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安到涇陽縣,一共有二十來裏。如果是騎馬的話,不到半個時辰就能到達。但秦澤他們出行自然不能是騎馬,好在他還有馬車。
馬車也是屬於涇陽侯府儀仗的一部分,按理來說秦澤出行去自己封地,是要打著儀仗的,隻不過秦澤才懶得折騰。對於他來說,有馬車坐就可以了。
隻不過馬車的速度就慢上很多,足足用了一個時辰,秦澤一行人才來到了封地。
這裏地處長安郊外,地勢倒也平坦。
可雖然是毗鄰長安,但和長安卻是兩個世界。長安城裏一百零八坊人數更是有數十萬,可再看這涇陽縣,也就不過千戶人家。反倒是旁邊的雲陽縣,人口要比涇陽縣多一些。
之所以會造成這個原因,一方麵是因為長安官道正好穿過雲陽縣,這為它帶來了大量的人流量。而另一方麵也是因為當初頡利南下之時,曾經擄掠過涇陽縣。
也正是因此,許多人就從這裏搬離。所以這涇陽縣如今也隻剩下千餘戶。
涇陽縣和雲陽縣,兩縣的分水嶺就是那條涇河。其中涇陽縣位於涇河之北,而古以水之北為陽,所以就有了涇陽縣這個名字。
這涇陽縣雖然因為遠臨官道,但同時卻是得到了涇河大部分的滋養。縣下雖然人口隻有千戶,但好在這裏地勢平坦,雖然因為其中大量是河灘地,但也足夠這千餘戶生存。
作為涇陽侯,秦澤在自己的封地有兩項權利,那就是“自置吏”以及“得賦斂”。
自置吏意味著如果秦澤願意的話,是可以決定涇陽縣的縣令由誰來做
不過好在現在的縣令不錯,也是盧家的人。而且因為秦澤和盧渠關係不錯,所以連帶著與盧縣令的關係也不錯。更何況盧縣令這人也還算中庸,雖然沒有什麽特殊才能,但好歹對待百姓不薄。
秦澤來自己封地也沒打算驚動盧縣令,更何況他這一次來連自己侯府的儀仗都沒帶。
蜿蜒的小路因為下了雪,所以走起來有些困難。再加上天寒地凍的,這個時候也沒人願意出來。
可秦澤這一來就不同了,這些百姓雖然沒有看到侯府的儀仗,但秦澤的馬車他們是認識的。所以頓時就有人開始奔走相告,不一會兒四周人影就多了起來。
秦澤沒有理會這些,而是依舊讓二虎駕著馬車,到了自己在涇陽縣的侯府。
這裏就更加冷清了,不僅隻有素衣幾人在這裏,而且加上秦澤一直打算最後來一個大修繕,所以走進侯府甚至一個人都沒有看到。
看到這一幕,秦澤又是哀歎自己的府邸實在太大,倒是顯得這般冷清。
這尋常人隻有嫌棄住宅的小的,哪裏有和秦澤這樣嫌棄住宅太大的?
