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田共這東西對於他們這些流浪漢來說自然沒有什麽,但對於崔家來說可就不一般了。
老百姓現在都是指著崔家的脊梁骨,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能夠站出來。這個時候需要一個契機,來把這把火燒的更旺。
對於宋方他們來說,米田共就是不錯的選擇,隻是現在崔府門口立著人不太好辦。不過這也難不住他們這些流浪漢,一個小小的調虎離山,就成功地引開了門口的護衛。
這個時候天已經快要亮了,宋方他們十分麻利地將十幾桶米田共潑在了崔家的門楣之上。一時之間整個崔家門前那是汙穢不堪,臭氣熏天。
這自然是瞞不過去,所以很快崔府就響起了喧囂之聲。隻不過這個時候,宋方他們早就已經桃之夭夭,崔家就是想要抓人,也是無計可施。
崔綸鐵青著臉看著門楣之上的米田共,幾乎就要暴走。
這是對他崔家最大的挑釁,可偏偏崔綸隻能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裏咽。現在崔家要做的就是將一切平息下去,然後讓眾人慢慢遺忘這件事,可如今……
不僅是崔家的門楣上被潑了米田共,就連他們門前的街道上,此時也是臭氣熏天。
若是放在以前不要說有人敢在他崔家門楣上潑如此汙穢之物,哪怕是敢指著他崔家說一字半句,也會遭受到崔家最霸道的報複。
可是如今不同了,崔家現在就打著息事寧人的旗號。最不想的就是再引出什麽事端,最好就是能夠逐漸讓百姓們淡忘這件事。
崔士叛國通敵這是板上釘釘的事,自然是輪不到崔家來狡辯。不過雖然崔士做出如此之事,但他終究是崔家老爺子的親骨肉。虎毒尚且不食子,這讓崔家如何能夠對崔士下手。
通敵叛國也罷,被人做了閹人也好,隻是這性命卻是不能再丟。流放也不錯,換一個清淨的地方,以崔家的財力終老一身倒也沒有什麽。
可現在有人故意在他崔家門前潑汙穢之物,就是想要激起崔家怒火。崔家這棵參天大樹,所仰仗的並不是李二,而是大唐的百姓。
隻要大唐百姓一日認他崔家,他崔家就一天不倒。百姓就像是崔家這棵大樹腳下的泥土,現在泥土之中生了老鼠,在泥土裏麵打了洞。
這沒有什麽,因為大樹依舊還是那顆大樹,隻要給他們時間,一切終究會被遺忘。隻不過在這段時間裏,這棵大樹必須竟可能地收斂自己的枝幹,哪怕是要放棄掉蔥鬱的樹葉,也不能再過招搖。
可崔家終究是沒有瞞過這件事,崔綸派人趕忙清理這些東西。卻還是被早起收夜香的劉伯看在了眼裏。
於是很快,崔家被人潑了米田共的事情,就瞬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
泥土裏麵有洞不怕,崔家就怕有人往裏麵灌水。而現在這一桶桶米田共,算是徹底將崔家推上了風口浪尖。
群情激憤說的就是現在的情況,無數的百姓圍在了崔家的門前。如果不是崔綸將崔家的儀仗立在了門前,估計這些暴怒的百姓都要往崔家門前扔臭雞蛋了。
輿論是最容易掌握,可偏偏崔家人根本就不以為意。崔士通敵叛國迫害忠良之事,早就激起了百姓的不滿。
隻不過一直沒有人出頭做第一人,現在猛然見到有人往崔家門楣上潑米田共。哪裏還理會那麽多?火藥桶已經被點燃,接下來就是看什麽時候爆炸了……
一時之間整個長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崔家之上,就連那些曾經與崔家交好之人,此時也是閉門不出。
