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餘所製作的白糖,著實讓高俅大吃一驚。
這種帶著濃濃奶香的糖品,不僅口感好,品相也非常出色。
“沒想到,我兒還有這般手段。”
高俅用手指撚了一撮糖粉,品嚐了一下,連連稱讚。
高俅並非沒見過世麵的人,家裏也有不少糖品。可是,他必須要承認,家中那種看上去黑乎乎的黑糖和紅糖,無論是在品相和口感上,都遜色於高餘所製作出來的‘白糖’。
“父親,這‘白糖’還算不得完成,尚少了最後一道工序。
我已經命人製作了大批模子,到時候會把這糖粉加以壓製,最後形成糖塊……之所以現在就拿來給父親品鑒,是想要提醒父親,後續事宜,需要加快速度。店鋪門麵,以及相應的人員,都必須開始著手安排。
若不然,怕是趕不上正月十五的好日子。”
高俅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此事我已經有了安排,吉祥兒趕快做出成品,若能在年前製成,我當呈獻官家,說不定還能在今年祭祀太廟時,作為供品出現在世人麵前。
至於合作者,我已經想好,吉祥兒不必擔心。”
高俅的辦事能力,高餘自然放心。
他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也讓高餘感到心安。
這種獨門生意,絕不可能被高家所獨占。高俅雖然貴為殿前都太尉,可實際上他的地位並不足以保護‘白糖’這門生意。在汴梁城裏,權貴多如牛毛。哪怕高俅深得官家寵信,也必須要找到可靠的合作者才行。
至於高俅的‘合作者’何人?
高餘沒有詢問,也沒有興趣知曉。
他而今隻是個衙內,不想太早去涉足朝堂中的事務,以及權力鬥爭。
家裏有老爹,足以支撐。
更不要說,他上麵還有三位兄長,兩個入仕,一個進入科考。高餘現在,隻想享受一下衙內的生活,多賺錢,而後通過光陰蟬提升自身能力。
其餘事情……
再說吧!
高餘告辭,準備去探望母親梁氏。
不過,在他臨出門的時候,卻聽到高俅喊他。
“吉祥兒!”
“父親還有什麽吩咐?”
高餘轉身看去,就見高俅從書案上拿起了一張請柬。
“臘月初八,是佛祖成道之日,大相國寺會舉辦法會。
法會之後,有一場詩會,到時候你也參加。我知道你無心這些,可既然身在汴梁,有些事情便不可避免。多去參加一些聚會,可以多認識一些人,對你將來會有莫大好處……畢竟,你現在也算的是蘇門學子。”
詩會?
高餘接過請柬,有些迷惑。
“請我參加?這是……”
“李佛兒的詩會,到時候汴梁城中的年輕才俊都會參加。這請柬,可珍貴的緊,許多人想要參與,還沒有這樣的資格呢。這張請柬,是李佛兒派人送來,你可不要任性,若是真個激怒了她,可沒有你好日子過。”
李佛兒!
聽到這個名字,高餘更加困惑。
他已不是當初那個初臨汴梁的菜鳥,如今對汴梁也算是有了一些了解。
那李佛兒就是李師師,相傳官家的禦用情人。
最重要的是,她還是潘樓花魁,汴梁行首。其人不僅僅美豔動人,才情也非常出眾。這汴梁城裏,流傳著許多關於她的風-流韻事,除卻她和官家的事情之外,最讓人朗朗上口的,還是她與周邦彥的那段故事。
總之,李佛兒的身份和地位非常超脫。
每次她舉辦的詩會,都會引得整個汴梁轟動,青年才俊莫不爭先恐後想要參加。
隻是,她怎會專門發來請柬給他呢?
高俅似乎明白高餘的困惑,笑道:“你忘了,當初你為三哥解決麻煩的時候,曾牽連到李佛兒。也虧得你讓為父前去拜訪,讓她承了你人情。
明年,你當步入仕途。
但你的聲名和威望太低,所以她才想要借機還這個人情,於是送了請柬。”
原來如此!
