘴巴不打一點磕絆,到底不是自己的錢,花起來不心疼。
也不知道祖應元都把印刷的書拿到什麽地方去了,反正陳淩是沒見到。
算學院一百多學生,每人一本,書房裏有十本,幾個老先生一人一本,還有九千多冊的書到哪裏去了?
祖應元臉不紅氣不喘的說已經命人用馬車用最快的速度運迴洛陽老家。祖家子孫人手一冊,剩餘的分別收藏在自家的藏書樓還有幾位老友的藏書樓。
這是為了保險起見,從古自今有太多的好書失傳了,就是因為印刷的數量太少了,過個幾十年就很難再找到,給銀子都買不來。
別的他管不著,這本算學基礎他就是拚了命也要護的周全,能傳百世的書,花幾個銀子印刷算什麽!
不能和祖應元較真,他的考慮沒錯,左右不過花幾個銀子的事,一個算學院建起來他已經用掉了幾萬兩的銀子,也在乎再多花一點。
虱子多了不怕咬,這錢花多了也就無所謂。
反正自己現在有吃有喝,吃穿不愁,那些銀子放著也是放著,花了正好。
“這就是祖應元說的那本奇書?”趙恆翻看了一邊,就沒幾個字自己認識的,這可不是一般的打擊人。
自認為學識淵博的趙恆,厚厚的一百多頁書籍,他認識的字還沒超過一百個。全都是一些奇怪的符號,這是算學還是道學?
看上起和鬼畫符一般。
教算學趙恆沒意見,這要是教一些神神鬼鬼的東西那自己就不能不管了。
百姓愚昧,很容易被那些邪教誘騙,成為那些人造反的工具,彌勒教在唐朝的時候就有了,到現在都沒有肅清,在一些偏遠的地方依然有他們的身影。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趙恆可不想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還會有邪教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