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了近萬的傷亡,尚可喜再度艱難地啃下了兩道防線,可任憑此番如何封官許願,都無法把清軍士兵從壕溝裏趕出來再次衝鋒。
就連把刀架在兵士的脖子上,換來的隻是一個個木然的眼神。一位低級軍官正在這麽做,可看看周圍士兵仇視的眼光,他知道自己隻要一刀下去,這些人立馬就會嘩變。
無奈,他隻能將這個情況一層層稟報上去。
尚可喜無奈,隻能下令就地修整,讓敵我都喘息一下。
沐忠亮趁著這個機會,也下到一線的壕溝中巡視。
久經苦戰的士兵正在抓緊時間補充身上的火藥、子彈,同時檢修自己的槍械。
他看見一名新兵剛才太過緊張,推彈杆還沒取出來就開了槍,一槍就不知把杆子打到什麽地方去了,以至於再也無法裝填子彈。這會也在長官的訓斥下,也重新領到的新的杆子。
事實在戰場上,由於步兵文化水平和武器製造水平的限製,射擊中必定會頻繁發生事故,比如火藥無法引燃,藥渣堵住槍膛、混亂中子彈還沒打出去就又裝填了一發彈藥,乃至忘記取走推彈杆這種情況都是司空見慣的。
這種事隻能靠訓練和戰場經驗讓士兵慢慢成長,可現在大量精銳隨蘇誠出了海,沐忠亮也隻能祈禱他們成長得再快上一些。
他來到一名摘了鍋盔理著板寸頭的士兵麵前。
由於沐忠亮在瓊州並沒有強行要求百姓剪辮,隻對軍人有此要求。新兵有些兵齡長些留出的頭發還能梳得起發髻,有些參軍晚的剛剛剪辮,就被軍中戰友修剪成這般模樣。
對於沐忠亮來說,當然是板寸既幹淨又方便,可為了顯示和滿清的區別,他總不能自己在軍中又下一個剃發令吧?所以也隻能鼓勵為主,是以這種發式的多半是新兵。
這個士兵正自顧自低著頭認真地清理槍管,臉和右臂已被火藥熏得跟煤球似的卻渾然不覺,看見他這滑稽模樣,沐忠亮失笑,遞過腰間的水壺,“兄弟,洗洗吧。”
這士兵抬頭,看了半天。因為沐忠亮穿著的也是一身普通軍裝,他看了半天才認出來,一慌亂,這老習慣又出來了,就要打千。
沐忠亮把他一把扶住,“怎麽,你是投誠的清兵吧?我們明國軍人可不比韃子那些奴才兵。”
“公爺說的是,小的惡習難改,嗬嗬。”
接過水壺,他倒出一點開始搓手,而沐忠亮也接過他的火銃,先取下推彈杆清理了一下槍膛,再從自己的上衣紐扣上摘下別在上麵的一根通針,清理了一下藥池和槍膛連接的通火孔,又檢查了一番,才還給這名士兵。
“誒?怎麽不把臉洗洗?不用替我省,我們可不像後頭那幫餓鬼,吃喝都不愁。”
這士兵隻好訕訕地抹了把臉,露出真容,“這位士兵,我看你怎麽這般眼熟呢?哦,你是瓊州碼頭上的那個……”
“公爺,小的曹聖。”
“對,是叫曹聖,記得那會秦營長還割了你的辮子是吧。”
曹聖訕笑著摸了摸自己腦後紮手的板寸。
“很好,加油,要活下來啊!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拍拍曹聖的肩膀,他再繼續往前走。
突然臉上一濕,他悚然一驚,仰頭看天。
同時,尚可喜伸出粗糙的手掌,閉眼品味著雨滴在這炎炎夏日裏帶來的醉人涼意。
他的心也醉了,口中喃喃,“天要亡明,我乃順天而行,天要亡明,我乃順天而行……”
到最後他猛然睜開老眼,振臂大吼,“天要亡明,我等乃順天而行!”
在淅淅瀝瀝的雨中,萬千清兵起身大吼,“天要亡明,我等乃順天而行!”
“殺……”
清軍士氣大振,不消一炷香,便整理好陣列,從壕溝中翻身起初,舉刀便殺將過來。
驟雨忽終日,高田知有秋。美哉今夕睡,涼意已浮浮。
愜意驅暑的六月雨,今日在此成為明軍的催命雨,豈非天意?