放在別人身上,什麽七大姑八大姨,十六房小妾什麽的,別說兩處侯府了,就是再加幾座都不一定夠。可誰讓秦澤是個孤家寡人,唯一有的兩個半娘子,此時也是和自己沒有半點名分。
秦澤這還在感慨著呢,就見秋秋從府內走出,而身邊還跟著多日未見的素衣。
秦澤下意識地就迴頭看了一眼王雨曦,見她臉色依舊如常這才鬆了一口氣。而王雨曦顯然也是被秦澤這個眼神給惹怒了,當下又是伸出手在秦澤背後捏了一下。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男人三妻四妾不僅是上流社會的風尚。而且還是成為了勳貴的標準,要是誰家老爺隻娶了一房正室,那不僅老爺要被人指指點點,就連這正室也要被人說三道四。
要知道身為正室,可是有理由為了夫家血脈延續負責。
所以說秦澤這迴頭一望,豈不是就是讓別人看王雨曦笑話。
“哼,若是還有些良心,就將這些事處理好了再提什麽婚約。”王雨曦說完這話就帶著春香進了內堂。
秦澤總是覺得自己有種偷情的感覺,但是不得不說這種感覺還真的有些玄妙。
秋秋也很規矩地衝秦澤使了一個眼色,隨即就轉身離開了。而秦澤則是四下打量著義成公主的蹤跡,在發現對方沒有附近之後,秦澤這才迎了上去。
素衣還是一如既往淡然,望著秦澤的眼神也仿佛是沒有絲毫波動。可她臉上升起的一絲紅暈,還是透露了她現在的心思。
秦澤哪裏會管這些,二話不說拉著素衣就躲在了一邊。好不容易義成公主不在,秦澤還不趁著機會好好與素衣敘情。
現在義成公主的心思很難捉摸,她從來不提秦澤和素衣的婚事,但也並不排斥秦澤和素衣而接觸。甚至從王雨曦嘴裏聽來,素衣和她相處的關係還算不錯。
金屋藏嬌的最高境界也不過如此,隻不過秦澤依舊不敢太過過分。隻是握著素衣手的時候,還是能夠感到自己胸腔裏的劇烈心跳。
“母親大人可曾提起你我二人的婚事?”秦澤摟著素衣,將她腦袋靠在自己胸膛上,開口問道。
素衣倚在秦澤懷裏,卻是伸出手想要去接一旁飄落的雪花。這惹得秦澤不悅,當下就霸道地將她的手抓住,然後貼在了自己臉上。
素衣不情願地掙脫秦澤的手,然後單手在秦澤胸膛上一圈一圈地滑動著。
“此事你不與母親說,倒是和我來說是何意?”
秦澤這一聽卻是立馬瞪大了眼睛,隨後抑製不住喜悅地道:“母親大人同意了?”
素衣說讓秦澤和自己母親說,豈不就是意味著讓他去提親。如果這點秦澤都聽不出來的話,那豈不是傻子。
素衣見秦澤這幅激動的樣子,卻是偷偷伸出手接了雪花,然後嗤笑著塞進了秦澤的脖頸。
突如其來的冰冷也是讓秦澤身體一怔,不過一見素衣詫笑嫣然的樣子,也是壞笑一聲向著素衣撲去……
提親的事隻能放在明年了,按照素衣的意思,最起碼也要在他和王雨曦成親之後。時間什麽的秦澤不在意,隻要義成公主能夠鬆口,那一切就都足夠了。
與素衣廝混一番之後,秦澤也是依依不舍鬆開了她。說到底如今二人還未成親,所以一切還是要有度。
整理了一番衣衫,秦澤就向侯府正堂走去。他過來的時候,這裏已經坐滿了人。都是涇陽縣的鄉紳,其中一些秦澤還見過。
王雨曦則是坐在正堂的上位,這會兒正在聽著這些鄉紳的匯報。這突然見秦澤出來,見他衣衫淩亂的樣子,也是給了他一個白眼。
而秦澤則是裝作沒看見,自顧自就上前接受那些鄉紳的見禮。
如果說秦澤是涇陽縣的大地主的話,那麽這些鄉紳就屬於是秦澤手下的小地主。
這一次也是因為秦澤有意召見他們。李二將種植白疊子的事情交給了他,還給了他一個工部侍郎,就是希望他能像在突厥那樣,種出大量的棉花。
秦澤大致估算了一下,這一次得到的白疊子種子應該能夠種上個兩千餘畝。雖然看起來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可是相對於大唐來說,依舊是杯水車薪。
但這些都不是問題,種子這東西隻要一直種植下去,總有一天會足夠支撐整個大唐。甚至有一天還能有富餘,來讓秦澤嚐試壓榨棉油。
