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誠此刻就站在中軍一線,高舉的佩刀在正午陽光下閃耀著寒芒。四十步,他一動不動,三十五步……三十步!佩刀狠狠下劈,與此同時,中軍幾乎同時騰起一排煙霧。
擎槍舉刀,正耀武揚威的騎士們仿佛撞上了一麵透明的牆壁,幾乎整個橫截麵上的人馬毫無征兆地翻倒一片,如滾地葫蘆一般,再被後麵跟進的同袍踏破。
“上刺刀!拒馬!”蘇誠一聲令下,按照平時的訓練,步兵迅速從腰間掏出尺許長的刺刀往槍口上一套,再一轉,迅速固定完畢,隨即第一排半蹲,將寒光閃閃的刀鋒斜架在胸牆上,第二排則把槍支引在身側,隨時準備前刺。
步兵完成動作的時候,騎兵已經衝倒了近十步的距離,但眼前的變故是他們始料未及的。頂著重大的傷亡,滿心期待著這些火銃兵衝到近前就會成為魚腩任他們宰割,誰曾想這軟柿子突然變成了刺蝟。
座下的戰馬此刻也不安分了。馬是一種很敏感的生物,不蒙上眼睛它是不可能自己往尖銳的槍刺上撞的,而前頭密密麻麻的槍林,平均起來幾乎有六把槍招唿一匹馬,它們頓時就人立而起,來了個急刹車。
而後續的騎兵不明就裏,還在繼續往前衝,於是便不可避免地亂成了一團。有些死命抽打的馬匹要突進僅有兩行縱深,誘惑力十足的明軍,有些則看見幾乎肩並肩的槍林發怵,想要迂迴。
中軍後方的土台上,四門身軀龐大12磅炮此刻炮口放到最平,發出低沉的轟鳴。
彈雨幾乎擦著明軍的頭頂就向騎士們傾瀉。完全就是虐殺,居高臨下的轟擊讓前排騎士的遮擋都失效,幾乎整個霰彈扇形範圍內的清軍被清掃一空。
這樣也好,剩下的前關寧軍們終於達成了統一的意見,那就是發揚他們的光榮傳統,“風林火山”之風字訣——轉進如風。
還要點碧蓮的來了個九十度拐彎,找尋可突破的側翼去了,不要碧蓮的直接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轉進,號稱保存有生力量。
蘇誠立即下令,“裝填!”
他們一走,身後的清軍步兵眼前豁然開朗,也隨即傻了眼,隻見明軍放下槍,拿杆子往槍管裏捅了捅,抽出來就對著自己。
不過這些兵士都是從北打到南的老兵了,四五十步的距離,不過一發而已。硬著頭皮頂過了一輪槍炮射擊,清軍像被篩子篩過一樣,倒下一片。不料衝到了近前,又迎來第二輪的射擊,這時他們才發現,這些明軍銃手為什麽身上沒纏著火繩呢,難道就因為這個才發射得這麽快?
這也是他們臨死前的最後一個想法。
進攻的浪潮碰上了子彈組成的堤壩,堤壩不潰,海浪反而有了倒卷而迴的趨勢。
秦嶽站在戰後,看著前頭的弟兄殺得過癮,心裏早就有些按捺不住,胯下的夥伴也在躁動地用蹄子在地上刨著,躍躍欲試。
沐忠亮見清軍陣勢將潰未潰,知道此刻該下最後一把勁的時候了。“出擊!”
秦嶽聽見大喜,“兒郎們,跟我衝!”
中軍的鼓樂軍官得令,從腰間取出一支號角,吹奏起高亢的衝鋒號。
馬力早已養足,兩個騎兵連分別從陣線兩翼預留的縫隙中鑽出,從清兵的外圍切削過去,他們共同的目標是清軍的後陣,那幾門和大部隊脫節的紅衣炮。
而步兵打出了槍管中最後一發子彈,紛紛套上刺刀。在急促的鼓聲和樂聲中,翻過胸牆,踏著同樣的步伐,整齊得像一麵牆般向清軍壓過去。
整齊的腳步聲在山隘中形成陣陣迴響,響在驚惶的清軍心頭,明晃晃的刺刀平放成一條線,在單薄的陣型前劃出一條他們不可逾越的死亡之線。這時二十四門炮打出一輪齊射,又削去了一片他們身邊的戰友。
清兵乙脖子上一濕,一團長條狀物掛在了他的脖子上,還帶著溫度。他雙目瞪圓,失語稍頃,一聲刺耳的尖叫從他陽剛健碩的身軀裏發出。
恐懼是一種傳染病,關寧軍的逃跑先是給清軍蒙上了一層陰影,而這一聲尖叫則喊出了他們的心聲。
“啊!明人從後麵來啦!”不知誰喊了這麽一嗓子。
顧不上看是真是假,他們不約而同地轉身拔腿就跑,甚至倒戈相向於敢於攔路的軍官。
機不可失,蘇誠一聲怒吼,“衝啊!”