高餘聽了高俅的解釋,方恍然大悟。
說實話,他不太想參加。
此前,他隨高堯輔參加了幾次所謂的詩會,但是感覺嘛,並不是很好。
那些個所謂的‘青年才俊’,談的大抵是一些風花雪月。
有時候雖會談論時政,也往往誇誇其談,給高餘的感官極為惡劣。當然了,那些人對高餘,大抵也是看不上眼……總之,高餘對這種事情,大多是不願參加。
可高俅把話說到了這個地步,他若是不參加,似乎也不太妥當。
心不甘情不願的把請柬收好,高餘道:“父親放心,孩兒知道該怎麽做。”
+++++++++++++++++++++++
當晚,高餘就留在高府。
他已經有十幾日沒有迴家,雖說老宅距離高府不遠,可梁氏還是會非常掛念。
所以,他這次迴來,梁氏自然少不得噓寒問暖。
她拉著高餘一直說到了後半夜,後來還是她真的乏了,才放高餘迴房休息。這一覺,高餘一直睡到了日上三竿。在家裏吃了飯,又陪著母親說了好一陣子的話。直到晌午後,他才告辭,帶著馬大壯離開高府。
“衙內,別來無恙!”
才離開了高府,高餘就被人攔住去路。
“富貴?”
高餘看清楚那人之後,便笑了。
富貴看上去並沒有太大變化,隻是膚色黑了許多,整個人也壯實不少。
他上前兩步,先是和馬大壯打了個招唿,然後朝著高餘唱了個肥喏道:“衙內許久不見,風采更勝從前。我家九哥聽說衙內迴來,卻脫不得身,一直未曾拜訪……今日九哥包了船,找衙內遊河,還請衙內賞光。”
“九哥找我?哈哈,那我定準時赴約。”
看到高餘的態度,富貴不禁鬆了口氣。
他笑道:“既然如此,酉中虹橋碼頭,還是七娘那艘船,我家九哥到時,會恭候衙內。”
“如此,與九哥說,不見不散。”
富貴見高餘答應,沒有再囉嗦,又唱了個肥喏,告辭離去。
看著富貴的背影,高餘忍不住笑了。
他正要找韋九,卻不想韋九卻自己找上了門。
當然,從高俅口中,高餘已經知道了‘韋九’的真實身份。說實話,在最初得知‘韋九’居然是九皇子的時候,高餘也是著實大吃一驚。
他曾猜測過韋九的身份,但從未想過,韋九會是皇子。
一開始,他還有些緊張,也不知該不該繼續和韋九接觸。
但高俅卻告訴他,不必擔心,以前該怎樣,今後還怎樣,不必太過謹慎。
“父親,那可是九皇子。”
“九皇子又怎地,有甚懼怕?”
高俅笑著安慰高餘,旋即告訴高餘,趙構在官家諸多皇子當中,其實並不是很得寵。韋氏不得官家歡喜,所以連帶著趙構,也頗受冷遇。不過而今趙構的地位倒是提升不少,蓋因他向官家傳遞了高餘的書信。
“廣陽郡王此次彈劾朱勔,立下了大功,估計待江南戰事平息後,便會冊封康王。
你與九哥交往,當以平常心,切莫太過諂媚。
以為父的經驗,你越是不卑不亢,他就會越看重你……過於諂媚,反而適得其反。”
若論和皇室中人交道,高俅再清楚不過。
高餘對此也很清楚,所以對於高俅的指點牢記心中。
根據此前他和趙構的接觸,大體上知道,趙構其實是一個很敏感的人。
他曾經說過,他身處的環境很複雜。
也正因此,他極度渴望友誼。
高餘也覺得,他不必要對趙構過於諂媚,隻需要平常心對待就好……
他和趙構,應該算是君子之交吧。
從最初,他和趙構認識,就不存在什麽利益的糾葛,更從未想過,要從趙構那裏獲得什麽。想必趙構也如此,否則不會改名換姓和高餘結識。
不管高餘找他幫忙,亦或者是高餘贈他字帖,都不參雜功利心。
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去低三下四的去迎合趙構,以前什麽樣,今後還是什麽樣。如果趙構給他使臉色擺架子的話,高餘也絕不會去慣著他。