所以為了保證這個目標能夠實現,秦澤必須安排好每一次的種植。否則若是一不小心種子種植失敗,那就又需要浪費大量的時間。
秦澤是涇陽侯,平日嬉笑怒罵的也是沒有一絲架子,可是一旦認真起來,就不是這些鄉紳可以招架的。
秦澤的要求很簡單,讓他們整理出來兩千畝地,這兩千畝必須要在陽光充足的地方,而且必須要盡可能地連在一起。
涇陽縣總共有一萬多畝地,看起來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可是這其中還包括三千畝的河灘地,那裏麵全是碎石,還動不動就會被水淹沒。
另外還有兩千來畝的薄田,再加上現在畝產還不過才一石,也就是一百來斤。所以哪怕涇陽縣有如此多的田地,可依舊是產出不了多少糧食。
現在一聽秦澤說要兩千畝田地,這些鄉紳頓時就急了。可秦澤卻根本不會理會這些,見他們一副欲言又止而樣子,直接就怒道:“種植白疊子一事乃是陛下欽點,豈能允許你們如此多事,既然是要兩千畝,那就是兩千畝。而且若是其中有一畝,被發現是你等濫竽充數,那到時候可別怪本侯翻臉不認人。”
秦澤這話一出,那些鄉紳頓時就嚇得連連求饒。要知道若是秦澤真的不高興,當真是斬了他們,那也不會有人有半句怨言。
鄉紳們一個個嚇得瑟瑟發抖,秦澤卻是直接拂袖而去。
秦澤一走那些鄉紳就隻能向王雨曦求情,秦澤唱了紅臉,自然就要她來唱白臉。而這原本就是二人商量好的。
“這些年天災不斷,想必百姓家裏也沒有多少餘糧。隻是此事乃是陛下所賜,實在是不能推遲。不過侯爺也不是蠻不講理之人,既然如此就減去你們三成賦稅吧。”
作為涇陽侯的食邑,這些人不僅每年要上繳給李二的賦稅,同時還要給秦澤上繳賦稅。現在李二免去了他們三年的賦稅,王雨曦又減去他們三成賦稅,算下來也是足夠彌補這兩千畝地的空缺。
馬車也是屬於涇陽侯府儀仗的一部分,按理來說秦澤出行去自己封地,是要打著儀仗的,隻不過秦澤才懶得折騰。對於他來說,有馬車坐就可以了。
隻不過馬車的速度就慢上很多,足足用了一個時辰,秦澤一行人才來到了封地。
這裏地處長安郊外,地勢倒也平坦。
可雖然是毗鄰長安,但和長安卻是兩個世界。長安城裏一百零八坊人數更是有數十萬,可再看這涇陽縣,也就不過千戶人家。反倒是旁邊的雲陽縣,人口要比涇陽縣多一些。
之所以會造成這個原因,一方麵是因為長安官道正好穿過雲陽縣,這為它帶來了大量的人流量。而另一方麵也是因為當初頡利南下之時,曾經擄掠過涇陽縣。
也正是因此,許多人就從這裏搬離。所以這涇陽縣如今也隻剩下千餘戶。
涇陽縣和雲陽縣,兩縣的分水嶺就是那條涇河。其中涇陽縣位於涇河之北,而古以水之北為陽,所以就有了涇陽縣這個名字。
這涇陽縣雖然因為遠臨官道,但同時卻是得到了涇河大部分的滋養。縣下雖然人口隻有千戶,但好在這裏地勢平坦,雖然因為其中大量是河灘地,但也足夠這千餘戶生存。
作為涇陽侯,秦澤在自己的封地有兩項權利,那就是“自置吏”以及“得賦斂”。
自置吏意味著如果秦澤願意的話,是可以決定涇陽縣的縣令由誰來做
不過好在現在的縣令不錯,也是盧家的人。而且因為秦澤和盧渠關係不錯,所以連帶著與盧縣令的關係也不錯。更何況盧縣令這人也還算中庸,雖然沒有什麽特殊才能,但好歹對待百姓不薄。
秦澤來自己封地也沒打算驚動盧縣令,更何況他這一次來連自己侯府的儀仗都沒帶。
蜿蜒的小路因為下了雪,所以走起來有些困難。再加上天寒地凍的,這個時候也沒人願意出來。
可秦澤這一來就不同了,這些百姓雖然沒有看到侯府的儀仗,但秦澤的馬車他們是認識的。所以頓時就有人開始奔走相告,不一會兒四周人影就多了起來。
秦澤沒有理會這些,而是依舊讓二虎駕著馬車,到了自己在涇陽縣的侯府。
這裏就更加冷清了,不僅隻有素衣幾人在這裏,而且加上秦澤一直打算最後來一個大修繕,所以走進侯府甚至一個人都沒有看到。
看到這一幕,秦澤又是哀歎自己的府邸實在太大,倒是顯得這般冷清。
這尋常人隻有嫌棄住宅的小的,哪裏有和秦澤這樣嫌棄住宅太大的?
