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艦陷落,餘下兩艘三桅縱帆船及兩艘快速帆船即刻膽落,紛紛調轉船頭想要逃跑。
但他們不全是這麽幸運。
林福臣已經領會了線列戰術的要義,利用荷蘭艦隊的遲滯,三艘大艦排成一條弧線在一艘荷船船艏三四百米處,發動了一輪齊射。
抵近射擊彌補了艦炮口徑不足的劣勢,荷蘭人隻能絕望地看著密布的彈雨鋪天蓋地而來。
幾十發實心彈幾乎將整個艦艏轟塌,一分鍾之內她便腦袋一沉,鑽進了海底。
林福成暗暗攥了攥拳頭,再抬眼看剩下的敵艦,已然鼠竄矣。
鄭成功和馬信已經在岸上密切關注著海上的戰況。
“王爺,這荷人被陛下擊敗了?”
“看來該是如此,隻是……”鄭成功也是一臉不可置信,略微沉吟,“光憑旗號尚不足確信他們的身份,子玉,速調林鳳攜水師前來警戒,靜觀其變。”
“諾!”馬信領命而去。
鄭成功再次舉起望遠鏡,將“沐”字大旗定格在望遠鏡的圓形視野中央。
“黔國公?是滇地已複?抑或是?罷了,稍後待我會他一會。”
大員總督揆一站在熱蘭遮城的望台上,豆大的汗珠一顆一顆從他蒼白的胖臉上滾落。荷蘭艦隊的潰敗讓這座孤城失去了最後一線生機,眼下城中軍民已不足千人,彈藥糧草幾盡。
“莫非公司幾十年的經營就要毀在我手上了麽?”
事情進展地比他預想更快,隻稍稍休整了一會,海上剩餘的四艏大艦劃出一道弧線,掉頭逼近熱蘭遮城堡。
鄭成功一見這態勢,立刻跨上戰馬奔迴軍營,“擂鼓,聚將!”
艦隊駛進城堡,開始向城上傾泄火力,一時間亂石穿空,驚濤拍岸。荷蘭人寥寥無幾的兵力讓他們根本不敢站立在城牆上,幸好艦炮不能曲射,他們才得以縮在牆角瑟瑟發抖。
城上象征式地發了幾炮還擊,相對的,幾分鍾後它就迎來十倍百倍的還擊。很快這點最後的抵抗也被剝奪得一幹二淨。
揆一臉色鐵青,這時一名軍官來報,“總督大人,明人又來進攻了!”
“知道,我看見了。”他沒好氣道。
“不是,是從城牆攻過來了!”
“什麽?趕緊上城防守!”
鄭成功趁沐忠亮炮轟城堡的機會,再次組織大規模攻城。
軍人們背著雲梯,架設在艦炮轟出的缺口,蜂擁而上。而荷蘭人在艦炮的火力壓製下難免畏畏縮縮。
“轟……”城上一段女牆結結實實吃了一發炮彈。雖然它足夠堅固,沒有崩塌。可在女牆背麵的荷蘭人卻遭了秧。離得近的直接被巨響震暈,稍遠些的也被飛濺的石礫糊了一身,血肉模糊。
很快,鄭成功部將士就占領了一段又一段的城牆,開始站在城上對城內肆意放箭放銃,外城城門被趁亂打開,將士們狂唿怒號,如洪流般湧入。
看著荷蘭的軍民被砍瓜切菜般屠戮,揆一心如刀割,全身不由自主地哆嗦著。直到看見一些軍人已經開始放下武器投降,他知道大勢已去,無力地說了句,“升白旗,我們……投降。”
這話一出,他竟然有種釋然之感,這曆時大半年的噩夢,終於要結束了。而共和國殖民明國幾十年的努力,在今天也化為泡影。
城堡頂部的三色旗降下,換成一幅白旗,城中爆發出陣陣歡唿,響徹雲霄。
沐家艦隊遠遠停在海麵上,炮窗仍未關閉,炮口隱隱指向鄭軍的軍營和剛趕來的鄭氏水軍方向。
“王爺,你說陛下這是何意?而且他是從哪冒出來的?”在帥帳中,鄭氏水師提督林鳳見到這態勢,不忿問道。
“我軍勢大,又久未受朝廷節製,稍有提防也是題中應有之意,林將軍不必太過介懷。”
參軍陳永華出來說道,“至於陛下的來處,我這倒是收到了一些傳聞。早前有一批商人在廈門交易時拿出來過一張甚麽義商證,上頭有永曆朱批。後來打聽說是此證乃是陛下占領勃泥後,由黔國公代陛下頒發的,據說可在交易中獲得優惠。”
“如此大事,何不早報於我?”