金吾衛適時的出現,將所有的百姓驅散。可人雖然被驅走了,人心卻是更加的不憤了。
也就從那天開始,不停地有人與崔家劃清了界限。往日裏請崔景做一名講師的眾英書院,第一個痛斥了崔家的所作所為。而後是長安詩會的眾人,在李詩韻的帶領下,所有的崔家子弟,被取消了進入的資格。盧渠更是寫了檄文,將崔家的叛國通敵之事給推到了頂端……
樹倒猴孫散,牆倒眾人推。
關於崔家的辛密開始被人不斷挖掘,沒人知道這東西是從哪裏傳出來的,但每一件都是煞有介事的樣子。
哪個世家沒有自己陰暗的一麵,而崔家作為一個屹立了數百年的大世家,怎麽會沒有一些辛秘。
可偏偏老百姓最愛的就是這些世家的故事,甚至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很多老百姓已經是為了湊個熱鬧。
他們才不會管這些傳出來的辛秘是否是真的,隻要他們聽得高興,就願意相信。
起初崔家對於這些誣陷還是一副清者自清的態勢,可隨著事態的發展,這明顯超出了崔家的控製範圍。
“崔家大老爺曾經和丫鬟私通,聽說那丫鬟才十歲不到,嘖嘖,造孽呀。“
“可不是嗎,之前就覺得崔家招收丫鬟隻要十歲的女童就覺得奇怪,現在看看……”
“我還聽說前些日子李員外家丟的孫女,就是被崔家給擄走了。而且我還聽說那崔士現在成了閹人,最近也是喜歡上了**,前些日子長安丟了兩個男童,指不定……”
李員外是誰,沒人知道,也沒人在乎。長安丟沒丟孩子,他們也不清楚。可是這一人說倒也罷,如果是所有人都在討論這個,那可就是真的不能再真了。
於是,長安城裏就籠罩在了一層陰雲之下。那些不聽話的孩子,隻要一鬧,大人們就會說要把他給送到崔府去。當下就嚇得這些孩子,規規矩矩的不敢亂動。
一傳十,十傳百。
等到傳入崔府的時候,已經完全變了樣子。老百姓們不僅挖出了丟孩子的詳細信息,還將這個故事給豐滿了起來。
到了最後每個人說起這件事的時候,都是煞有介事的樣子。可以說崔家已經到了嬰兒止哭的地步。
所以崔綸在聽到這個流言的時候,也是差點沒被氣暈過去。崔家老爺子雖然依舊是一臉的淡然,但是從他顫抖的雙手,就能看出他的內心也是極其的不平靜。
“瞞不住了,此時實在太過蹊蹺,若是沒有陛下的授意,此事不會演變如此。”崔家老爺子皺著眉,語氣冰冷地說道:“秦澤實在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怕是從他對俊才射出那一箭的時候,他就沒打算放過我崔家。可笑呀,直到現在我們才知道,原來他在長安還有這等布置。”
“父親,那現在又該如何,不如讓孩兒去抓了那些鬧事的百姓,嚴懲不貸看他們誰還敢胡攪蠻纏。”崔景也是怒氣衝衝,如果不是崔老爺子下令所有人不得出崔府,估計他現在早就帶人把那些鬧事的百姓,給抓了起來。
殺雞給猴看,這就是崔景的道理。他就不信這些老百姓,真的能夠那麽的硬氣。
“胡鬧!”他的話剛說完,就被崔家老爺子的一巴掌給打斷。
這一巴掌打得極重,根本就沒有留一絲力。
突然被自己父親扇中,崔景也是有些不知所措。隻是捂著臉愣愣地看著自己的父親,不明白這是為什麽。
崔家老爺子長歎一聲,都說龍生龍鳳生鳳,可他崔家老爺子英明一世,怎麽會有這麽糊塗的兒子。
崔家三兄弟以崔綸最為出眾,因為他老實穩重,而且極為聰慧,為人也是圓滑,所以在官途一道之上,也是走的最遠。
除了崔綸然後就是崔士,他從小就飽讀詩書,可以說是三兄弟裏麵最愛學之人。同樣也是崔家老爺子最疼愛的一位,這點從兩個人的名字上就能看出。