放在別人身上,什麽七大姑八大姨,十六房小妾什麽的,別說兩處侯府了,就是再加幾座都不一定夠。可誰讓秦澤是個孤家寡人,唯一有的兩個半娘子,此時也是和自己沒有半點名分。
秦澤這還在感慨著呢,就見秋秋從府內走出,而身邊還跟著多日未見的素衣。
秦澤下意識地就迴頭看了一眼王雨曦,見她臉色依舊如常這才鬆了一口氣。而王雨曦顯然也是被秦澤這個眼神給惹怒了,當下又是伸出手在秦澤背後捏了一下。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男人三妻四妾不僅是上流社會的風尚。而且還是成為了勳貴的標準,要是誰家老爺隻娶了一房正室,那不僅老爺要被人指指點點,就連這正室也要被人說三道四。
要知道身為正室,可是有理由為了夫家血脈延續負責。
所以說秦澤這迴頭一望,豈不是就是讓別人看王雨曦笑話。
“哼,若是還有些良心,就將這些事處理好了再提什麽婚約。”王雨曦說完這話就帶著春香進了內堂。
秦澤總是覺得自己有種偷情的感覺,但是不得不說這種感覺還真的有些玄妙。
秋秋也很規矩地衝秦澤使了一個眼色,隨即就轉身離開了。而秦澤則是四下打量著義成公主的蹤跡,在發現對方沒有附近之後,秦澤這才迎了上去。
素衣還是一如既往淡然,望著秦澤的眼神也仿佛是沒有絲毫波動。可她臉上升起的一絲紅暈,還是透露了她現在的心思。
秦澤哪裏會管這些,二話不說拉著素衣就躲在了一邊。好不容易義成公主不在,秦澤還不趁著機會好好與素衣敘情。
現在義成公主的心思很難捉摸,她從來不提秦澤和素衣的婚事,但也並不排斥秦澤和素衣而接觸。甚至從王雨曦嘴裏聽來,素衣和她相處的關係還算不錯。
金屋藏嬌的最高境界也不過如此,隻不過秦澤依舊不敢太過過分。隻是握著素衣手的時候,還是能夠感到自己胸腔裏的劇烈心跳。
“母親大人可曾提起你我二人的婚事?”秦澤摟著素衣,將她腦袋靠在自己胸膛上,開口問道。
素衣倚在秦澤懷裏,卻是伸出手想要去接一旁飄落的雪花。這惹得秦澤不悅,當下就霸道地將她的手抓住,然後貼在了自己臉上。
素衣不情願地掙脫秦澤的手,然後單手在秦澤胸膛上一圈一圈地滑動著。
“此事你不與母親說,倒是和我來說是何意?”
秦澤這一聽卻是立馬瞪大了眼睛,隨後抑製不住喜悅地道:“母親大人同意了?”