“下官有罪,”陳永華也有些羞愧,“那些商人還說了一個甚麽義軍證,內容荒誕,竟是奉旨為盜之意,臣還以為是某些海盜的胡亂之舉,故而未曾稟報。”
鄭成功不再計較,在帥帳中踱了兩圈,道:
“這麽說,這個陛下如果是真的,那就是從勃泥趕來的了?那豈不是一個月前就已經出發?萬裏迢迢僅是為了助我複大員?”他實在覺得不可思議。
“報!一位自稱欽差的公公候在帳外,說要宣旨!”
眾人都看向鄭成功,“先按禮數處置。”
眾人忙整理下衣冠,又搬出一個香案點上,才請公公進來。
負責這個差使的又是李泉小公公,自從他上次嘴炮破敵後,沐忠亮幹脆就天天讓他在內閣伺候,旨意擬好就直接讓他去宣,反正製造聖旨的全套家夥什都在他這裏,用順手了以後,索性這迴也帶上了他。
李公公現在可謂宣旨經驗豐富,年紀雖輕,可那套天使的氣勢卻很足,因為他知道,與其說他代表的是皇帝,不如說是他身後的幾百門炮筒子。這玩意顯然比皇帝更可靠。
“延平王接旨!”
鄭成功與幕僚對視一眼。見他們還有遲疑,李泉不耐煩地“嗯”了一聲。
無奈,他們隻得撩袍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幹城也。爾延平王朱成功,經略東南,收複失土,屢立戰功,值此板蕩之際,授以殊勳理宜然也。茲特晉爾為閩王,望戒驕戒躁,奮元戎之駿烈,克複中原,另加丕績。欽此!”
旨宣罷,眾將均觀望鄭成功的臉色。當年李定國、孫可望、劉文秀受封一字王時,鄭成功作為東南半壁最大的抗清勢力,卻因他屬隆武、紹武一係,僅受封郡王,要說心裏沒有疙瘩是不可能的,是以隨後再封的潮王也被他辭去不受。
這一次再封,且從潮王升格成閩王,鄭成功受是不受呢?
半晌,鄭成功叩首,大聲謝恩。將領們有的鬆了一口氣,有些卻皺起了眉頭。
從李泉手裏接過聖旨,展開細細查看。
鄭成功曾多次受封,核對這張詔書。隻見無論形製、寶印,都沒什麽偏差,看來確是真聖旨無誤。
“這位公公辛苦,複甫?”
陳永華知機,已經準備好幾錠銀子遞給李泉。
見李泉板著的臉有了幾分笑模樣,鄭成功趕緊問道,“敢問現下陛下是否方便,臣願當麵謝恩。”
但他們不全是這麽幸運。
林福臣已經領會了線列戰術的要義,利用荷蘭艦隊的遲滯,三艘大艦排成一條弧線在一艘荷船船艏三四百米處,發動了一輪齊射。
抵近射擊彌補了艦炮口徑不足的劣勢,荷蘭人隻能絕望地看著密布的彈雨鋪天蓋地而來。
幾十發實心彈幾乎將整個艦艏轟塌,一分鍾之內她便腦袋一沉,鑽進了海底。
林福成暗暗攥了攥拳頭,再抬眼看剩下的敵艦,已然鼠竄矣。
鄭成功和馬信已經在岸上密切關注著海上的戰況。
“王爺,這荷人被陛下擊敗了?”
“看來該是如此,隻是……”鄭成功也是一臉不可置信,略微沉吟,“光憑旗號尚不足確信他們的身份,子玉,速調林鳳攜水師前來警戒,靜觀其變。”
“諾!”馬信領命而去。
鄭成功再次舉起望遠鏡,將“沐”字大旗定格在望遠鏡的圓形視野中央。
“黔國公?是滇地已複?抑或是?罷了,稍後待我會他一會。”
大員總督揆一站在熱蘭遮城的望台上,豆大的汗珠一顆一顆從他蒼白的胖臉上滾落。荷蘭艦隊的潰敗讓這座孤城失去了最後一線生機,眼下城中軍民已不足千人,彈藥糧草幾盡。
“莫非公司幾十年的經營就要毀在我手上了麽?”
事情進展地比他預想更快,隻稍稍休整了一會,海上剩餘的四艏大艦劃出一道弧線,掉頭逼近熱蘭遮城堡。
鄭成功一見這態勢,立刻跨上戰馬奔迴軍營,“擂鼓,聚將!”
艦隊駛進城堡,開始向城上傾泄火力,一時間亂石穿空,驚濤拍岸。荷蘭人寥寥無幾的兵力讓他們根本不敢站立在城牆上,幸好艦炮不能曲射,他們才得以縮在牆角瑟瑟發抖。
城上象征式地發了幾炮還擊,相對的,幾分鍾後它就迎來十倍百倍的還擊。很快這點最後的抵抗也被剝奪得一幹二淨。
揆一臉色鐵青,這時一名軍官來報,“總督大人,明人又來進攻了!”