一炷香之前,沐忠亮心知不妙,這個年代即便燧發槍的藥池設有遮蔽,其防水能力也極其有限,火藥受潮後,在雨中的擊發率恐怕不足三成,也就是說,沐忠亮不得不以現在的不足萬人的兵力和前後兩麵三萬餘兵馬展開肉搏。
“王升!”
“末將在!”
“炮還能用嗎?”
“公爺,我們的炮位和彈藥庫都有掩體遮護,不會有太大影響。”
“唿……”稍稍鬆了口氣,至少火力優勢還是存在的。
雖然曾經推演過這種情況,也有所布置,但如非萬不得已,沐忠亮實在不願把這個布置用上。
緩緩抽出佩刀,又檢查了一下腰間短銃的藥池是否密閉,他緩緩道,“諸位,此役已至關鍵,我決意在此與將士們堅守。”
“公爺,您安據中軍便是,前頭自有我等搏殺。”王啟隆急忙勸道。
新入軍中的同鄉蒲纓也道,“是啊,古人雲,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聖主不乘危而徼幸,若事有不諧,我等死不足惜,公爺仍可由海路退走,來日卷土重來替我等報仇便是!”
“兵兇戰危,爾等不必多言了,瓊州民力已竭,且其萬餘子弟若盡墨於此,豈能不家家戴孝,路路皆哭?我若迴去有何顏麵對江東父老?”
如果就此放棄,少說也得十數年才能恢複元氣,就算能守住瓊州,到時候清廷統治穩固,與其說光複華夏,還不如泛舟到北美和英法爭殖民地來得實在。
沐忠亮自然不願放棄,勉勵眾人道,“難道你們覺得我軍沒有火銃便一無是處了麽?”
說罷,他踏上一個高出地麵的石頭,望了眼遠處躁動的清軍,而同時所有明軍也朝高處的他看過來。
這些眼神中有的是決心,有的是惶然,但更多的是殷切,殷切地盼望他們一直以來的領路人,在這危急的時刻,能一如既往地帶領他們活下來,走向勝利。
“大明的將士們?你們驚慌什麽?難道你們在軍營裏除了放銃,就什麽都沒不會了麽?”沐忠亮怒喝。
“錯了!你們學的最多的是軍姿,隊列,條令條例。為什麽寧願先抽你們鞭子再給你們治傷也好逼你們學會這些?這些的代表是什麽?是鋼鐵一般的紀律,是萬眾一心的軍魂!”
就連把刀架在兵士的脖子上,換來的隻是一個個木然的眼神。一位低級軍官正在這麽做,可看看周圍士兵仇視的眼光,他知道自己隻要一刀下去,這些人立馬就會嘩變。
無奈,他隻能將這個情況一層層稟報上去。
尚可喜無奈,隻能下令就地修整,讓敵我都喘息一下。
沐忠亮趁著這個機會,也下到一線的壕溝中巡視。
久經苦戰的士兵正在抓緊時間補充身上的火藥、子彈,同時檢修自己的槍械。
他看見一名新兵剛才太過緊張,推彈杆還沒取出來就開了槍,一槍就不知把杆子打到什麽地方去了,以至於再也無法裝填子彈。這會也在長官的訓斥下,也重新領到的新的杆子。
事實在戰場上,由於步兵文化水平和武器製造水平的限製,射擊中必定會頻繁發生事故,比如火藥無法引燃,藥渣堵住槍膛、混亂中子彈還沒打出去就又裝填了一發彈藥,乃至忘記取走推彈杆這種情況都是司空見慣的。
這種事隻能靠訓練和戰場經驗讓士兵慢慢成長,可現在大量精銳隨蘇誠出了海,沐忠亮也隻能祈禱他們成長得再快上一些。
他來到一名摘了鍋盔理著板寸頭的士兵麵前。
由於沐忠亮在瓊州並沒有強行要求百姓剪辮,隻對軍人有此要求。新兵有些兵齡長些留出的頭發還能梳得起發髻,有些參軍晚的剛剛剪辮,就被軍中戰友修剪成這般模樣。
對於沐忠亮來說,當然是板寸既幹淨又方便,可為了顯示和滿清的區別,他總不能自己在軍中又下一個剃發令吧?所以也隻能鼓勵為主,是以這種發式的多半是新兵。
這個士兵正自顧自低著頭認真地清理槍管,臉和右臂已被火藥熏得跟煤球似的卻渾然不覺,看見他這滑稽模樣,沐忠亮失笑,遞過腰間的水壺,“兄弟,洗洗吧。”
這士兵抬頭,看了半天。因為沐忠亮穿著的也是一身普通軍裝,他看了半天才認出來,一慌亂,這老習慣又出來了,就要打千。