這種帶著濃濃奶香的糖品,不僅口感好,品相也非常出色。
“沒想到,我兒還有這般手段。”
高俅用手指撚了一撮糖粉,品嚐了一下,連連稱讚。
高俅並非沒見過世麵的人,家裏也有不少糖品。可是,他必須要承認,家中那種看上去黑乎乎的黑糖和紅糖,無論是在品相和口感上,都遜色於高餘所製作出來的‘白糖’。
“父親,這‘白糖’還算不得完成,尚少了最後一道工序。
我已經命人製作了大批模子,到時候會把這糖粉加以壓製,最後形成糖塊……之所以現在就拿來給父親品鑒,是想要提醒父親,後續事宜,需要加快速度。店鋪門麵,以及相應的人員,都必須開始著手安排。
若不然,怕是趕不上正月十五的好日子。”
高俅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此事我已經有了安排,吉祥兒趕快做出成品,若能在年前製成,我當呈獻官家,說不定還能在今年祭祀太廟時,作為供品出現在世人麵前。
至於合作者,我已經想好,吉祥兒不必擔心。”
高俅的辦事能力,高餘自然放心。
他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也讓高餘感到心安。
這種獨門生意,絕不可能被高家所獨占。高俅雖然貴為殿前都太尉,可實際上他的地位並不足以保護‘白糖’這門生意。在汴梁城裏,權貴多如牛毛。哪怕高俅深得官家寵信,也必須要找到可靠的合作者才行。
至於高俅的‘合作者’何人?
高餘沒有詢問,也沒有興趣知曉。
他而今隻是個衙內,不想太早去涉足朝堂中的事務,以及權力鬥爭。
家裏有老爹,足以支撐。
更不要說,他上麵還有三位兄長,兩個入仕,一個進入科考。高餘現在,隻想享受一下衙內的生活,多賺錢,而後通過光陰蟬提升自身能力。
其餘事情……
再說吧!
高餘告辭,準備去探望母親梁氏。
不過,在他臨出門的時候,卻聽到高俅喊他。
“吉祥兒!”
“父親還有什麽吩咐?”
高餘轉身看去,就見高俅從書案上拿起了一張請柬。
“臘月初八,是佛祖成道之日,大相國寺會舉辦法會。
法會之後,有一場詩會,到時候你也參加。我知道你無心這些,可既然身在汴梁,有些事情便不可避免。多去參加一些聚會,可以多認識一些人,對你將來會有莫大好處……畢竟,你現在也算的是蘇門學子。”
詩會?
高餘接過請柬,有些迷惑。
“請我參加?這是……”
“李佛兒的詩會,到時候汴梁城中的年輕才俊都會參加。這請柬,可珍貴的緊,許多人想要參與,還沒有這樣的資格呢。這張請柬,是李佛兒派人送來,你可不要任性,若是真個激怒了她,可沒有你好日子過。”
李佛兒!
聽到這個名字,高餘更加困惑。
他已不是當初那個初臨汴梁的菜鳥,如今對汴梁也算是有了一些了解。
那李佛兒就是李師師,相傳官家的禦用情人。
最重要的是,她還是潘樓花魁,汴梁行首。其人不僅僅美豔動人,才情也非常出眾。這汴梁城裏,流傳著許多關於她的風-流韻事,除卻她和官家的事情之外,最讓人朗朗上口的,還是她與周邦彥的那段故事。
總之,李佛兒的身份和地位非常超脫。
每次她舉辦的詩會,都會引得整個汴梁轟動,青年才俊莫不爭先恐後想要參加。
隻是,她怎會專門發來請柬給他呢?
高俅似乎明白高餘的困惑,笑道:“你忘了,當初你為三哥解決麻煩的時候,曾牽連到李佛兒。也虧得你讓為父前去拜訪,讓她承了你人情。
明年,你當步入仕途。
但你的聲名和威望太低,所以她才想要借機還這個人情,於是送了請柬。”
原來如此!