鼓點急速亂打,明軍們此時放棄的陣型,端著刺刀向清軍的後背發動刺刀衝鋒。
清軍全線崩潰,待秦嶽趕到時,炮手已經跑得無影無蹤。
他無端地開始惱火,由於騎兵在沐忠亮軍中數量太少,平日裏哪個指揮官都不會把他們當做正經的進攻力量,總是大局已定後幹些追逃追殺的粗活,別的軍種中頗有些風言風語,說他們是騎兵老爺,別人把活幹完了他們才去賺首級。
這會騎兵們是憋了一股勁,但看這樣子此戰又是這種老節奏嗎?
“連長!你看那!”秦嶽抬頭看去,隻見前方一團人馬在進行混戰。
一邊是一個將領打扮的騎士和他的親衛,另一邊則是幾百個夷人打扮的士兵。騎士們一心逃跑,卻被這幫不知從哪冒出來的黎族士兵死死纏住,不過仗著人高馬大,裝備簡陋的黎人們漸漸有些支撐不住。
一看就是條大魚,抓俘虜抓出經驗來的秦嶽見獵心喜,“跟我上!”
百餘名騎士向一陣風一樣卷向這一隊騎士。
高進庫原本見大局已無可挽迴,先是裝模作樣抽刀自刎,理所當然被親兵攔下,然後就順理成章地被親兵“裹挾”跑路。誰知道後頭攔路這幫黎人和當初剿匪被他們打得潰不成軍時判若兩人,一個個不要命地不惜用血肉之軀來降下他們的馬速,眼看明騎從後背襲來,他愈發心急,可這黎人如同牛皮糖一樣就是撕咬著他們不放。
明騎帶著馬速衝擊而來,黎人見機讓開一條通路,高進庫的親衛隻得拚命用武器格擋揮來的一把把馬刀。
但這都是徒勞的,高速劈來的馬刀瞬間讓他們手中一麻,然後伸來的第二把刀就像切紙片一樣讓他們身上的某些零部件脫離身體。
擎槍舉刀,正耀武揚威的騎士們仿佛撞上了一麵透明的牆壁,幾乎整個橫截麵上的人馬毫無征兆地翻倒一片,如滾地葫蘆一般,再被後麵跟進的同袍踏破。
“上刺刀!拒馬!”蘇誠一聲令下,按照平時的訓練,步兵迅速從腰間掏出尺許長的刺刀往槍口上一套,再一轉,迅速固定完畢,隨即第一排半蹲,將寒光閃閃的刀鋒斜架在胸牆上,第二排則把槍支引在身側,隨時準備前刺。
步兵完成動作的時候,騎兵已經衝倒了近十步的距離,但眼前的變故是他們始料未及的。頂著重大的傷亡,滿心期待著這些火銃兵衝到近前就會成為魚腩任他們宰割,誰曾想這軟柿子突然變成了刺蝟。
座下的戰馬此刻也不安分了。馬是一種很敏感的生物,不蒙上眼睛它是不可能自己往尖銳的槍刺上撞的,而前頭密密麻麻的槍林,平均起來幾乎有六把槍招唿一匹馬,它們頓時就人立而起,來了個急刹車。
而後續的騎兵不明就裏,還在繼續往前衝,於是便不可避免地亂成了一團。有些死命抽打的馬匹要突進僅有兩行縱深,誘惑力十足的明軍,有些則看見幾乎肩並肩的槍林發怵,想要迂迴。
中軍後方的土台上,四門身軀龐大12磅炮此刻炮口放到最平,發出低沉的轟鳴。
彈雨幾乎擦著明軍的頭頂就向騎士們傾瀉。完全就是虐殺,居高臨下的轟擊讓前排騎士的遮擋都失效,幾乎整個霰彈扇形範圍內的清軍被清掃一空。
這樣也好,剩下的前關寧軍們終於達成了統一的意見,那就是發揚他們的光榮傳統,“風林火山”之風字訣——轉進如風。
還要點碧蓮的來了個九十度拐彎,找尋可突破的側翼去了,不要碧蓮的直接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轉進,號稱保存有生力量。
蘇誠立即下令,“裝填!”