沐忠亮把他一把扶住,“怎麽,你是投誠的清兵吧?我們明國軍人可不比韃子那些奴才兵。”
“公爺說的是,小的惡習難改,嗬嗬。”
接過水壺,他倒出一點開始搓手,而沐忠亮也接過他的火銃,先取下推彈杆清理了一下槍膛,再從自己的上衣紐扣上摘下別在上麵的一根通針,清理了一下藥池和槍膛連接的通火孔,又檢查了一番,才還給這名士兵。
“誒?怎麽不把臉洗洗?不用替我省,我們可不像後頭那幫餓鬼,吃喝都不愁。”
這士兵隻好訕訕地抹了把臉,露出真容,“這位士兵,我看你怎麽這般眼熟呢?哦,你是瓊州碼頭上的那個……”
“公爺,小的曹聖。”
“對,是叫曹聖,記得那會秦營長還割了你的辮子是吧。”
曹聖訕笑著摸了摸自己腦後紮手的板寸。
“很好,加油,要活下來啊!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拍拍曹聖的肩膀,他再繼續往前走。
突然臉上一濕,他悚然一驚,仰頭看天。
同時,尚可喜伸出粗糙的手掌,閉眼品味著雨滴在這炎炎夏日裏帶來的醉人涼意。
他的心也醉了,口中喃喃,“天要亡明,我乃順天而行,天要亡明,我乃順天而行……”
到最後他猛然睜開老眼,振臂大吼,“天要亡明,我等乃順天而行!”
在淅淅瀝瀝的雨中,萬千清兵起身大吼,“天要亡明,我等乃順天而行!”
“殺……”
清軍士氣大振,不消一炷香,便整理好陣列,從壕溝中翻身起初,舉刀便殺將過來。
驟雨忽終日,高田知有秋。美哉今夕睡,涼意已浮浮。
愜意驅暑的六月雨,今日在此成為明軍的催命雨,豈非天意?
一炷香之前,沐忠亮心知不妙,這個年代即便燧發槍的藥池設有遮蔽,其防水能力也極其有限,火藥受潮後,在雨中的擊發率恐怕不足三成,也就是說,沐忠亮不得不以現在的不足萬人的兵力和前後兩麵三萬餘兵馬展開肉搏。
“王升!”
“末將在!”
“炮還能用嗎?”
“公爺,我們的炮位和彈藥庫都有掩體遮護,不會有太大影響。”
“唿……”稍稍鬆了口氣,至少火力優勢還是存在的。
雖然曾經推演過這種情況,也有所布置,但如非萬不得已,沐忠亮實在不願把這個布置用上。
緩緩抽出佩刀,又檢查了一下腰間短銃的藥池是否密閉,他緩緩道,“諸位,此役已至關鍵,我決意在此與將士們堅守。”
“公爺,您安據中軍便是,前頭自有我等搏殺。”王啟隆急忙勸道。
新入軍中的同鄉蒲纓也道,“是啊,古人雲,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聖主不乘危而徼幸,若事有不諧,我等死不足惜,公爺仍可由海路退走,來日卷土重來替我等報仇便是!”
“兵兇戰危,爾等不必多言了,瓊州民力已竭,且其萬餘子弟若盡墨於此,豈能不家家戴孝,路路皆哭?我若迴去有何顏麵對江東父老?”
如果就此放棄,少說也得十數年才能恢複元氣,就算能守住瓊州,到時候清廷統治穩固,與其說光複華夏,還不如泛舟到北美和英法爭殖民地來得實在。
沐忠亮自然不願放棄,勉勵眾人道,“難道你們覺得我軍沒有火銃便一無是處了麽?”
說罷,他踏上一個高出地麵的石頭,望了眼遠處躁動的清軍,而同時所有明軍也朝高處的他看過來。
這些眼神中有的是決心,有的是惶然,但更多的是殷切,殷切地盼望他們一直以來的領路人,在這危急的時刻,能一如既往地帶領他們活下來,走向勝利。
“大明的將士們?你們驚慌什麽?難道你們在軍營裏除了放銃,就什麽都沒不會了麽?”沐忠亮怒喝。
“錯了!你們學的最多的是軍姿,隊列,條令條例。為什麽寧願先抽你們鞭子再給你們治傷也好逼你們學會這些?這些的代表是什麽?是鋼鐵一般的紀律,是萬眾一心的軍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