高餘聽了高俅的解釋,方恍然大悟。
說實話,他不太想參加。
此前,他隨高堯輔參加了幾次所謂的詩會,但是感覺嘛,並不是很好。
那些個所謂的‘青年才俊’,談的大抵是一些風花雪月。
有時候雖會談論時政,也往往誇誇其談,給高餘的感官極為惡劣。當然了,那些人對高餘,大抵也是看不上眼……總之,高餘對這種事情,大多是不願參加。
可高俅把話說到了這個地步,他若是不參加,似乎也不太妥當。
心不甘情不願的把請柬收好,高餘道:“父親放心,孩兒知道該怎麽做。”
+++++++++++++++++++++++
當晚,高餘就留在高府。
他已經有十幾日沒有迴家,雖說老宅距離高府不遠,可梁氏還是會非常掛念。
所以,他這次迴來,梁氏自然少不得噓寒問暖。
她拉著高餘一直說到了後半夜,後來還是她真的乏了,才放高餘迴房休息。這一覺,高餘一直睡到了日上三竿。在家裏吃了飯,又陪著母親說了好一陣子的話。直到晌午後,他才告辭,帶著馬大壯離開高府。
“衙內,別來無恙!”
才離開了高府,高餘就被人攔住去路。
“富貴?”
高餘看清楚那人之後,便笑了。
富貴看上去並沒有太大變化,隻是膚色黑了許多,整個人也壯實不少。
他上前兩步,先是和馬大壯打了個招唿,然後朝著高餘唱了個肥喏道:“衙內許久不見,風采更勝從前。我家九哥聽說衙內迴來,卻脫不得身,一直未曾拜訪……今日九哥包了船,找衙內遊河,還請衙內賞光。”
“九哥找我?哈哈,那我定準時赴約。”
看到高餘的態度,富貴不禁鬆了口氣。
他笑道:“既然如此,酉中虹橋碼頭,還是七娘那艘船,我家九哥到時,會恭候衙內。”
“如此,與九哥說,不見不散。”
富貴見高餘答應,沒有再囉嗦,又唱了個肥喏,告辭離去。
看著富貴的背影,高餘忍不住笑了。
他正要找韋九,卻不想韋九卻自己找上了門。
當然,從高俅口中,高餘已經知道了‘韋九’的真實身份。說實話,在最初得知‘韋九’居然是九皇子的時候,高餘也是著實大吃一驚。
他曾猜測過韋九的身份,但從未想過,韋九會是皇子。
一開始,他還有些緊張,也不知該不該繼續和韋九接觸。
但高俅卻告訴他,不必擔心,以前該怎樣,今後還怎樣,不必太過謹慎。
“父親,那可是九皇子。”
“九皇子又怎地,有甚懼怕?”
高俅笑著安慰高餘,旋即告訴高餘,趙構在官家諸多皇子當中,其實並不是很得寵。韋氏不得官家歡喜,所以連帶著趙構,也頗受冷遇。不過而今趙構的地位倒是提升不少,蓋因他向官家傳遞了高餘的書信。
“廣陽郡王此次彈劾朱勔,立下了大功,估計待江南戰事平息後,便會冊封康王。
你與九哥交往,當以平常心,切莫太過諂媚。
以為父的經驗,你越是不卑不亢,他就會越看重你……過於諂媚,反而適得其反。”
若論和皇室中人交道,高俅再清楚不過。
高餘對此也很清楚,所以對於高俅的指點牢記心中。
根據此前他和趙構的接觸,大體上知道,趙構其實是一個很敏感的人。
他曾經說過,他身處的環境很複雜。
也正因此,他極度渴望友誼。
高餘也覺得,他不必要對趙構過於諂媚,隻需要平常心對待就好……
他和趙構,應該算是君子之交吧。
從最初,他和趙構認識,就不存在什麽利益的糾葛,更從未想過,要從趙構那裏獲得什麽。想必趙構也如此,否則不會改名換姓和高餘結識。
不管高餘找他幫忙,亦或者是高餘贈他字帖,都不參雜功利心。
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去低三下四的去迎合趙構,以前什麽樣,今後還是什麽樣。如果趙構給他使臉色擺架子的話,高餘也絕不會去慣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