素衣說讓秦澤和自己母親說,豈不就是意味著讓他去提親。如果這點秦澤都聽不出來的話,那豈不是傻子。
素衣見秦澤這幅激動的樣子,卻是偷偷伸出手接了雪花,然後嗤笑著塞進了秦澤的脖頸。
突如其來的冰冷也是讓秦澤身體一怔,不過一見素衣詫笑嫣然的樣子,也是壞笑一聲向著素衣撲去……
提親的事隻能放在明年了,按照素衣的意思,最起碼也要在他和王雨曦成親之後。時間什麽的秦澤不在意,隻要義成公主能夠鬆口,那一切就都足夠了。
與素衣廝混一番之後,秦澤也是依依不舍鬆開了她。說到底如今二人還未成親,所以一切還是要有度。
整理了一番衣衫,秦澤就向侯府正堂走去。他過來的時候,這裏已經坐滿了人。都是涇陽縣的鄉紳,其中一些秦澤還見過。
王雨曦則是坐在正堂的上位,這會兒正在聽著這些鄉紳的匯報。這突然見秦澤出來,見他衣衫淩亂的樣子,也是給了他一個白眼。
而秦澤則是裝作沒看見,自顧自就上前接受那些鄉紳的見禮。
如果說秦澤是涇陽縣的大地主的話,那麽這些鄉紳就屬於是秦澤手下的小地主。
這一次也是因為秦澤有意召見他們。李二將種植白疊子的事情交給了他,還給了他一個工部侍郎,就是希望他能像在突厥那樣,種出大量的棉花。
秦澤大致估算了一下,這一次得到的白疊子種子應該能夠種上個兩千餘畝。雖然看起來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可是相對於大唐來說,依舊是杯水車薪。
但這些都不是問題,種子這東西隻要一直種植下去,總有一天會足夠支撐整個大唐。甚至有一天還能有富餘,來讓秦澤嚐試壓榨棉油。
所以為了保證這個目標能夠實現,秦澤必須安排好每一次的種植。否則若是一不小心種子種植失敗,那就又需要浪費大量的時間。
秦澤是涇陽侯,平日嬉笑怒罵的也是沒有一絲架子,可是一旦認真起來,就不是這些鄉紳可以招架的。
秦澤的要求很簡單,讓他們整理出來兩千畝地,這兩千畝必須要在陽光充足的地方,而且必須要盡可能地連在一起。
涇陽縣總共有一萬多畝地,看起來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可是這其中還包括三千畝的河灘地,那裏麵全是碎石,還動不動就會被水淹沒。
另外還有兩千來畝的薄田,再加上現在畝產還不過才一石,也就是一百來斤。所以哪怕涇陽縣有如此多的田地,可依舊是產出不了多少糧食。
現在一聽秦澤說要兩千畝田地,這些鄉紳頓時就急了。可秦澤卻根本不會理會這些,見他們一副欲言又止而樣子,直接就怒道:“種植白疊子一事乃是陛下欽點,豈能允許你們如此多事,既然是要兩千畝,那就是兩千畝。而且若是其中有一畝,被發現是你等濫竽充數,那到時候可別怪本侯翻臉不認人。”
秦澤這話一出,那些鄉紳頓時就嚇得連連求饒。要知道若是秦澤真的不高興,當真是斬了他們,那也不會有人有半句怨言。
鄉紳們一個個嚇得瑟瑟發抖,秦澤卻是直接拂袖而去。
秦澤一走那些鄉紳就隻能向王雨曦求情,秦澤唱了紅臉,自然就要她來唱白臉。而這原本就是二人商量好的。
“這些年天災不斷,想必百姓家裏也沒有多少餘糧。隻是此事乃是陛下所賜,實在是不能推遲。不過侯爺也不是蠻不講理之人,既然如此就減去你們三成賦稅吧。”
作為涇陽侯的食邑,這些人不僅每年要上繳給李二的賦稅,同時還要給秦澤上繳賦稅。現在李二免去了他們三年的賦稅,王雨曦又減去他們三成賦稅,算下來也是足夠彌補這兩千畝地的空缺。