崔家老爺子叫崔士賢,前兩個字正是崔士的名字,就是希望崔士日後能和自己一樣成為飽讀詩書的文豪。可是如今卻落得變成了閹人,這閹割的哪裏是崔士的身體,分明還有崔家老爺子的殷切期盼……
三人之中,隻有這崔家老二崔景最是一無是處,不僅頭腦簡單,而且還是典型的魯莽之人。若是依了他的意思,豈不是進一步激化了崔家與百姓的恩怨。
“此次之事明顯是針對我崔家而來,如今整個長安都在盯著我崔家。此時你若是出去捉了那些百姓,豈不是自投羅網?”崔家老爺子恨鐵不成鋼地說道。
“那現在又該如何?”崔景也是明白了一些,隻不過還是不知道應該怎麽做。
“等!等一切過去,崔家這棵大樹沒那麽容易倒下。某就不信我崔家能被如此囂小之輩欺辱!”崔家老爺子留下這句話,就轉身離去。隻不過以往幹爽的動作,如今卻顯得有些孱弱。
崔家老爺子不是一個傻子,相反他還是極其聰慧之人。從一開始他就知道秦澤背後之人就是李二,這一次長安百姓的所作所為李二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卻並沒有出聲製止。
所有人都在觀望,而觀望是崔家最不喜歡的事情。因為這代表著要麽是錦上添花,要麽就是落井下石……
而偌大的長安總會有人丟了孩子,哪怕是沒有孩子,宋方他們也會創造出來一個孩子。更可況在這個年代,丟孩子還不是稀疏平常的事情。
可自從傳出了崔家喜歡**之後,這事就變得不再平常了。無數的百姓開始圍在崔家的門前,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是在崔府之中。崔府自然交不出來人,可是崔府越是如此,百姓就越是堅信事情的真實性。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也差不多要來最後一擊了……
老百姓現在都是指著崔家的脊梁骨,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能夠站出來。這個時候需要一個契機,來把這把火燒的更旺。
對於宋方他們來說,米田共就是不錯的選擇,隻是現在崔府門口立著人不太好辦。不過這也難不住他們這些流浪漢,一個小小的調虎離山,就成功地引開了門口的護衛。
這個時候天已經快要亮了,宋方他們十分麻利地將十幾桶米田共潑在了崔家的門楣之上。一時之間整個崔家門前那是汙穢不堪,臭氣熏天。
這自然是瞞不過去,所以很快崔府就響起了喧囂之聲。隻不過這個時候,宋方他們早就已經桃之夭夭,崔家就是想要抓人,也是無計可施。
崔綸鐵青著臉看著門楣之上的米田共,幾乎就要暴走。
這是對他崔家最大的挑釁,可偏偏崔綸隻能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裏咽。現在崔家要做的就是將一切平息下去,然後讓眾人慢慢遺忘這件事,可如今……
不僅是崔家的門楣上被潑了米田共,就連他們門前的街道上,此時也是臭氣熏天。
若是放在以前不要說有人敢在他崔家門楣上潑如此汙穢之物,哪怕是敢指著他崔家說一字半句,也會遭受到崔家最霸道的報複。
可是如今不同了,崔家現在就打著息事寧人的旗號。最不想的就是再引出什麽事端,最好就是能夠逐漸讓百姓們淡忘這件事。
崔士叛國通敵這是板上釘釘的事,自然是輪不到崔家來狡辯。不過雖然崔士做出如此之事,但他終究是崔家老爺子的親骨肉。虎毒尚且不食子,這讓崔家如何能夠對崔士下手。
通敵叛國也罷,被人做了閹人也好,隻是這性命卻是不能再丟。流放也不錯,換一個清淨的地方,以崔家的財力終老一身倒也沒有什麽。