“知道,我看見了。”他沒好氣道。
“不是,是從城牆攻過來了!”
“什麽?趕緊上城防守!”
鄭成功趁沐忠亮炮轟城堡的機會,再次組織大規模攻城。
軍人們背著雲梯,架設在艦炮轟出的缺口,蜂擁而上。而荷蘭人在艦炮的火力壓製下難免畏畏縮縮。
“轟……”城上一段女牆結結實實吃了一發炮彈。雖然它足夠堅固,沒有崩塌。可在女牆背麵的荷蘭人卻遭了秧。離得近的直接被巨響震暈,稍遠些的也被飛濺的石礫糊了一身,血肉模糊。
很快,鄭成功部將士就占領了一段又一段的城牆,開始站在城上對城內肆意放箭放銃,外城城門被趁亂打開,將士們狂唿怒號,如洪流般湧入。
看著荷蘭的軍民被砍瓜切菜般屠戮,揆一心如刀割,全身不由自主地哆嗦著。直到看見一些軍人已經開始放下武器投降,他知道大勢已去,無力地說了句,“升白旗,我們……投降。”
這話一出,他竟然有種釋然之感,這曆時大半年的噩夢,終於要結束了。而共和國殖民明國幾十年的努力,在今天也化為泡影。
城堡頂部的三色旗降下,換成一幅白旗,城中爆發出陣陣歡唿,響徹雲霄。
沐家艦隊遠遠停在海麵上,炮窗仍未關閉,炮口隱隱指向鄭軍的軍營和剛趕來的鄭氏水軍方向。
“王爺,你說陛下這是何意?而且他是從哪冒出來的?”在帥帳中,鄭氏水師提督林鳳見到這態勢,不忿問道。
“我軍勢大,又久未受朝廷節製,稍有提防也是題中應有之意,林將軍不必太過介懷。”
參軍陳永華出來說道,“至於陛下的來處,我這倒是收到了一些傳聞。早前有一批商人在廈門交易時拿出來過一張甚麽義商證,上頭有永曆朱批。後來打聽說是此證乃是陛下占領勃泥後,由黔國公代陛下頒發的,據說可在交易中獲得優惠。”
“如此大事,何不早報於我?”
“下官有罪,”陳永華也有些羞愧,“那些商人還說了一個甚麽義軍證,內容荒誕,竟是奉旨為盜之意,臣還以為是某些海盜的胡亂之舉,故而未曾稟報。”
鄭成功不再計較,在帥帳中踱了兩圈,道:
“這麽說,這個陛下如果是真的,那就是從勃泥趕來的了?那豈不是一個月前就已經出發?萬裏迢迢僅是為了助我複大員?”他實在覺得不可思議。
“報!一位自稱欽差的公公候在帳外,說要宣旨!”
眾人都看向鄭成功,“先按禮數處置。”
眾人忙整理下衣冠,又搬出一個香案點上,才請公公進來。
負責這個差使的又是李泉小公公,自從他上次嘴炮破敵後,沐忠亮幹脆就天天讓他在內閣伺候,旨意擬好就直接讓他去宣,反正製造聖旨的全套家夥什都在他這裏,用順手了以後,索性這迴也帶上了他。
李公公現在可謂宣旨經驗豐富,年紀雖輕,可那套天使的氣勢卻很足,因為他知道,與其說他代表的是皇帝,不如說是他身後的幾百門炮筒子。這玩意顯然比皇帝更可靠。
“延平王接旨!”
鄭成功與幕僚對視一眼。見他們還有遲疑,李泉不耐煩地“嗯”了一聲。
無奈,他們隻得撩袍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幹城也。爾延平王朱成功,經略東南,收複失土,屢立戰功,值此板蕩之際,授以殊勳理宜然也。茲特晉爾為閩王,望戒驕戒躁,奮元戎之駿烈,克複中原,另加丕績。欽此!”
旨宣罷,眾將均觀望鄭成功的臉色。當年李定國、孫可望、劉文秀受封一字王時,鄭成功作為東南半壁最大的抗清勢力,卻因他屬隆武、紹武一係,僅受封郡王,要說心裏沒有疙瘩是不可能的,是以隨後再封的潮王也被他辭去不受。
這一次再封,且從潮王升格成閩王,鄭成功受是不受呢?
半晌,鄭成功叩首,大聲謝恩。將領們有的鬆了一口氣,有些卻皺起了眉頭。
從李泉手裏接過聖旨,展開細細查看。
鄭成功曾多次受封,核對這張詔書。隻見無論形製、寶印,都沒什麽偏差,看來確是真聖旨無誤。
“這位公公辛苦,複甫?”
陳永華知機,已經準備好幾錠銀子遞給李泉。
見李泉板著的臉有了幾分笑模樣,鄭成功趕緊問道,“敢問現下陛下是否方便,臣願當麵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