他們一走,身後的清軍步兵眼前豁然開朗,也隨即傻了眼,隻見明軍放下槍,拿杆子往槍管裏捅了捅,抽出來就對著自己。
不過這些兵士都是從北打到南的老兵了,四五十步的距離,不過一發而已。硬著頭皮頂過了一輪槍炮射擊,清軍像被篩子篩過一樣,倒下一片。不料衝到了近前,又迎來第二輪的射擊,這時他們才發現,這些明軍銃手為什麽身上沒纏著火繩呢,難道就因為這個才發射得這麽快?
這也是他們臨死前的最後一個想法。
進攻的浪潮碰上了子彈組成的堤壩,堤壩不潰,海浪反而有了倒卷而迴的趨勢。
秦嶽站在戰後,看著前頭的弟兄殺得過癮,心裏早就有些按捺不住,胯下的夥伴也在躁動地用蹄子在地上刨著,躍躍欲試。
沐忠亮見清軍陣勢將潰未潰,知道此刻該下最後一把勁的時候了。“出擊!”
秦嶽聽見大喜,“兒郎們,跟我衝!”
中軍的鼓樂軍官得令,從腰間取出一支號角,吹奏起高亢的衝鋒號。
馬力早已養足,兩個騎兵連分別從陣線兩翼預留的縫隙中鑽出,從清兵的外圍切削過去,他們共同的目標是清軍的後陣,那幾門和大部隊脫節的紅衣炮。
而步兵打出了槍管中最後一發子彈,紛紛套上刺刀。在急促的鼓聲和樂聲中,翻過胸牆,踏著同樣的步伐,整齊得像一麵牆般向清軍壓過去。
整齊的腳步聲在山隘中形成陣陣迴響,響在驚惶的清軍心頭,明晃晃的刺刀平放成一條線,在單薄的陣型前劃出一條他們不可逾越的死亡之線。這時二十四門炮打出一輪齊射,又削去了一片他們身邊的戰友。
清兵乙脖子上一濕,一團長條狀物掛在了他的脖子上,還帶著溫度。他雙目瞪圓,失語稍頃,一聲刺耳的尖叫從他陽剛健碩的身軀裏發出。
恐懼是一種傳染病,關寧軍的逃跑先是給清軍蒙上了一層陰影,而這一聲尖叫則喊出了他們的心聲。
“啊!明人從後麵來啦!”不知誰喊了這麽一嗓子。
顧不上看是真是假,他們不約而同地轉身拔腿就跑,甚至倒戈相向於敢於攔路的軍官。
機不可失,蘇誠一聲怒吼,“衝啊!”
鼓點急速亂打,明軍們此時放棄的陣型,端著刺刀向清軍的後背發動刺刀衝鋒。
清軍全線崩潰,待秦嶽趕到時,炮手已經跑得無影無蹤。
他無端地開始惱火,由於騎兵在沐忠亮軍中數量太少,平日裏哪個指揮官都不會把他們當做正經的進攻力量,總是大局已定後幹些追逃追殺的粗活,別的軍種中頗有些風言風語,說他們是騎兵老爺,別人把活幹完了他們才去賺首級。
這會騎兵們是憋了一股勁,但看這樣子此戰又是這種老節奏嗎?
“連長!你看那!”秦嶽抬頭看去,隻見前方一團人馬在進行混戰。
一邊是一個將領打扮的騎士和他的親衛,另一邊則是幾百個夷人打扮的士兵。騎士們一心逃跑,卻被這幫不知從哪冒出來的黎族士兵死死纏住,不過仗著人高馬大,裝備簡陋的黎人們漸漸有些支撐不住。
一看就是條大魚,抓俘虜抓出經驗來的秦嶽見獵心喜,“跟我上!”
百餘名騎士向一陣風一樣卷向這一隊騎士。
高進庫原本見大局已無可挽迴,先是裝模作樣抽刀自刎,理所當然被親兵攔下,然後就順理成章地被親兵“裹挾”跑路。誰知道後頭攔路這幫黎人和當初剿匪被他們打得潰不成軍時判若兩人,一個個不要命地不惜用血肉之軀來降下他們的馬速,眼看明騎從後背襲來,他愈發心急,可這黎人如同牛皮糖一樣就是撕咬著他們不放。
明騎帶著馬速衝擊而來,黎人見機讓開一條通路,高進庫的親衛隻得拚命用武器格擋揮來的一把把馬刀。
但這都是徒勞的,高速劈來的馬刀瞬間讓他們手中一麻,然後伸來的第二把刀就像切紙片一樣讓他們身上的某些零部件脫離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