可現在有人故意在他崔家門前潑汙穢之物,就是想要激起崔家怒火。崔家這棵參天大樹,所仰仗的並不是李二,而是大唐的百姓。
隻要大唐百姓一日認他崔家,他崔家就一天不倒。百姓就像是崔家這棵大樹腳下的泥土,現在泥土之中生了老鼠,在泥土裏麵打了洞。
這沒有什麽,因為大樹依舊還是那顆大樹,隻要給他們時間,一切終究會被遺忘。隻不過在這段時間裏,這棵大樹必須竟可能地收斂自己的枝幹,哪怕是要放棄掉蔥鬱的樹葉,也不能再過招搖。
可崔家終究是沒有瞞過這件事,崔綸派人趕忙清理這些東西。卻還是被早起收夜香的劉伯看在了眼裏。
於是很快,崔家被人潑了米田共的事情,就瞬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
泥土裏麵有洞不怕,崔家就怕有人往裏麵灌水。而現在這一桶桶米田共,算是徹底將崔家推上了風口浪尖。
群情激憤說的就是現在的情況,無數的百姓圍在了崔家的門前。如果不是崔綸將崔家的儀仗立在了門前,估計這些暴怒的百姓都要往崔家門前扔臭雞蛋了。
輿論是最容易掌握,可偏偏崔家人根本就不以為意。崔士通敵叛國迫害忠良之事,早就激起了百姓的不滿。
隻不過一直沒有人出頭做第一人,現在猛然見到有人往崔家門楣上潑米田共。哪裏還理會那麽多?火藥桶已經被點燃,接下來就是看什麽時候爆炸了……
一時之間整個長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崔家之上,就連那些曾經與崔家交好之人,此時也是閉門不出。
金吾衛適時的出現,將所有的百姓驅散。可人雖然被驅走了,人心卻是更加的不憤了。
也就從那天開始,不停地有人與崔家劃清了界限。往日裏請崔景做一名講師的眾英書院,第一個痛斥了崔家的所作所為。而後是長安詩會的眾人,在李詩韻的帶領下,所有的崔家子弟,被取消了進入的資格。盧渠更是寫了檄文,將崔家的叛國通敵之事給推到了頂端……
樹倒猴孫散,牆倒眾人推。
關於崔家的辛密開始被人不斷挖掘,沒人知道這東西是從哪裏傳出來的,但每一件都是煞有介事的樣子。
哪個世家沒有自己陰暗的一麵,而崔家作為一個屹立了數百年的大世家,怎麽會沒有一些辛秘。
可偏偏老百姓最愛的就是這些世家的故事,甚至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很多老百姓已經是為了湊個熱鬧。
他們才不會管這些傳出來的辛秘是否是真的,隻要他們聽得高興,就願意相信。
起初崔家對於這些誣陷還是一副清者自清的態勢,可隨著事態的發展,這明顯超出了崔家的控製範圍。
“崔家大老爺曾經和丫鬟私通,聽說那丫鬟才十歲不到,嘖嘖,造孽呀。“
“可不是嗎,之前就覺得崔家招收丫鬟隻要十歲的女童就覺得奇怪,現在看看……”
“我還聽說前些日子李員外家丟的孫女,就是被崔家給擄走了。而且我還聽說那崔士現在成了閹人,最近也是喜歡上了**,前些日子長安丟了兩個男童,指不定……”
李員外是誰,沒人知道,也沒人在乎。長安丟沒丟孩子,他們也不清楚。可是這一人說倒也罷,如果是所有人都在討論這個,那可就是真的不能再真了。
於是,長安城裏就籠罩在了一層陰雲之下。那些不聽話的孩子,隻要一鬧,大人們就會說要把他給送到崔府去。當下就嚇得這些孩子,規規矩矩的不敢亂動。
一傳十,十傳百。
等到傳入崔府的時候,已經完全變了樣子。老百姓們不僅挖出了丟孩子的詳細信息,還將這個故事給豐滿了起來。
到了最後每個人說起這件事的時候,都是煞有介事的樣子。可以說崔家已經到了嬰兒止哭的地步。
所以崔綸在聽到這個流言的時候,也是差點沒被氣暈過去。崔家老爺子雖然依舊是一臉的淡然,但是從他顫抖的雙手,就能看出他的內心也是極其的不平靜。
“瞞不住了,此時實在太過蹊蹺,若是沒有陛下的授意,此事不會演變如此。”崔家老爺子皺著眉,語氣冰冷地說道:“秦澤實在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怕是從他對俊才射出那一箭的時候,他就沒打算放過我崔家。可笑呀,直到現在我們才知道,原來他在長安還有這等布置。”
“父親,那現在又該如何,不如讓孩兒去抓了那些鬧事的百姓,嚴懲不貸看他們誰還敢胡攪蠻纏。”崔景也是怒氣衝衝,如果不是崔老爺子下令所有人不得出崔府,估計他現在早就帶人把那些鬧事的百姓,給抓了起來。
殺雞給猴看,這就是崔景的道理。他就不信這些老百姓,真的能夠那麽的硬氣。
“胡鬧!”他的話剛說完,就被崔家老爺子的一巴掌給打斷。
這一巴掌打得極重,根本就沒有留一絲力。
突然被自己父親扇中,崔景也是有些不知所措。隻是捂著臉愣愣地看著自己的父親,不明白這是為什麽。
崔家老爺子長歎一聲,都說龍生龍鳳生鳳,可他崔家老爺子英明一世,怎麽會有這麽糊塗的兒子。
崔家三兄弟以崔綸最為出眾,因為他老實穩重,而且極為聰慧,為人也是圓滑,所以在官途一道之上,也是走的最遠。
除了崔綸然後就是崔士,他從小就飽讀詩書,可以說是三兄弟裏麵最愛學之人。同樣也是崔家老爺子最疼愛的一位,這點從兩個人的名字上就能看出。
崔家老爺子叫崔士賢,前兩個字正是崔士的名字,就是希望崔士日後能和自己一樣成為飽讀詩書的文豪。可是如今卻落得變成了閹人,這閹割的哪裏是崔士的身體,分明還有崔家老爺子的殷切期盼……
三人之中,隻有這崔家老二崔景最是一無是處,不僅頭腦簡單,而且還是典型的魯莽之人。若是依了他的意思,豈不是進一步激化了崔家與百姓的恩怨。
“此次之事明顯是針對我崔家而來,如今整個長安都在盯著我崔家。此時你若是出去捉了那些百姓,豈不是自投羅網?”崔家老爺子恨鐵不成鋼地說道。
“那現在又該如何?”崔景也是明白了一些,隻不過還是不知道應該怎麽做。
“等!等一切過去,崔家這棵大樹沒那麽容易倒下。某就不信我崔家能被如此囂小之輩欺辱!”崔家老爺子留下這句話,就轉身離去。隻不過以往幹爽的動作,如今卻顯得有些孱弱。
崔家老爺子不是一個傻子,相反他還是極其聰慧之人。從一開始他就知道秦澤背後之人就是李二,這一次長安百姓的所作所為李二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卻並沒有出聲製止。
所有人都在觀望,而觀望是崔家最不喜歡的事情。因為這代表著要麽是錦上添花,要麽就是落井下石……
而偌大的長安總會有人丟了孩子,哪怕是沒有孩子,宋方他們也會創造出來一個孩子。更可況在這個年代,丟孩子還不是稀疏平常的事情。
可自從傳出了崔家喜歡**之後,這事就變得不再平常了。無數的百姓開始圍在崔家的門前,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是在崔府之中。崔府自然交不出來人,可是崔府越是如此,百姓就越是堅信事情的真實性。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也差不多要來最後一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